道士烹茶话靊霳

出自:清代·蓝千秋《三山纪游寄洪五》

拼音:[dào][shì][pēng][chá][huà][fēng][lóng]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

自幼好道喜神仙,临风辄欲生羽翮。
侧闻三十六洞天,乃是神仙之窟宅。
吾乡百里聚其三,巨灵知费几镂刻。
玉笥麻姑不足数,罗浮天台乃敢与之敌。
嗟此神皋近屋庐,奈何终日披图徒啧啧。
爰是斋心有七日,不携藜杖独登历。
半日到黄山,黄山凡九曲。
石涧为肠胃,屈盘山之腹。
缘源日暮溪声中,行行欲尽路复通。
冈峦万叠凝积翠,过此大都山为宗。
有时飞泉注巨壑,风訇雷吼何隆隆。
登崇冈,入烟霭。
憩山亭,望华盖。
山亭高高可望仙,华盖三峰若华盖。
云昔浮丘老仙伯,于此跨鹤遗九垓。
我来褰裳陟其顶,果然崚极冠天扃。
俯视万有尽鸿濛,独立长啸来天风。
片香顶礼心魂肃,仙翁赐我青芙蓉。
子有绿髓堕尘壒,服此还丹为玉童。
炉峰不可上,还窥紫元洞。
洞口白云封,诃护有蛇龙。
曩惟仙人白琼海,飞步一摹云篆踪。
夜宿繁星系檐际,旁睨洞黑无根蒂。
道士烹茶话靊霳,四座闻之毛发惴。
亦云军峰碧元洞天更嵲岊,我闻此语转愁绝。
拜辞浮丘下青嶂,日出五更中夜发。
上山下山磴道盘,两日乃抵峰之观。
观在山颠居峰趾,从趾诣峰十五里。
峭壁插天几万寻,峰端穿云看灭起。
天梯石栈半欹垂,望望悬崖惟一指。
爰誓心曰尔毋怛,爰敕足曰尔勿骫。
百脉交戛汗浃踵,两膝枝拄颐隐齐。
少焉休天门,踞石关,南堕游丝旴水寒,青烟数点浮群山。
既度石关惟鸟道,非复人间风浩浩。
烟云瞬息已万变,惝恍不知身历高。
石骨临下下空翠,侧立烟痕人度处。
半趾著石半蹈虚,喘息不闻何知惧。
悬行倒立壁上,身为蠛蠓缘屋梁。
鹰翅嶙峋来攫人,欲坠不坠万古张。
石版岭,下则负背上摩膺。
鹅顶峰,左有石槛右烟笼。
行人咫尺相噭应,幸不见下之空濛。
既至延伫敛精魄,默默太息疑梦中。
玉阙森列天人居,磬折再拜百虑袪。
举眸群动灭,窅然惟太虚。
气象亦澌尽,太虚乃无庐。
选间元气荡灵曦,玉海澄莹无端倪。
不敢久留神官怒,拨云披雾寻旧蹊。
步至山腰欻雷鸣,上呈日色下阴翳。
云驰小马逐大马,殷殷俯听生然疑。
下尽山麓一大笑,何人荷笠披蓑衣。
翊破云英溜雷雨,孰知我从雨上归。
归路访中华,所历渐平宽。
竟日萦原隰,未敢歌路难。
陟此山,若旋螺,三周百折犹山阿。
绿烟深锁不径露,一峰尽处一峰罗。
既异碧元之峭崿,亦殊华盖之嵯峨。
倏恬旷,倏幽遐,高而不危深不颇,神功出险开陂陁。
呜呼三山擅灵奇,幽秀险严各奠基。
告归三日休劳足,忽然掉头记依稀。
急起走笔右手涂,左手持纸尾。
言无诠次只狂扫,少纵迷茫不可追。
一章写寄狮山翁,狮山狮山,此景恨不与君同。
览此当卧游,户庭生清风。

查看原文

注释

【道士】1.指奉守道教经典规戒并熟习各种斋醮祭祷仪式的人。一般指道教的宗教职业者。有出家的全真道士和居家的正一道士之分。又因道士的穿戴和追求成仙,故有“黄冠”、“女冠”、“羽士”、“羽客”等别称。 2.即“方士”。古代泛指从事巫祝术数(包括天文、历法、医术、神仙术、占卜等)的人,后一般指能“求仙药”、“通鬼神”的人。 3.泛称有道之士:古之道士有言曰,将欲无陵,固守一德。 4.佛教僧人:佛教初传此方,呼僧为道士。
【烹茶】煮茶或沏茶。
【茶话】饮茶谈话。
【靊霳】1.即丰隆。雷神。 2.指震雷﹐轰雷。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道】

道【酉集下】【辵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9画

〔古文〕陶上聲。《說文》所行道也。《爾雅·釋宮》一達謂之道路。《詩·小雅》周道如砥。《前漢·董仲舒傳》道者所由適于治之路也。

《廣韻》理也,衆妙皆道也,合三才萬物共由者也。《易·繫辭》一隂一陽之謂道。《又》立天之道,曰隂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書·大禹謨》道心惟微。

