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衣初罢枕

出自:清代·李因笃《旧年宁人先生以无妄系济南走书报我触暑驰视苦疾作辞还先生寄赠行三十韵诗春日晤保州重会蓟门奉答前诗广五十韵》

拼音:[dǎo,dào][yī][chū][bà,ba,pí][zhěn]

平仄:仄平平平仄

卧病三秋色,怀人五岳情。
凉飙吹梦起,啄雀唤愁生。
客返关中路,书传历下城。
倒衣初罢枕,垂涕复沾缨。
《巷伯》诗难读,梁园狱已平。
长吟归黯淡,别绪郁纵横。
忆折前津柳,同炊古寺羹。
有孚谋且窒,无角兆先成。
远道蒹葭隔,周行坎窞并。
莒莱矜野语,虞芮乱嚣声。
欻棹江波大,潜扬海汐轻。
群疑纷所出,众口漫多惊。
智勇微夫子,艰危讵此行。
奋身甘下吏,微服耻为氓。
《易》彖繇斯昉,《骚》歌比类明。
经旬喧地圾,举国丐天晴。
节至通蘋藻,愁来忆弟兄。
曾要肝胆契,况忝雪霜盟。
草茀虚炎月,云高隐暮旌。
罢呼燕市酒,遄决蓟门程。
戍角迷丹嶂,河阴护绿蘅。
崩堤频淖马,废坞剩闻莺。
水旱忧兼剧,诛求惨自鸣。
此邦哀琐尾,何室压香橙。
触目难俱述,惊时已渐更。
驰闻瀛隰尽,颇喜岱岚迎。
膏沐谁遑理,壶飧欲就倾。
畏途晨上谒,羁邸夜班荆。
续烛探行笥,联床敞外楹。
年华穷不减,日录老逾精。
恨失登山约,嗟为抱瓮贞。
徘徊违鲁赙,邂逅合秦筝。
阁彷沧溟峻,泉怜趵突清。
狂涛终砥柱,直道益峥嵘。
旅食悲寒及,归舟阻潦盈。
依然垂橐去,率尔采薪婴。
左次才弥拙,西还意若酲。
贫非荒竹径,渴岂慕金茎。
急难睽良友,端居惕远征。
寸心如濩落,中夜几屏营。
自得分鱼素,空教怨鹿苹。
川原仍独往,伏腊互相衡。
甫定他乡榻,俄从上日觥。
好音随杖屦,佳会足公卿。
律转坚冰解,春回早卉荣。
敛才期近物,逃俗励修名。
忽复追鞭弭,还来过帝京。
每询邙邑树,谁荐寝园樱。
进履耽逢石,将诗悚报琼。
雍田关华好,为耦待躬耕。

查看原文

注释

【倒衣】1.《诗.齐风.东方未明》:"东方未明,颠倒衣裳。颠之倒之,自公召之。"孔颖达疏:"群臣当以失晩,复恐后期,故于东方未明之时,急促惶遽,不暇整理衣服,故颠倒着衣裳而朝君。"后因以"倒衣"谓忙于公务。 2.指因急促外出而倒穿衣裳。用以形容热情迎客。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倒】

倒【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8画

《廣韻》《正韻》都皓切《集韻》《韻會》覩老切,刀上聲。什也。

絕倒,極笑也。《晉書·衞玠傳》王澄有高名,每聞玠言,輒歎息絕倒。

傾倒。《杜甫詩》志士懷感傷,心胷已傾倒。

潦倒。《北魏書·崔瞻傳》魏天保以後重吏事,謂容止蘊藉者爲潦倒。瞻終不改。

《揚子·方言》大袴謂之倒頓。《註》今雹袴也。

《集韻》《韻會》刀號切《正韻》都導切,音到。《詩·齊風》顚之倒之,自公召之。《禮·喪大記》小斂之衣,祭服不倒。《註》死者所用衣,多不盡著,有倒者,惟祭服尊其領,不倒也。《韓非子·難言篇》至言忤于耳而倒于心,非賢聖莫能聽。

叶董五切,音覩。《季尤平樂觀賦》或以馳騁,覆車顚倒。烏獲扛鼎,千鈞若羽。

叶都故切,音妒。《焦氏·易林》衣裳顚倒,爲王來呼。呼去聲。

【衣】

衣【申集下】【衣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集韻》《韻會》·衣銘》衣服從其儀,君子德也。衣以飾外,德以飾內。

絲衣,祭服也。《詩·周額》絲衣其紑。

《博雅》寢衣,衾,服也。

《釋名》中衣,言在外小衣之外,大衣之中也。

心衣,抱腹而施鉤肩,鉤肩之閒施一襠,以養心也。

面衣。《晉書·惠帝紀》尚書高光進面衣。

耳衣。《唐·邊塞曲》金縫耳衣寒。

綴衣,掌衣服官名。《書·立政》王左右常伯、常任、準人、綴衣、虎賁。

白衣,未仕之稱。《後漢·崔駰傳》憲諫以爲不宜與白衣會。

牛衣,編亂麻爲之。卽今俗呼爲龍具者。《前漢·王章傳》章疾病,無被,臥牛衣中。

垣衣,苔也。《王融詩》垣衣不可裳。

姓。《通志·氏族略》見《姓苑》。《正字通》明有衣勉仁、衣祐。

人名。《高士傳》被衣,堯時人。蒲衣,舜時人。

靑衣,地名。《史記·彭越傳》處蜀靑衣。《註》今爲臨卭。

借服膺意。《書·康誥》紹聞衣德言。

《唐韻》於旣切,讀去聲。服之也。《玉篇》以衣被人也。《增韻》著衣也。《晏子·雜下篇》衣十升之布。《前漢·東方朔傳》身衣弋綈。

《韻補》於斤切。齊人言衣聲如殷,今姓有衣者,殷之謂歟。一作㐆。《通志·六書略》卽衣字,从向、身。

【初】

初【子集下】【刀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䥚《唐韻》《集韻》楚居切《正韻》楚徂切,楚平聲。《說文》始也。从刀衣,裁衣之始也。《徐曰》禮之初,施衣以蔽形。《書·禹謨》率百官若帝之初。《蔡仲》愼厥初。

