曩闻斯行诸

出自:宋代·释居简《蝗去》

拼音:[nǎng][wén][sī][háng,xíng][zhū]

平仄:仄平平平平

人言蝗有知,我谓蝗无知。
使其果有知,不出昌明时。
傍睨听我言,饮笑辄见嗤。
问之何因尔,却立双颦眉。
甚矣戆且愚,抑非狂则痴。
谅不阅图史,又弗闻书诗。
不知朝廷尊,但习山林卑。
耕稼徒勤劳,理乱慵考稽。
嗟子昧理道,使我繁言辞。
伊昔贞观中,民生皆熙熙。
呻吟化讴歌,文教渐戎夷。
行旅弗赍粮,道路无拾遗。
外则方与虎,内则傅与伊。
腹心颇胜任,股肱良倚毗。
四海同车书,九重垂裳衣。
虞夏相较量,毫发无参差。
善乎魏郑公,惜哉封德彝。
当此全盛际,蝗起夫何为。
初传满郡国,遄复侵京畿。
民瘼副所求,丙夜长怀思。
未旦坐以待,罪己勇不疑。
奋然事吞噬,厥类举族移。
上帝斯下临,捷于声响随。
良苗曾勿伤,凶岁稔不饥。
太仓皆充盈,老瓦相淋漓。
开元天宝间,燮理颇失宜。
虫横加暴残,田稚难支持。
号令速且严,捕逐期毋遗。
氓力日困毙,彼类尤蕃滋。
不能格天心,徒欲徇己私。
设或遇水旱,人力恶乎施。
世变日益下,汤德常巍巍。
盍广成汤心,以为百世师。
上自天子圣,下逮兆庶微。
德合倘可行,力胜勿自欺。
可以弭灾异,可以延贞祺。
我固肃听瑩,拳拳其敢辞。
再拜嘉昌言,大明烛冥迷。
仲夏月既望,我适田中归。
趯趯五六辈,出入荒芃茨。
见之辄怵惕,滂然挥涕洟。
小复相与言,胡为乎来兹。
倘尔因我来,伴我食蕨薇。
毋使我稼伤,勿令秋庾亏。
俾其丰粢盛,馀则糁藿葵。
谨勿鸠尔类,谨勿增我悲。
尔众易暴寡,我瘠难再肥。
一善倘可穰,众戾幸见归。
天乎弗遐弃,虽死甘如饴。
蝗方蔽天来,容与天云垂。
悠哉翔而集,果适他山飞。
曩闻斯行诸,今者亲见之。
便当如负暄,排云叫天扉。
庶几持一得,或可赞万几。
宣示刍荛言,下付百职司。
上宰天下平,连帅阃外威。
郡国其颁行,风俗端可移。
勿谓此道迂,试以诚至推。
推此及四海,贞观何远而。
当法太宗是,毋遂姚崇非。

查看原文

字义

【曩】

曩【辰集上】【日部】康熙筆画:21画部外筆画:17画

《唐韻》奴朗切《集韻》《韻會》乃朗切,襄上聲。《說文》曏也。《爾雅·釋言》曩,曏也。《疏》在今而道旣往,或曰曩,或曰曏。《左傳·襄二十四年》曩者志入而已。《晉語》曩而言戲乎。《楚辭·九章》猶有曩之態也。

《爾雅·釋詁》曩,久也。

【闻】

聞【未集中】【耳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無分切,音文。《說文》知聞也。《書·堯典》帝曰:兪,予聞如何。《禮·少儀》聞始見君子者。《疏》謂作記之人,不敢自專制其儀,而傳聞舊說,故云。

《禮·玉藻》凡於尊者,有獻而弗敢以聞。《前漢·武帝紀》舉吏民能假貸貧民者以聞。

姓。《正字通》宋咸平進士聞見。明尚書聞淵。

聞人,複姓。《後漢·靈帝紀》太僕沛國聞人襲爲太尉。《註》姓聞人,名襲,風俗通曰:少正卯,魯之聞人,其後氏焉。

獸名。《山海經》杳山有獸焉,其狀如彘,黃身白頭白尾,名曰聞,見則天下大風。

《廣韻》亡運切《集韻》《韻會》《正韻》文運切,發聞惟腥。《釋文》聞,音問,又如字。

《廣韻》名達。《書·微子之命》爾惟踐修厥猷,舊有令聞。《詩·大雅》令聞令望。《朱註》令聞,善譽也。

通作問。《前漢·匡衡傳》淑問揚乎疆外。

《韻補》叶無沿切,音近眠。《楚辭·九章》孤臣唫而抆淚兮,放子出而不還。孰能思而不隱兮,昭彭咸之所聞。還音旋。

【斯】

斯【卯集下】【斤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風》墓門有棘,斧以斯之。《箋》維斧可以開析之。《呂覽·報更篇》趙宣孟見桑下餓人,與之脯一朐,曰斯食之。《註》斯,析也。

