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茀虚炎月

出自:清代·李因笃《旧年宁人先生以无妄系济南走书报我触暑驰视苦疾作辞还先生寄赠行三十韵诗春日晤保州重会蓟门奉答前诗广五十韵》

拼音:[cǎo][fú][xū][yán][yuè]

平仄:仄平平平仄

卧病三秋色,怀人五岳情。
凉飙吹梦起,啄雀唤愁生。
客返关中路,书传历下城。
倒衣初罢枕,垂涕复沾缨。
《巷伯》诗难读,梁园狱已平。
长吟归黯淡,别绪郁纵横。
忆折前津柳,同炊古寺羹。
有孚谋且窒,无角兆先成。
远道蒹葭隔,周行坎窞并。
莒莱矜野语,虞芮乱嚣声。
欻棹江波大,潜扬海汐轻。
群疑纷所出,众口漫多惊。
智勇微夫子,艰危讵此行。
奋身甘下吏,微服耻为氓。
《易》彖繇斯昉,《骚》歌比类明。
经旬喧地圾,举国丐天晴。
节至通蘋藻,愁来忆弟兄。
曾要肝胆契,况忝雪霜盟。
草茀虚炎月,云高隐暮旌。
罢呼燕市酒,遄决蓟门程。
戍角迷丹嶂,河阴护绿蘅。
崩堤频淖马,废坞剩闻莺。
水旱忧兼剧,诛求惨自鸣。
此邦哀琐尾,何室压香橙。
触目难俱述,惊时已渐更。
驰闻瀛隰尽,颇喜岱岚迎。
膏沐谁遑理,壶飧欲就倾。
畏途晨上谒,羁邸夜班荆。
续烛探行笥,联床敞外楹。
年华穷不减,日录老逾精。
恨失登山约,嗟为抱瓮贞。
徘徊违鲁赙,邂逅合秦筝。
阁彷沧溟峻,泉怜趵突清。
狂涛终砥柱,直道益峥嵘。
旅食悲寒及,归舟阻潦盈。
依然垂橐去,率尔采薪婴。
左次才弥拙,西还意若酲。
贫非荒竹径,渴岂慕金茎。
急难睽良友,端居惕远征。
寸心如濩落,中夜几屏营。
自得分鱼素,空教怨鹿苹。
川原仍独往,伏腊互相衡。
甫定他乡榻,俄从上日觥。
好音随杖屦,佳会足公卿。
律转坚冰解,春回早卉荣。
敛才期近物,逃俗励修名。
忽复追鞭弭,还来过帝京。
每询邙邑树,谁荐寝园樱。
进履耽逢石,将诗悚报琼。
雍田关华好,为耦待躬耕。

查看原文

注释

【炎月】暑月。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草】

草【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屮《唐韻》采老切《集韻》在早切《韻會》《正韻》采早切,音懆。《說文》作艸,百卉也。經典相承作草。《書·禹貢》厥草惟繇。《詩·小雅》在彼豐草。《禮·祭統》草艾則墨,未發秋政,則民弗敢草也。《註》草艾,謂艾取草也。《論衡》地性生草,山性生木。《大戴禮·易本命》食草者善走而愚。

《史記·陳丞相世家》惡草具進。《註》草,粗也。

《篇海》苟其禮也。《疏》草次,猶造次也。

《詩·小雅》勞人草草。《傳》草草,勞心也。

《易·屯卦》天造草昧。《疏》言天造萬物于草創之始。

《前漢·淮南王傳》常召司馬相如等視草廼遣。《註》謂爲文之草藳。《百官志註》一曹有六人,主作文書起草。《後漢·寵傳》蕭何草律。

《魏志·衞覬傳》覬好古文,隷、草無所不善。

姓。《正字通》草中。

《韻補》脞五切,徂上聲。《徐幹·齊都賦》焚梗林,燎圃草。

此苟切,凑上聲。《邊讓·章華賦》攜西子之弱腕兮,援毛嬙之素肘。形便纖以嬋娟兮,若流風之靡草。

《說文》自保切,音皁。草斗,櫟實也,一曰橡斗子。《徐鉉曰》今俗以此爲艸木之艸,別作皁字,爲黑色之皁。案櫟實可染白爲黑,故曰草,通用。今俗書或从白从十,或从白从七,皆無意義。

