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木防自寇

出自:近现代·单人耘《黄山行》

拼音:[shān][mù][fáng][zì][kòu]

平仄:平仄平仄仄

黄山天下奇,久欲餐灵秀。
兹游只十日,胜境颇遗漏。
归来试一吟,工拙非所究。
为藉泉石腴,疗我身心瘦。
一车歙县来,青山渐相诱。
层层峦嶂起,顾盼劳颈脰。
忽睹云际峰,黛色参天透。
惊叹神已驰,倏忽忘尘垢。
膜拜吾无辞,壮哉此宇宙。
盘纡入汤口,行行瞻岩岫。
石径爰登攀,渐觉天宇袤。
仙人为指路,幽茜穿危宝。
天际望群峰,紫翠攒星宿。
或耸如巨阙,或蹲如猛兽。
或如佛掌舒,或如钵盂覆。
或偃如老翁,或拜如童幼。
或如古将士,灿灿披甲胄。
或如入定僧,面壁弃印绶。
或艳如莲蕊,或纠如篆籀。
或排如剑戟,或陈如杵臼。
或如珊瑚枝,或如丝绒皱。
应接目不暇,变幻光映受。
苍茫淩暮色,钩画效难奏。
触天白鹅杳,当路黑虎候。
北海晚霞明,万松风籁漱。
投宿憩高楼,濯足沿涧溜。
一觉失疲劳,心神更无囿。
明朝朝北海,拄杖尾人后。
林深幽禽鸣,阳光暖如灸。
写生排云亭,岩壑纷辐辏。
叠石森然美,苍翠松针绣。
天外云飞来,云我嬉邂逅。
东瞻光明顶,高台气象遘。
步步踏莲花,嫏嬛高难叩。
俯观前后海,点簇林如豆。
草木发华滋,峰峦气浑厚。
俨是宝虹笔,笔笔不可贸。
须臾山雨至,衣湿云生瞀。
群峰隐深黛,宛若墨痕救。
玉龙矫天半,落涧化飞霤。
莲沟八百级,直下风雷骤。
夜宿玉屏楼,共话江南旧。
送迎松拱揖,洗盥天池馏。
蓬莱三岛耸,逼仄一线彀。
天都吾所企,仰之踌躇又。
日中坐磐石,对山写肤腠。
包孕连苏皖,翱翔羡飞鹫。
山川气宇新,大地掀耕耨。
我生一蚁耳,营营事句读。
欲语忽钳口,恐惹山灵诟。
浑然忘物我,放浪同猿狖。
驻足龙蟠坡,四山浓于釉。
徐徐下青鸾,夕照明松桕。
一梳新月好,涧底琴丝扣。
听泉俱忘归,汗漫情可宥。
嗟彼尘嚣间,嘤嘤多喙咮。
高手与俗眼,何用夸豪富。
至乐唯无声,至味乃无嗅。
有画总凡胎,有诗亦多咎。
入胜岂空回,山木防自寇
耘也师造化,管窥每僝僽。
诘诫落言诠,金石尚可镂。
十日散百忧,如饮琼宫酎。
黟山何巍巍,一览增千寿。

查看原文

注释

【山木】1.山中的树木。 2.古歌名。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山】

山【寅集中】【山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0画

《廣韻》所閒切《集韻》《韻會》師閒切《正韻》師姦切,起之形。《釋名》山,產也。產萬物者也。《易·說卦》天地定位,山澤通氣。《書·禹貢》奠高山大川。《爾雅·釋山》河南華,河西嶽,河東岱,河北恆,江南衡,《周禮》謂之鎮。《鄭註》鎮名山安地德者也。

《山海經》山分東西南北中五經。南則自蜀中西南至吳越諸山界。西則自華隂嶓冢以至崑崙積石諸山,今隴西甘肅玉門外,其地也。北則自狐岐大行以至王屋孟門諸山,是禹貢冀雍兩州之境也。東則自泰岱姑射沿海諸境,則禹貢靑州齊魯之地也。見《讀山海經語》。

