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来园内意如何

出自:近现代·刘咸荥《颐和园感怀》

拼音:[guī][lái][yuán][nèi,nà][yì][rú][hé,hē,hè]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颐和园中花含烟,颐和园外尘拂天。
夺路豺狼思食肉,当春鱼鸟犹争妍。
圆明一炬烟销后,踵事臻华剧可怜。
万几何暇更游豫,孰为之后孰为先。
云拥慈宫任往还,旖旎春光万寿山。
千门万户云霞丽,奇兽珍禽日月闲。
封事频传难补阙,更谁问夜叩金环。
十里尘飞禦辇侵,君王视膳到园林。
林深天静春如海,珠玉帘栊画里寻。
秘阁诸臣趋日下,梨园子弟笑花阴。
漫言退食委蛇句,且听当筵靡曼音。
上下酣歌天地醉,借秋楼畔日沉沉。
争传画舫名清宴,对此难为天子心。
苦心终日忧文母,恭己何时理舜琴。
底事词人只费才,掞彰丽藻歌灵台。
脂膏润色花千朵,锦绣成围酒一杯。
贵寿宫中颂无极,贡金献玉骈肩来。
长桥卧波荡秋碧,俨如龙起骊山隈。
高峰晴云散芬霭,行人墙外望千回。
喜见九霄威凤集,不闻中泽飞鸿哀。
袍绔宫人竞逐群,爱云亭畔倚斜曛。
亭小香浓花共醉,何时雨遍泰山云。
画笔春风缀玉英,内庭供奉老娱情。
六宫学步调脂粉,四海陈书饰太平。
点滴胭脂皆祸水,但从纸上写枯荣。
阁中礼佛香凝袖,宝树珠林环左右。
回廊复道夜灯开,万千花影琉璃透。
安得分光照大千,只向宫中乞眉寿。
玉澜堂中天地宽,惊飙万里起狂澜。
亭边鸥泛春光暖,官舍霜飞噩梦寒。
朝衣东市忠臣血,读书种子真愁绝。
史官直笔俟春秋,宫女衣香娱日夕。
松摧桂折复何言,虎豹当关麟凤泣。
政乱谁知网在纲,不有君子何能国。
园亭花鸟寂无声,灯乱妖星射凤城。
米贼飞符张毒焰,燎原火烈祸旋生。
惟国将亡神是听,山魈木魅解谈兵。
伴食相公真祸首,后宫观听一时倾。
骁将何人临大敌,强邻环集破神京。
荧火光中天子走,蒙尘万马踏秋晴。
芜亭豆粥餐寒色,河畔燎衣火半明。
一带愁云遮渭水,翠华西止尚魂惊。
归来园内意如何,依旧花浓鸟啭歌。
九载宪章犹未举,十年岁历已频过。
王母云霞天表归,鼎湖龙去共追随。
周公践阼宣猷日,孺子承天受命时。
大憝未诛空负扆,九重斧钺问谁施。
朝野贿成争献纳,天潢年少肆酣嬉。
歌舞楼台欢未已,池涸昆明劫灰起。
晋政多门穴富金,汉将连营军背水。
洛阳城外双鹅飞,歧路王孙九马死。
诏下金阶作让皇,无复宫中安汝止。
大旗五色拂云高,帝制冰消寒禦几。
萤苑秋风鬼火青,玉阶衰草寒烟紫。
铜龙雨渍苔花斑,玉玺金瓯长碎矣。
三百年来缔造心,众叛亲离乃如此。
陵寝松楸骨已寒,只恐黄泉嗟母子。
吁嗟乎,惟天爱民观厥良,国奢示俭明训彰。
玉津名园无片瓦,梁园宾客徒悲伤。
露台不费中人产,阿房何处天苍苍。
光宣两朝一转瞬,园中草木生辉光。
即今驰禁共来往,肯教胜地咸荒凉。
群公要人日游宴,车如云盖马龙骧。
试看夕阳山影外,空馀野老说兴亡。

查看原文

注释

【归来】从别处回到原来的地方:海外~。
【内意】1.内心的想法。 2.指内心的欲望。 3.指诗歌的思想内容。与文辞描绘的"外意"相对而言。
【如何】1.代词。怎么;怎样:夜如何其?夜未央。 2.奈何;怎么办:如何如何,忘我实多。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归】

