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君为人性疏达

出自:宋代·释契嵩《送章表民秘书》

拼音:[ài][jūn][wéi,wèi][rén][xìng][shū][dá]

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

一日夫子来山陲,来言去别将何之。
清尘旧尉亦皆至,鲜车轻佩光陆离。
入门顾我颜色好,林下把袂相追随。
笑傲恣肆意气豪,举首不觉白日攲。
拂榻乃留岩宇宿,纸衾蒲席诚可嗤。
不计丰约但适美,唯唯无语相拒违。
是时春和二月半,永夜耿耿轻寒微。
高谈交发雅兴合,如瓶注泉争淋漓。
须臾促席命言志,直吐胸臆撝淳词。
人心不同有如面,平生各自有所为。
表民卒然趋席端,曰吾有志人不知。
末俗浅近乌足语,含哺未吐长嗟咨。
少从先生学经典,不探枝叶穷根基。
帝王之道断可识,殷盘周诰无复疑。
古今事业贵适用,文意述作须有规。
岂类童稚空琢刻,画饼不能疗朝饥。
十五孜孜事文字,磨砻笔砚精神罢。
长篇大轴浩无数,慷慨但欲扶政治。
前年补吏来浙右,局务冗俗不可窥。
倾怀欲效王霸略,骐骥捕鼠非宜宜。
钱唐大府多达官,品秩相较我最卑。
孟轲独负浩然气,谁能敛袂长低眉。
丈夫所重以道进,青云万里须自驰。
咄嗟顾我胡为者,甘以门荫为身资。
遂为谢病远引去,遽与簪组相差池。
胶西董生苟可慕,下帷克苦穷书诗。
閒居落莫多感激,所感时政生瑕玼。
贱臣抱节私自效,作书万字投丹墀。
天阍深岩在西北,引领一望云??。
德音毕竟不下报,漫陈肝胆空涕洟。
嗟嗟吾生时命谬,不遇当时甘佚遗。
龙蛇之蛰尺蠖屈,万物不时须自怡。
我家田园在南国,亦有溪山名武夷。
泉甘壤黑堪稼穑,归与老农事镃基。
余与感之闻此语,精神飞动惊支颐。
深谋远虑不可测,沧溟无底天无涯。
阊阖门前无限客,摩肩踏足争前词。
暖衣饱食恣气艳,几辈卓荦能如斯。
诗君更前与君语,何必轻沮烦孜孜。
嘉谷冬收槿朝发,众物荣茂有疾迟。
不闻伊尹五干汤,尧舜之道方得施。
贤杰轻身重天下,岂使汲汲营其私。
况当夷狄侮中国,蹂践二鄙翻地皮。
将军诛讨苦未剋,百万师老劳旌旗。
凶年乐岁复间作,风雨霜雪犹不时。
天子勤政不暇食,亦待才能相补裨。
庙堂之上有君子,聪明岂肯饶皋夔。
执秉公道尊大匠,裁度杞梓宁参差。
爱君为人性疏达,不以其教交相訾。
临风明月千里别,祝词岂惮倾肝脾。
俗人好毁寡乐善,嘉名清节慎莫亏。
朝廷若问平津策,贤良第一非君谁。

查看原文

注释

【为人】1.做人处世接物。 2.指人在形貌或品性方面所表现的特征。 3.谓区别于万物而作为人。 4.犹体面。 5.谓男女交媾。
【人性】1.人的各种特性或属性的总和与概括。是人的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的统一。人的社会属性反映了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由人的社会关系总和所决定的。人性具有历史性,它取决于社会生活的发展。人性在阶级社会里主要表现为阶级性。 2.指人的正常的情感理性:为着贪婪而失掉人性|不通人性。
【疏达】1.亦作"疏达"。 2.豁达;开朗。 3.通达。 4.指通晓。 5.疏浚使通畅。 6.泛指通畅。 7.豁亮﹐敞亮。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爱】