連山,古易名。《周禮·春官》掌三易之法。一曰連山。《註》似山之出內氣也。

姓。古烈山氏之後。

公山,複姓。

《集韻》《韻會》所旃切,音仙《詩·小雅》幽幽南山。叶上干,干音堅。

《孔子·丘陵歌》喟然迴慮,題彼泰山。鬱確其高,梁甫迴連。○按山在刪韻,古轉聲寒刪先通,則非止叶音矣。

叶疏臻切,音甡。《班固·東都賦》吐燄生風,欱野歕山。叶下振。《正字通》本部與土阜石三部通者,互見。

【木】

木【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順之謂也。《禮·月令》某日立春,盛德在木。《疏》春則爲生,天之生育,盛德在於木位。

八音之一。《周禮·春官·太師》金石土革絲木匏竹。《註》木,柷敔也。

質樸。《論語》剛毅木訥近仁。

木彊,不和柔貌。《前漢·周勃傳》勃爲人木彊敦厚。

析木,星次。《爾雅·釋天》析木謂之津。

姓。《統譜》漢木仁,晉木華。

百濟八姓,一曰木氏。

複姓,端木。

叶末各切,音莫。《馬融·廣成頌》隂慝害作,百卉畢落。林衡戒田,焚林柞木。《韻會》从丨。丨,古本切。非从亅。亅,其月切。

【防】

防【戌集中】【阜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扶方切,音房。《說文》隄也。《玉篇》鄣也。《廣韻》防禦也。《爾雅·釋地》墳,大防。《疏》墳謂崖岸,狀如墳墓,名大防也。《周禮·冬官考工記·匠人》凡溝必因水埶,防必因地埶。《左傳·襄二十五年》町原防。《註》防,隄也。《穀梁傳·昭八年》艾蘭以爲防。《註》防爲田之大限。《孟子》無曲防。《戰國策》有長城鉅防,足以爲塞。

《玉篇》備也。《易·旣濟》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

《玉篇》禁也。《禮·檀弓》蕢也,宰夫也。非刀匕是供,又敢與知防。《註》防,禁放溢也。

《爾雅·釋宮》容謂之防。《註》形如今牀頭小曲屛風,唱射者所以自防隱也。《顏延之·答鄭尚書詩》踟躕淸防密。《註》淸防,屛風也。

風》防有鵲巢。《傳》防,邑也。

魯地名。《春秋·隱九年》冬,公會齊侯于防。《註》防,魯地,在琅琊縣東南。

《隱十年》取防。《註》高平昌邑縣西南有西防城。

防風氏,國名。《魯語》禹致羣神于會稽之山,防風氏后至。

姓。《正字通》漢有孝子防廣,明防盛。

與房同。《史記·項羽紀》封楊武爲吳防侯。《前漢·地理志》作吳房,屬汝南郡。《註》孟康曰:本房子國。

《武帝紀》有芝生殿防內中。

《溝洫志》宣防塞兮萬福來。

《說文》或作。《玉篇》或作坊。《禮·坊記》大爲之坊,民猶踰之。《註》坊,同防。

《集韻》分房切,音方。《詩·秦風》維此仲行,百夫之防。《傳》防,比也。《箋》猶當也。《釋文》毛音方,鄭音房。

《集韻》通作方。《前漢·功臣表》汁防肅侯雍齒。《史記》作什方。

《廣韻》符况切《集韻》《韻會》符訪切,坊去聲。《廣韻》守禦也。《春秋序》聖人包周身之防。《釋文》防,扶放切,又音房。

《集韻》隄也。亦同坊。

【自】

自【未集下】【自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疾二切,音字。《玉篇》由也。《集韻》從也。《易·需卦》自我致寇,敬愼不敗也。《疏》自,由也。《書·湯誥》王歸自克夏,至于亳。《詩·召南》退食自公,委蛇委蛇。《傳》自,從也。

