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章珠赋

出自:清代·德容《泣怀四言诗》

拼音:[yáo][zhāng][zhū][fù]

平仄:平平平仄

魏里我朱,世称名德。
父举孝廉,仪型南国。
先慈割股,善为内则。
八兄二弟,甲科连捷。
犹子繁衍,勤书晨夕。
父半百年,始生又贞。
弱女非男,训护慰情。
稍读经史,志古闺英。
十五而笄,清河于归。
十五遵教,姑嫜是随。
操持佐馈,夙夜无违。
熊罴三梦,今始一垂。
绿林不靖,湖渚锋镝。
囊为盗赍,牛衣相泣。
良人砥志,下帷屏迹。
瑶章珠赋,声动都邑。
戊子之秋,幸宴《鹿鸣》。
长歌远寄,郑重前盟。
壬辰登第,筮仕廷评。
继美释之,张先后称。
丁酉维夏,泛舟来都。
相敬未暖,旅魂乍苏。
忽令分闱,校检群儒。
维我夫子,能文有耻。
秉矢公明,冰寒立志。
上严功令,下畏多士。
勤慎勿懈,月馀竣事。
岂知同寀,贪心败类。
庸违象恭,实怀狂悖。
群凶飞语,如霾如彗。
缇骑在门,去不及诀。
五毒倍至,百喙莫雪。
事若风影,罪不例律。
严行示惩,西市引决。
祸起党同,古今一辙。
余念致命,割血流裾。
九阍间隔,囚安上书。
七人同尽,遑辩真虚。
家产寥寥,鸡犬尽没。
桑榆老亲,亦旦暮活。
相逐边塞,念此神夺。
求荣反辱,遂付剃发。
绣衣永诀,袈裟相接。
拔幽报存,叩金经力。
嗟乎薄命,家乡万里。
身独羁囚,饥寒泣涕。
南望白云,泪零待徙。
不如鸟雀,去来迤逦。
我思刑书,国之钺斧。
虚实按情,轻重有故。
雷霆振声,顷刻雨露。
同罪诸臣,悉蒙恩宥。
嗟我所天,先受刑苦。
圣人刑法,万世则祖。
雷不崇朝,岂忍终怒。
用法有律,手足仍措。
皇皇百执,矫矫直臣。
一夫不获,亦疾于心。
有此沈冤,充耳不闻。
折槛回天,祐我后昆。
夫纵有罪,死即平允。
老亲梵独,周文所悯。
茫茫寒北,坎坎艰屯。
行同飘蓬,到亦颠殒。
枯穷至此,死之安忍。

查看原文

注释

【瑶章】1.指帝王祭祀或册封时所用的文书。 2.道家祈天时所书的符箓。 3.对他人诗文﹑信札的美称。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瑶】

瑤【午集上】【玉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0画

《唐韻》余招切《集韻》《韻會》《正韻》餘招切,音遙。《說文》玉之美者。《書·禹貢》瑤琨篠簜。《傳》瑤琨皆美玉。《疏》王肅云:瑤琨,美石次玉者。《詩·衞風》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前漢·禮樂志》徧觀此眺瑤堂。《註》瑤,石而似玉者也。

《詩·大雅》惟玉及瑤。《箋》玉瑤,容刀之佩。

山名。《山海經》有瑤碧之山。

池名。《列子·周穆王篇》遂賔于西王母,觴于瑤池之上。

星名。《楚辭·九歎》騰羣鶴于瑤光。《註》瑤光,北斗杓星也。

人名。《左傳·哀二十三年》晉荀瑤伐齊。《註》荀瑤,荀躒之孫。《晉語》知宣子將以瑤爲後。《註》瑤,知伯也。

【章】

章【午集下】【立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6画

《廣韻》《集韻》《韻會》諸良切《正韻》止良切,音彰。《說文》樂竟爲一章。从音从十。十,數之終也。

采也。《書·臯陶謨》五服五章哉。《周禮·冬官考工記》畫繢之事,靑與赤謂之文,赤與白謂之章。

明也。《易·垢卦》品物咸章。《書·洪範》俊民用章。

文章也。《詩·小雅》維其有章矣。《箋》禮文也。

篇章。《詩疏》詩有章句,總義包體,所以明情也。

成事成文曰章。《孟子》不成章不達。《周語》將以講事成章。

《周語》余敢以私勞,變前之大章。《註》表也,表明天子與諸侯異物也。

條也,程也。《史記·高祖紀》約法三章。《太史公自序》張蒼爲章程。《註》章。歷數之章術也。

大林木曰章。《史記·貨殖傳》千章金材。

《爾雅·釋山疏》山形上平者名章。

地名。《山海經》鮮山又東曰章山。

赤水之北有章尾山。《史記·楚世家》吳大敗楚于豫章。《前漢·地理志》勃海郡屬縣章武,章鄕,會稽郡屬縣句章,西河郡千章縣,廣平國斥章,東平國章縣。《後漢·光武紀》建武六年,改春陵鄕爲章陵縣。

官名。《周禮·春官》保章氏。《前漢·王子侯表》千章侯。《百官志》東閣主章令丞。《師古註》主章,掌大材也。《前漢·宣帝紀》元康元年置建章衞尉。

《爾雅·釋天》太歲在庚曰上章。

樂名。《禮·記註》大章,堯樂名。

印章。《漢官儀》吏秩比二千石以上,銀印龜鈕其文曰章,刻曰某官之章。

章奏。《獨斷》凡羣臣書通於天子者四,曰章,曰奏,曰表,曰駁議。

《左傳·僖五年》日南至。《疏》步曆之始,以朔旦冬至爲首,曆之上元,其年是十一月朔旦冬,至十九年閏月盡,復得十一月。朔旦冬至,故以十九年爲一章,積章成部,積部成紀。治曆者以此章部爲法,以知氣朔。