愛【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古文〕同㤅。仁之發也。从心旡聲。

親也,恩也,惠也,憐也,寵也,好樂也,吝惜也,慕也,隱也。

《孝經·諫諍章疏》愛者,奉上之通稱。

《諡法》嗇於賜與曰愛。

姓。宋刺史愛申。

叶烏胃切,音穢。《詩·小雅》心乎愛矣,遐不謂矣。《楚辭·九章》世溷濁莫吾知,人心不可謂兮。知死不可讓,願勿愛兮。《袁宏·名臣贊》滄海橫流,玉石同碎。達人兼善,廢已存愛。《謝瞻·答靈運詩》尋塗塗旣睽,卽理理已對。絲路有恆悲,矧乃所在愛。小篆作㤅。

【君】

君【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音軍。《說文》尊也。从尹,發號,故从口。《白虎通》君者,羣也,羣下歸心也。《易·師卦》大君有命。《書·大禹謨》皇天眷命,奄有四海,爲天下君。

凡有地者,皆曰君。《儀禮·子夏傳》君,至尊也。《註》天子,諸侯,及卿大夫有地者皆曰君。《晉語》三世仕家君之。

夫人亦稱君。《詩·鄘風》我以爲君。《傳》君國小君。《箋》夫人對君稱小君。《論語》邦君之妻,邦人稱之曰君夫人。稱諸異邦曰寡小君,異邦人稱之亦曰君夫人。

子稱父母曰君。《易·家人》家人有嚴君焉,父母之謂也。

子孫稱先世皆曰君。《孔安國·尚書序》先君孔子,生于周末。

兄稱弟曰君。《杜牧·爲弟墓誌》君諱顗。

妾稱夫曰君。《禮·內則》君已食徹焉。《註》此謂士大夫之妾也。《儀禮·喪服》妾謂君。《註》妾謂夫爲君者,不得體之,加尊之也,雖士亦然。《疏》以妻得體之,得名爲夫,妾雖接見於夫,不得體敵,故加尊之,而名夫爲君。

婦稱夫亦曰君。《古樂府》十七爲君婦。

夫稱婦曰細君。《前漢·東方朔傳》歸遺細君,又何仁也。

上稱下亦曰君。《史記·申屠嘉傳》上曰:君勿言吾私之。

封號曰君。《史記·商君傳》秦封之於商十五邑,號爲商君。

婦人封號亦曰君。《史記·外戚世家》尊皇太后母臧兒爲平原君。

彼此通稱亦曰君。《史記·司馬穰苴傳》百姓之命,皆懸於君。君謂莊賈也。

《張儀傳》舍人曰:臣非知君,知君乃蘇君。

隱士就聘者曰徵君。《後漢·逸民韓康傳》亭長以韓徵君當至。

持節出使者曰使君。《後漢·恂傳》非敢脅使君。

《諡法》慶賞威曰君,從之成羣曰君。

君子,成德之稱。《易·乾卦》君子,終曰乾乾。《論語》不亦君子乎。《註》君子,成德之名。

姓。《正字通》明有君助。

叶姑員切,音涓。《劉向·烈女傳》引過推讓,宣王悟焉。夙夜崇道,爲中興君。

【为】

爲【巳集中】【爪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音潙。《說文》母猴也。其爲禽好爪。爪母猴象也。下腹爲母猴形。王育曰:爪象形也。

《爾雅·釋言》作,造,爲也。《書·益稷》予欲宣力四方汝爲。《洪範》有猷有爲有守。

治也。《晉語》疾不可爲也。《註》爲,治也。

使也。《魯語》其爲後世昭前之令聞也。《註》爲,猶使也。

語詞。《前漢·武帝紀》何但亡匿幕北寒苦之地爲。

姓。《廣韻》風俗通云:漢有南郡太守爲昆。《韻會》魯昭公子公爲之後。

《廣韻》《集韻》《韻會》于僞切,音䧦。《廣韻》助也。《增韻》所以也,緣也,被也,護也,與也。《書·咸有一德》臣爲上爲德,爲下爲民。《釋文》爲上爲下之爲,于僞反。徐云:四爲字皆于僞反。

《多士》惟我下民秉爲。《詩·大雅》福祿來爲。《箋》爲,猶助也。《釋文》于僞反,協句如字。

叶吾何切,音莪。《詩·王風》有兔爰爰,雉離于羅。我生之初,尙無爲。我生之後,逢此百罹,尙寐無吪。

【人】

人【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2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音仁。《說文》天地之性最貴者也。《釋名》人,仁也,仁生物也。《禮·禮運》人者,天地之德,隂陽之交,鬼神之會,五行之秀氣也。