《玉篇》率也。

《廣韻》用也。《書·臯陶謨》天秩有禮,自我五禮,有庸哉。《傳》自,用也。《詩·周頌》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傳》自彼成康,用彼成安之道也。《古義》自彼者,近數昔日之辭。

自然,無勉强也。《世說新語》絲不如竹,竹不如肉,漸近自然。

《集韻》己也。《正韻》躬親也。《易·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彊不息。

《五音集韻》古文鼻字。註詳部首。◎按說文作鼻本字。

【寇】

寇【寅集上】【宀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苦音扣。《說文》暴也。从攴从完,當其完聚而寇之也。攴,擊也。會意。《廣韻》鈔也。《增韻》仇也,賊也。《易·蒙卦》不利爲寇,利禦寇。《詩·大雅》式遏寇虐。《書·舜典》寇賊姦宄。《註》羣行攻刼曰寇,殺人曰賊。

《左傳·文七年》兵作於內爲亂,於外爲寇。

《周禮》司寇,秋官,主戮理官也。

《揚子·方言》凡物盛,多謂之寇。《郭璞註》今江東有小鳧,其多無數,俗謂之寇鳧。

姓。宋有寇準。《歐陽氏曰》俗作,非。

相关诗句
一览增千寿 黟山何巍巍 如饮琼宫酎 十日散百忧 金石尚可镂 诘诫落言诠 管窥每僝僽 耘也师造化 山木防自寇 入胜岂空回 有诗亦多咎 有画总凡胎 至味乃无嗅 至乐唯无声 何用夸豪富 高手与俗眼 嘤嘤多喙咮 嗟彼尘嚣间 汗漫情可宥 听泉俱忘归 涧底琴丝扣 一梳新月好 夕照明松桕 徐徐下青鸾 四山浓于釉 驻足龙蟠坡 放浪同猿狖 浑然忘物我 恐惹山灵诟 欲语忽钳口 营营事句读 我生一蚁耳 大地掀耕耨 山川气宇新 翱翔羡飞鹫 包孕连苏皖 对山写肤腠 日中坐磐石 仰之踌躇又 天都吾所企 逼仄一线彀 蓬莱三岛耸 洗盥天池馏 送迎松拱揖 共话江南旧 夜宿玉屏楼 直下风雷骤 莲沟八百级 落涧化飞霤 玉龙矫天半 宛若墨痕救 群峰隐深黛 衣湿云生瞀 须臾山雨至 笔笔不可贸 俨是宝虹笔 峰峦气浑厚 草木发华滋 点簇林如豆 俯观前后海 嫏嬛高难叩 步步踏莲花 高台气象遘 东瞻光明顶 云我嬉邂逅 天外云飞来 苍翠松针绣 叠石森然美 岩壑纷辐辏 写生排云亭 阳光暖如灸 林深幽禽鸣 拄杖尾人后 明朝朝北海 心神更无囿 一觉失疲劳 濯足沿涧溜 投宿憩高楼 万松风籁漱 北海晚霞明 当路黑虎候 触天白鹅杳 钩画效难奏 苍茫淩暮色 变幻光映受 应接目不暇 或如丝绒皱 或如珊瑚枝 或陈如杵臼 或排如剑戟 或纠如篆籀 或艳如莲蕊 面壁弃印绶 或如入定僧 灿灿披甲胄 或如古将士 或拜如童幼 或偃如老翁 或如钵盂覆 或如佛掌舒 或蹲如猛兽 或耸如巨阙 紫翠攒星宿 天际望群峰 幽茜穿危宝 仙人为指路 渐觉天宇袤 石径爰登攀 行行瞻岩岫 盘纡入汤口 壮哉此宇宙 膜拜吾无辞 倏忽忘尘垢 惊叹神已驰 黛色参天透 忽睹云际峰 顾盼劳颈脰 层层峦嶂起 青山渐相诱 一车歙县来 疗我身心瘦 为藉泉石腴 工拙非所究 归来试一吟 胜境颇遗漏 兹游只十日 久欲餐灵秀 黄山天下奇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