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彖繇斯昉

出自:清代·李因笃《旧年宁人先生以无妄系济南走书报我触暑驰视苦疾作辞还先生寄赠行三十韵诗春日晤保州重会蓟门奉答前诗广五十韵》

拼音:[yì][tuàn][yáo,yóu,zhòu][sī][fǎng]

平仄:仄仄平平仄

卧病三秋色,怀人五岳情。
凉飙吹梦起,啄雀唤愁生。
客返关中路,书传历下城。
倒衣初罢枕,垂涕复沾缨。
《巷伯》诗难读,梁园狱已平。
长吟归黯淡,别绪郁纵横。
忆折前津柳,同炊古寺羹。
有孚谋且窒,无角兆先成。
远道蒹葭隔,周行坎窞并。
莒莱矜野语,虞芮乱嚣声。
欻棹江波大,潜扬海汐轻。
群疑纷所出,众口漫多惊。
智勇微夫子,艰危讵此行。
奋身甘下吏,微服耻为氓。
《易》彖繇斯昉,《骚》歌比类明。
经旬喧地圾,举国丐天晴。
节至通蘋藻,愁来忆弟兄。
曾要肝胆契,况忝雪霜盟。
草茀虚炎月,云高隐暮旌。
罢呼燕市酒,遄决蓟门程。
戍角迷丹嶂,河阴护绿蘅。
崩堤频淖马,废坞剩闻莺。
水旱忧兼剧,诛求惨自鸣。
此邦哀琐尾,何室压香橙。
触目难俱述,惊时已渐更。
驰闻瀛隰尽,颇喜岱岚迎。
膏沐谁遑理,壶飧欲就倾。
畏途晨上谒,羁邸夜班荆。
续烛探行笥,联床敞外楹。
年华穷不减,日录老逾精。
恨失登山约,嗟为抱瓮贞。
徘徊违鲁赙,邂逅合秦筝。
阁彷沧溟峻,泉怜趵突清。
狂涛终砥柱,直道益峥嵘。
旅食悲寒及,归舟阻潦盈。
依然垂橐去,率尔采薪婴。
左次才弥拙,西还意若酲。
贫非荒竹径,渴岂慕金茎。
急难睽良友,端居惕远征。
寸心如濩落,中夜几屏营。
自得分鱼素,空教怨鹿苹。
川原仍独往,伏腊互相衡。
甫定他乡榻,俄从上日觥。
好音随杖屦,佳会足公卿。
律转坚冰解,春回早卉荣。
敛才期近物,逃俗励修名。
忽复追鞭弭,还来过帝京。
每询邙邑树,谁荐寝园樱。
进履耽逢石,将诗悚报琼。
雍田关华好,为耦待躬耕。

查看原文

字义

【易】

易【辰集上】【日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羊益切《集韻》《韻會》《正韻》夷益切,音亦。《說文》蜥易,蝘蜓,守宮也。象形。祕書說:日月爲易,象隂陽也。《易·繫辭》《易》者,象也。《疏》《易》卦者,爲萬物之形象。《又》生生之謂易。《註》隂陽轉易,以成化生。《疏》隂陽變轉。《周禮·春官·大卜》掌三《易》之灋:一曰《連山》,二曰《歸藏》,三曰《周易》。《註》易者,揲蓍變易之數,可占者也。《孔穎達·周易正義》夫易者,變化之總名,改換之殊稱。《朱子·周易本義》《易》,書名也。其卦本伏羲所畫,有交易、變易之義,故謂之《易》。

《易·乾卦》不易乎世。《註》不爲世所移易也。

《易·繫辭》日中爲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交易而退。《公羊傳·宣十二年》交易爲言。《註》交易,猶往來也。