一人,君也。《書·呂》一人有慶,兆民賴之。

予一人,天子自稱也。《湯誥》嗟爾萬方有衆,明聽予一人誥。

二人,父母也。《詩·小雅》明發不寐,有懷二人。

左人,中人,翟國二邑。

官名。《周禮》有庖人,亨人,漿人,凌人之類。

楓人,老楓所化,見《朝野僉載》。

蒲人,艾人,見《歲時記》。

姓。明人傑。

左人,聞人,俱複姓。

《韻補》叶如延切,音然。《劉向·列女頌》望色請罪,桓公嘉焉。厥後治內,立爲夫人。

【性】

性【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息正切,音姓。《中庸》天命之謂性。《註》性是賦命自然。《孝經·說曰》性者,生之質也。若木性則仁,金性則義,火性則禮,水性則知,土性則信。

《通論》性者,生也。《周禮·地官·大司徒》以土會之法,辨五地之物生。杜子春讀生爲性。《賈疏》性亦訓生,義旣不殊,故後鄭不破之也。

《貉隸註》不生乳。劉音色敬切。

無爲而安行,曰性之。《孟子》堯舜性之也。

姓。

《集韻》新佞切,音胜。心悸也。《淳曰》性字从生从心,是人生來具是理于心方名曰性。

【疏】

疏【午集上】【疋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所菹切《集韻》《韻會》山於切《正韻》山徂切,。今作疏。《禮·樂記》淸廟之瑟,朱絃而疏越。《註》越,瑟底孔也。畫疏之,使聲遲也。《疏》疏,通也。使兩頭孔相連而通,孔小則聲急,孔大則聲遲。《經解》疏通知遠。

遠也。《詩·大雅》予曰有疏附。《傳》率下親上曰疏附。《箋》疏附,使疏者親也。《禮·曲禮》夫禮者,所以定親疏。

麤也。《詩·大雅》彼疏斯粺。《箋》疏,麤也。謂糲米也。《禮·玉藻》客飧,主人辭以疏。《註》飧者,美主人之食也。疏之言麤也。

《郊特牲》疏布之尚,反女功之始也。

分也。《孟子》禹疏九河。《史記·黥布傳》疏爵而貴之。

稀也。《穀梁傳·隱八年》庚辰大雨雪。《傳》志疏數也。《疏》遠者爲疏,近者爲數也。《禮·祭義》祭不欲疏,疏則怠,怠則忘。《楚辭·九歌》疏緩節兮安歌。《註》使曲節希緩,而安音淸歌。

治也。《謝靈運·登石門最高頂詩》疏峰抗高館,對嶺臨迴溪。《註》疏治也。

刻也。《禮·明堂位》疏屛,天子之廟飾也。《疏》疏,刻也。屛,樹也。謂刻於屛樹,爲雲氣蠱獸也。《又》殷以疏勺。《註》疏,通刻其頭。《後漢·梁冀傳》窗牖皆綺疏靑瑣。《註》鏤爲綺文也。

