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我夫子

出自:清代·德容《泣怀四言诗》

拼音:[wéi][wǒ][fū,fú][zǐ]

平仄:平仄平仄

魏里我朱,世称名德。
父举孝廉,仪型南国。
先慈割股,善为内则。
八兄二弟,甲科连捷。
犹子繁衍,勤书晨夕。
父半百年,始生又贞。
弱女非男,训护慰情。
稍读经史,志古闺英。
十五而笄,清河于归。
十五遵教,姑嫜是随。
操持佐馈,夙夜无违。
熊罴三梦,今始一垂。
绿林不靖,湖渚锋镝。
囊为盗赍,牛衣相泣。
良人砥志,下帷屏迹。
瑶章珠赋,声动都邑。
戊子之秋,幸宴《鹿鸣》。
长歌远寄,郑重前盟。
壬辰登第,筮仕廷评。
继美释之,张先后称。
丁酉维夏,泛舟来都。
相敬未暖,旅魂乍苏。
忽令分闱,校检群儒。
维我夫子,能文有耻。
秉矢公明,冰寒立志。
上严功令,下畏多士。
勤慎勿懈,月馀竣事。
岂知同寀,贪心败类。
庸违象恭,实怀狂悖。
群凶飞语,如霾如彗。
缇骑在门,去不及诀。
五毒倍至,百喙莫雪。
事若风影,罪不例律。
严行示惩,西市引决。
祸起党同,古今一辙。
余念致命,割血流裾。
九阍间隔,囚安上书。
七人同尽,遑辩真虚。
家产寥寥,鸡犬尽没。
桑榆老亲,亦旦暮活。
相逐边塞,念此神夺。
求荣反辱,遂付剃发。
绣衣永诀,袈裟相接。
拔幽报存,叩金经力。
嗟乎薄命,家乡万里。
身独羁囚,饥寒泣涕。
南望白云,泪零待徙。
不如鸟雀,去来迤逦。
我思刑书,国之钺斧。
虚实按情,轻重有故。
雷霆振声,顷刻雨露。
同罪诸臣,悉蒙恩宥。
嗟我所天,先受刑苦。
圣人刑法,万世则祖。
雷不崇朝,岂忍终怒。
用法有律,手足仍措。
皇皇百执,矫矫直臣。
一夫不获,亦疾于心。
有此沈冤,充耳不闻。
折槛回天,祐我后昆。
夫纵有罪,死即平允。
老亲梵独,周文所悯。
茫茫寒北,坎坎艰屯。
行同飘蓬,到亦颠殒。
枯穷至此,死之安忍。

查看原文

注释

【夫子】1.旧时对学者的尊称:孔~ㄧ孟~ㄧ朱~。 2.旧时学生称老师(多用于书信)。 3.旧时妻称夫。 4.读古书而思想陈腐的人(含讥讽意):老~ㄧ迂~ㄧ~气。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维】

維【未集中】【糸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8画

《廣韻》以追切《集韻》《韻會》夷隹切,音惟。《說文》車蓋維也。

《博雅》係也。《詩·小雅》縶之維之。《傳》維,繫也。《公羊傳·昭二十四年》且夫牛馬維婁。《註》繫馬曰維,繫牛曰婁。

《詩·小雅》四方是維。《周禮·夏官·大司馬》以維邦國。《註》維,猶連結也。

《儀禮·太射禮》中離維綱。《註》侯有上下綱,其邪制射舌之角爲維。

《爾雅·釋天》太歲在巳曰屠維。

《前漢·賈誼傳》是猶度江河亡維楫。《註》維,所以繫船。

《管子·牧民篇》國有四維,一曰禮,二曰義,三曰廉,四曰恥。

《淮南子·天文訓》帝張四維,運之以斗。

《楚辭·天問》幹維焉繫。《註》維,綱也。

《爾雅·釋詁》伊維侯也。《註》發語辭。《韻會》案六經惟維唯三字皆通作語辭,又訓獨,尚書助辭皆用惟字,詩助辭多用維字,左傳助辭用唯字,論語助辭用惟字。新安朱氏曰:惟从心,思也。維糸,繫也。唯从口,專辭也,應辭也。然皆語辭,古書皆通用之。

