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盼劳颈脰

出自:近现代·单人耘《黄山行》

拼音:[gù][pàn][láo][jǐng,gěng][dòu]

平仄:仄仄平仄仄

黄山天下奇,久欲餐灵秀。
兹游只十日,胜境颇遗漏。
归来试一吟,工拙非所究。
为藉泉石腴,疗我身心瘦。
一车歙县来,青山渐相诱。
层层峦嶂起,顾盼劳颈脰
忽睹云际峰,黛色参天透。
惊叹神已驰,倏忽忘尘垢。
膜拜吾无辞,壮哉此宇宙。
盘纡入汤口,行行瞻岩岫。
石径爰登攀,渐觉天宇袤。
仙人为指路,幽茜穿危宝。
天际望群峰,紫翠攒星宿。
或耸如巨阙,或蹲如猛兽。
或如佛掌舒,或如钵盂覆。
或偃如老翁,或拜如童幼。
或如古将士,灿灿披甲胄。
或如入定僧,面壁弃印绶。
或艳如莲蕊,或纠如篆籀。
或排如剑戟,或陈如杵臼。
或如珊瑚枝,或如丝绒皱。
应接目不暇,变幻光映受。
苍茫淩暮色,钩画效难奏。
触天白鹅杳,当路黑虎候。
北海晚霞明,万松风籁漱。
投宿憩高楼,濯足沿涧溜。
一觉失疲劳,心神更无囿。
明朝朝北海,拄杖尾人后。
林深幽禽鸣,阳光暖如灸。
写生排云亭,岩壑纷辐辏。
叠石森然美,苍翠松针绣。
天外云飞来,云我嬉邂逅。
东瞻光明顶,高台气象遘。
步步踏莲花,嫏嬛高难叩。
俯观前后海,点簇林如豆。
草木发华滋,峰峦气浑厚。
俨是宝虹笔,笔笔不可贸。
须臾山雨至,衣湿云生瞀。
群峰隐深黛,宛若墨痕救。
玉龙矫天半,落涧化飞霤。
莲沟八百级,直下风雷骤。
夜宿玉屏楼,共话江南旧。
送迎松拱揖,洗盥天池馏。
蓬莱三岛耸,逼仄一线彀。
天都吾所企,仰之踌躇又。
日中坐磐石,对山写肤腠。
包孕连苏皖,翱翔羡飞鹫。
山川气宇新,大地掀耕耨。
我生一蚁耳,营营事句读。
欲语忽钳口,恐惹山灵诟。
浑然忘物我,放浪同猿狖。
驻足龙蟠坡,四山浓于釉。
徐徐下青鸾,夕照明松桕。
一梳新月好,涧底琴丝扣。
听泉俱忘归,汗漫情可宥。
嗟彼尘嚣间,嘤嘤多喙咮。
高手与俗眼,何用夸豪富。
至乐唯无声,至味乃无嗅。
有画总凡胎,有诗亦多咎。
入胜岂空回,山木防自寇。
耘也师造化,管窥每僝僽。
诘诫落言诠,金石尚可镂。
十日散百忧,如饮琼宫酎。
黟山何巍巍,一览增千寿。

查看原文

注释

【顾盼】向两旁或周围看来看去:左右~。
【颈脰】即脖子。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顾】

顧【戌集下】【頁部】康熙筆画:21画部外筆画:12画

〔古文〕古慕切,音故。《玉篇》瞻也。迴首曰顧。《詩·小雅》顧我復我。《箋》顧,旋視也。《書·太甲》顧諟天之明命。《傳》謂常目在之。

眷也。《詩·大雅》乃眷西顧。

《書·康誥》顧乃德。《傳》謂顧省汝德。

《詩·小雅》不顧其後。《箋》不自顧念。

但也。《禮·祭統》上有大澤,則惠必及下,顧上先下後耳。《疏》言上有大澤,則惠必及。但尊上者在先,下者處後耳。一曰顧,故也,謂君上先餕,臣下後餕,示恩則從上起也。

發語辭。《史記·刺客傳》顧不易耶。《註》顧反也。《前漢·賈誼傳》首顧居下。《註》顧亦反也,言如人反顧然。

與雇同。《前漢·鼂錯傳》斂民財,以顧其功。《註》顧,讎也,若今言雇賃也。

引也。《後漢·黨錮傳》郭林宗、范滂等爲八顧,言能以德行引人者也。

國名。亦姓。《詩·商頌》韋顧旣伐,昆吾夏桀。《傳》有韋國者,有顧國者。《箋》顧、昆吾,皆己姓。

地名。《左傳·哀二十一年》公及齊侯邾子盟于顧。《註》顧,齊地。

山名。《方輿勝覽》鎭江北固山,梁武攺曰北顧。

《五音集韻》公戸切,音古。義同。《書·微子》我不顧行遯。徐邈讀。俗作頋。

【盼】

盼【午集中】【目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集韻》《韻會》匹莧切《正韻》匹襉切,攀去聲。《玉篇》目黑白分明也。《詩·衞風》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註》盼,叶匹見反。

