歧路王孙九马死

出自:近现代·刘咸荥《颐和园感怀》

拼音:[qí][lù][wáng,wàng][sūn,xùn][jiǔ][mǎ][sǐ]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

颐和园中花含烟,颐和园外尘拂天。
夺路豺狼思食肉,当春鱼鸟犹争妍。
圆明一炬烟销后,踵事臻华剧可怜。
万几何暇更游豫,孰为之后孰为先。
云拥慈宫任往还,旖旎春光万寿山。
千门万户云霞丽,奇兽珍禽日月闲。
封事频传难补阙,更谁问夜叩金环。
十里尘飞禦辇侵,君王视膳到园林。
林深天静春如海,珠玉帘栊画里寻。
秘阁诸臣趋日下,梨园子弟笑花阴。
漫言退食委蛇句,且听当筵靡曼音。
上下酣歌天地醉,借秋楼畔日沉沉。
争传画舫名清宴,对此难为天子心。
苦心终日忧文母,恭己何时理舜琴。
底事词人只费才,掞彰丽藻歌灵台。
脂膏润色花千朵,锦绣成围酒一杯。
贵寿宫中颂无极,贡金献玉骈肩来。
长桥卧波荡秋碧,俨如龙起骊山隈。
高峰晴云散芬霭,行人墙外望千回。
喜见九霄威凤集,不闻中泽飞鸿哀。
袍绔宫人竞逐群,爱云亭畔倚斜曛。
亭小香浓花共醉,何时雨遍泰山云。
画笔春风缀玉英,内庭供奉老娱情。
六宫学步调脂粉,四海陈书饰太平。
点滴胭脂皆祸水,但从纸上写枯荣。
阁中礼佛香凝袖,宝树珠林环左右。
回廊复道夜灯开,万千花影琉璃透。
安得分光照大千,只向宫中乞眉寿。
玉澜堂中天地宽,惊飙万里起狂澜。
亭边鸥泛春光暖,官舍霜飞噩梦寒。
朝衣东市忠臣血,读书种子真愁绝。
史官直笔俟春秋,宫女衣香娱日夕。
松摧桂折复何言,虎豹当关麟凤泣。
政乱谁知网在纲,不有君子何能国。
园亭花鸟寂无声,灯乱妖星射凤城。
米贼飞符张毒焰,燎原火烈祸旋生。
惟国将亡神是听,山魈木魅解谈兵。
伴食相公真祸首,后宫观听一时倾。
骁将何人临大敌,强邻环集破神京。
荧火光中天子走,蒙尘万马踏秋晴。
芜亭豆粥餐寒色,河畔燎衣火半明。
一带愁云遮渭水,翠华西止尚魂惊。
归来园内意如何,依旧花浓鸟啭歌。
九载宪章犹未举,十年岁历已频过。
王母云霞天表归,鼎湖龙去共追随。
周公践阼宣猷日,孺子承天受命时。
大憝未诛空负扆,九重斧钺问谁施。
朝野贿成争献纳,天潢年少肆酣嬉。
歌舞楼台欢未已,池涸昆明劫灰起。
晋政多门穴富金,汉将连营军背水。
洛阳城外双鹅飞,歧路王孙九马死
诏下金阶作让皇,无复宫中安汝止。
大旗五色拂云高,帝制冰消寒禦几。
萤苑秋风鬼火青,玉阶衰草寒烟紫。
铜龙雨渍苔花斑,玉玺金瓯长碎矣。
三百年来缔造心,众叛亲离乃如此。
陵寝松楸骨已寒,只恐黄泉嗟母子。
吁嗟乎,惟天爱民观厥良,国奢示俭明训彰。
玉津名园无片瓦,梁园宾客徒悲伤。
露台不费中人产,阿房何处天苍苍。
光宣两朝一转瞬,园中草木生辉光。
即今驰禁共来往,肯教胜地咸荒凉。
群公要人日游宴,车如云盖马龙骧。
试看夕阳山影外,空馀野老说兴亡。