畫也。《管子·問篇》大夫疏器。《註》疏,飾畫也。《何晏·景福殿賦》羅疏柱之汨越。《註》疏柱,畫柱也。

徹也。《晉語》公伐原,令以三日之糧,三日而原不降,公令疏軍而去之。《註》蔬,徹也。

布也。《楚辭·九歌》疏石蘭兮爲芳。《註》疏,布也。

大也。《揚子·太經》方州部家,三位疏成。《註》疏,大也。

菜也。與蔬同。《周禮·天官·大宰》以九職任萬民,八曰臣妾,聚斂疏材。《註》疏材,百草根實可食者,疏不熟曰饉。《釋文》菜也。

《地官·委人》凡疏材木材。凡畜聚之物。註疏材,艸木有實者。

《淮南子·道應訓》子佩疏揖,北面立於殿下。《註》疏,徒跣也。

扶疏,枝葉盛貌。《揚子·太經》見小勿用,以我扶疏。《註》秋木扶疏而大,故可用。

《正韻》渠疏杷也。

疏躍,布散也。《淮南子·俶眞訓》今夫萬物之疏躍枝舉,百事之莖葉條枝,皆本于一根,而條循千萬也。

疏疏,衣服盛貌。《韓詩外傳》子路盛服見孔子,孔子曰:由,疏疏者何也。

《揚子·太經》穀不穀,失疏數。《註》疏數,不平也。

姓。漢疏廣,疏受。

國名。《潛夫論》捿疏猗姓。《路史》夏世侯伯也。

山名。《山海經》貳負之臣曰危,危與貳負殺窫窳,帝乃梏之疏屬之山。《註》按文中子云:疏屬之南,汾水之曲,卽斯山也。

鳥名。《禮·曲禮》雉曰疏趾。《疏》雉肥則兩足開張,趾相去疏也。

獸名。《山海經》帶山有獸,焉其狀如馬。一角有錯,其名曰䑏疏。

《韻會補》與梳通。揚雄,頭蓬不暇梳。

《集韻》孫租切,音蘇。粗也。

《廣韻》所助切《正韻》所故切,也。《揚雄·解嘲》獨可抗疏時道是非。

記注也。

《韻補》叶山宜切,音詩。《劉章·耕田歌》深耕穊種,立苗欲疏。非其種者,鋤而去之。

【达】

达【酉集下】【辵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3画

《廣韻》《集韻》达。《註》达,滑也。

《集韻》他達切,音闥。與㒓同。《博雅》逃也。一曰行不相遇。

陁葛切,音達。與達同。通也。一曰迭也。俗作迖、迏,非。

相关诗句
贤良第一非君谁 朝廷若问平津策 嘉名清节慎莫亏 俗人好毁寡乐善 祝词岂惮倾肝脾 临风明月千里别 不以其教交相訾 爱君为人性疏达 裁度杞梓宁参差 执秉公道尊大匠 聪明岂肯饶皋夔 庙堂之上有君子 亦待才能相补裨 天子勤政不暇食 风雨霜雪犹不时 凶年乐岁复间作 百万师老劳旌旗 将军诛讨苦未剋 蹂践二鄙翻地皮 况当夷狄侮中国 岂使汲汲营其私 贤杰轻身重天下 尧舜之道方得施 不闻伊尹五干汤 众物荣茂有疾迟 嘉谷冬收槿朝发 何必轻沮烦孜孜 诗君更前与君语 几辈卓荦能如斯 暖衣饱食恣气艳 摩肩踏足争前词 阊阖门前无限客 沧溟无底天无涯 深谋远虑不可测 精神飞动惊支颐 余与感之闻此语 归与老农事镃基 泉甘壤黑堪稼穑 亦有溪山名武夷 我家田园在南国 万物不时须自怡 龙蛇之蛰尺蠖屈 不遇当时甘佚遗 嗟嗟吾生时命谬 漫陈肝胆空涕洟 德音毕竟不下报 引领一望云?? 天阍深岩在西北 作书万字投丹墀 贱臣抱节私自效 所感时政生瑕玼 閒居落莫多感激 下帷克苦穷书诗 胶西董生苟可慕 遽与簪组相差池 遂为谢病远引去 甘以门荫为身资 咄嗟顾我胡为者 青云万里须自驰 丈夫所重以道进 谁能敛袂长低眉 孟轲独负浩然气 品秩相较我最卑 钱唐大府多达官 骐骥捕鼠非宜宜 倾怀欲效王霸略 局务冗俗不可窥 前年补吏来浙右 慷慨但欲扶政治 长篇大轴浩无数 磨砻笔砚精神罢 十五孜孜事文字 画饼不能疗朝饥 岂类童稚空琢刻 文意述作须有规 古今事业贵适用 殷盘周诰无复疑 帝王之道断可识 不探枝叶穷根基 少从先生学经典 含哺未吐长嗟咨 末俗浅近乌足语 曰吾有志人不知 表民卒然趋席端 平生各自有所为 人心不同有如面 直吐胸臆撝淳词 须臾促席命言志 如瓶注泉争淋漓 高谈交发雅兴合 永夜耿耿轻寒微 是时春和二月半 唯唯无语相拒违 不计丰约但适美 纸衾蒲席诚可嗤 拂榻乃留岩宇宿 举首不觉白日攲 笑傲恣肆意气豪 林下把袂相追随 入门顾我颜色好 鲜车轻佩光陆离 清尘旧尉亦皆至 来言去别将何之 一日夫子来山陲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