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罪诸臣

出自:清代·德容《泣怀四言诗》

拼音:[tóng,tòng][zuì][zhū][chén]

平仄:平仄平平

魏里我朱,世称名德。
父举孝廉,仪型南国。
先慈割股,善为内则。
八兄二弟,甲科连捷。
犹子繁衍,勤书晨夕。
父半百年,始生又贞。
弱女非男,训护慰情。
稍读经史,志古闺英。
十五而笄,清河于归。
十五遵教,姑嫜是随。
操持佐馈,夙夜无违。
熊罴三梦,今始一垂。
绿林不靖,湖渚锋镝。
囊为盗赍,牛衣相泣。
良人砥志,下帷屏迹。
瑶章珠赋,声动都邑。
戊子之秋,幸宴《鹿鸣》。
长歌远寄,郑重前盟。
壬辰登第,筮仕廷评。
继美释之,张先后称。
丁酉维夏,泛舟来都。
相敬未暖,旅魂乍苏。
忽令分闱,校检群儒。
维我夫子,能文有耻。
秉矢公明,冰寒立志。
上严功令,下畏多士。
勤慎勿懈,月馀竣事。
岂知同寀,贪心败类。
庸违象恭,实怀狂悖。
群凶飞语,如霾如彗。
缇骑在门,去不及诀。
五毒倍至,百喙莫雪。
事若风影,罪不例律。
严行示惩,西市引决。
祸起党同,古今一辙。
余念致命,割血流裾。
九阍间隔,囚安上书。
七人同尽,遑辩真虚。
家产寥寥,鸡犬尽没。
桑榆老亲,亦旦暮活。
相逐边塞,念此神夺。
求荣反辱,遂付剃发。
绣衣永诀,袈裟相接。
拔幽报存,叩金经力。
嗟乎薄命,家乡万里。
身独羁囚,饥寒泣涕。
南望白云,泪零待徙。
不如鸟雀,去来迤逦。
我思刑书,国之钺斧。
虚实按情,轻重有故。
雷霆振声,顷刻雨露。
同罪诸臣,悉蒙恩宥。
嗟我所天,先受刑苦。
圣人刑法,万世则祖。
雷不崇朝,岂忍终怒。
用法有律,手足仍措。
皇皇百执,矫矫直臣。
一夫不获,亦疾于心。
有此沈冤,充耳不闻。
折槛回天,祐我后昆。
夫纵有罪,死即平允。
老亲梵独,周文所悯。
茫茫寒北,坎坎艰屯。
行同飘蓬,到亦颠殒。
枯穷至此,死之安忍。

查看原文

注释

【同罪】1.同样的罪行;同样的罪名。 2.同样的过失。 3.同样论罪;同样受到处罚。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同】

同【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正韻》徒紅切《集韻》《韻會》徒東切,音桐。《說文》合會也。《玉篇》共也。《廣韻》①也。《易·同人》天與火同人,君子以類族辨物。《書·益稷》敷同日奏罔功。

《廣韻》齊也。《書·舜典》同律度量衡。《詩·小雅》我馬旣同。

聚也。《詩·小雅》獸之所同。《傳》同猶聚也。

和也。《禮·禮運》是謂大同。《註》猶和也,平也。

《周禮·春官·大司樂》六律六同。《註》六律合陽聲者,六同合隂聲者。

《典同》掌六律,六同之和。《註》律以竹,同以銅。言助陽宣氣,與之同也。

《周禮·春官·大宗伯》時見曰會,殷見曰同。《詩·小雅》赤芾金舄,會同有繹。

《周禮·地官·小司徒·井牧其田野註》司馬法曰:十成爲終,十終爲同,同方百里。《疏》謂之爲同者,取象震雷百里所聞同,故名百里爲同也。

爵名。《書·顧命》上宗奉同瑁。《註》同,爵。瑁,圭也。

州名。《廣韻》漢馮翊地有九龍泉,泉有九源,同爲一流,因以名之。《韻會》後魏以灃水攸同名州。

《正韻》通也。《莊子·在宥篇》聞廣成子在于空同之上。《註》呂吉甫曰:空同之上,無物而大通之處也。

姓。《正字通》唐有同谷。

《盧仝詩》仝不仝,異不異,是謂大仝而小異。

通作童。《列子·黃帝篇》狀與我童者,近而愛之。狀與我異者,疏而畏之。

《釋文》徒貢切,音洞。與詷同。《禮·祭統》鋪筵設同几,爲依神也。《註》同之言詷也。《疏》同之言詷也者,若單作同字,是齊同之同,非詷共之詷。若詷共之詷,則言旁作同。漢魏之時,字義如此,今則總爲一字。

叶徒黃切,音唐。《。

【罪】

罪【未集中】【网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辠音㠑。《說文》捕魚竹罔。《易·解卦》君子以赦過宥罪。《書·大禹謨》罪疑惟輕。