查看原文

注释

【歧路】1.从大路上分出来的小路;岔路。 2.错误的道路。
【王孙】1.王的子孙。后泛指贵族子弟。 2.旧时对人的尊称。 3.人名。指卓王孙。汉临邛人,家巨富。 4.人名。指汉杨王孙。 5.植物名。黄孙的别名。 6.植物名。黄芪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一.黄耆》。 7.猴的别称。 8.蟋蟀的别名。 9.复姓。汉代有王孙皓﹑王孙卿﹑王孙庆。
【九马】汉文帝有九匹良马,后以九马泛指御马。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歧】

歧【辰集下】【止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廣韻》巨支切《集韻》翹移切,音祁。《集韻》同跂。足多指也。或作枝。

歧路也。《顏延之·赭白馬賦》臨歧矩步。《註》歧,歧路也。《爾雅》曰:二達謂之歧。《後漢·張堪傳》麥穗兩歧。《註》一莖兩穂,如歧路之二達。

歧歧,飛行貌。《潘岳·笙賦》翾翾歧歧。通作岐。

《玉篇》古文字。註詳邑部四畫。

【路】

路【酉集中】【足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洛故切《集韻》《韻會》《正韻》魯故切,音賂。《說文》道也。《註》徐鉉曰:道路,人各有適也。《釋名》路,露也。人所踐蹈而露見也。《周禮·夏官·合方氏》掌達天下之道路。《爾雅·釋宮》路,旅途也。《註》途卽道也。《又》一達謂之道路。《註》長道。

《爾雅·釋詁》路,大也。《詩·大雅》厥聲載路。《箋》是時聲音則已大矣。

車也。《詩·魏風》殊異乎公路。《傳》路,車也。《周禮·春官·巾車》王之五路。《註》王在焉曰路。《左傳·桓二年》大路越席。《註》大路,玉路,祀天車也。《疏》路訓大也。君之所在,以大爲號,門曰路門,寢曰路寢,車曰路車。

鼓也。《周禮·地官·鼓人》以路鼓鼓鬼享。《註》路鼓,四面鼓也。

弓也。《史記·孝武紀》路弓乗失。

傾貌。《荀子·富國篇》田疇穢,都邑路。《註》路謂無城郭牆垣也。

與輅同。《禮·月令》乗鸞路。《釋文》路本又作輅。

姓。《急就篇註》路,水名也。

因爲縣,在涿郡,居者氏焉。漢有大夫路溫舒。

《集韻》歷各切,音洛。《前漢·揚雄傳》爾廼虎路三嵏以爲司馬。《註》晉灼曰:路音落。服虔曰:以竹虎落此山也。師古曰:落,纍也。以繩周遶之也。

【王】

王【午集上】【玉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0画

《廣韻》《集韻》《韻會》雨方切,音徨。《廣韻》大也,君也,天下所法。《正韻》主也,天下歸往謂之王。《易·坤卦》或從王事。

《隨卦》王用享于西山。《書·洪範》無偏無黨,王道蕩蕩。《詩·小雅》宜君宜王。《註》君,諸侯也。王,天子也。◎按秦漢以下,凡諸侯皆稱王,天子伯叔兄弟分封于外者亦曰王。

諸侯世見曰王。《詩·商頌》莫敢不來王。《箋》世見曰王。

凡尊稱亦曰王。《爾雅·釋親》父之考爲王父,父之妣爲王母。

法王,象王,皆佛號。《華嚴偈》象王行處落花紅。《岑參詩》况値廬山遠,抽簪禮法王。《註》法王,佛尊號也。

姓。

《諡法》仁義所往曰王。

王屋,山名。《書·禹貢》至于王屋。《疏》正義曰:王屋在河東垣縣東北。

弓名。《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往體寡,來體多,謂之王弓之屬。

王連,遠志也。見《博雅》夫王,芏草也。見《爾雅·釋草疏》。

王鴡,鳥名。《爾雅·釋鳥》鴡鳩,王鴡。《註》鵰類,今江東呼之爲鶚。

王鮪,魚名。《周禮·天官·人》春獻王鮪。《註》王鮪,鮪之大者。

蛇名。《爾雅·釋魚》蟒,王蛇。《註》蟒,蛇最大者,故曰王蛇。

蟲名。《爾雅·釋蟲》王蛈蜴。註:卽螲蟷,似䵹鼄,在穴中,有蓋。今河北人呼蛈蜴。《博雅》虎,王蝟也。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于放切,音旺霸王也。《正韻》凡有天下者,人稱之曰王,則平聲。據其身臨天下而言曰王,則去聲。《詩·大雅》王此大邦。《箋》王,君也。《釋文》王,于况反。《前漢·高帝紀》項羽背約而王君王於南鄭。《師古註》上王字,于放反。