【茀】

茀【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正韻》敷勿切《韻會》芳勿切,音弗。《說文》道多草不可行。《曾鞏·南軒記》得鄰之茀地。

茀茀,茂也。

《爾雅·釋詁》覭髳,茀離也。《註》茀離卽彌離,彌離猶蒙蘢耳。

《詩·大雅》茀厥豐草。《註》治也。

臨衝茀茀。《註》强盛也。

《易·旣濟》婦喪其茀。《註》茀,首飾也。

《詩·衞風》翟茀以朝。《疏》婦人乗車不露見,車之前後設障以自蔽隱,謂之茀。

《蔽茀疏》茀謂車之後戸也。

《詩·大雅》茀祿爾康矣。《註》福也。

《爾雅·釋畜疏》旋毛在脅者曰茀方。

通紼。《左傳·宣八年》始用葛茀。《註》茀,所以引柩。

方味切。與芾通。《詩》蔽芾甘棠。《王應麟·詩攷》作蔽茀。

音佩。《史記·武帝紀》有星茀于東井。《索隱·天官書註》茀卽孛星也。

音勃。氣貌。《莊子·人閒世》獸死不擇音,氣息茀然。《司馬相如·上林賦》薆咇茀。

音弼。人姓。《前漢·古今人表》茀肸。《註》師古曰:卽佛肸也。茀音弼。《通志·氏族略》周有茀翰。○按《詩》茀祿之茀,《唐韻》古音讀廢。

【虚】

虛【申集中】【虍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音噓。空虛也。

《易·繫辭傳》周流六虛。《註》六虛,六位也。《疏》位本無體,因爻始見,故稱虛也。

《大戴禮》虛土之人大。《註》虛,縱也。

孤虛。《史記·龜筴傳》日辰不全,故有孤虛。

星名。《書·堯典》宵中星虛。

姓。《通志·氏族略》虛氏。見《姓苑》。

虛無,山名。《顏氏家訓》柏人城東有一孤山,或呼爲虛無山。

《廣韻》去魚切,音祛。《說文》大丘也。《集韻》古者九夫爲井,四井爲邑,四邑爲丘,丘謂之虛。

地名。《春秋·桓十二年》會宋公于虛。《註》宋地。

水名。《前漢·地理志》琅邪郡虛水。

次也。《晉語》實沉之虛,晉人是居。

《韻補》喜語切,音許。《毛詩》升彼虛矣,以望楚矣。

叶虛王切。《道藏歌》提攜高上賔,反吾素靈房。道場靈沫內,高歌登大虛。《干祿字書》通作虚。

【炎】

炎【巳集中】【火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集韻》于廉切《韻會》疑廉切《正韻》移廉切,音鹽。《說文》火光上也。《玉篇》熱也,焚也。《書·胤征》火炎崑岡,玉石俱焚。

