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裹旧巾帻

出自:清代·杨宾《述怀五百字留别吴门诸同学》

拼音:[bāo][guǒ][jiù][jīn][zé]

平仄:平仄仄平平

忆昔居安城,发覆才半额。
举止异常儿,父母争怜惜。
自谓守青缃,终身寄篇籍。
薄有良田畴,东西免怵迫。
孰知生不辰,风波荡几席。
悲哉我二人,家破投蛮貊。
道远八千里,冰坚五六尺。
关云片片黄,塞草荒荒白。
平生未出门,出门乃局蹐。
不复见中原,焉能得安宅。
犹记送行时,舟泊姑苏驿。
大母惨不言,仲父相扶掖。
宛转就母怀,仓皇竟无策。
牵衣哭一声,寸寸肝肠磔。
弟妹年更小,但闻语啧啧。
我尚无所知,彼亦何足责。
仲父养军中,不作沟中瘠。
车骑有香囊,仲郢无牙笏。
春冬搦管书,秋夏弯弓射。
覆巢赖有此,亦足安魂魄。
蹉跎八九年,仲父复易箦。
故乡未得归,大母垂黄发。
极北望我父,血流双眼赤。
纵有断鸿飞,奈此重关隔。
可怜七尺躯,怅怅何所适。
从兹事砚田,长作吴中客。
愧乏济川才,又非凌风翮。
谬辱诸贤豪,谓可倾肝膈。
班荆多赠缟,盘飧或寘璧。
借以供大母,庶几慰日夕。
而乃天不吊,大母溘焉没。
客路挽灵车,家山谋窆穸。
窆穸复踟躇,宁忍闻沙碛。
恐我父母知,老年伤踊擗。
终念此大事,敢用私情格。
所赖有季弟,晨昏强宽释。
同气有三人,季不离亲侧。
大母在堂时,仲亦关东役。
嗟予独何人,廿载情空剧。
赎罪少黄金,鸣冤须肺石。
天子昨南巡,愿以身代谪。
銮舆已垂问,鞭挞仍遭斥。
自叹一男儿,遇事能擘画。
翻不若缇萦,上书传史册。
岁月如逝波,转眼已非昔。
更不省庭闱,生子诚何益。
结束新征衣,包裹旧巾帻
挥手别亲朋,洒泪辞叔伯。
萧萧白日寒,渺渺云山碧。
谁云道路长,今日乾坤窄。

查看原文

注释

【包裹】1.包;包扎:用布把伤口~起来。 2.包扎成件的包儿:他肩上背着一个小~ㄧ我到邮电局寄~去。
【巾帻】1.头巾,以幅巾制成的帽子。 2.指戴上头巾。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包】

包【子集下】【勹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3画

《廣韻》布交切《集韻》班交切,音苞。《說文》包,象人褱姙。已在中,象子未成形也。元氣起於子。子,人所生也。男左行三十,女右行二十,俱立於巳,爲夫婦褱姙於巳。巳爲子,十月而生,男起巳至寅,女起巳至申,故男年始寅,女年始申也。

容也。《易·泰卦》九二包荒,用馮河。

裹也。《書·禹貢》包匭菁茅。《禮·樂記》倒載干戈,包以虎皮。

《前漢·班固敘傳》包漢舉信。《註》劉德曰:包,取也。

通作苞。叢生也。《書·禹貢》草木漸包。

姓。《廣韻》楚大夫申包胥之後。漢有大鴻臚包咸。

山名。《山海經註》吳縣南,太湖中包山下有洞庭穴,號爲地脈。

《集韻》《正韻》蒲交切,音咆。《集韻》匏亦作包。

庖通作包。《易·姤卦》包有魚。《繫辭》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

《韻補》房尤切,音浮。地名。春秋,公及莒人盟于包來。左氏作孚。通雅,古呼包如孚,脬與胞,桴與枹,莩與苞,浮與抱之類,同原相因,故互通。

叶補苟切,褒上聲,裹也。《詩·召南》野有死麕,白茅包之。有女懷春,吉士誘之。

【裹】

裹【申集下】【衣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韻會》古火切,音果。《玉篇》包也。《詩·大雅》乃裹糇糧。《莊子·大宗師》裹飯而往食之。

《宋玉·高唐賦》綠葉紫裹。《註》裹,猶房也。

《郭璞·江賦》濯穎散裹。《註》裹,謂草實也。

《說文》纏也。

《集韻》古臥切,音過。義同。

《韻會》指所包之物也。

【旧】

舊【未集下】【臼部】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2画

《唐韻》《集韻》《韻會》巨救切《正韻》巨又切,音柩。《說文》鴟舊,舊留也。《徐曰》卽怪鴟也。

《廣韻》故也。《增韻》對新之稱。《詩·豳風》其新孔嘉,其舊如之何。《左傳·僖二十八年》輿人誦,原田每每,舍其舊,而新是謀。《公羊傳·莊二十九年》新延廄者何。修舊也。