《爾雅·釋詁》斯,此也。《易·解卦》朋至斯孚。《詩·召南》何斯違期。

《詩·小雅》鹿斯之奔。《疏》此鹿斯與斯柳斯,斯皆辭也。

《禮·玉藻》二爵而言言斯。《註》斯,猶耳也。《疏》耳是助句之辭。

卽也。《書·金縢》大木斯拔。

賤也。《後漢·左雄傳》郞官部吏,職斯祿薄。《註》斯,賤也。

《正字通》雞斯,馬名。商王拘西伯於羑里。太公得犬戎雞斯之乗,以獻。

波斯,國名。

姓。《吳志·賀齊傳》剡縣史斯從。

與鮮同。《詩·小雅》有兔斯首。《箋》斯,白也。今俗語斯白之斯作鮮。齊魯之閒聲近斯。

與纚同。《禮·問喪》雞斯。《註》當爲筓,纚聲之誤也。

《集韻》山宜切,音釃。義同。

《集韻》斯義切,音賜。《詩·大雅》王赫斯怒。《箋》斯,盡也。《釋文》鄭音賜。

《韻補》叶新於切。《蔡邕·短人賦》熱地蝗兮蘆卽且,蒲中蛹兮蠶蠕須,視短人兮形若斯。《集韻》或作撕,亦作廝。

【行】

行【申集下】【行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戸庚切《集韻》《韻會》《正韻》何庚切,音蘅。《說文》人之步趨也。《類篇》从彳从亍。《韻會》从彳,左步。从亍,右步也。左右步俱舉,而後爲行者也。《爾雅·釋宮》堂上謂之行,堂下謂之步。《釋名》行,伉也,伉足而前也。

《廣韻》適也,往也,去也。

《增韻》路也。《禮·月令》孟冬,其祀行。《註》行,在廟門外之西,爲軷壤,高二寸,廣五寸,輪四尺,設主軷上。

道也。《晉語》下有直言,臣之行也。

五行。《書·洪範》我聞在昔,鯀陻洪水,汨其五行。《韻會》五行,運于天地閒,未嘗停息,故名。

行人,官名。《廣韻》周有大行之官。《論語》行人子羽修飾之。

語也。《爾雅·釋詁》行,言也。《註》今江東通謂語爲行。

歌行。《前漢·司馬相如傳》爲鼓一再行。《師古曰》行謂引,古樂府長歌行,短歌行,此其義也。

《唐書·韓琬傳》器不行窳。《音義》不牢曰行,苦惡曰窳。

《廣韻》下孟切,胻去聲。《玉篇》行,迹也。《周禮·地官·師氏》敏德以爲行本。《註》德行內外,在心爲德,施之爲行。

姓。《後漢·光武紀》隗囂遣將行巡扶風。《註》行,姓。巡,名。漢行祐爲趙相。

《集韻》寒岡切,音杭。《類篇》列也。《左傳·隱十一年》鄭伯使卒出豭,行出犬雞。《註》百人爲卒,二十五人爲行。行亦卒之行列。《吳語》吳王陳士卒百人以爲徹行百行。《註》以百人通爲一行,百行爲萬人,謂之方。