地名。《史記·管晏列傳》晏平仲嬰者,萊之夷維人也。《註》應劭曰:故萊夷維邑。

姓。《姓氏急就篇》漢維汜,妖巫,卷縣人。

於恭切,音雍。《周禮·夏官·職方氏》其浸盧維。《釋文》盧音雷。維,於恭反。

【我】

我【卯集中】【戈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俄上聲。《說文》施身自謂也。《廣韻》已稱也。

稱父母國曰我,親之之詞。《春秋·隱八年》我人祊。

姓。古賢人,著書名我子。

《說文》或說我,頃頓也。○按頃頓,義與俄同。然字書從無作俄音者,存考。

《韻補》叶與之切,音台。《揚子·太經》出我入我,吉凶之魁。《註》我音如台小子之台。

叶阮古切,音五。《張衡·鮑德誄》業業學徒,童蒙求我。濟濟京河,實爲西魯。,篆文我。

【夫】

夫【丑集下】【大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1画

《唐韻》甫無切《集韻》《韻會》風無切,音膚。男子通稱。《禮·郊特牲》夫也者,以知帥人者也。《詩註》夫有傳相之德,而可倚仗,謂之丈夫。

男女旣配曰夫婦。《易·家人》夫夫婦婦。

先生長者曰夫子,妻稱夫亦曰夫子。

《禮·曲禮》天子有后,有夫人。

妾曰如夫人。《左傳·昭十七年》齊侯好內,多內寵,內嬖如夫人者六人。

官名。《禮·王制·大夫註》大夫者,扶進人者也。

《周禮·地官》十夫有溝,百夫有洫,千夫有澮,萬夫有川。

十六以上不成丁,曰餘夫。

販夫。《周禮·地官》夕時而市,販夫販婦爲主。《白樂天詩》樓暗攢倡婦,堤喧嗾販夫。

執御行役曰僕夫。《詩·小雅》召彼僕夫,謂之載矣。

以我稱人曰夫夫。《禮·檀弓》曾子指子游示人曰:夫夫也,爲習于禮者。

人名。黔夫,齊威王疆場四臣之一。

國名。丈夫國,在維鳥北,見《山海經》。

邑名。柴夫,屬燕地,見《齊語》。

山名。夫夫山,在風伯山之東,見《山海經》。○按《續通考》引此作大夫。

武夫,石之次玉者。《前漢·董仲舒傳》五霸比于三王,猶武夫之于美玉。別作玞砆。

數名。《前漢·食貨志》六尺爲步,步百爲畮,畮百爲夫。

姓。

息夫,複姓。

《廣韻》防無切《集韻》《韻會》馮無切《正韻》逢夫切,音扶。語端辭。《論語》夫仁者。

語已辭。《論語》如斯夫。

有所指之辭。《論語》夫二三子也。

草名。《爾雅·釋草》柱夫搖車。《註》蔓生,細葉紫花,可食,俗呼爲翹搖車。

叶縛謀切,音浮。《蔡,歸之命也夫。

【子】

子【寅集上】【子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㜽音梓。《說文》十一月陽氣動,萬物滋入,以爲稱。《徐鍇曰》十一月夜半,陽氣所起。人承陽,故以爲稱。