【诸】

諸【酉集上】【言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9画

〔古文〕渚平聲。《說文》辯也。《徐曰》別異之辭。《爾雅·釋訓》諸諸,便便,辯也。《註》皆言辭辯給也。

《玉篇》非一也。皆言也。《正韻》凡衆也。《書·舜典》歷試諸艱。《詩·邶風》孌彼諸姬。《史記·賈誼傳》紛亂諸事。

《廣雅》之也,於也。《穀梁傳·莊二十四年》迎者行見諸,舍見諸。《註》諸,之也。《禮·射義》射求正諸己。《註》諸,猶於也。

《韻會》語助辭。《詩·邶風》日居月諸。《疏》居,諸,語助也。《公羊傳·桓六年》其諸以病桓與。《註》其諸,辭也。

《韻會》有諸,疑辭。《孟子》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諸。

于諸,寘也。《公羊傳·哀六年》乞使人迎陽生,于諸其家。《註》齊人語也。

諸侯,國君也。《易·比卦》先王以建萬國,親諸侯。

官名。《周禮·夏官》諸子。《註》主公卿大夫士之子者。或曰庶子。

神名。《淮南子·地形訓》諸稽攝提條風之所生也。

諸比,凉風之所生也。《註》皆天神名。

因諸,齊獄名。《公羊傳·昭二十一年》宋南里者何若。曰:因諸者然。《註》因諸者,齊故人之地。

諸于,衣名。《前漢·元后傳》政君獨衣絳緣諸于。《師古註》諸于,大掖衣,卽袿衣之類也。

偏諸,衣緣也。《賈誼傳》爲之繡衣絲履偏諸緣。《師古註》若今織成,以爲要襻及褾領者。

《韻會》方諸,鑑名。以取明水於月。

《釋名》諸,儲也。藏以爲儲,待給冬月用之也。《禮·內則》桃諸、梅諸。《疏》王肅云:諸,菹也。謂桃菹、梅菹,卽今之藏桃、藏梅也。

《周禮·天官·六飮疏》紀莒之閒名諸爲濫。

草木名。《爾雅·釋木》諸慮,山櫐。《註》今江東呼櫐爲藤,似葛而麤大。《嵆含·南方草木狀》諸蔗一曰甘蔗,交阯所生者。

獸名。《山海經》單張山有獸,狀如豹,長尾,人首牛耳一目,名曰諸犍。

敖岸山有獸,狀如白鹿,四角,名曰夫諸。

蟲名。《爾雅·釋魚》蟾諸。《註》似蝦蟆,居陸地,淮南謂之去蚥。一作詹諸,互詳詹字註。

山水名。《山海經》諸餘之山,諸餘之水出焉。

邑名。《春秋·莊二十九年》城諸及防。《註》諸、防,皆魯邑。《前漢·地理志》琅琊郡有諸縣。《註》春秋城諸及鄆者。

澤名。《爾雅·釋地》宋有孟諸。《疏》一曰望諸。一曰孟豬。互詳豕部豬字註。

姓。《說苑》越大夫諸發。《唐書》兵部侍郞諸道。

複姓。《漢書》有諸葛豐。《三國志》有諸葛亮。

《廣韻》正奢切《集韻》之奢切,音遮。亦姓也。《風俗通》漢有洛陽令諸於。《何氏姓苑》吳人。

《南唐書·妖賊傳》諸祐,蘄州獨木人。《註》諸音查。《正字通》六麻有諸姓,音查。按本作字註。

《字彙》常如切,音稌。詹諸,蝦蟆也。《六書正譌》別作蟾蜍,非。

【臣】

臣【未集下】【臣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音辰。事人之稱。《說文》臣,牽也,事君也。象屈服之形。《白虎通》臣者,纏也,勵志自堅固也。《廣韻》伏也。仕於公曰臣,任於家曰僕。《易·序卦》有父子,然後有君臣,有君臣,然後有上下。《詩·小雅》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前漢·王陵傳》陳平謝曰:主臣。《註》文穎曰:惶恐之辭,猶今言死罪。晉灼曰:主,擊也。臣,服也。言其擊服。惶恐之辭。《通雅》發語敬謝之辭,猶主在上,臣在下,自然敬恐也。

姓。《奇姓通》唐臣悅,著平陳紀。

《韻補》叶音禪。《道藏歌》躋景西那東,肆覲善因緣。常融無地官,皆是聖皇臣。

相关诗句
死之安忍 枯穷至此 到亦颠殒 行同飘蓬 坎坎艰屯 茫茫寒北 周文所悯 老亲梵独 死即平允 夫纵有罪 祐我后昆 折槛回天 充耳不闻 有此沈冤 亦疾于心 一夫不获 矫矫直臣 皇皇百执 手足仍措 用法有律 岂忍终怒 雷不崇朝 万世则祖 圣人刑法 先受刑苦 嗟我所天 悉蒙恩宥 同罪诸臣 顷刻雨露 雷霆振声 轻重有故 虚实按情 国之钺斧 我思刑书 去来迤逦 不如鸟雀 泪零待徙 南望白云 饥寒泣涕 身独羁囚 家乡万里 嗟乎薄命 叩金经力 拔幽报存 袈裟相接 绣衣永诀 遂付剃发 求荣反辱 念此神夺 相逐边塞 亦旦暮活 桑榆老亲 鸡犬尽没 家产寥寥 遑辩真虚 七人同尽 囚安上书 九阍间隔 割血流裾 余念致命 古今一辙 祸起党同 西市引决 严行示惩 罪不例律 事若风影 百喙莫雪 五毒倍至 去不及诀 缇骑在门 如霾如彗 群凶飞语 实怀狂悖 庸违象恭 贪心败类 岂知同寀 月馀竣事 勤慎勿懈 下畏多士 上严功令 冰寒立志 秉矢公明 能文有耻 维我夫子 校检群儒 忽令分闱 旅魂乍苏 相敬未暖 泛舟来都 丁酉维夏 张先后称 继美释之 筮仕廷评 壬辰登第 郑重前盟 长歌远寄 幸宴《鹿鸣》 戊子之秋 声动都邑 瑶章珠赋 下帷屏迹 良人砥志 牛衣相泣 囊为盗赍 湖渚锋镝 绿林不靖 今始一垂 熊罴三梦 夙夜无违 操持佐馈 姑嫜是随 十五遵教 清河于归 十五而笄 志古闺英 稍读经史 训护慰情 弱女非男 始生又贞 父半百年 勤书晨夕 犹子繁衍 甲科连捷 八兄二弟 善为内则 先慈割股 仪型南国 父举孝廉 世称名德 魏里我朱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