歸【辰集下】【止部】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4画

〔古文〕音騩。還也,入也。《詩·小雅》薄音旋歸。

還所取之物亦曰歸。《春秋·定十年》齊人來歸鄆、讙、龜隂田。

《禮·祭義》父母全而生之,予全而歸之。《孟子》久假而不歸。皆還復之義。

《春秋·隱元年》歸惠公仲子之賵。《杜註》歸者,不反之辭。《桓七年》突歸于鄭。《穀梁傳》歸,易辭也。

依歸也。《詩·曹風》于我歸處。《毛傳》歸,依歸也。

歸附也。《穀梁傳·莊二年》王者,民之所歸往也。《詩·大雅》豈弟君子,民之攸歸。

《說文》女嫁也。《詩·周南》之子于歸。《禮·禮運》男有分,女有歸。

《穀梁傳·隱二年》婦人謂嫁曰歸,反曰來歸。《註》嫁而曰歸,明外屬也。反曰來歸,明從外至也。《左傳·莊二十七年》凡諸侯之女歸寧曰來,出曰來歸。夫人歸寧曰如某,出曰歸于某。

投也,委也。《左傳·襄三年》請歸死于司敗。

《前漢·申屠嘉傳》鼂錯恐自歸景帝。《註》師古曰:自首于天子。

與也,許也。《論語》天下歸仁焉。

合也。《禮·緇衣》私惠不歸德。《註》謂不合於德義。

終也。《左傳·宣十一年》以討召諸侯,而以貪歸之。

歸妹,卦名。

三歸,臺名。《史記註》三歸,取三姓女也。

指趨曰歸。《易·繫辭》殊途而同歸。《史記·李斯傳》覩指而識歸。

道家有八歸。《參同契》九還、七返、八歸、六居。《註》八歸者,天三生木,地八成汞,戊己一合,木汞之眞,歸煉鼎中,故曰八歸。

《謝察微·算經》有歸法,歸已入之數也。

歸藏,黃帝《易》名。一曰殷《易》。《周禮·春官》大卜掌三《易》之灋,二曰歸藏。《註》歸藏者,萬物莫不歸而藏之于中。此《易》以純坤爲首,故名。

《爾雅·釋親》女子謂晜弟之子爲姪,謂姪之子爲歸孫。

饋也。《論語》歸孔子豚。《晉語》不腆敝邑之禮,敢歸諸下執政。

山名。《山海經》太行之山,其首曰歸山,其上有金玉,其下有碧。

州名。《廣韻》本春秋夔子國,武德初,割夔州之秭歸巴東二縣,置州,取歸國爲名也。《廣輿記》今屬荆州府。

姓。

歸邪,星氣名。《前漢·天文志》如星非星,如雲非雲,名曰歸邪。歸邪出,必有歸國者,邪音虵。

忘歸,矢名,見《公孫子》。

姊歸,鳥名。當歸,藥名。

《集韻》求位切,音匱。同饋。《說文》餉也。亦讀如字。義見上。籀省作㱕。漢作歸。

【来】

來【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徠《廣韻》落哀切《集韻》《韻會》《正韻》郞才切,賴平聲。至也,還也,及也。《禮·曲禮》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

《公羊傳·隱五年》公觀魚於棠,登來之也。《註》登讀爲得,齊人謂求得爲登來。

玄孫之子曰來孫。

麥名。《詩·周頌》貽我來牟。《前漢·劉向傳》作飴我釐麰。亦作䅘。

呼也。《周禮·春官》大祝來瞽令臯舞。

姓。

《集韻》洛代切,音賚。撫其至日來。《孟子》放勳曰:勞之來之。

叶鄰奚切,音離。《詩·邶風》莫往莫來,悠悠我思。《素問》恬澹虛無,眞氣從之。精神守內,病安從來。

叶郞狄切,音力。《詩·小雅》東人之子,職勞不來。叶下服。《大雅》經始勿亟,庶民子來。

叶落蓋切,音賴。《屈原·離騷》因氣變而遂會舉兮,忽神奔而鬼怪。時髣髴以遙見兮,精皎皎以往來。

叶良置切,音利。《荀子·賦篇》一往一來,結尾以爲事。

【园】

园【丑集上】【囗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五丸切《集韻》《正韻》五官切,音袁。《說文》所以樹果也。《初學記》有藩曰園。《易·賁卦》賁于丘園,束帛戔戔。《詩·鄭風》將仲子兮,無踰我園。《註》園者,圃之樊,其內可樹木也。

《周禮·地官·載師》以場圃任園地。《註》圃,種果蓏之屬。季秋,於其中爲場。樊圃謂之園,任者取正於是也。《又》園廛二十而一。《註》廛無穀,園少利,故僅二十而稅一也。

