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编在天下

出自:明代·祁顺《宝书阁》

拼音:[yí][biān][zài][tiān][xià]

平仄:平平仄平仄

堂堂邑城东,辟地迁乡学。
流水环西偏,好山绕南郭。
青衿来游歌,济济见头角。
所求在诗书,所习惟礼乐。
许侯善作兴,士类忻有托。
咏歌付菁莪,践履由矩彟。
儒宫旧湫隘,脩饰重开拓。
堂前势峥嵘,堂后地宽绰。
便思藏古书,倏尔创高阁。
造化为主张,鬼神助咨度。
众材纷积聚,群匠事砻斲。
名区轶飞尘,危构撑碧落。
檐楹绚青紫,壁槛明丹垩。
风棂接朱户,月牖连翠箔。
千金购图籍,万卷充栋桷。
六经最严整,百氏纷交错。
标题别牙签,启闭时锁钥。
奎光映虹霓,文字丽金艧。
芸香剩熏渍,缣素互联络。
能吞石渠富,足助张华博。
胡何经世变,兵燹肆炎恶。
荡然成灰尘,况又遭攘掠。
阁非灵光存,书似秦坑虐。
玉毁惊椟亡,珠逃为川涸。
谁能复兴脩,政剧吏孱弱。
风流校书郎,夙抱经世略。
忻然兴义举,不吝发私橐。
规模出胸次,功效归咄诺。
勤劳仅逾时,轮奂忽如昨。
众难君独易,远迩为惊愕。
文溪前有记,梅外能继作。
岂徒誇目前,实以视绵邈。
迩来复中否,繁盛沦寂寞。
名馀铁炉步,事叹令威鹤。
尘埃冷蠹鱼,风雨留蜗壳。
基荒草色新,碑古苔痕剥。
巍巍弦诵区,依旧等硗埆。
悠悠乾坤内,斯道还自若。
世人急功利,亦或重名爵。
宁知一编中,至味堪咀嚼。
尝闻上古时,浑沌凝太朴。
后来书契兴,文籍渐昭焯。
图书最幽赜,坟典终灏噩。
斯时岂无书,未易窥浑璞。
天生鲁仲尼,元气属斟酌。
道传鲁氏唯,才竭颜生卓。
六经集大成,中或劳笔削。
一从垂宪来,千古传木铎。
经秦已煨烬,出汉还穿凿。
遗编在天下,谁为订纯驳。
隋唐迄五代,光焰存一爝。
莫能探渊微,徒尔读糟粕。
五星聚奎躔,二水溯濂洛。
真儒相继出,绪统悬掌握。
片言万里具,一发千钧著。
文风资阐扬,圣道赖宣廓。
时人好藏书,彼此如有约。
建阳与吴郡,两记争融爚。
吾邦故文献,此举殊卓荦。
声华动乡国,名教等山岳。
我生已后时,偶被诗书缚。
未能万卷破,徒事一鞭着。
结网因羡鱼,不耕敢求穫。
植根思深培,举步虑前却。
词章乃馀事,富贵非可乐。
书中有至宝,岂但殊圭珏。
常亲一灯青,不管双鬓皬。
匪图身有馀,亦使心无怍。
泮中昔游观,陈迹嗟落莫。
池芹尚清香,坛杏转盘礴。
丝竹遗声音,鸢鱼自飞跃。
废兴自相寻,气运有回薄。
眷兹风化本,可忍成萧索。
凭谁绍前功,且以开后觉。
我愿记其成,新碑为磨琢。

查看原文

注释

【遗编】1.指前人留下的著作。 2.指散佚的典籍。 3.释卷;放下书籍。
【天下】1.古时多指中国范围内的全部土地;全国。 2.指全世界。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遗】