《洪範》火曰炎上。

《爾雅·釋訓》爞爞炎炎,熏也。《詩·大雅》赫赫炎炎。

《吳語》日長炎炎。《註》進貌。

《正韻》熾也。

《禮·月令》其帝炎帝。《註》此赤精之君,炎帝大庭也。

《呂氏春秋》南方曰炎天,東北曰炎風。

《集韻》《類篇》于凡切,槏平聲。義同。

《類篇》徒甘切,音談。美辨也。《莊子·齊物論》大言炎炎。《註》美盛貌。

《集韻》以贍切,音豔。《史記·司馬相如傳》獲耀日月之末光絕炎,以展采錯事。《註》覩日月末光殊絕之用,以展其官職。

通焰。《前漢·五行志》人之所忌,其氣炎以取之。《蔡邕·釋誨》懼煙炎之毀熸。

《列子·湯問篇》楚之南有炎人之國。《註》炎去聲。《集韻》本作爓。亦同燄。◎按說文、玉篇、類篇、炎字俱自爲部。

【月】

月【辰集上】【月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魚厥切,音軏。《說文》闕也。太隂之精。《釋名》月,缺也,滿則缺也。《易·繫辭》隂陽之義配日月。《禮·祭義》月生於西。《公羊傳·莊二十五年註》月者,土地之精。《史記·天官書註》月者,隂精之宗。《淮南子·天文訓》水氣之精者爲月。

《書·堯典》以閏月定四時成歲。《傳》一歲十二月,月三十日,三歲則置閏焉。

《洪範》二曰月。《傳》所以紀一月。《疏》從朔至晦,大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禮·禮運》月以爲量。《註》天之運行,每三十日爲一月。

姓。金月彥明首建孔子廟,明洪武中有月輝、月文憲。

外國名。《前漢·霍去病傳》遂臻小月氏。

《韻補》叶危睡切。《曹植·七啓》世有聖宰,翼帝霸世。同量乾坤,等曜日月。

叶魚橘切。《黃庭經》洞房靈象斗日月,父曰泥丸母雌一,三光煥照入子室。《類篇》唐武后作囝。《正字通》肉字偏旁之文本作肉。石經改作月,中二畫連左右,與日月之月異。今俗作月以別之。月中从冫,不从二作。

相关诗句
为耦待躬耕 雍田关华好 将诗悚报琼 进履耽逢石 谁荐寝园樱 每询邙邑树 还来过帝京 忽复追鞭弭 逃俗励修名 敛才期近物 春回早卉荣 律转坚冰解 佳会足公卿 好音随杖屦 俄从上日觥 甫定他乡榻 伏腊互相衡 川原仍独往 空教怨鹿苹 自得分鱼素 中夜几屏营 寸心如濩落 端居惕远征 急难睽良友 渴岂慕金茎 贫非荒竹径 西还意若酲 左次才弥拙 率尔采薪婴 依然垂橐去 归舟阻潦盈 旅食悲寒及 直道益峥嵘 狂涛终砥柱 泉怜趵突清 阁彷沧溟峻 邂逅合秦筝 徘徊违鲁赙 嗟为抱瓮贞 恨失登山约 日录老逾精 年华穷不减 联床敞外楹 续烛探行笥 羁邸夜班荆 畏途晨上谒 壶飧欲就倾 膏沐谁遑理 颇喜岱岚迎 驰闻瀛隰尽 惊时已渐更 触目难俱述 何室压香橙 此邦哀琐尾 诛求惨自鸣 水旱忧兼剧 废坞剩闻莺 崩堤频淖马 河阴护绿蘅 戍角迷丹嶂 遄决蓟门程 罢呼燕市酒 云高隐暮旌 草茀虚炎月 况忝雪霜盟 曾要肝胆契 愁来忆弟兄 节至通蘋藻 举国丐天晴 经旬喧地圾 《骚》歌比类明 《易》彖繇斯昉 微服耻为氓 奋身甘下吏 艰危讵此行 智勇微夫子 众口漫多惊 群疑纷所出 潜扬海汐轻 欻棹江波大 虞芮乱嚣声 莒莱矜野语 周行坎窞并 远道蒹葭隔 无角兆先成 有孚谋且窒 同炊古寺羹 忆折前津柳 别绪郁纵横 长吟归黯淡 梁园狱已平 《巷伯》诗难读 垂涕复沾缨 倒衣初罢枕 书传历下城 客返关中路 啄雀唤愁生 凉飙吹梦起 怀人五岳情 卧病三秋色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