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居惕远征

出自:清代·李因笃《旧年宁人先生以无妄系济南走书报我触暑驰视苦疾作辞还先生寄赠行三十韵诗春日晤保州重会蓟门奉答前诗广五十韵》

拼音:[duān][jū][tì][yuǎn,yuàn][zhēng]

平仄:平平仄仄平

卧病三秋色,怀人五岳情。
凉飙吹梦起,啄雀唤愁生。
客返关中路,书传历下城。
倒衣初罢枕,垂涕复沾缨。
《巷伯》诗难读,梁园狱已平。
长吟归黯淡,别绪郁纵横。
忆折前津柳,同炊古寺羹。
有孚谋且窒,无角兆先成。
远道蒹葭隔,周行坎窞并。
莒莱矜野语,虞芮乱嚣声。
欻棹江波大,潜扬海汐轻。
群疑纷所出,众口漫多惊。
智勇微夫子,艰危讵此行。
奋身甘下吏,微服耻为氓。
《易》彖繇斯昉,《骚》歌比类明。
经旬喧地圾,举国丐天晴。
节至通蘋藻,愁来忆弟兄。
曾要肝胆契,况忝雪霜盟。
草茀虚炎月,云高隐暮旌。
罢呼燕市酒,遄决蓟门程。
戍角迷丹嶂,河阴护绿蘅。
崩堤频淖马,废坞剩闻莺。
水旱忧兼剧,诛求惨自鸣。
此邦哀琐尾,何室压香橙。
触目难俱述,惊时已渐更。
驰闻瀛隰尽,颇喜岱岚迎。
膏沐谁遑理,壶飧欲就倾。
畏途晨上谒,羁邸夜班荆。
续烛探行笥,联床敞外楹。
年华穷不减,日录老逾精。
恨失登山约,嗟为抱瓮贞。
徘徊违鲁赙,邂逅合秦筝。
阁彷沧溟峻,泉怜趵突清。
狂涛终砥柱,直道益峥嵘。
旅食悲寒及,归舟阻潦盈。
依然垂橐去,率尔采薪婴。
左次才弥拙,西还意若酲。
贫非荒竹径,渴岂慕金茎。
急难睽良友,端居惕远征
寸心如濩落,中夜几屏营。
自得分鱼素,空教怨鹿苹。
川原仍独往,伏腊互相衡。
甫定他乡榻,俄从上日觥。
好音随杖屦,佳会足公卿。
律转坚冰解,春回早卉荣。
敛才期近物,逃俗励修名。
忽复追鞭弭,还来过帝京。
每询邙邑树,谁荐寝园樱。
进履耽逢石,将诗悚报琼。
雍田关华好,为耦待躬耕。

查看原文

注释

【端居】谓平常居处。
【远征】1.征伐远方;远道出征。 2.长途行军。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端】

端【午集下】【立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9画

〔古文〕耑《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多官切,音偳。《說文》直也,正也。《禮·曲禮》振書端書于君前。《註》端,正也。《玉藻》目容端。《前漢·賈誼傳》選天下之端士,孝悌博聞,有道術者,以衞翼之。

《篇海》萌也,始也,首也。《禮·禮運》人者,天地之心,五行之端也。《公羊傳·隱元年註》上係天端。《疏》天端,卽春也。春秋說云:以元之深,正天之端。以天之端,正王者之政也。《左傳·文元年》先王之正,時也,履端于始。《疏》履,步也,謂推步曆之初始,以爲術曆之端首。《孟子》惻隱之心,仁之端也。《註》端者,首也。人皆有仁義禮智之首,可引用之。

《廣韻》緒也,等也。《揚子·方言》緒,南楚或曰端。

《增韻》審也。《戰國策》郤疵對智伯曰:韓魏之君,視疵端而趨疾。

專也。《戰國策》敢端其願。《註》端,猶專也。

布帛曰端。《禮·記疏》束帛,十端也。丈八尺爲端。《小爾雅》倍丈謂之端,倍端謂之兩,倍兩謂之疋。

《周禮·春官》其齊服有端。

地名。《山海經》號山,端水出焉,東流注于河。

國在流沙中者,墩端璽㬇。《史記·趙世家》與韓魏分晉,封晉君以端氏。《註》端氏,澤州縣也。《前漢·地理志》蒼梧郡有端溪。

姓。孔子弟子端木賜。

宮門名。《後漢·黃瓊傳》舉吏,先試之于公府,又覆之于端門。《註》端門,太微宮南門也。

獸名。《後漢·鮮傳》禽獸異于中國者,野馬,原羊,角端牛,以角爲弓,俗謂之角端弓。

《正韻》尺兗切。與喘同。《荀子·勸學篇》端而言。《註》端,讀爲喘。喘,微言也。

《韻會小補》美辨切。同冕。大夫以上冠也。《禮·玉藻》諸侯端以朝,日于東門之外。《註》端,皆音冕。

《韻補》叶都元切。《陸機·文賦》罄澄心以凝思,眇衆慮而爲言。籠天地于形內,挫萬物于筆端。

叶多汪切。《楊戲贊秦子敕》正方受遣,豫聞後綱。不不僉,造此異端。

【居】

居【寅集上】【尸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㞐㝒《廣韻》九魚切《集韻》《韻會》《正韻》斤於切,音車。《說文》凥處也。从尸,得几而止也。引孝經,仲尼凥,凥謂閒居,如此會意。今文作居。