久也。《詩·大雅》於乎小子,告爾舊止。《箋》舊,久也。

《韻會》昔也,老宿也。

姓。漢上黨太守舊彊。

與柩同。《金史·蔡珪傳》燕靈王舊。舊,古柩字通用。

《韻會》《正韻》巨九切,音臼。義同。

《集韻》許尤切,音休。與鵂同。

《韻補》叶巨己切,音技。《詩·大雅》匪上帝不時,殷不用舊。時音氏。《又》維今之人,不尚有舊。叶上里。

叶巨寄切,音忌。《韋成詩》天子我監,登我三事。顧我傷墜,爵復我舊。

《管子·牧民篇》不恭祖舊,則孝弟不備。◎按唐韻正,舊音忌,則忌亦正音,非叶音。

叶去九切,音糗。《前漢·敘傳》三枿之起,本根旣朽。枯楊生華,曷惟其舊。

【巾】

巾【寅集中】【巾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0画

《集韻》《韻會》《正韻》居銀切,音䘜。《說文》佩巾也。《禮·內則》盥卒授巾。《註》巾以帨手。

《正韻》蒙首衣也。《玉篇》佩巾,本以拭物,後人著之於頭。《急就篇註》巾者,一幅之巾,所以裹頭也。《揚子·方言》覆結,謂之幘巾。《釋名》巾,謹也。二十成人,士冠庶人巾,當自謹修於四敎也。

《正韻》羃也。《周語》靜其巾羃。《註》巾羃,所以覆尊彝。

被巾。《揚子·方言》帍裱謂之被巾。《註》婦人領巾也。

《類篇》衣也。《周禮·春官》巾車。《註》巾猶衣也。《疏》謂玉金象革衣飾其車,故訓巾猶衣也。

《正韻》帉也。《說文》楚謂大巾曰。

《揚子·方言》蔽厀,魏宋南楚之閒謂之巨巾。

《急就篇註》巾,一曰裹足之巾,若今裒足布也。

巾車,官名。《周禮·春官·巾車註》巾車,車官之長。

《五音集韻》姜螼切,音巹,飾也。

《集韻》《類篇》香靳切,音焮。義同。

【帻】

幘【寅集中】【巾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賤執事,不冠者之所服也。元帝額有壯髮,不欲使人見,始進幘服之,羣臣皆隨焉。然尚無巾,至王莽內加巾,故言王莽禿幘施屋。《後漢·輿服志》古者有冠無幘,秦加武將首飾爲絳袙,以表貴賤。其後稍稍作顏題。漢興,續其顏,却摞之,施巾連題。却覆之,今喪幘是其制也,名之曰幘。幘者,賾也,頭首嚴賾也。至孝文,乃高顏題,續之爲耳,崇其巾爲屋,合後施收上下,羣臣貴賤皆服之。文者長耳,武者短耳。尚書賾收方三寸,名曰納言。未冠童子幘無屋。《隋書·禮儀志》文者長耳,謂之介幘。武者短耳,謂之平上幘。

與䶦同。《集韻》齒相値。亦作幘。《左傳·定九年》晳幘而衣貍製。《註》幘,齒上下相値也。

相关诗句
今日乾坤窄 谁云道路长 渺渺云山碧 萧萧白日寒 洒泪辞叔伯 挥手别亲朋 包裹旧巾帻 结束新征衣 生子诚何益 更不省庭闱 转眼已非昔 岁月如逝波 上书传史册 翻不若缇萦 遇事能擘画 自叹一男儿 鞭挞仍遭斥 銮舆已垂问 愿以身代谪 天子昨南巡 鸣冤须肺石 赎罪少黄金 廿载情空剧 嗟予独何人 仲亦关东役 大母在堂时 季不离亲侧 同气有三人 晨昏强宽释 所赖有季弟 敢用私情格 终念此大事 老年伤踊擗 恐我父母知 宁忍闻沙碛 窆穸复踟躇 家山谋窆穸 客路挽灵车 大母溘焉没 而乃天不吊 庶几慰日夕 借以供大母 盘飧或寘璧 班荆多赠缟 谓可倾肝膈 谬辱诸贤豪 又非凌风翮 愧乏济川才 长作吴中客 从兹事砚田 怅怅何所适 可怜七尺躯 奈此重关隔 纵有断鸿飞 血流双眼赤 极北望我父 大母垂黄发 故乡未得归 仲父复易箦 蹉跎八九年 亦足安魂魄 覆巢赖有此 秋夏弯弓射 春冬搦管书 仲郢无牙笏 车骑有香囊 不作沟中瘠 仲父养军中 彼亦何足责 我尚无所知 但闻语啧啧 弟妹年更小 寸寸肝肠磔 牵衣哭一声 仓皇竟无策 宛转就母怀 仲父相扶掖 大母惨不言 舟泊姑苏驿 犹记送行时 焉能得安宅 不复见中原 出门乃局蹐 平生未出门 塞草荒荒白 关云片片黄 冰坚五六尺 道远八千里 家破投蛮貊 悲哉我二人 风波荡几席 孰知生不辰 东西免怵迫 薄有良田畴 终身寄篇籍 自谓守青缃 父母争怜惜 举止异常儿 发覆才半额 忆昔居安城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