《佩觿集》美人動目貌。《宋玉·神女賦》目若微盼,精彩相接。

《正韻》顧也,視也。《宋書·謝晦傳》同被齒盼。《魏書·昭成子孫元暉傳》亦蒙恩盼。

木名。《山海經》浮山多盼木,枳葉而無傷,木蟲居之。

州名。《唐書·地理志》隴右道有盼頓州。

水名。《山海經》黃山,盼水出焉,西流注於赤水。

人名。《史記·楚世家》齊將田盼子。

姓。《山海經》深目民之國盼姓,食魚。《註》黃帝時姓也。

《集韻》披班切,音攀。亦美目也。

《字彙補》符分切,音汾。瞵盼,天旦欲明也。《王褒·九懷》進瞵盼兮上丘墟。○按《說文》盼、盻、眄音義各別。《韻補》盼一作眄。舉要盼亦同盻。非。

【劳】

勞【子集下】【力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10画

〔古文〕音牢。《說文》劇也。从力,熒省。用力者勞。《爾雅·釋詁》勞,勤也。《易·兌卦》悅以先民,民志其勞。《史記·文帝本紀》朕親郊祀上帝諸神,禮官議毋諱以勞朕。

事功曰勞。《禮·儒行》先勞而後祿。《註》猶事也。

憂也。《曹丕·與吳質書》未足解其勞結。《註》謂憂心之結。

姓。《廣韻》後漢有琅邪勞丙。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郞到切,牢去聲。《廣韻》勞,慰也。《禮·曲禮》君勞之,則拜。《韻會》勞者,敘其勤以答也。

【颈】

頸【戌集下】【頁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居郢切《集韻》《韻會》經郢切《正韻》居影切,音景。《說文》頭莖也。《釋名》頸,徑也,徑挺而長也。《廣韻》頸在前,項在後。《禮·玉藻》頭頸必中。

凡物之領皆曰頸。《禮·玉藻》韠其頸五寸。《註》頸,中央也。

《史記·天官書》七星頸爲員官,主急事。《正義》七星爲頸,一名天都,以明爲吉,暗爲凶。宋均云:頸,朱鳥頸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輈人》參分其兔圍,去一以爲頸圍。五分其頸圍,去一以爲踵圍。《註》頸,前持衡者。踵,後承軫者也。

《廣韻》巨成切,音。義同。

【脰】

脰【未集下】【肉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徒音豆。《說文》項也。《玉篇》頸也。《博雅》脰,項也。《左傳·襄十八年》兩矢夾脰。《註》脰,頸也。《史記·田單傳》自奮絕脰而死。《註》脰,頸。齊語也。

脰鳴。《周禮·冬官考工記·梓人》以脰鳴者。《註》脰鳴,鼃黽屬。

鳥名。《爾雅·釋鳥》燕白脰烏。《疏》白項而羣飛者謂之燕烏。燕烏,白脰烏也。

《博雅》脰,錯也。《又》饌也。

《韻補》叶音覩。《柳宗元·牛賦》牟肰而鳴,黃鍾滿脰。抵觸隆曦,日耕百畝。畝音姥。

叶音渡。《揚雄·羽獵賦》角搶題注,䠞竦讋怖。魂亡魄失,觸輻關脰。

相关诗句
一览增千寿 黟山何巍巍 如饮琼宫酎 十日散百忧 金石尚可镂 诘诫落言诠 管窥每僝僽 耘也师造化 山木防自寇 入胜岂空回 有诗亦多咎 有画总凡胎 至味乃无嗅 至乐唯无声 何用夸豪富 高手与俗眼 嘤嘤多喙咮 嗟彼尘嚣间 汗漫情可宥 听泉俱忘归 涧底琴丝扣 一梳新月好 夕照明松桕 徐徐下青鸾 四山浓于釉 驻足龙蟠坡 放浪同猿狖 浑然忘物我 恐惹山灵诟 欲语忽钳口 营营事句读 我生一蚁耳 大地掀耕耨 山川气宇新 翱翔羡飞鹫 包孕连苏皖 对山写肤腠 日中坐磐石 仰之踌躇又 天都吾所企 逼仄一线彀 蓬莱三岛耸 洗盥天池馏 送迎松拱揖 共话江南旧 夜宿玉屏楼 直下风雷骤 莲沟八百级 落涧化飞霤 玉龙矫天半 宛若墨痕救 群峰隐深黛 衣湿云生瞀 须臾山雨至 笔笔不可贸 俨是宝虹笔 峰峦气浑厚 草木发华滋 点簇林如豆 俯观前后海 嫏嬛高难叩 步步踏莲花 高台气象遘 东瞻光明顶 云我嬉邂逅 天外云飞来 苍翠松针绣 叠石森然美 岩壑纷辐辏 写生排云亭 阳光暖如灸 林深幽禽鸣 拄杖尾人后 明朝朝北海 心神更无囿 一觉失疲劳 濯足沿涧溜 投宿憩高楼 万松风籁漱 北海晚霞明 当路黑虎候 触天白鹅杳 钩画效难奏 苍茫淩暮色 变幻光映受 应接目不暇 或如丝绒皱 或如珊瑚枝 或陈如杵臼 或排如剑戟 或纠如篆籀 或艳如莲蕊 面壁弃印绶 或如入定僧 灿灿披甲胄 或如古将士 或拜如童幼 或偃如老翁 或如钵盂覆 或如佛掌舒 或蹲如猛兽 或耸如巨阙 紫翠攒星宿 天际望群峰 幽茜穿危宝 仙人为指路 渐觉天宇袤 石径爰登攀 行行瞻岩岫 盘纡入汤口 壮哉此宇宙 膜拜吾无辞 倏忽忘尘垢 惊叹神已驰 黛色参天透 忽睹云际峰 顾盼劳颈脰 层层峦嶂起 青山渐相诱 一车歙县来 疗我身心瘦 为藉泉石腴 工拙非所究 归来试一吟 胜境颇遗漏 兹游只十日 久欲餐灵秀 黄山天下奇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