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汝由,定芳子。嘉靖巡视承天,以善书法被荐,授中书舍人,办事制敕房兼翰林院典籍,参与编纂《承天大志》、《玉牒》(皇室谱牒)和摹抄《永乐大典》,侍经筵,在内廷讲书,后官至太仆寺丞、光禄寺少卿,加四品服。今上海人(上海黄浦区人),弟顾从义。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山东已为金兵所占。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任职期间,采取积极措施,招集流亡,训练军队,奖励耕战,打击贪污豪强,注意安定民生。一生坚决主张抗金。在《美芹十论》、《九议》等奏疏中,具体分析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对夸大金兵力量、鼓吹妥协投降的谬论,作了有力的驳斥;要求加强作战准备,鼓励士气,以恢复中原。他所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主和派的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江西上饶、铅山一带。晚年韩□(tuo1)胄当政,一度起用,不久病卒。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为“苏辛”。《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均有名。但部分作品也流露出抱负不能实现而产生的消极情绪。有《稼轩长短句》。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辞海》1989年版)
郁达夫
(1896—1945)现代作家。-名郁文,字达夫。浙-富阳人。创造社创始人之一。早年就读于嘉兴府中学、杭州府中学、杭州育英书院。1913年9月随兄赴日,先在东京第一高等学校学习,后入帝国大学-济科。1921年参与组织成立创造社,同年,处女作《沉沦》问世,“声名大噪”。1922年毕业回国,参加编-过《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月》、《创造月刊》、《洪水》等刊物。并先后在北京大学、武昌师范大学、中山大学任教。1927年退出创造社。1928年与鲁迅合编《奔流》。1930年参加发起中国自由大同盟,并一度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2年参加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同年移居杭州并一度颓废。抗战后重新振作,1938年赴武汉参加抗日救亡工作,同年底去香港、南洋群岛从事抗日宣传活动,曾任《星洲日报》编-,并在新加坡华侨抗敌运动委员会、文化界抗日联合会任重要职务。新加坡沦陷后流亡于苏门答腊,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1949年人民政府追认他为“为民族解放事业殉难的烈士”。一生主要著作有:小说集《沉沦》、《茑萝集》、《郁达夫短篇小说集》,中篇小说《迷羊》、《她是一个弱女子》,散文集《屐痕处处》、《达夫散文集》、《日记九种》等,文艺理论《戏剧论》、《小说论》、《文艺论集》、《文学概说》及大量诗词和译作。其中《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是其代表作。郁达夫的作品,多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和感伤情调。其小说多是自传式并善于塑造怀才不遇、忧愤零落的形象。散文清丽自然,政论深刻犀利,旧体诗词功底深厚。在现代文学史上独具风格。
范仲淹
范仲淹(969-1052)字希文,吴县(今属江苏)人。宋真宗朝进士。庆历三年(1043)七月,授参知政事,主持庆历改革,因守旧派阻挠而未果。次年罢政,自请外任,历知州、邓州、杭州、青州。卒谥文正。他不仅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成就亦杰然可观。散文《岳阳楼记》为千古名篇,词则能突破唐末五代词的绮靡风气。有《范文正公集》,词仅存五首。
李商隐
李商隐(812-858)字义山,号玉谿(xi)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因受牛李党争排挤,潦倒终身。他的诗长于律、绝,富于文采,风格色彩浓丽,多用典,意旨比较隐晦,以《无题》组诗最为著名。有《李义山诗集》。
程贺,中和二年,登进士第。诗一首。
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今陕西渭南人。早年热心济世,强调诗歌的政治功能,并力求通俗,所作《新乐府》、《秦中吟》共六十首,确实做到了“唯歌生民病”、“句句必尽规”,与杜甫的“三吏”、“三别”同为著名的诗史。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瑟瑟行》则代表他艺术上的最高成就。中年在官场中受了挫折,“宦途自此心长别,世事从今口不开”,但仍写了许多好诗,为百姓做过许多好事,杭州西湖至今留着纪念他的白堤。晚年寄情山水,也写过一些小词。赠刘禹锡诗云:“古歌旧曲君休听,听取新词《杨柳枝》”,可见他曾自度一些新词。其中《花非花》一首,颇具朦胧之美,后世词人如欧阳修、张先、杨慎,都极为赞赏。
李白
李白(701-762)当然是大家公认的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天才诗人之一,大多数人认为他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词人。他祖籍陇西(今甘肃),一说生于中亚,但少年时即生活在蜀地,壮年漫游天下,学道学剑,好酒任侠,笑傲王侯,一度入供奉,但不久便离开了,后竟被流放到夜郎(今贵州)。他的诗,想象力“欲上青天揽明月”,气势如“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确无人能及。北宋初年,人们发现《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和《忆秦娥》“秦娥梦断秦楼月”两词,又尊他为词的始祖。有人怀疑那是后人所托,至今聚讼纷纭。其实,李白的乐府诗,当时已被之管弦,就是词的滥觞了。至于历来被称为“百代词曲之祖”的这两首词,格调高绝,气象阔大,如果不属于李白,又算作谁的作品为好呢?
杜牧
杜牧(公元803-853年),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大和二年进士,授宏文馆校书郎。多年在外地任幕僚,后历任监察御史,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最终官至中书舍人。晚唐杰出诗人,尤以七言绝句著称。擅长文赋,其《阿房宫赋》为后世传诵。注重军事,写下了不少军事论文,还曾注释《孙子》。有《樊川文集》二十卷传世,为其外甥裴延翰所编,其中诗四卷。又有宋人补编的《樊川外集》和《樊川别集》各一卷。《全唐诗》收杜牧诗八卷。
赵子昂,名孟,字子昂,号松雪,别号欧波、水晶宫道人等。生于南宋理宗宝佑二年(公元1254年),卒于元英宗二年(公元1322年),终年六十九岁。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宋宗室,赵匡胤十一世孙,秦王德芳之后。年十四,以父荫补真州司户参军,宋亡后,他作为南宋遗逸而出仕元朝,累官翰林院学士承旨,荣禄大夫,元史云其生前“被遇五朝,官居一品,名满天下”。死后封魏国公,谥号文敏。赵子昂博学多才,诗词、书法、绘画、音乐造诣均深,特别是书画方面最为突出。他是元代最负盛名的杰出书法家,是元代书坛托古改制的主将。同时他还是书画理论家,竭力提倡直接取资晋唐,主张作书要有古意,反对“近体”即南宋书风。他身体力行,广泛涉猎古代名迹,刻苦临学,窥察精奥,兼收并蓄,博采众长,融会贯通,自成一体,成为“本朝第一”。尤其是他以遒丽书风见长的行、楷书方面的艺术成就,和他倡导的“书画同源”,强调绘画中用笔的书法趣味,不仅左右了元朝一代的书风画界,而且对明、清两代,甚至对现代也具有深远的影响,在我国书法史上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赵子昂一生书写了大量书法作品,从他的传世墨迹,显现出他早、中、晚年不同师承的风格的变化。他四十七、八岁至六十三、四岁之间,是他书法艺术成就的最盛期,其小行书《洛神赋》、《前、后赤壁赋》、《吴兴赋》现存浙江省博物馆;其《兰亭十三跋》现由日本高岛氏收藏。其行书〈万寿曲〉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
关于冬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