《書·堯典》平在朔易。《傳》謂歲改易。

《禮·祭義》易抱龜南面。《疏》占易之官也。

《史記·項羽紀》赤泉侯人馬俱驚,辟易數里。《註》正義曰:開張易舊處。

姓。《姓氏急就篇》易氏,易牙之後。

水名。《水經》易水出涿郡故安縣閻鄕西山。

州名。《廣韻》趙分晉得中山,秦爲上谷郡,漢置涿郡,隋爲易州,因水名之。

《廣韻》《集韻》《韻會》以豉切《正韻》以智切,音異。《易·繫辭》乾以易知。《疏》《易》謂《易略》。

《易·繫辭》辭有險易。《註》之泰則其辭易,之否則其辭險。《疏》易,說易也。

《禮·檀弓》易墓非古也。《註》易謂芟治草木。《孟子》易其田疇。《註》易,治也。

《禮·祭義》外貌斯須不莊不敬,而慢易之心入之矣。

《公羊傳·文十二年》俾君子易怠。《註》易怠,猶輕惰也。

《公羊傳·宣六年》是子之易也。《註》易,猶省也。

《論語》喪,與其易也,寧戚。《何晏註》和易也。《朱傳》易,治也。

《爾雅·釋詁》平、均、夷、弟,易也。《註》皆謂易直。《疏》易者,不難也。

《莊子·刻意篇》聖人休休焉,則平易矣。

《史記·禮書》能慮勿易。《註》易,謂輕易也。

《韻補》叶余支切。《詩·小雅》爾還而入,我心易也。還而不入,否難知也。

【彖】

彖【寅集下】【彐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通貫切《集韻》《韻會》土玩切《正韻》吐玩切,湍去聲。《說文》豕走也。

《廣韻》易有彖象。《史記·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繫象說卦文言。《易·繫辭》彖者,言乎象者也。《註》彖總一卦之義也。《又》彖者,材也。《註》材,才德也。彖言成卦之材,以統卦義也。《周易正義》彖,斷也。斷定一卦之義,所以名爲彖也。

《類篇》賞氏切,音矢。豕屬。

敞尒切,音侈。義同。

【繇】

繇【未集中】【糸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1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餘招切,音遙。《說文》作䌛,隨從也。《徐鉉曰》今俗从䍃。

《書·禹貢》厥草惟繇。《傳》茂也。《釋文》抽也。

與徭同。《詩·大雅·民亦勞止箋》繇役煩多。《釋文》繇,本亦作徭。《史記·高祖本紀》高祖常繇咸陽。《註》應劭曰:繇,役也。《前漢·高帝紀註》師古曰:繇,讀與徭同。古通用。

《文帝紀》省繇費以便民。

與陶同。《前漢·古今人表》咎繇,卽臯陶。

與謠同。《前漢·李尋傳》人民繇俗。

姓。《後漢·郅惲傳》西都督郵繇延。《註》繇姓,咎繇之後。

《廣韻》以周切《集韻》《韻會》夷周切,音由。與由同。《易·坤卦》其所繇來者,漸矣。《左傳·昭二十六年》繇朐汰輈,匕入者三寸。《註》繇,過也。《前漢·文帝記》列侯亦無繇教訓其民。《註》師古曰:繇,讀與由同。

與猷同。《爾雅·釋詁》繇,道也。《疏》小雅巧言云:秩秩大猷。猷繇音義同。

與猶同。《爾雅·釋詁》繇,喜也。《註》禮記曰:人喜則斯陶,陶斯詠,詠斯猶。猶卽繇也,古今字耳。

與悠同。《前漢·韋賢傳》犬馬繇繇。《註》師古曰:繇與悠同。悠悠,行貌。

與游同。《前漢·班固敘傳》陸子優繇。○按《文選》作優游。

《集韻》直經典皆通用。《說文》在系部,今幷入。

【斯】

斯【卯集下】【斤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風》墓門有棘,斧以斯之。《箋》維斧可以開析之。《呂覽·報更篇》趙宣孟見桑下餓人,與之脯一朐,曰斯食之。《註》斯,析也。