《廣韻》盛也。《莊子·養生主》神雖王,不善也。《註》謂心神長王。《釋文》王,于况反。

音往。《詩·大雅》昊天曰明,及爾出王。《傳》王,往也。《朱註》音往。〇按王本古文玉字。註詳部首。

【孙】

孫【寅集上】【子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集韻》思䰟切《韻會》《正韻》蘇昆切,音飱。《說文》子之子也。从子从系。系,續也,言順續先祖之後也。《爾雅·釋親》子之子爲孫,孫之子爲曾孫。《朱子曰》曾,重也,自曾孫以至於無窮,皆得稱之也。

凡臨祭祀,內事曰孝孫,外事曰曾孫。《詩·小雅》神保是饗,孝孫有慶。《書·武成》告於皇天后土,所過名山大川,曰惟有道曾孫周王發。

物再生亦曰孫。《周禮·春官·大司樂》孫竹之管。《註》竹枝根之末生者。

《番禺志》稻再生曰稻孫。

織女曰天孫。《前漢·天文志》織女,天帝孫也。

《博物志》岱嶽亦名天孫。

靑海旁馬多龍種,曰龍孫。

矢名。《晉語》申孫之矢。

烏孫,西戎國名。

姓。

公孫,長孫,王孫,俱複姓。《廣韻》衞公子,惠孫曾耳之後,因氏焉。

《集韻》蘇困切,音巽。與遜同。《論語》孫以出之。《禮·學記》入學鼓篋,孫其業也。《註》猶恭順也。

遁也。《春秋·莊元年》三月,夫人孫于齊。《閔二年》九月,夫人姜氏孫于邾。

叶荀緣切,音宣。《趙壹窮鳥賦》天乎祚賢,歸賢永年。且公且侯,子子孫孫。

【九】

九【子集上】【乙部】康熙筆画:2画部外筆画:1画

《唐韻》《正韻》舉有切《集韻》《韻會》己有切,音久。數也。《說文》陽之變也。《易·乾·文言》乾元用九,天下治也。《列子·天瑞篇》一變而爲七,七變而爲九,九變者,究也。

算法曰九九。《韓詩外傳》齊桓公設庭爎待人士,不至。東野有以九九見者,曰:九九薄能耳,君猶禮之,况賢於九九者乎。《註》若今九章算法。

《荆楚歲時記》俗用冬至次日,數及九九八十一日爲寒盡。

《史記·騶衍傳》中國之外,有赤縣神州者九。

九之爲言多也。《公羊傳·僖九年》葵丘之會,桓公震而矜之,叛者九國,言叛者衆,非實有九國也。宋趙鵬飛曰:會葵丘惟六國,會鹹牡丘皆七國,會淮八國,猶漢紀謂叛者九起也。

陽九,戹也。《左思·吳都賦》世際陽九。《註》陽戹五,隂戹四,合爲九。

姓。

複姓。《何氏姓苑》岱縣人,姓九百,名里。

秦穆公時九方阜,一名歅。善相馬,見《列子》。

隷書防詐譌,凡紀數,九借用玖。《絳曰》洪容齋五筆,九作久,陽數九爲老久義也。玖,黑色玉也。借作玖,非。

《韻會》渠尤切,音仇。國名。《史記·殷本紀》九侯。《註》音仇。

《集韻》《正韻》通。

【马】

馬【亥集上】【馬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麻上聲。《說文》怒也,武也。象馬頭髦尾四足之形。《玉篇》黃帝臣相乗馬。馬,武獸也,怒也。《正韻》乗畜。生於午,稟火氣。火不能生木,故馬有肝無膽。膽,木之精氣也。木臓不足,故食其肝者死。《易·說卦傳》乾爲馬。《疏》乾象天,天行健,故爲馬。《春秋·說題辭》地精爲馬。《春秋·考异記》地生月精爲馬。月數十二,故馬十二月而生。《周禮·夏官·馬質》掌質馬,馬量三物,一曰戎馬二曰田馬三曰駑馬,皆有物賈。