章甫,殷冠名。《禮·郊特牲》章甫,殷道也。

總章,舜明堂名。

建章,漢宫名。在長安。城西周迴二十餘里。

姓,秦將章邯。

諡法。《逸書》温克令儀曰章。

國名。《左傳註》謝,章,薛,舒,呂,祝,終,泉,畢,過,此十國皆任姓。

俗或謂舅曰章。

《六書音義》周章,怔營貌。

懼貌。亦作慞。

《字彙補》與樟同。《司馬相如·子虚賦》楩楠豫章。

與獐同。《周禮·冬官考工記》山以章。《註》讀爲獐。《韻會小補》又叶之風切,音中。《書·臯陶謨》天秩有禮,自我五禮有庸哉,同寅協恭和衷哉,天命有德,五服五章哉。

之亮切。同障。《禮·雜記》四面有章。

【珠】

珠【午集上】【玉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章俱切《集韻》鍾輸切《正韻》專于切,珠曁魚。《周禮·天官·玉府》若合諸侯,則共珠槃玉敦。

《博物志》江珠,琥珀別名。

《正字通》山海經濫水注:漢水多之魚,狀如覆銚,是生珠玉數,歷山楚水多白珠,蜀郡平澤出靑珠。左思云:靑珠黃環,西國琅玕碧珠,皆寶石名之以珠者也。

地名。《前漢·武帝紀》珠厓儋耳。《註》二郡在大海中,崖岸之邊出眞珠,故曰珠崖。《穆天子傳》天子舍于珠澤。《註》珠澤在越巂。《水經注》若水旁有光珠穴。

木名。《山海經》開明北有視玉珠樹。《註》論衡云:珠樹似珠,非眞珠也。

連珠,文家篇名。《傅序》連珠興於漢章帝之世,班固,賈逵,傅毅三子受詔作之,不指說事情,假喻達旨,合古詩勸興之義,欲使歷歷如貫珠,易睹而可悅也。《沈約·註連珠表》竊尋連珠之作,始於子雲,謂辭句連續,互相發明,若珠之結排也。

《韻補》叶音周。《易林》老猾大偸,東行盜珠。

【赋】

賦【酉集中】【貝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集韻》《韻會》法志》畿方千里有稅有賦,稅以足食,賦以足兵。《註》賦,謂發賦斂財也。

《韻會》稟受也,給與也。《禮·中庸》天命之謂性。《註》性者,人所稟受。《朱傳》氣以成形,而理亦賦焉。

布也。《詩·大雅》明命使賦。《傳》賦,布也。《箋》使羣臣施布之也。

鋪今之政敎善惡。《班固·兩都賦序》賦者古詩之流。

貢士曰賦。《前漢·鼂錯傳》乃以臣錯充賦。《註》如淳曰:猶言備數也。臣瓚曰:云如賦調也。

相关诗句
死之安忍 枯穷至此 到亦颠殒 行同飘蓬 坎坎艰屯 茫茫寒北 周文所悯 老亲梵独 死即平允 夫纵有罪 祐我后昆 折槛回天 充耳不闻 有此沈冤 亦疾于心 一夫不获 矫矫直臣 皇皇百执 手足仍措 用法有律 岂忍终怒 雷不崇朝 万世则祖 圣人刑法 先受刑苦 嗟我所天 悉蒙恩宥 同罪诸臣 顷刻雨露 雷霆振声 轻重有故 虚实按情 国之钺斧 我思刑书 去来迤逦 不如鸟雀 泪零待徙 南望白云 饥寒泣涕 身独羁囚 家乡万里 嗟乎薄命 叩金经力 拔幽报存 袈裟相接 绣衣永诀 遂付剃发 求荣反辱 念此神夺 相逐边塞 亦旦暮活 桑榆老亲 鸡犬尽没 家产寥寥 遑辩真虚 七人同尽 囚安上书 九阍间隔 割血流裾 余念致命 古今一辙 祸起党同 西市引决 严行示惩 罪不例律 事若风影 百喙莫雪 五毒倍至 去不及诀 缇骑在门 如霾如彗 群凶飞语 实怀狂悖 庸违象恭 贪心败类 岂知同寀 月馀竣事 勤慎勿懈 下畏多士 上严功令 冰寒立志 秉矢公明 能文有耻 维我夫子 校检群儒 忽令分闱 旅魂乍苏 相敬未暖 泛舟来都 丁酉维夏 张先后称 继美释之 筮仕廷评 壬辰登第 郑重前盟 长歌远寄 幸宴《鹿鸣》 戊子之秋 声动都邑 瑶章珠赋 下帷屏迹 良人砥志 牛衣相泣 囊为盗赍 湖渚锋镝 绿林不靖 今始一垂 熊罴三梦 夙夜无违 操持佐馈 姑嫜是随 十五遵教 清河于归 十五而笄 志古闺英 稍读经史 训护慰情 弱女非男 始生又贞 父半百年 勤书晨夕 犹子繁衍 甲科连捷 八兄二弟 善为内则 先慈割股 仪型南国 父举孝廉 世称名德 魏里我朱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