歷代帝王陵寢曰園。漢制,園陵有令,文帝陵爲文園。《司馬相如傳》爲文園令。

《唐書·李晟傳》臣已肅淸宮禁,袛謁寢園。

桃園,地名。《前漢·地理志》全鳩里,其西名桃園,卽古之桃林也。《潘岳·西征賦》問休牛之故林,感徵名於桃園。

袛園。《梵書》須達多長者,建精舍,請佛住,凡千二百區,謂之祇樹園。

東園公,商山四皓之一。○按史失其姓名,《字彙》以園公爲姓,非。

叶于羣切,音熅。《蘇軾·祭韓琦文》意廣才疏,將歸丘園。公治此邦,歿食其民。(園)

【内】

內【子集下】【入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奴對切,餒去聲。《說文》入也,从冂入,自外而入也。《玉篇》裏也。《增韻》中也。《易·坤卦》君子敬以直內,義以方外。

《前漢·鼂錯傳》先爲築室家,有一堂二內。《註》二房也。《韻會》房室曰內,天子宮禁曰內。漢制,天子內中曰行,內猶禁中也。唐有三內,皇城在長安西北隅,曰西內。東內曰大明宮,在西內之東。南內曰興慶宮,在東內之南。

五內,五中也。《魏志·王浚傳註》聞命驚愕,五內失守。

職內,官名。《周禮·天官註》職內,主人也。若今之泉所入,謂之少內。

河內,地名。《周禮·夏官·職方氏》河內曰冀州,其山鎭曰霍山。

《集韻》《正韻》儒稅切。同汭,水相入也。或省文作內。

《正韻》同枘。《周禮·冬官考工記註》調其鑿,內而合之。

《正韻》奴荅切。同納。《孟子》若已推而內之溝中。

【意】

意【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集韻》《韻會》於記切《正韻》於戲切,音䔬。志之發也。《禮·大學疏》總包萬慮謂之心,爲情所意念謂之意。《禮運》非意之也。《註》意,心所無慮也。《疏》謂於無形之處,用心思慮也。無慮,卽慮無也。

與抑通。《徐鍇曰》見之於外曰意。意,猶抑也。舍其言,欲出而抑之。《大戴禮》武王問黃帝,顓頊之道存乎,意亦忽不可得見歟。意猶抑。《論語》抑與之歟。《漢石經》作意,抑猶意,古通用也。

《轉注古音》於宜切,音醫。《前漢·韓信傳》意嗚猝嗟。

叶乙力切,音億。《秦之罘刻石文》大矣哉。宇縣之中,承順聖意。羣臣頌功,請刻於石,表垂乎常式。

與臆通。《賈誼·服賦》請對以意。《史記》作臆。《師古曰》叶韻音億。《魏校曰》从心从音。意不可見而象,因言以會意也。

【如】

如【丑集下】【女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人諸切《集韻》《韻會》《正韻》人余切,音鴽。《說文》从隨也。一曰若也,同也。《書·舜典》如五器,如岱禮,如初,又然也。《易·離卦》突如其來如。《前漢·揚雄傳》雄家產不過十金,晏如也。

往也,至也。公如棠,如齊。見《左傳》。《劉伶·酒德頌》幕天席地,縱意所如。

月名。《爾雅·釋歲》二月爲如。

語助辭。《論語》恂恂如也。《孟子》驩虞如也,皥皥如也。

凉如。縣名。《前漢·郊祀志》上遂北巡朔方,還釋兵凉如。

肥如,古國名,在遼西郡。《應劭曰》肥子奔燕,燕封于此。

姓。如羅氏,攺爲如氏,見《統譜》。

本覺爲如,今覺爲來,見《道院集》。

眞如,有變易性相,如如常住不遷,見《禪燈錄》。

見《山海經》。

通作而。《前漢·五行志》引左傳,星隕如雨。《註》如,而也,星隕而且雨。

《廣韻》人恕切《集韻》《韻會》如倨切,音茹。《東方朔·七諫》忽容容其安之兮,超荒忽其焉如。苦衆人之難信兮,願離情而遠舉。《註》舉去聲。

《集韻》《類篇》乃箇切,音那。亦若也。

【何】

何【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胡歌切《集韻》《韻會》《正韻》寒歌切,賀平聲。曷也,奚也,孰也,詰詞也。《書·臯陶謨》禹曰何。《詩·小雅》夜如何其。