遺【酉集下】【辵部】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12画

〔古文〕音夷。《說文》亡也。《易·泰卦》不遐遺。《註》用心弘大,無所遺棄也。《詩·小雅》棄予如遺。《註》言忘去不復存省也。《周禮·秋官·司刺》三曰遺忘。

《正韻》失也。《前漢·賈誼傳》功不遺矣。《後漢·桓榮傳》慮無遺計。

《集韻》餘也。《禮·樂記》有遺音者矣。《註》有不盡之音。《屈原·離騷》依彭咸之遺則。《註》遺,餘也。

留也。《書·大誥》寧王遺我大寶龜。《左傳·昭十九年》古之遺愛也。

《字彙補》便旋也。《前漢·東方朔傳》小遺殿上。《南史·謝幾卿傳》小遺沾令史。《註》卽俗言小便也。

《正字通》遺遺,與委蛇通。《戰國策》出遺遺之門。《註》言其路逶迤也。《管子·樞言篇》遺遺乎若有從治。

姓。魯費宰南遺之後。

《廣韻》《集韻》《韻會》以醉切,遺去聲。投贈也,餽也。《周禮·地官·遺人註》以物有所餽遺也。《左傳·隱元年》請以遺之。

《玉篇》余恚切《正韻》于位切,。

《集韻》徐醉切,音遂。盈之切,音怡。愈水切,音唯。義同。

《集韻》《韻會》旬爲切《等韻》似爲切。與隨同。謙以下人也。《詩·小雅》莫肯下遺。《註》遺,音隨。

【编】

編【未集中】【糸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9画

《廣韻》布懸切《集韻》《韻會》《正韻》也。

首服也。《周禮·天官》追師掌王后之首服,爲副編次,追衡筓。《註》編,編列髮爲之,若今之假紒矣。

編鐘。《周禮·春官·磬師》擊編鐘。《註》編,讀爲編書之編。

結也。《楚辭·九章》編愁苦以爲膺。

《字林》以繩次物曰編。

《玉篇》編,織也,連也。

《廣韻》方典切《集韻》《韻會》補典切,音匾。編,綃也。

絞也。

《集韻》婢典切《正韻》婢免切,音辮。《史記·西南夷傳》皆編髮,隨畜遷徙。《前漢·終軍傳》殆將有解編髮,削左袵而蒙化者。《註》編,讀辮。

《集韻》蒲眠切,音蹁。緶,或作編。交枲也。《博雅》編,絛也。

【在】

丑集中】【土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昨宰切《集韻》《韻會》《正韻》盡亥切,裁上聲。《爾雅·釋訓》居也。《易·乾傳》在下位而不憂。

察也。《書·舜典》在璿璣玉衡,以齊七政。《禮·文王世子》食上必在視寒煖之節。

存也。《論語》父母在。

所在也。《前漢·武帝紀》徵詣行在。《蔡邕·獨斷》天子以四海爲家,謂所居爲行在所。

姓。晉汝南太守在育。

脾神曰常在,見《黃庭經》。

昨代切,音載。義同。

叶雌氏切。音此。善也。《詩·小雅》不屬于毛,不離于裏。天之生我,我辰安在。

叶才里切。示上聲。《屈原·離騷》吾令豐隆乗雲兮,求虙,今作在。《正字通》在,本昨代切,舊本泥韻書先才上聲訓居,次轉去聲訓所,不知所卽居,非上聲者訓居,去聲者訓所也。○按在有上去二聲。字書韻書皆然。《禮韻》原許通押,《字彙》分訓,似泥。《正字通》不从上轉去,亦非。

【天】

天【丑集下】【大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1画

〔古文〕腆平聲。《說文》顚也。至高在上,从一大也。《白虎通》鎭也,居高理下,爲物鎭也。《易·說卦》乾爲天。《禮·禮運》天秉陽,垂日星。荀子曰:天無實形,地之上至虛者皆天也。邵子曰:自然之外別無天。《程子遺書》天之蒼蒼,豈是天之形。視下亦復如是。《張子正蒙》天左旋,處其中者順之,少遲則反右矣。《朱子·語類》離騷有九天之說,諸家妄解云有九天。據某觀之,只是九重。蓋天運行有許多重數,裏面重數較軟,在外則漸硬,想到第九重成硬殻相似,那裏轉得愈緊矣。○按天形如卵白。細察卵白,其中之絪縕融密處確有七重,第八重白膜稍硬,最後九重便成硬殻。可見朱子體象造化之妙。今西洋曆說,天一層緩似一層,此七政退旋,所以有遲速也。

星名。《爾雅·釋天》天,根氐也。《周語》天根見而水涸。

古帝號。葛天氏,見《疏仡紀》。

神名。《山海經》形天與帝爭神,帝斷其首,乃以乳爲目,臍爲口,操干戚以舞。形一作天舞干戚,猛志故常在。或作獸名,非。

地名。《蜀地志》蜀卭僰山後四野,無晴日,曰漏天。《杜甫詩》地近漏天終歲雨。

山名。《九州要記》凉州古武城有天山,黃帝受金液神丹于此。一曰在伊州。《註》天山,卽祁連山。

天,樂名。鈞天廣樂,見《史記·趙世家》。

署名。《唐六典》內閣惟祕書閣,宏壯曰木天。今翰林院稱木天署。

景天,草名。《陶弘景曰》以盆盛,置屋上,辟火灾。

髡》其人天且劓。

姓。漢長社令天高。見《姓苑》。○按先韻,古與眞文通,故天字皆从鐵因反。考之經史皆然,惟《易》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御天,與庚靑通耳。《正字通》謂,至尊莫如天,天以下又莫如君父,字音必不可僭易攺叶,所論頗正大。,武后所造天字,似篆文天。