中行,複姓。《通志·氏族略》中行氏,晉公族隰叔之後也,漢文時有宦者中行說。

太行,山名。《書·禹貢》太行、恆山,至于碣石。《註》太行在河內山陽縣西。

《廣韻》戸浪切,音笐。次第也。

輩行也。《杜甫詩》豈如吾甥不流宕,丞相中郞丈人行。

《韻會》行行,剛健貌。《論語》子路行行如也。

《類篇》下朗切,音沆。義同。

《韻補》叶先韻。《焦氏·易林》缺破不完,殘祭側偏。公孫幽遏,跛踦後行。

《集韻》乎監切,音嗛。與銜同。

【诸】

諸【酉集上】【言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9画

〔古文〕渚平聲。《說文》辯也。《徐曰》別異之辭。《爾雅·釋訓》諸諸,便便,辯也。《註》皆言辭辯給也。

《玉篇》非一也。皆言也。《正韻》凡衆也。《書·舜典》歷試諸艱。《詩·邶風》孌彼諸姬。《史記·賈誼傳》紛亂諸事。

《廣雅》之也,於也。《穀梁傳·莊二十四年》迎者行見諸,舍見諸。《註》諸,之也。《禮·射義》射求正諸己。《註》諸,猶於也。

《韻會》語助辭。《詩·邶風》日居月諸。《疏》居,諸,語助也。《公羊傳·桓六年》其諸以病桓與。《註》其諸,辭也。

《韻會》有諸,疑辭。《孟子》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諸。

于諸,寘也。《公羊傳·哀六年》乞使人迎陽生,于諸其家。《註》齊人語也。

諸侯,國君也。《易·比卦》先王以建萬國,親諸侯。

官名。《周禮·夏官》諸子。《註》主公卿大夫士之子者。或曰庶子。

神名。《淮南子·地形訓》諸稽攝提條風之所生也。

諸比,凉風之所生也。《註》皆天神名。

因諸,齊獄名。《公羊傳·昭二十一年》宋南里者何若。曰:因諸者然。《註》因諸者,齊故人之地。

諸于,衣名。《前漢·元后傳》政君獨衣絳緣諸于。《師古註》諸于,大掖衣,卽袿衣之類也。

偏諸,衣緣也。《賈誼傳》爲之繡衣絲履偏諸緣。《師古註》若今織成,以爲要襻及褾領者。

《韻會》方諸,鑑名。以取明水於月。

《釋名》諸,儲也。藏以爲儲,待給冬月用之也。《禮·內則》桃諸、梅諸。《疏》王肅云:諸,菹也。謂桃菹、梅菹,卽今之藏桃、藏梅也。

《周禮·天官·六飮疏》紀莒之閒名諸爲濫。

草木名。《爾雅·釋木》諸慮,山櫐。《註》今江東呼櫐爲藤,似葛而麤大。《嵆含·南方草木狀》諸蔗一曰甘蔗,交阯所生者。

獸名。《山海經》單張山有獸,狀如豹,長尾,人首牛耳一目,名曰諸犍。

敖岸山有獸,狀如白鹿,四角,名曰夫諸。

蟲名。《爾雅·釋魚》蟾諸。《註》似蝦蟆,居陸地,淮南謂之去蚥。一作詹諸,互詳詹字註。

山水名。《山海經》諸餘之山,諸餘之水出焉。

邑名。《春秋·莊二十九年》城諸及防。《註》諸、防,皆魯邑。《前漢·地理志》琅琊郡有諸縣。《註》春秋城諸及鄆者。

澤名。《爾雅·釋地》宋有孟諸。《疏》一曰望諸。一曰孟豬。互詳豕部豬字註。

姓。《說苑》越大夫諸發。《唐書》兵部侍郞諸道。

複姓。《漢書》有諸葛豐。《三國志》有諸葛亮。

《廣韻》正奢切《集韻》之奢切,音遮。亦姓也。《風俗通》漢有洛陽令諸於。《何氏姓苑》吳人。

《南唐書·妖賊傳》諸祐,蘄州獨木人。《註》諸音查。《正字通》六麻有諸姓,音查。按本作字註。

《字彙》常如切,音稌。詹諸,蝦蟆也。《六書正譌》別作蟾蜍,非。

相关诗句
毋遂姚崇非 当法太宗是 贞观何远而 推此及四海 试以诚至推 勿谓此道迂 风俗端可移 郡国其颁行 连帅阃外威 上宰天下平 下付百职司 宣示刍荛言 或可赞万几 庶几持一得 排云叫天扉 便当如负暄 今者亲见之 曩闻斯行诸 果适他山飞 悠哉翔而集 容与天云垂 蝗方蔽天来 虽死甘如饴 天乎弗遐弃 众戾幸见归 一善倘可穰 我瘠难再肥 尔众易暴寡 谨勿增我悲 谨勿鸠尔类 馀则糁藿葵 俾其丰粢盛 勿令秋庾亏 毋使我稼伤 伴我食蕨薇 倘尔因我来 胡为乎来兹 小复相与言 滂然挥涕洟 见之辄怵惕 出入荒芃茨 趯趯五六辈 我适田中归 仲夏月既望 大明烛冥迷 再拜嘉昌言 拳拳其敢辞 我固肃听瑩 可以延贞祺 可以弭灾异 力胜勿自欺 德合倘可行 下逮兆庶微 上自天子圣 以为百世师 盍广成汤心 汤德常巍巍 世变日益下 人力恶乎施 设或遇水旱 徒欲徇己私 不能格天心 彼类尤蕃滋 氓力日困毙 捕逐期毋遗 号令速且严 田稚难支持 虫横加暴残 燮理颇失宜 开元天宝间 老瓦相淋漓 太仓皆充盈 凶岁稔不饥 良苗曾勿伤 捷于声响随 上帝斯下临 厥类举族移 奋然事吞噬 罪己勇不疑 未旦坐以待 丙夜长怀思 民瘼副所求 遄复侵京畿 初传满郡国 蝗起夫何为 当此全盛际 惜哉封德彝 善乎魏郑公 毫发无参差 虞夏相较量 九重垂裳衣 四海同车书 股肱良倚毗 腹心颇胜任 内则傅与伊 外则方与虎 道路无拾遗 行旅弗赍粮 文教渐戎夷 呻吟化讴歌 民生皆熙熙 伊昔贞观中 使我繁言辞 嗟子昧理道 理乱慵考稽 耕稼徒勤劳 但习山林卑 不知朝廷尊 又弗闻书诗 谅不阅图史 抑非狂则痴 甚矣戆且愚 却立双颦眉 问之何因尔 饮笑辄见嗤 傍睨听我言 不出昌明时 使其果有知 我谓蝗无知 人言蝗有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