《廣韻》安也。《書·盤庚》奠厥攸居。《禮·王制》凡居民,量地以制邑,度地以居民,地邑居民,必參相得。

《書·舜典》五宅三居。《註》三居,謂周之夷服,鎮服,蕃服也。

坐也。《論語·陽貨》居,吾語女。

積也,蓄也。《書·皋陶謨》懋遷有無化居。《註》化,易也。謂交易其所居積也。

《史記·平準書》富商穀百數,廢居,居邑。《徐廣註》廢居,貯蓄之名。有所廢,有所蓄,言乗時射利也。

止也。《禮·月令》季秋行春令,師興不居。《疏》不休止也。

海鳥曰爰居。《魯語》爰居止於魯東門外。

姓。漢居般,封宋城侯。

《廣韻》《集韻》《韻會》居之切,音基。語助辭。《禮·檀弓》公儀仲子之喪,舍其孫而立其子。檀弓曰:何居,我未之前聞也。《註》怪之之辭,猶言何故也。一說何居,猶言此義何處。居讀如字,不必改音基。《集韻》通作其。

叶居御切,音據。《詩·召南》惟鳩居之。叶下御。《唐風》無巳太康,職思其居。叶下瞿。瞿去聲。○按《說文》居,一訓蹲。《長箋》以凥爲凥處,居爲蹲踞。《韻會》《正韻》收入御韻,引《詩》居居懷惡,不相親比,是居有倨音。《正字通》云:蹲踞通作倨。居止,居處,與蹲踞,貴倨,从經史分見可也。

【惕】

惕【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惖《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他歷切,音剔。《說文》敬也。从心易聲。

怵惕也。憂也,懼也。

《爾雅·釋訓》惕惕,愛也。郭註詩云,心焉惕惕。韓詩以爲悅人,故言愛也。

疾也。《吳語》一曰惕。《註》疾也。疾速之疾。

《說文》或作悐。《前漢·王商傳》無惕悐憂。《集韻》亦作。

叶汀藥切,音託。《揚子·太經》心惕惕,足金舄,不志溝壑,舄音削。

【远】

遠【酉集下】【辵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0画

〔古文〕爰上聲。《說文》遼也。《廣韻》遙遠也。《正韻》指遠近定體也。

《廣韻》《集韻》《韻會》于願切《正韻》于怨切,爰去聲。《正韻》遠之也。遠近之遠上聲,如《詩》其人則遠之類。遠離之遠去聲,如《論語》敬鬼神而遠之之類是也。

叶于員切,音淵。《詩·小雅》爾之遠矣,民胥然矣。俗作逺。

【征】

征【寅集下】【彳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徰《廣韻》《集韻》《韻會》諸盈切《正韻》諸成切,証平聲。《爾雅·釋言》行也。《易·泰卦》拔茅茹,以其彙征吉。《詩·小雅》之子于征。

《韻會》征,伐也。《易·離卦》王用出征。《書·大禹謨》惟時有苗弗率,汝徂征。《孟子》征者,上伐下也。

《正韻》征,取也。《禮·王制》關譏而不征。

姓。《前漢·司馬相如傳》厮征伯僑,而役羨門兮。《註》仙人,姓征,名伯僑。

《韻會》通政。《周禮·地官·小司徒》施其職,而平其政。《註》音征,稅也。當作征。

通正。《周禮·夏官》惟加田無國正。《註》音征,稅也。獨加賞之田無稅。

相关诗句
为耦待躬耕 雍田关华好 将诗悚报琼 进履耽逢石 谁荐寝园樱 每询邙邑树 还来过帝京 忽复追鞭弭 逃俗励修名 敛才期近物 春回早卉荣 律转坚冰解 佳会足公卿 好音随杖屦 俄从上日觥 甫定他乡榻 伏腊互相衡 川原仍独往 空教怨鹿苹 自得分鱼素 中夜几屏营 寸心如濩落 端居惕远征 急难睽良友 渴岂慕金茎 贫非荒竹径 西还意若酲 左次才弥拙 率尔采薪婴 依然垂橐去 归舟阻潦盈 旅食悲寒及 直道益峥嵘 狂涛终砥柱 泉怜趵突清 阁彷沧溟峻 邂逅合秦筝 徘徊违鲁赙 嗟为抱瓮贞 恨失登山约 日录老逾精 年华穷不减 联床敞外楹 续烛探行笥 羁邸夜班荆 畏途晨上谒 壶飧欲就倾 膏沐谁遑理 颇喜岱岚迎 驰闻瀛隰尽 惊时已渐更 触目难俱述 何室压香橙 此邦哀琐尾 诛求惨自鸣 水旱忧兼剧 废坞剩闻莺 崩堤频淖马 河阴护绿蘅 戍角迷丹嶂 遄决蓟门程 罢呼燕市酒 云高隐暮旌 草茀虚炎月 况忝雪霜盟 曾要肝胆契 愁来忆弟兄 节至通蘋藻 举国丐天晴 经旬喧地圾 《骚》歌比类明 《易》彖繇斯昉 微服耻为氓 奋身甘下吏 艰危讵此行 智勇微夫子 众口漫多惊 群疑纷所出 潜扬海汐轻 欻棹江波大 虞芮乱嚣声 莒莱矜野语 周行坎窞并 远道蒹葭隔 无角兆先成 有孚谋且窒 同炊古寺羹 忆折前津柳 别绪郁纵横 长吟归黯淡 梁园狱已平 《巷伯》诗难读 垂涕复沾缨 倒衣初罢枕 书传历下城 客返关中路 啄雀唤愁生 凉飙吹梦起 怀人五岳情 卧病三秋色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