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中神远注

出自:清代·汪嫈《哭亡侄孙士铨》

拼音:[bìng][zhōng,zhòng][shén][yuǎn,yuàn][zhù]

平仄:仄平平仄仄

三岁抚汝大,十八弃我去。
经年泪眼枯,魂魄归何处。
汝母托我日,跪床泣告语。
侄妇死如归,伤心惟稚孺。
侄身当中年,妇死必再娶。
悯子饥且寒,莫免芦花絮。
成立岂易言,不肖尤堪惧。
怆绝辞未终,双手亲交付。
■我忍泪听,抱汝曲劝谕。
一痛忽剪决,生死判急遽。
抚汝从兹始,性命相依附。
到今十五年,苦心向谁诉。
冻馁固可虞,温饱益增虑。
疴痒最关怀,焦劳夜复曙。
曾记一医来,目我为乳妪。
四岁教识字,解诵唐人句。
送汝入塾中,督责不汝恕。
恐汝德不修,恐汝学不裕。
历择名师从,璞质勤磨铝。
喜汝尚好学,光阴弗自误。
学业渐可观,长者咸称誉。
勉然品行修,立身得依据。
爱敬根性天,事叔如事父。
谓叔性豪侠,轻财略无度。
负累日益深,积重病成痼。
胡不归里闾,资斧从容措。
侄善事大母,叔无忧内顾。
门内百事宜,未可倚厕庶。
万一值艰难,吾师堪借箸。
汝叔闻汝言,意决任驰骛。
去去倏两年,家书盈尺素。
师教汝秉承,读书明世务。
家事无钜纤,若马能驾驭。
一一体我心,假手挥仆御。
叔母爱汝挚,恩慈多煦煦。
叔父寄书来,称汝有才具。
云儿年卅六,得子望虚屡。
侄辈幸得人,吾家本根固。
我阅汝叔信,悚然增觉寤。
慎重加汝餐,汝好希光祚。
胡天不右汝,一病即物故。
悲哉我何堪,惊怆瞥僵仆。
祸及太无端,痛哭将天吁。
我自究我心,何事干天怒。
即论汝为人,亦应得天助。
年少笃天伦,醇悫本畀赋。
处事虽精明,浑厚随■寓。
往往律己严,待人气和煦。
古谊交朋侪,肝胆每倾吐。
岂无富家子,膏粱与纨裤。
媮薄无性情,汝心最深恶。
天真汝未漓,见义力争赴。
先达与乡贤,见汝翻忻慕。
依依我膝前,相离未寸步。
祷我寿而康,晨昏香一炷。
偶逢我疾作,汝心辄惊怖。
汤药汝亲尝,悉心为调护。
侍奉竭欢娱,片言莫我忤。
诣力进竿头,经史渐镕铸。
指顾青云霄,毛丰卜腾翥。
意此鑫席才,应到玉堂署。
祖德扬清风,君恩承湛露。
而我衰迈年,绵弱难吹呴。
得见汝成名,我志聊堪足。
今乃大不然,逆境来错愕。
匪云天作孽,于事何抵捂。
明知冥漠中,修短关定数。
奈我心枯寂,兀坐若泥塑。
往事一回首,默然神瞿瞿。
汝父久赋閒,守株空待兔。
更抱西河痛,岂复有生趣。
汝叔犹远游,飘零悲客路。
望汝心殷殷,那堪闻此讣。
痛汝盼叔归,病中神远注
叔归汝长逝,一散遂难聚。
日夕恸不忘,涕泪无所住。
六洲三岛间,闻有返魂树。
汝魂招不来,我目已如瞀。
古寺风潇潇,灵輀且安厝。
期汝送我死,今反展汝墓。
问天天无言,此理终不悟。

查看原文

字义

【病】

病【午集中】【疒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集韻》《正韻》與正氣在膚體中也。

《廣韻》憂也。《禮·樂記》病不得其眾也。《注》病,猶憂也。以不得眾心為憂。

苦也。《書·呂》人極于病。《傳》欲使惡人極于病苦,莫敢犯者。《左傳·襄二十四年》范宣子為政,諸侯之幣重,鄭人病之。

恨也。《左傳·文十八年》閻職曰:與刖其父,而弗能病者,何如。《註》言不以父刖為病恨。

困也。《禮·表記》君子不以其所能者病人。《註》病謂罪咎之。《疏》謂不以已之所能使他人必能。若他人不能,則為困病。

辱也。《禮·儒行》今眾人之命儒也妄,常以儒相詬病。《註》詬病,猶恥辱也。

短也。《晉語》公曰:舅所病也。《註》病,短也。

病,坊閒曹也。《類要》唐以祕書監望雖淸雅,實非要劇,以監為宰相病坊,丞及著作郎為尚書郎病坊,祕書郎及著作佐郎為監察御史病坊。

《韻補》叶被旺切,音傍。《黃庭經》宅中有士,常衣絳,子能見之,可不病。橫立長尺,約其上,子能守之,可無恙。

【中】

中【子集上】【丨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音忠。《書·大禹謨》允執厥中。《周禮·地官·大司徒》以五禮防民僞,而敎之中。《左傳·成十三年》劉子曰:民受天地之中以生。