順也。《書·禹貢》九河旣道。《註》順其道也。

國名。《左傳·僖五年》江黃道柏。《註》道國,在汝南安陽縣南。

《韻會》州名。漢屬零陵郡,唐營州,攺道州。

當道,草名。《博雅》當道,馬舄也。

《集韻》《韻會》大到切《正韻》杜到切,陶去聲。《正韻》言也。《孝經》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大學》如切如磋者,道學也。

由也。《禮·禮器》苟無忠信之人,則理不虛道。《中庸》尊德性而道問學。

治也。與導同。《論語》道千乗之國。《史記·文帝紀》道民之略,在于務本。

引也。《左傳·隱五年》請君釋憾于宋,敝邑爲道。

從也。《前漢·淮南王傳》諸使者道長安來。《山海經》風道北來。《註》道,從也。

《字彙補》動五切,音覩。《易林》冬藪枯腐,當風于道。蒙蔽塵埃,左氏勞苦。

叶徒厚切,頭上聲。《詩·衞風》牆有茨,不可道也。叶下醜。

【士】

士【丑集中】【士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0画

《廣韻》《集韻》《韻會》鉏里切,音仕。四民士爲首。《詩·大雅》譽髦斯士。《禮·王制》命鄕論秀士,升之司徒,曰選士。司徒論選士之秀者,升之學,曰俊士。升於司徒者,不征於鄕,升於學者,不征於司徒,曰造士。大樂正論造士之秀者,升之司馬,曰進士。

官總名。《書·立政》庶常吉士。《禮·王制》天子之元士,諸侯之上士,中士,下士。

《孔安國曰》士,理官也,欲得其曲直之理也。《書·舜典》帝曰:臯陶,汝作士。《左傳·僖二十八年》士榮爲大士。

漢制,嘗爵爲公侯奪免者,曰公士。

《前漢·鄒陽傳》武力鼎士。《註》能舉鼎者。

《前漢·李尋傳》拔擢天士。《註》能知天道者。

《後漢·李業傳》王莽以業爲酒士。《註》時官酤酒,故置酒士。

侍從之士。《通鑑》唐杜如晦等十八學士,時謂之登瀛州。

士卒。《左傳·丘甲註》革車一乘,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家語》孔子之宋,匡人以。甲士圍之。

男子通稱。《詩·周頌》有依其士。

女之有士行者曰女士。《詩·大雅》釐我女士。

《管子·牧民篇》有士經。《註》士,事也。經,常也。

《梵書》釋子勤佛行者曰德士,無上士。

俗塐神像曰木居士。《韓愈詩》偶然題作木居士,便有無窮求福人。

《山海經》大荒西有國,名淑士。

士鄕。《後漢·鄭傳》昔齊置士鄕。《註》管仲相桓公,制國爲二十一鄕,工商之鄕六,士鄕十五。

縣名,勇士縣,屬天水郡,見《後漢·西羌傳》。

姓。陶唐之苗裔士蔿之後,爲士氏,見《統譜》。

複姓,漢士孫瑞,扶風人。

與事通。《書·洛誥》見士于周。《註》悉來赴役也。《詩·豳風》勿士銜枚。《註》自今可勿爲行銜枚之事。

叶主矩切,音雨。《詩·大雅》赫赫明明,王命卿士。叶下父。父,音甫。《說文》士,事也。數始于一,終于十,从一从十。《集韻》本作。

與仕通。

【烹】

烹【巳集中】【火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亯音磅。《說文》本作亯。《廣韻》俗亨字。詳亠部亨字註。《左傳·昭二十年》以烹魚肉。

《唐韻正》古音普郞反。《詩·小雅》或剝或烹,或肆將蹌。《墨子·耕柱篇》鼎成三足而方,不炊而自烹,不舉而自臧,不遷而自行。《史記·越世家》蜚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按說文,玉篇,類篇,亯字俱自爲部。說文玉篇無烹字。類篇火部內始收烹字。經傳本作亨,今俗用皆作烹矣。

【茶】

茶【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6画

《集韻》直加切《正韻》鋤加切,,今作茶。《陸羽·茶經》一曰茶,二曰檟,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博物志》飮眞茶令人少眠。

《本草》山茶。《註》其葉類茗,故得茶名。

茶陵,地名。《前漢·地理志》長沙國茶陵。《正字通》引《魏了翁集》曰:茶之始,其字爲荼,如《春秋》齊荼、《漢志》荼陵之類。陸、顏諸人,雖已轉入茶音,未嘗輒攺字文。惟陸羽、盧仝以後,則遂易荼爲茶。其字从艸从人从木。○按《漢書·年表》荼陵。師古註:荼音塗。《地理志》茶陵从人从木。師古註:弋奢反,又音丈加反。則漢時已有荼、茶兩字,非至陸羽後始易荼爲茶也。