《校人》掌王馬,辨六馬之屬。凡大祭祀,朝觐,會同,毛馬而頒之。凡軍事,物馬而頒之。註:毛馬齊其色。物馬齊其力。

《趣馬》掌贊正良馬。

《巫馬》掌養疾馬而乗治之,相醫而藥攻馬疾。

《廋人》掌十二閑之政敎以阜馬。《圉人》掌芻牧以役圉師。

司馬,官名。《周禮·夏官·大司馬註》謂總武事也。

《淸夜錄》漢制,卿駟馬右騑。《前漢·東方朔傳》太守,駟馬駕車,一馬行春。《衞宏·輿服志》諸侯四馬,駙以一馬。《南史·柳元策傳》兄弟五人,爲太守。時人語曰:柳氏門庭,五馬逶迤。《正字通》故今太守稱五馬大夫。

田野浮氣曰野馬。《莊子·逍遙遊》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註》日光也。一曰遊絲水氣。

陽馬。《何晏·景福殿賦》承以陽馬,接以圓方。《註》陽馬,屋四角引出承短椽者,連接或圓或方也。

投壺勝算曰馬。《禮·投壺》爲勝者立馬,一馬從二馬,三馬旣立,請慶多馬。《註》立馬者,取算以爲馬,表其勝之數也。謂算爲馬者,馬爲威武之用,投壺及射,皆以習武也。

《字彙補》打馬,彈碁類也。朱李易安有打馬圖。

地名。馬陘,齊邑。馬陵,鄭地。見《左傳》。

天馬,獸名。有翼能飛。

竈馬,蟲名。《酉陽雜俎》狀似促織,好穴竈旁。今俗呼竈雞。

馬勃,草名。《正字通》生濕地腐木上,一名馬疕。韓愈所云牛溲馬勃,兼收蓄是也。

海馬,魚名。牙骨堅瑩,文理細如絲,可制爲器。

姓。《姓苑》本伯益之後,趙奢封馬服君,遂氏焉。

司馬、巫馬、乗馬,皆複姓。《前漢·溝洫志》諫大夫乗馬延年。《孟康曰》乗馬,姓也。

《風俗通》有白馬氏。

馬流。《兪益期曰》馬援立銅柱,岸北有遺兵,居壽冷岸,南對銅柱,悉姓馬,號曰馬流。《方隅勝略》謂馬人散處南海,謂之馬流。《韓愈詩》衙時龍戸集,上日馬人來。《註》卽馬流也。一作馬留。

門名。《前漢·項籍傳註》宮垣內兵衞所在,四面皆有司馬,以主事,故總稱司馬門。

《公孫弘傳註》武帝時,相馬者東門京作銅馬法,立於魯般門外,更名金馬門。

亭名。謝靈運爲永嘉太守,以五馬自隨,立五馬亭。

《集韻》滿補切,音姥。義同。《前漢·石慶傳》馬字與尾當五。《師古曰》馬字,下曲者尾,幷四點爲足,凡五。

【死】

死【辰集下】【歹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斯上聲。《白虎通》死之言澌,精氣窮也。《釋名》死者,澌也,若冰釋澌然盡也。《莊子·知北遊》人之生,氣之聚也。聚則爲生,散則爲死。《關尹子·四符篇》生死者,一氣聚散耳。《禮·曲禮》庶人曰死。《禮·檀弓》君子曰終,小人曰死。