《左傳·文元年》舉正於中,民則不惑。《註》舉中氣也。

司中,星名。在太微垣。《周禮·春官·大宗伯》以槱燎祀司中司命飌師雨師。

《前漢·律歷志》春爲陽中,萬物以生。秋爲隂中,萬物以成。

中央,四方之中也。《書·召誥》王來紹上帝,自服于土中。《註》洛爲天地之中。《張衡·東京賦》宅中圓大。

正也。《禮·儒行》儒有衣冠中。《周禮·秋官·司刺》以此三法者求民情,斷民中,施上服下服之罪。《註》斷民罪,使輕重得中也。

心也。《史記·韓安國傳》深中寬厚。

內也。《易·坤卦》黃裳元吉,文在中也。

《老子·道德經》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半也。《列子·力命篇》得亦中,亡亦中。《魏志·管輅傳》鼓一中。《註》猶言鼓一半也。

成也。《禮·禮器》因名山升中于天。《註》中,猶成也。燔柴祭天,告以諸侯之成功也。

滿也。《前漢·百官表》制中二千石。《註》謂滿二千石也。《索隱》漢制,九卿已上,秩一歲,滿二千石。

穿也。《周禮·冬官考工記》中其莖。《註》謂穿之也。

盛算器。《禮·投壺》主人奉矢,司射奉中。《註》士鹿中,大夫兕中,刻木如兕鹿而伏,背上立圓圈,以盛算也。

《禮·深衣註》衣有表者,謂之中衣。與衷通。

俚語。以不可爲不中。《蕭參希通錄》引左傳成公二年,無能爲役。杜預註:不中爲之役使。

《禮·鄕飲酒義》冬之爲言中也。中者,藏也。

姓。漢少府卿中京。

中行,中英,中梁,中壘,中野,皆複姓。

《廣韻》《集韻》《韻會》陟仲切,音妕。矢至的曰中。《史記·周本紀》養由基去柳葉百步,射之,百發百中。

著其中曰中。《莊子·達生篇》中身當心則爲病,猶醫書中風,中暑是也。

要也。《周禮·春官》凡官府鄕州及都鄙之治中,受而藏之。《註》謂治職簿書之要也。

應也。《禮·月令》律中大簇。《註》中猶應也。

合也。《左傳·定元年》季孫曰:子家子亟言於我,未嘗不中吾志也。

《類篇》《正韻》直衆切。與仲通。《禮·月令》中呂,卽仲呂,又讀作得。《周禮·地官》師氏掌國中失之事。《註》故書中爲得。陸德明云:中,杜音得。

《韻補》叶陟良切,音章。師古曰:古讀中爲章。《吳志·胡綜傳·黃龍大牙賦》四靈旣布,黃龍處中。周制日月,是曰太常。

叶諸仍切,音征。《劉貢父·詩話》關中讀中爲》天期乗祚受爵漢中。叶下秦。古東韻與庚陽通。俗讀中酒之中爲去聲。中與之中爲平聲。◎按《魏志·徐邈傳》:邈爲尚書郞,時禁酒。邈私飮沈醉,趙達問以曹事,曰中聖人。時謂酒淸爲聖人,濁者爲賢人。蘇軾詩:公特未知其趣耳,臣今時復一中之。則中酒之中,亦可讀平聲。《通鑑》:周宣王成中與之名,註:當也。杜詩:今朝漢社稷,新數中與年。則中與之中亦可讀去聲。

【神】

神【午集下】【示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音晨。《說文》天神,引出萬物者也。《徐曰》申卽引也,天主降氣,以感萬物,故言引出萬物。

《皇極經世》天之神棲乎日,人之神棲乎目。

神明。《書·大禹謨》乃聖乃神。《孔傳》聖無所不通,神妙無方。《易·繫辭》隂陽不測之謂神。《王弼云》神也者,變化之極,妙萬物而爲言,不可以形詰。《孟子》聖而不可知之謂神。

鬼神。陽魂爲神,隂魄爲鬼。氣之伸者爲神,屈者爲鬼。

諡法。《史記》民無能名曰神。

姓。漢騎都尉神矅。

升人切,音伸。《張衡·東京賦》神荼副焉。《註》海中神名。神,音伸。荼,音舒。

叶時連切,音禪。《焦仲卿詩》念與世閒辭,千萬不復全。故作不良計,勿復怨鬼神。《班固·答賓戲》言通帝王,謀合聖神,殷說夢發於傅巖,周望兆動於渭濱。《註》神,叶時連切。濱,叶,下从旦。《禮·郊特牲》所以交於旦明之義。鄭康成云:旦當爲神,篆字之譌。《莊子》有旦宅而無情死,亦讀爲神。蓋昔之傳書者遺其上半,因譌爲旦耳。此說甚是,非旦可作神也。

