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散百忧

出自:近现代·单人耘《黄山行》

拼音:[shí][rì][sàn,sǎn][bǎi][yōu]

平仄:平仄仄仄平

黄山天下奇,久欲餐灵秀。
兹游只十日,胜境颇遗漏。
归来试一吟,工拙非所究。
为藉泉石腴,疗我身心瘦。
一车歙县来,青山渐相诱。
层层峦嶂起,顾盼劳颈脰。
忽睹云际峰,黛色参天透。
惊叹神已驰,倏忽忘尘垢。
膜拜吾无辞,壮哉此宇宙。
盘纡入汤口,行行瞻岩岫。
石径爰登攀,渐觉天宇袤。
仙人为指路,幽茜穿危宝。
天际望群峰,紫翠攒星宿。
或耸如巨阙,或蹲如猛兽。
或如佛掌舒,或如钵盂覆。
或偃如老翁,或拜如童幼。
或如古将士,灿灿披甲胄。
或如入定僧,面壁弃印绶。
或艳如莲蕊,或纠如篆籀。
或排如剑戟,或陈如杵臼。
或如珊瑚枝,或如丝绒皱。
应接目不暇,变幻光映受。
苍茫淩暮色,钩画效难奏。
触天白鹅杳,当路黑虎候。
北海晚霞明,万松风籁漱。
投宿憩高楼,濯足沿涧溜。
一觉失疲劳,心神更无囿。
明朝朝北海,拄杖尾人后。
林深幽禽鸣,阳光暖如灸。
写生排云亭,岩壑纷辐辏。
叠石森然美,苍翠松针绣。
天外云飞来,云我嬉邂逅。
东瞻光明顶,高台气象遘。
步步踏莲花,嫏嬛高难叩。
俯观前后海,点簇林如豆。
草木发华滋,峰峦气浑厚。
俨是宝虹笔,笔笔不可贸。
须臾山雨至,衣湿云生瞀。
群峰隐深黛,宛若墨痕救。
玉龙矫天半,落涧化飞霤。
莲沟八百级,直下风雷骤。
夜宿玉屏楼,共话江南旧。
送迎松拱揖,洗盥天池馏。
蓬莱三岛耸,逼仄一线彀。
天都吾所企,仰之踌躇又。
日中坐磐石,对山写肤腠。
包孕连苏皖,翱翔羡飞鹫。
山川气宇新,大地掀耕耨。
我生一蚁耳,营营事句读。
欲语忽钳口,恐惹山灵诟。
浑然忘物我,放浪同猿狖。
驻足龙蟠坡,四山浓于釉。
徐徐下青鸾,夕照明松桕。
一梳新月好,涧底琴丝扣。
听泉俱忘归,汗漫情可宥。
嗟彼尘嚣间,嘤嘤多喙咮。
高手与俗眼,何用夸豪富。
至乐唯无声,至味乃无嗅。
有画总凡胎,有诗亦多咎。
入胜岂空回,山木防自寇。
耘也师造化,管窥每僝僽。
诘诫落言诠,金石尚可镂。
十日散百忧,如饮琼宫酎。
黟山何巍巍,一览增千寿。

查看原文

注释

【十日】1.古代神话传说天本有十日,尧命后羿射落九日。 2.十干所表示的日子。
【百忧】种种忧虑。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十】

十【子集下】【十部】康熙筆画:2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韻會》是執切《集韻》寔入切《正韻》寔執切,音拾。《說文》十,數之具也。一爲東西,丨爲南北,則四方中央具矣。易,數生于一,成于十。《易·繫辭》天九地十。《前漢·韓安國傳》利不十者,不易業。

通作什。《孟子》或相什百。《前漢·谷永傳》天所不饗,什倍於前。《枚乗傳》此其與秦地相什,而功相百。

《韻會》令官文書借作拾。

《陸游老學菴筆記》轉平聲,可讀爲諶。白樂天詩:綠浪東西南北路,紅欄三百九十橋。宋文安公宮詞:三十六所春宮館,一一香風送管絃。鼂以道詩:煩君一日殷勤意,示我十年感遇詩。

【日】

日【辰集上】【日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說文》實也。太陽之精不虧。《博雅》君象也。《釋名》日,實也,光明盛實也。《易·乾卦》與日月合其明。

《繫辭》縣象著明,莫大乎日月。

《說卦》離爲火爲日。《周禮·天官·九註》日者天之明。《禮·祭義》日出於東。《史記·天官書註》日者,陽精之宗。《前漢·律歷志》日合於天統。《後漢·荀爽傳》在地爲火,在天爲日。《淮南子·天文訓》火氣之精者爲日。