【下】

下【子集上】【一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丅遐上聲。在下之下,對上之稱。《易·乾·文言》本乎地者親下。

《說文》底也。《玉篇》後也。

賤也。

《儀禮·士相見禮》始見于君,執摯至下。《鄭註》下謂君所。《賈疏》不言所而言下者。凡臣視袷已下,故言下也。

《集韻》《韻會》亥駕切,遐去聲。《正韻》降也,自上而下也。《易·屯卦》以貴下賤。《詩序》君能下下。

《爾雅·釋詁》下,落也。《郉疏》下者,自上而落也。草曰零,木曰落。

去也。《周禮·夏官·司士》歲登,下其損益之數。

《韻補》叶後五切,音戶。《詩·召南》于以奠之,宗室牖下。與女叶。《吳棫曰》毛詩下字一十有七,陸德明皆此讀。《第·古音考》與吳同。

叶胡佐切,音賀。《曹丕·寡婦賦》風至兮淸厲,隂雲曀兮雨未下。伏枕兮忘寐,逮乎朝兮起坐。

相关诗句
新碑为磨琢 我愿记其成 且以开后觉 凭谁绍前功 可忍成萧索 眷兹风化本 气运有回薄 废兴自相寻 鸢鱼自飞跃 丝竹遗声音 坛杏转盘礴 池芹尚清香 陈迹嗟落莫 泮中昔游观 亦使心无怍 匪图身有馀 不管双鬓皬 常亲一灯青 岂但殊圭珏 书中有至宝 富贵非可乐 词章乃馀事 举步虑前却 植根思深培 不耕敢求穫 结网因羡鱼 徒事一鞭着 未能万卷破 偶被诗书缚 我生已后时 名教等山岳 声华动乡国 此举殊卓荦 吾邦故文献 两记争融爚 建阳与吴郡 彼此如有约 时人好藏书 圣道赖宣廓 文风资阐扬 一发千钧著 片言万里具 绪统悬掌握 真儒相继出 二水溯濂洛 五星聚奎躔 徒尔读糟粕 莫能探渊微 光焰存一爝 隋唐迄五代 谁为订纯驳 遗编在天下 出汉还穿凿 经秦已煨烬 千古传木铎 一从垂宪来 中或劳笔削 六经集大成 才竭颜生卓 道传鲁氏唯 元气属斟酌 天生鲁仲尼 未易窥浑璞 斯时岂无书 坟典终灏噩 图书最幽赜 文籍渐昭焯 后来书契兴 浑沌凝太朴 尝闻上古时 至味堪咀嚼 宁知一编中 亦或重名爵 世人急功利 斯道还自若 悠悠乾坤内 依旧等硗埆 巍巍弦诵区 碑古苔痕剥 基荒草色新 风雨留蜗壳 尘埃冷蠹鱼 事叹令威鹤 名馀铁炉步 繁盛沦寂寞 迩来复中否 实以视绵邈 岂徒誇目前 梅外能继作 文溪前有记 远迩为惊愕 众难君独易 轮奂忽如昨 勤劳仅逾时 功效归咄诺 规模出胸次 不吝发私橐 忻然兴义举 夙抱经世略 风流校书郎 政剧吏孱弱 谁能复兴脩 珠逃为川涸 玉毁惊椟亡 书似秦坑虐 阁非灵光存 况又遭攘掠 荡然成灰尘 兵燹肆炎恶 胡何经世变 足助张华博 能吞石渠富 缣素互联络 芸香剩熏渍 文字丽金艧 奎光映虹霓 启闭时锁钥 标题别牙签 百氏纷交错 六经最严整 万卷充栋桷 千金购图籍 月牖连翠箔 风棂接朱户 壁槛明丹垩 檐楹绚青紫 危构撑碧落 名区轶飞尘 群匠事砻斲 众材纷积聚 鬼神助咨度 造化为主张 倏尔创高阁 便思藏古书 堂后地宽绰 堂前势峥嵘 脩饰重开拓 儒宫旧湫隘 践履由矩彟 咏歌付菁莪 士类忻有托 许侯善作兴 所习惟礼乐 所求在诗书 济济见头角 青衿来游歌 好山绕南郭 流水环西偏 辟地迁乡学 堂堂邑城东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