誰何。猶言莫敢如何也。《賈誼·過秦論》利兵而誰何。

未多時曰無何,亦曰無幾何。《史記·曹參傳》居無何,使者果召參。

《前漢·袁盎傳》南方濕,君能日飮,無何,可免禍也。《註》無何,言更無餘事也。

《南史·西域傳》西域呼帽爲突何。

《古今樂錄》羊無夷伊那何,皆曲調之遺聲。

國名。《隋書》西域有何國。

姓。

娙何,漢女官名,秩比二千石。

《集韻》《正韻》下可切,賀上聲。同荷。儋也,負也。《易·噬嗑》何校滅耳。《詩·曹風》何戈與祋。《小雅》何簑何笠。《商頌》百祿是何。

通訶。《前漢·賈誼傳》大譴大何。《註》譴,責也。何,詰問也。

相关诗句
空馀野老说兴亡 试看夕阳山影外 车如云盖马龙骧 群公要人日游宴 肯教胜地咸荒凉 即今驰禁共来往 园中草木生辉光 光宣两朝一转瞬 阿房何处天苍苍 露台不费中人产 梁园宾客徒悲伤 玉津名园无片瓦 国奢示俭明训彰 惟天爱民观厥良 吁嗟乎 只恐黄泉嗟母子 陵寝松楸骨已寒 众叛亲离乃如此 三百年来缔造心 玉玺金瓯长碎矣 铜龙雨渍苔花斑 玉阶衰草寒烟紫 萤苑秋风鬼火青 帝制冰消寒禦几 大旗五色拂云高 无复宫中安汝止 诏下金阶作让皇 歧路王孙九马死 洛阳城外双鹅飞 汉将连营军背水 晋政多门穴富金 池涸昆明劫灰起 歌舞楼台欢未已 天潢年少肆酣嬉 朝野贿成争献纳 九重斧钺问谁施 大憝未诛空负扆 孺子承天受命时 周公践阼宣猷日 鼎湖龙去共追随 王母云霞天表归 十年岁历已频过 九载宪章犹未举 依旧花浓鸟啭歌 归来园内意如何 翠华西止尚魂惊 一带愁云遮渭水 河畔燎衣火半明 芜亭豆粥餐寒色 蒙尘万马踏秋晴 荧火光中天子走 强邻环集破神京 骁将何人临大敌 后宫观听一时倾 伴食相公真祸首 山魈木魅解谈兵 惟国将亡神是听 燎原火烈祸旋生 米贼飞符张毒焰 灯乱妖星射凤城 园亭花鸟寂无声 不有君子何能国 政乱谁知网在纲 虎豹当关麟凤泣 松摧桂折复何言 宫女衣香娱日夕 史官直笔俟春秋 读书种子真愁绝 朝衣东市忠臣血 官舍霜飞噩梦寒 亭边鸥泛春光暖 惊飙万里起狂澜 玉澜堂中天地宽 只向宫中乞眉寿 安得分光照大千 万千花影琉璃透 回廊复道夜灯开 宝树珠林环左右 阁中礼佛香凝袖 但从纸上写枯荣 点滴胭脂皆祸水 四海陈书饰太平 六宫学步调脂粉 内庭供奉老娱情 画笔春风缀玉英 何时雨遍泰山云 亭小香浓花共醉 爱云亭畔倚斜曛 袍绔宫人竞逐群 不闻中泽飞鸿哀 喜见九霄威凤集 行人墙外望千回 高峰晴云散芬霭 俨如龙起骊山隈 长桥卧波荡秋碧 贡金献玉骈肩来 贵寿宫中颂无极 锦绣成围酒一杯 脂膏润色花千朵 掞彰丽藻歌灵台 底事词人只费才 恭己何时理舜琴 苦心终日忧文母 对此难为天子心 争传画舫名清宴 借秋楼畔日沉沉 上下酣歌天地醉 且听当筵靡曼音 漫言退食委蛇句 梨园子弟笑花阴 秘阁诸臣趋日下 珠玉帘栊画里寻 林深天静春如海 君王视膳到园林 十里尘飞禦辇侵 更谁问夜叩金环 封事频传难补阙 奇兽珍禽日月闲 千门万户云霞丽 旖旎春光万寿山 云拥慈宫任往还 孰为之后孰为先 万几何暇更游豫 踵事臻华剧可怜 圆明一炬烟销后 当春鱼鸟犹争妍 夺路豺狼思食肉 颐和园外尘拂天 颐和园中花含烟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