《書·舜典》協時月正日。《傳》合四時之氣節,月之大小,日之甲乙,使齊一也。

《洪範》五紀,三曰日。《傳》紀一日。《疏》從夜半以至明日夜半,周十二辰爲一日。

《禮·曲禮》外事以剛日,內事以柔日。《疏》十日有五奇五偶,甲丙戊庚壬五奇爲剛,乙丁己辛癸五偶爲柔也。

《郊特牲》郊之祭也,迎長日之至也。《註》迎長日者,建卯而晝夜分,分而日長也。

《左傳·文七年》日衞不睦。《註》日,往日也。

《左傳·桓十七年》天子有日官,諸侯有日御。《註》皆典歷數者。

《史記·日者傳註》卜筮占時日,通名日者。

《集韻》而力切,音眲。義同。

《韻補》叶而至切。《李嵩·述志賦》審機動之至微,思遺餐而忘寐。表略韻於納素,託精誠於白日。《類篇》唐武后作。

【散】

散【卯集下】【攴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枚《廣韻》《韻會》蘇旱切《集韻》顙旱切,音傘。㪔,通作散。《易·說卦》風以散之。《禮·曲禮》積而能散。

《公羊傳·莊十二年》散舍諸宮中。《註》散,放也。

《博雅》布也。《廣韻》散,誕也。《增韻》又宂散,閒散。《韻會》不自檢束爲散。《莊子·養生主》散人又惡知散木。《註》不在可用之數。

姓。《書·君奭》有若散宜生。《傳》散氏,宜生名。

酒尊名。《周禮·春官·鬯人》凡疈事用散。《註》漆尊也,無飾曰散。《儀禮·燕禮》酌散西階上。《註》酌散者,酌方壷酒也。《禮·禮器》賤者獻以散。《註》五升曰散。○按《周禮》《儀禮》《禮記》《釋文》音素旱反。《韻會》獨引此條入去聲,非是。蓋上去二聲可通讀也。

藥石屑曰散。《後漢·華陀傳》漆葉靑䴴散。

琴曲名。《晉書·嵆康傳》有廣陵散。

《廣韻》蘇旰切《集韻》《韻會》先旰切,音鏾。義同。

《集韻》相干切。與跚同。《史記·平原君傳》槃散行汲。《註》索隱曰:先寒反,亦作珊。音同。

【百】

百【午集中】【白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1画

〔古文〕博陌切,音伯。《說文》十十也。从一白。數十十爲一百。百,白也。十百爲一貫。貫,章也。《徐曰》章,以詩言之一章也。百亦成數。會意字。《前漢·律歷志》紀于一,協于十,長于百,大于千,衍于萬。

眾多也。《易·繫辭》百官以治。《書·堯典》平章百姓。《後漢·明帝紀》百蠻貢職。

百里,劒名。百錬,刀名。見《古今注》。

百鷯。鳥名。見《大戴禮》。

百足,蟲名。《博物志》百足,一名馬蚿。

百合,草名。《譚子化書》山蚯化爲百合。

地名。隋百泉縣,唐百文縣。

國名。《北史·百濟傳》百濟國,馬韓之屬,在遼東之東。

姓。百豐,列子弟子。

複姓。《風俗通》秦百里奚之後,其先虞人,家于百里,因氏焉。

《韻會》《正韻》莫白切,音陌。勵也。《左傳·僖二十八年》距躍三百,曲踴三百。《註》言每跳皆勉力爲之。

唐謂行杖人曰五百。《後漢·曹節傳註》五百字,本爲伍佰。伍,當也。佰,道也。使之導引,當道陌中,以驅除也。《續志》五百赤幘絳褠,卽今行鞭杖者,亦作伍佰。

叶伯各切,音博。《前漢·季布傳》得黃金百,不如得季布諾。《易林》營城洛邑,周公所作。世建三十,歷年八百。

叶畢吉切,音必。《歐陽修·潭園詩》一華聊一醉,盡醉猶須百。而我病不㱃,對花空嘆息。

【忧】

忧【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集韻》尤救切,音祐。《玉篇》心動也。◎按《說文》集韻皆訓不動,惟玉篇訓心動。从心从尤。似應玉篇爲是。(憂)〔古文〕。今作憂。《說文》愁也。《爾雅·釋詁》思也。《疏》憂者。愁思也。《書·洪範》六極,三曰憂。