《廣韻》息也。《增韻》嗣也。《易·序卦傳》有男女,然後有夫婦。有夫婦,然後有父子。《白虎通》王者父天母地曰天子。天子之子曰元子。《書·顧命》用敬保元子釗。

《儀禮·喪服》諸侯之子稱公子。

凡適長子曰冢子,卽宗子也。其適夫人之次子,或衆妾之子,曰別子,亦曰支子。《禮·曲禮》支子不祭,祭必告於宗子。

男子之通稱。《顏師古曰》子者,人之嘉稱,故凡成德,謂之君子。《王肅曰》子者,有德有爵之通稱。

自世婦以下自稱曰婢子,見《禮記·曲禮》。

卿之妻曰內子。《儀禮·有司徹註》內子不薦籩。

《禮·檀弓》兄弟之子猶子也。

《前漢·嚴助傳註》令子出就婦家爲贅壻,曰贅子。

人君愛養百姓曰子。

辰名。《爾雅·釋天》太歲在子曰困敦。《前漢·律歷志》孳萌於子。

《禮·王制》公侯伯子男,凡五等。《疏》子者,奉恩宣德。

左庶子,中庶子,官名。

國名。《括地志》子城,在渭州莘城縣。

長子,縣名。周史辛甲所封,後爲趙邑,屬上黨。

姓。《史記·殷本紀》契,母吞鳦子而生,故曰子氏。

複姓。《左傳》鄭大夫子人氏,魯大夫子服氏,子家氏。

子細,猶分別。《北史·源思禮傳》爲政當舉大綱,何必太子細也。《正字通》子讀若薺,方語別也。俗作仔細。

去聲,才四切。《中庸》子庶民也。徐邈讀。

與慈通。《禮·樂記》易直子諒之心,油然生矣。《韓詩外傳》子諒作慈良。

叶濟口切,音走。《前漢·班固敘傳》侯王之祉,祚及孫子。公族蕃衍,枝葉暢茂。茂音某。

叶子德切,音則。《詩·豳風》旣取我子,無毀我室。《楊愼·古音叢目》與朱傳同。

相关诗句
死之安忍 枯穷至此 到亦颠殒 行同飘蓬 坎坎艰屯 茫茫寒北 周文所悯 老亲梵独 死即平允 夫纵有罪 祐我后昆 折槛回天 充耳不闻 有此沈冤 亦疾于心 一夫不获 矫矫直臣 皇皇百执 手足仍措 用法有律 岂忍终怒 雷不崇朝 万世则祖 圣人刑法 先受刑苦 嗟我所天 悉蒙恩宥 同罪诸臣 顷刻雨露 雷霆振声 轻重有故 虚实按情 国之钺斧 我思刑书 去来迤逦 不如鸟雀 泪零待徙 南望白云 饥寒泣涕 身独羁囚 家乡万里 嗟乎薄命 叩金经力 拔幽报存 袈裟相接 绣衣永诀 遂付剃发 求荣反辱 念此神夺 相逐边塞 亦旦暮活 桑榆老亲 鸡犬尽没 家产寥寥 遑辩真虚 七人同尽 囚安上书 九阍间隔 割血流裾 余念致命 古今一辙 祸起党同 西市引决 严行示惩 罪不例律 事若风影 百喙莫雪 五毒倍至 去不及诀 缇骑在门 如霾如彗 群凶飞语 实怀狂悖 庸违象恭 贪心败类 岂知同寀 月馀竣事 勤慎勿懈 下畏多士 上严功令 冰寒立志 秉矢公明 能文有耻 维我夫子 校检群儒 忽令分闱 旅魂乍苏 相敬未暖 泛舟来都 丁酉维夏 张先后称 继美释之 筮仕廷评 壬辰登第 郑重前盟 长歌远寄 幸宴《鹿鸣》 戊子之秋 声动都邑 瑶章珠赋 下帷屏迹 良人砥志 牛衣相泣 囊为盗赍 湖渚锋镝 绿林不靖 今始一垂 熊罴三梦 夙夜无违 操持佐馈 姑嫜是随 十五遵教 清河于归 十五而笄 志古闺英 稍读经史 训护慰情 弱女非男 始生又贞 父半百年 勤书晨夕 犹子繁衍 甲科连捷 八兄二弟 善为内则 先慈割股 仪型南国 父举孝廉 世称名德 魏里我朱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