【远】

遠【酉集下】【辵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0画

〔古文〕爰上聲。《說文》遼也。《廣韻》遙遠也。《正韻》指遠近定體也。

《廣韻》《集韻》《韻會》于願切《正韻》于怨切,爰去聲。《正韻》遠之也。遠近之遠上聲,如《詩》其人則遠之類。遠離之遠去聲,如《論語》敬鬼神而遠之之類是也。

叶于員切,音淵。《詩·小雅》爾之遠矣,民胥然矣。俗作逺。

【注】

注【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之戍切《集韻》《韻會》朱戍切,音註。《說文》灌也。《增韻》水流射也。《詩·大雅》豐水東注。

引也。《前漢·溝洫志》注塡淤之水,漑舄鹵之地。

意所嚮曰注。《管子·君臣下篇》君人者上注。《註》上謂注意於上天。

記也。《通俗文》記物曰注,因支分派別之意。

凡以傳釋經曰注,通作註。

聚也。《周禮·天官》獸人及弊田,令禽注于虞中。

擊也。《莊子·達生篇》以黃金注者㱪。

屬也。《爾雅·釋天》注旄首曰旌。《註》言以旄牛尾屬之竿首。

屬矢於弦也。《左傳·襄二十三年》樂射之不中,又注則乗槐本而覆。

附藥亦爲注。《周禮·天官》瘍醫掌祝藥劀殺之齊。《註》祝當爲注。注謂附著藥。

華不注,山名。《括地志》在濟南。

句注,亦山名,在代州鴈門縣西北。

仄注,冠名。《前漢·五行志註》言形側立而下注也。

日注,茶名。《歐陽修·歸田錄》兩浙之品,日注爲第一。

《集韻》株遇切,音駐。與註同。

《集韻》陟救切《正韻》職救切,音晝。蟲喙也。與咮噣通。《周禮·冬官考工記》以注鳴者。

注張,星名。別見木部柳字註。

相关诗句
此理终不悟 问天天无言 今反展汝墓 期汝送我死 灵輀且安厝 古寺风潇潇 我目已如瞀 汝魂招不来 闻有返魂树 六洲三岛间 涕泪无所住 日夕恸不忘 一散遂难聚 叔归汝长逝 病中神远注 痛汝盼叔归 那堪闻此讣 望汝心殷殷 飘零悲客路 汝叔犹远游 岂复有生趣 更抱西河痛 守株空待兔 汝父久赋閒 默然神瞿瞿 往事一回首 兀坐若泥塑 奈我心枯寂 修短关定数 明知冥漠中 于事何抵捂 匪云天作孽 逆境来错愕 今乃大不然 我志聊堪足 得见汝成名 绵弱难吹呴 而我衰迈年 君恩承湛露 祖德扬清风 应到玉堂署 意此鑫席才 毛丰卜腾翥 指顾青云霄 经史渐镕铸 诣力进竿头 片言莫我忤 侍奉竭欢娱 悉心为调护 汤药汝亲尝 汝心辄惊怖 偶逢我疾作 晨昏香一炷 祷我寿而康 相离未寸步 依依我膝前 见汝翻忻慕 先达与乡贤 见义力争赴 天真汝未漓 汝心最深恶 媮薄无性情 膏粱与纨裤 岂无富家子 肝胆每倾吐 古谊交朋侪 待人气和煦 往往律己严 浑厚随■寓 处事虽精明 醇悫本畀赋 年少笃天伦 亦应得天助 即论汝为人 何事干天怒 我自究我心 痛哭将天吁 祸及太无端 惊怆瞥僵仆 悲哉我何堪 一病即物故 胡天不右汝 汝好希光祚 慎重加汝餐 悚然增觉寤 我阅汝叔信 吾家本根固 侄辈幸得人 得子望虚屡 云儿年卅六 称汝有才具 叔父寄书来 恩慈多煦煦 叔母爱汝挚 假手挥仆御 一一体我心 若马能驾驭 家事无钜纤 读书明世务 师教汝秉承 家书盈尺素 去去倏两年 意决任驰骛 汝叔闻汝言 吾师堪借箸 万一值艰难 未可倚厕庶 门内百事宜 叔无忧内顾 侄善事大母 资斧从容措 胡不归里闾 积重病成痼 负累日益深 轻财略无度 谓叔性豪侠 事叔如事父 爱敬根性天 立身得依据 勉然品行修 长者咸称誉 学业渐可观 光阴弗自误 喜汝尚好学 璞质勤磨铝 历择名师从 恐汝学不裕 恐汝德不修 督责不汝恕 送汝入塾中 解诵唐人句 四岁教识字 目我为乳妪 曾记一医来 焦劳夜复曙 疴痒最关怀 温饱益增虑 冻馁固可虞 苦心向谁诉 到今十五年 性命相依附 抚汝从兹始 生死判急遽 一痛忽剪决 抱汝曲劝谕 ■我忍泪听 双手亲交付 怆绝辞未终 不肖尤堪惧 成立岂易言 莫免芦花絮 悯子饥且寒 妇死必再娶 侄身当中年 伤心惟稚孺 侄妇死如归 跪床泣告语 汝母托我日 魂魄归何处 经年泪眼枯 十八弃我去 三岁抚汝大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