《爾雅·釋詁》斯,此也。《易·解卦》朋至斯孚。《詩·召南》何斯違期。

《詩·小雅》鹿斯之奔。《疏》此鹿斯與斯柳斯,斯皆辭也。

《禮·玉藻》二爵而言言斯。《註》斯,猶耳也。《疏》耳是助句之辭。

卽也。《書·金縢》大木斯拔。

賤也。《後漢·左雄傳》郞官部吏,職斯祿薄。《註》斯,賤也。

《正字通》雞斯,馬名。商王拘西伯於羑里。太公得犬戎雞斯之乗,以獻。

波斯,國名。

姓。《吳志·賀齊傳》剡縣史斯從。

與鮮同。《詩·小雅》有兔斯首。《箋》斯,白也。今俗語斯白之斯作鮮。齊魯之閒聲近斯。

與纚同。《禮·問喪》雞斯。《註》當爲筓,纚聲之誤也。

《集韻》山宜切,音釃。義同。

《集韻》斯義切,音賜。《詩·大雅》王赫斯怒。《箋》斯,盡也。《釋文》鄭音賜。

《韻補》叶新於切。《蔡邕·短人賦》熱地蝗兮蘆卽且,蒲中蛹兮蠶蠕須,視短人兮形若斯。《集韻》或作撕,亦作廝。

【昉】

昉【辰集上】【日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昞《唐韻》分兩切《集韻》《韻會》甫兩切《正韻》妃兩切,音仿。《說文》明也。

《玉篇》適也。《公羊傳·隱二年》始滅昉於此乎。《註》昉,適也。齊人語。

相关诗句
为耦待躬耕 雍田关华好 将诗悚报琼 进履耽逢石 谁荐寝园樱 每询邙邑树 还来过帝京 忽复追鞭弭 逃俗励修名 敛才期近物 春回早卉荣 律转坚冰解 佳会足公卿 好音随杖屦 俄从上日觥 甫定他乡榻 伏腊互相衡 川原仍独往 空教怨鹿苹 自得分鱼素 中夜几屏营 寸心如濩落 端居惕远征 急难睽良友 渴岂慕金茎 贫非荒竹径 西还意若酲 左次才弥拙 率尔采薪婴 依然垂橐去 归舟阻潦盈 旅食悲寒及 直道益峥嵘 狂涛终砥柱 泉怜趵突清 阁彷沧溟峻 邂逅合秦筝 徘徊违鲁赙 嗟为抱瓮贞 恨失登山约 日录老逾精 年华穷不减 联床敞外楹 续烛探行笥 羁邸夜班荆 畏途晨上谒 壶飧欲就倾 膏沐谁遑理 颇喜岱岚迎 驰闻瀛隰尽 惊时已渐更 触目难俱述 何室压香橙 此邦哀琐尾 诛求惨自鸣 水旱忧兼剧 废坞剩闻莺 崩堤频淖马 河阴护绿蘅 戍角迷丹嶂 遄决蓟门程 罢呼燕市酒 云高隐暮旌 草茀虚炎月 况忝雪霜盟 曾要肝胆契 愁来忆弟兄 节至通蘋藻 举国丐天晴 经旬喧地圾 《骚》歌比类明 《易》彖繇斯昉 微服耻为氓 奋身甘下吏 艰危讵此行 智勇微夫子 众口漫多惊 群疑纷所出 潜扬海汐轻 欻棹江波大 虞芮乱嚣声 莒莱矜野语 周行坎窞并 远道蒹葭隔 无角兆先成 有孚谋且窒 同炊古寺羹 忆折前津柳 别绪郁纵横 长吟归黯淡 梁园狱已平 《巷伯》诗难读 垂涕复沾缨 倒衣初罢枕 书传历下城 客返关中路 啄雀唤愁生 凉飙吹梦起 怀人五岳情 卧病三秋色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