【话】

話【酉集上】【言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音畫。《說文》合會善言也。《爾雅·釋詁》言也。《疏》孫炎曰:善人之言也。《廣韻》語話也。《書·盤庚》乃話民之弗率,誕吿用亶。《註》吿也,言也。《詩·大雅》愼爾出話。《傳》善言也。《左傳·文六年》著之話言。《註》爲作善言遺戒。

《廣雅》調也,恥也。

《小爾雅》治也。

《唐韻》胡快切《集韻》《韻會》戸快切,音躗。義同。

《集韻》胡化切,華去聲。亦言也。或作咶。

叶胡臥切,和去聲。《白居易·效陶潛體詩》兀然無所思,日高尚閒臥。暮讀一卷書,會意如嘉話。《說文》本作䛡。籀文作譮。

【靊】

靊【戌集中】【雨部】康熙筆画:26画部外筆画:18画

《集韻》敷馮切,音灃。靊霳。詳前霳字註。

【霳】

霳【戌集中】【雨部】康熙筆画:20画部外筆画:12画

《廣韻》力中切《集韻》《韻會》《正韻》良中切,音隆。《玉篇》豐隆,雷師。俗从雨。《韻會》雲師。《屈原·離騷》《淮南子·天文訓》《司馬相如·上林賦》皆作豐隆。《水經》作封隆。

相关诗句
户庭生清风 览此当卧游 此景恨不与君同 狮山狮山 一章写寄狮山翁 少纵迷茫不可追 言无诠次只狂扫 左手持纸尾 急起走笔右手涂 忽然掉头记依稀 告归三日休劳足 幽秀险严各奠基 呜呼三山擅灵奇 神功出险开陂陁 高而不危深不颇 倏幽遐 倏恬旷 亦殊华盖之嵯峨 既异碧元之峭崿 一峰尽处一峰罗 绿烟深锁不径露 三周百折犹山阿 若旋螺 陟此山 未敢歌路难 竟日萦原隰 所历渐平宽 归路访中华 孰知我从雨上归 翊破云英溜雷雨 何人荷笠披蓑衣 下尽山麓一大笑 殷殷俯听生然疑 云驰小马逐大马 上呈日色下阴翳 步至山腰欻雷鸣 拨云披雾寻旧蹊 不敢久留神官怒 玉海澄莹无端倪 选间元气荡灵曦 太虚乃无庐 气象亦澌尽 窅然惟太虚 举眸群动灭 磬折再拜百虑袪 玉阙森列天人居 默默太息疑梦中 既至延伫敛精魄 幸不见下之空濛 行人咫尺相噭应 左有石槛右烟笼 鹅顶峰 下则负背上摩膺 石版岭 欲坠不坠万古张 鹰翅嶙峋来攫人 身为蠛蠓缘屋梁 悬行倒立壁上 喘息不闻何知惧 半趾著石半蹈虚 侧立烟痕人度处 石骨临下下空翠 惝恍不知身历高 烟云瞬息已万变 非复人间风浩浩 既度石关惟鸟道 青烟数点浮群山 南堕游丝旴水寒 踞石关 少焉休天门 两膝枝拄颐隐齐 百脉交戛汗浃踵 爰敕足曰尔勿骫 爰誓心曰尔毋怛 望望悬崖惟一指 天梯石栈半欹垂 峰端穿云看灭起 峭壁插天几万寻 从趾诣峰十五里 观在山颠居峰趾 两日乃抵峰之观 上山下山磴道盘 日出五更中夜发 拜辞浮丘下青嶂 我闻此语转愁绝 亦云军峰碧元洞天更嵲岊 四座闻之毛发惴 道士烹茶话靊霳 旁睨洞黑无根蒂 夜宿繁星系檐际 飞步一摹云篆踪 曩惟仙人白琼海 诃护有蛇龙 洞口白云封 还窥紫元洞 炉峰不可上 服此还丹为玉童 子有绿髓堕尘壒 仙翁赐我青芙蓉 片香顶礼心魂肃 独立长啸来天风 俯视万有尽鸿濛 果然崚极冠天扃 我来褰裳陟其顶 于此跨鹤遗九垓 云昔浮丘老仙伯 华盖三峰若华盖 山亭高高可望仙 望华盖 憩山亭 入烟霭 登崇冈 风訇雷吼何隆隆 有时飞泉注巨壑 过此大都山为宗 冈峦万叠凝积翠 行行欲尽路复通 缘源日暮溪声中 屈盘山之腹 石涧为肠胃 黄山凡九曲 半日到黄山 不携藜杖独登历 爰是斋心有七日 奈何终日披图徒啧啧 嗟此神皋近屋庐 罗浮天台乃敢与之敌 玉笥麻姑不足数 巨灵知费几镂刻 吾乡百里聚其三 乃是神仙之窟宅 侧闻三十六洞天 临风辄欲生羽翮 自幼好道喜神仙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