《禮·檀弓》夫魯有初。《註》初謂故事。

《列子·天瑞篇》太初者,氣之始也。《韓愈詩》賢愚同一初。《韻會》又姓。

【罢】

罷【未集中】【网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0画

《廣韻》薄蟹切《集韻》《韻會》部買切,。《說文》遣有罪也。从罔,能。言有賢能而入罔,卽貰遣之。周禮曰:議能之辟。

《玉篇》休也,已也。《易·中孚》或鼓或罷。《左傳·襄三十年》皆自朝布路而罷。《論語》欲罷不能。

《廣韻》甫靡切《集韻》補靡切,音彼。義同。

《韻會》皮駕切,音與杷同。義同。

《廣韻》符羈切《集韻》《正韻》蒲糜切,音皮。疲,或作罷。《玉篇》極也。《周禮·秋官·大司寇》以圜土聚敎罷民。《疏》罷謂困極罷弊。《禮·少儀》師役曰罷。《註》罷之爲言勞也。

《楚辭·大招》誅譏罷只。《註》罷,駑也。《史記·平原君傳》臣不幸有罷癃之疾。

《集韻》攀糜切,音披。罷辜,磔牲以祭。

《集韻》羆,或省作罷。詳羆字註。

《集韻》拍逼切,音堛。同副。副,判也。或作罷。

《正韻》補買切,音擺。閩人呼父爲郞罷。《顧况詩》兒餒嗔郞罷。《唐韻正》罷音皮,皮音婆。凡經傳中罷倦之罷,罷休之罷,皆讀婆。今人音皮,而誤又添一蒲蟹反,至土音,又轉而爲蒲怕矣。

【枕】

枕【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章荏切,斟上聲。《說文》臥薦首者。《釋名》枕,檢也,所以檢項也。《詩·唐風》角枕粲兮。《禮·內則》斂枕簟。

《唐韻》之賃切《集韻》《韻會》《正韻》職任切。義同。

車後橫木也。《小爾雅》軫謂之枕。

魚腦中骨曰枕。《爾雅·釋蟲》魚枕謂之丁。

姓。《姓苑》出下邳。

《廣韻》直深切《集韻》持林切,音沈。繫牛杙也。

木名。《釋名》烏梓一名枕,一名豫。

《本草綱目》枕木卽釣樟。

叶知險切,音展。《詩·陳風》有美一人,碩大且儼。寤寐無爲,輾轉伏枕。

相关诗句
为耦待躬耕 雍田关华好 将诗悚报琼 进履耽逢石 谁荐寝园樱 每询邙邑树 还来过帝京 忽复追鞭弭 逃俗励修名 敛才期近物 春回早卉荣 律转坚冰解 佳会足公卿 好音随杖屦 俄从上日觥 甫定他乡榻 伏腊互相衡 川原仍独往 空教怨鹿苹 自得分鱼素 中夜几屏营 寸心如濩落 端居惕远征 急难睽良友 渴岂慕金茎 贫非荒竹径 西还意若酲 左次才弥拙 率尔采薪婴 依然垂橐去 归舟阻潦盈 旅食悲寒及 直道益峥嵘 狂涛终砥柱 泉怜趵突清 阁彷沧溟峻 邂逅合秦筝 徘徊违鲁赙 嗟为抱瓮贞 恨失登山约 日录老逾精 年华穷不减 联床敞外楹 续烛探行笥 羁邸夜班荆 畏途晨上谒 壶飧欲就倾 膏沐谁遑理 颇喜岱岚迎 驰闻瀛隰尽 惊时已渐更 触目难俱述 何室压香橙 此邦哀琐尾 诛求惨自鸣 水旱忧兼剧 废坞剩闻莺 崩堤频淖马 河阴护绿蘅 戍角迷丹嶂 遄决蓟门程 罢呼燕市酒 云高隐暮旌 草茀虚炎月 况忝雪霜盟 曾要肝胆契 愁来忆弟兄 节至通蘋藻 举国丐天晴 经旬喧地圾 《骚》歌比类明 《易》彖繇斯昉 微服耻为氓 奋身甘下吏 艰危讵此行 智勇微夫子 众口漫多惊 群疑纷所出 潜扬海汐轻 欻棹江波大 虞芮乱嚣声 莒莱矜野语 周行坎窞并 远道蒹葭隔 无角兆先成 有孚谋且窒 同炊古寺羹 忆折前津柳 别绪郁纵横 长吟归黯淡 梁园狱已平 《巷伯》诗难读 垂涕复沾缨 倒衣初罢枕 书传历下城 客返关中路 啄雀唤愁生 凉飙吹梦起 怀人五岳情 卧病三秋色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