疾也。《禮·曲禮》某有負薪之憂。《註》憂或爲疾。

幽也。《易·乾卦》憂則違之。《註》謂時當幽隱也。

辱也。《易·繫辭》小人道憂也。

居喪曰憂。《書·說命》王宅憂。

孕病曰憂。《晉語》文王在母不憂。

人憂則頭低垂。《禮·曲禮》下于帶則憂。《註》憂則低也。

幽憂曰癙憂。《詩·小雅》癙憂以痒。《周禮·春官·大宗伯》以凶禮哀邦國之憂。

姓。出《姓苑》。

《韻會》烏侯切,音謳。義同。《集韻》作㥑。

《集韻》《韻會》於救切。《集韻》慮也。詩序,百姓見憂。徐邈讀。

叶於希切,音衣。《易林》不見叔姫,使伯心憂。

叶衣虛切,音於。《易林》出入休居,安止無憂。《黃庭經》三神之樂由隱居,倏忽遊遨無遺憂。

叶伊姚切,音妖。《三略》士可下而不可驕,將可樂而不可憂。

叶一笑切,音要。《詩·王風》我生之初,尚無造。我生之後,逢此百憂。

《唐風》揚之水,白石皓皓。素衣朱繡,從子于鵠。旣見君子,云何其憂。鵠,居號切。

叶於糾切,音黝。《晉語》商之衰也,其銘有之,曰:嗛嗛之德,不足就也。不可以矜而,祇取憂也。嗛嗛之食,不足狃也。不能爲膏而,祇離咎也。《集韻》本作,或作懮。《說文》从心从頁。頁,首也。心憂則髮白。

《字彙補》亦與,浸失六書之原矣。

相关诗句
一览增千寿 黟山何巍巍 如饮琼宫酎 十日散百忧 金石尚可镂 诘诫落言诠 管窥每僝僽 耘也师造化 山木防自寇 入胜岂空回 有诗亦多咎 有画总凡胎 至味乃无嗅 至乐唯无声 何用夸豪富 高手与俗眼 嘤嘤多喙咮 嗟彼尘嚣间 汗漫情可宥 听泉俱忘归 涧底琴丝扣 一梳新月好 夕照明松桕 徐徐下青鸾 四山浓于釉 驻足龙蟠坡 放浪同猿狖 浑然忘物我 恐惹山灵诟 欲语忽钳口 营营事句读 我生一蚁耳 大地掀耕耨 山川气宇新 翱翔羡飞鹫 包孕连苏皖 对山写肤腠 日中坐磐石 仰之踌躇又 天都吾所企 逼仄一线彀 蓬莱三岛耸 洗盥天池馏 送迎松拱揖 共话江南旧 夜宿玉屏楼 直下风雷骤 莲沟八百级 落涧化飞霤 玉龙矫天半 宛若墨痕救 群峰隐深黛 衣湿云生瞀 须臾山雨至 笔笔不可贸 俨是宝虹笔 峰峦气浑厚 草木发华滋 点簇林如豆 俯观前后海 嫏嬛高难叩 步步踏莲花 高台气象遘 东瞻光明顶 云我嬉邂逅 天外云飞来 苍翠松针绣 叠石森然美 岩壑纷辐辏 写生排云亭 阳光暖如灸 林深幽禽鸣 拄杖尾人后 明朝朝北海 心神更无囿 一觉失疲劳 濯足沿涧溜 投宿憩高楼 万松风籁漱 北海晚霞明 当路黑虎候 触天白鹅杳 钩画效难奏 苍茫淩暮色 变幻光映受 应接目不暇 或如丝绒皱 或如珊瑚枝 或陈如杵臼 或排如剑戟 或纠如篆籀 或艳如莲蕊 面壁弃印绶 或如入定僧 灿灿披甲胄 或如古将士 或拜如童幼 或偃如老翁 或如钵盂覆 或如佛掌舒 或蹲如猛兽 或耸如巨阙 紫翠攒星宿 天际望群峰 幽茜穿危宝 仙人为指路 渐觉天宇袤 石径爰登攀 行行瞻岩岫 盘纡入汤口 壮哉此宇宙 膜拜吾无辞 倏忽忘尘垢 惊叹神已驰 黛色参天透 忽睹云际峰 顾盼劳颈脰 层层峦嶂起 青山渐相诱 一车歙县来 疗我身心瘦 为藉泉石腴 工拙非所究 归来试一吟 胜境颇遗漏 兹游只十日 久欲餐灵秀 黄山天下奇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