《周禮·天官·疾醫註》少曰死,老曰終。

《山海經》有不死國,在南海大荒中。《郭璞贊》赤泉駐年,神木養命。稟此遐齡,悠悠無竟。

圓丘山有不死樹。《郭璞贊》萬物暫見,人生如寄。不死之樹,壽蔽天地。

《山海經》流沙之東,黑水之閒,有不死山。

《劉孟會云》祖州海島產不死草,一株可活一人。

姓。自、死、獨、膊,代北四姓也。見《氏族略》。

叶息利切,音四。《宋玉·九辯》願徼。

,同。

相关诗句
空馀野老说兴亡 试看夕阳山影外 车如云盖马龙骧 群公要人日游宴 肯教胜地咸荒凉 即今驰禁共来往 园中草木生辉光 光宣两朝一转瞬 阿房何处天苍苍 露台不费中人产 梁园宾客徒悲伤 玉津名园无片瓦 国奢示俭明训彰 惟天爱民观厥良 吁嗟乎 只恐黄泉嗟母子 陵寝松楸骨已寒 众叛亲离乃如此 三百年来缔造心 玉玺金瓯长碎矣 铜龙雨渍苔花斑 玉阶衰草寒烟紫 萤苑秋风鬼火青 帝制冰消寒禦几 大旗五色拂云高 无复宫中安汝止 诏下金阶作让皇 歧路王孙九马死 洛阳城外双鹅飞 汉将连营军背水 晋政多门穴富金 池涸昆明劫灰起 歌舞楼台欢未已 天潢年少肆酣嬉 朝野贿成争献纳 九重斧钺问谁施 大憝未诛空负扆 孺子承天受命时 周公践阼宣猷日 鼎湖龙去共追随 王母云霞天表归 十年岁历已频过 九载宪章犹未举 依旧花浓鸟啭歌 归来园内意如何 翠华西止尚魂惊 一带愁云遮渭水 河畔燎衣火半明 芜亭豆粥餐寒色 蒙尘万马踏秋晴 荧火光中天子走 强邻环集破神京 骁将何人临大敌 后宫观听一时倾 伴食相公真祸首 山魈木魅解谈兵 惟国将亡神是听 燎原火烈祸旋生 米贼飞符张毒焰 灯乱妖星射凤城 园亭花鸟寂无声 不有君子何能国 政乱谁知网在纲 虎豹当关麟凤泣 松摧桂折复何言 宫女衣香娱日夕 史官直笔俟春秋 读书种子真愁绝 朝衣东市忠臣血 官舍霜飞噩梦寒 亭边鸥泛春光暖 惊飙万里起狂澜 玉澜堂中天地宽 只向宫中乞眉寿 安得分光照大千 万千花影琉璃透 回廊复道夜灯开 宝树珠林环左右 阁中礼佛香凝袖 但从纸上写枯荣 点滴胭脂皆祸水 四海陈书饰太平 六宫学步调脂粉 内庭供奉老娱情 画笔春风缀玉英 何时雨遍泰山云 亭小香浓花共醉 爱云亭畔倚斜曛 袍绔宫人竞逐群 不闻中泽飞鸿哀 喜见九霄威凤集 行人墙外望千回 高峰晴云散芬霭 俨如龙起骊山隈 长桥卧波荡秋碧 贡金献玉骈肩来 贵寿宫中颂无极 锦绣成围酒一杯 脂膏润色花千朵 掞彰丽藻歌灵台 底事词人只费才 恭己何时理舜琴 苦心终日忧文母 对此难为天子心 争传画舫名清宴 借秋楼畔日沉沉 上下酣歌天地醉 且听当筵靡曼音 漫言退食委蛇句 梨园子弟笑花阴 秘阁诸臣趋日下 珠玉帘栊画里寻 林深天静春如海 君王视膳到园林 十里尘飞禦辇侵 更谁问夜叩金环 封事频传难补阙 奇兽珍禽日月闲 千门万户云霞丽 旖旎春光万寿山 云拥慈宫任往还 孰为之后孰为先 万几何暇更游豫 踵事臻华剧可怜 圆明一炬烟销后 当春鱼鸟犹争妍 夺路豺狼思食肉 颐和园外尘拂天 颐和园中花含烟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