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感时政生瑕玼

出自:宋代·释契嵩《送章表民秘书》

拼音:[suǒ][gǎn][shí][zhèng][shēng][xiá][cī,cǐ]

平仄:仄仄平仄平平平

一日夫子来山陲,来言去别将何之。
清尘旧尉亦皆至,鲜车轻佩光陆离。
入门顾我颜色好,林下把袂相追随。
笑傲恣肆意气豪,举首不觉白日攲。
拂榻乃留岩宇宿,纸衾蒲席诚可嗤。
不计丰约但适美,唯唯无语相拒违。
是时春和二月半,永夜耿耿轻寒微。
高谈交发雅兴合,如瓶注泉争淋漓。
须臾促席命言志,直吐胸臆撝淳词。
人心不同有如面,平生各自有所为。
表民卒然趋席端,曰吾有志人不知。
末俗浅近乌足语,含哺未吐长嗟咨。
少从先生学经典,不探枝叶穷根基。
帝王之道断可识,殷盘周诰无复疑。
古今事业贵适用,文意述作须有规。
岂类童稚空琢刻,画饼不能疗朝饥。
十五孜孜事文字,磨砻笔砚精神罢。
长篇大轴浩无数,慷慨但欲扶政治。
前年补吏来浙右,局务冗俗不可窥。
倾怀欲效王霸略,骐骥捕鼠非宜宜。
钱唐大府多达官,品秩相较我最卑。
孟轲独负浩然气,谁能敛袂长低眉。
丈夫所重以道进,青云万里须自驰。
咄嗟顾我胡为者,甘以门荫为身资。
遂为谢病远引去,遽与簪组相差池。
胶西董生苟可慕,下帷克苦穷书诗。
閒居落莫多感激,所感时政生瑕玼
贱臣抱节私自效,作书万字投丹墀。
天阍深岩在西北,引领一望云??。
德音毕竟不下报,漫陈肝胆空涕洟。
嗟嗟吾生时命谬,不遇当时甘佚遗。
龙蛇之蛰尺蠖屈,万物不时须自怡。
我家田园在南国,亦有溪山名武夷。
泉甘壤黑堪稼穑,归与老农事镃基。
余与感之闻此语,精神飞动惊支颐。
深谋远虑不可测,沧溟无底天无涯。
阊阖门前无限客,摩肩踏足争前词。
暖衣饱食恣气艳,几辈卓荦能如斯。
诗君更前与君语,何必轻沮烦孜孜。
嘉谷冬收槿朝发,众物荣茂有疾迟。
不闻伊尹五干汤,尧舜之道方得施。
贤杰轻身重天下,岂使汲汲营其私。
况当夷狄侮中国,蹂践二鄙翻地皮。
将军诛讨苦未剋,百万师老劳旌旗。
凶年乐岁复间作,风雨霜雪犹不时。
天子勤政不暇食,亦待才能相补裨。
庙堂之上有君子,聪明岂肯饶皋夔。
执秉公道尊大匠,裁度杞梓宁参差。
爱君为人性疏达,不以其教交相訾。
临风明月千里别,祝词岂惮倾肝脾。
俗人好毁寡乐善,嘉名清节慎莫亏。
朝廷若问平津策,贤良第一非君谁。

查看原文

注释

【感时】感慨时序的变迁或时势的变化。
【时政】1.犹时令。按岁时节令制定的有关农事的政令。 2.当时的政治措施。
【瑕玼】见"瑕疵"。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所】

所【卯集中】【户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數上聲。《說文》伐木聲也。从斤,戶聲。

處所。《詩·鄭風》獻于公所。

《商頌》及爾斯所。

《漢制》車駕所在曰行在所。《蔡邕·獨斷》天子以四海爲家,故所在曰行在所。

《關西方言》致力于一事爲所。所謂絕利一源也。《書·無逸》君子所其無逸。

《召誥》王敬作所。

語辭。《論語》視其所以,觀其所由。

誓辭。《論語》予所否者。《左傳·僖二十四年》所不與舅氏同心者。

指物之辭。《禮·檀弓》其高可隱也。《註》謂高四尺所。《前漢·疏廣傳》問金餘尙有幾所。《註》幾所,猶幾許也。《張良傳》父去里所復還。《註》里所,猶里許也。

姓。漢武帝時諫議大夫所忠。

叶襄里切,音徙。《班固·西都賦》繚以宮牆,四百餘里。離宮別館,三十六所。

【感】

感【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古文〕古禫切,甘上聲。《廣韻》動也。从心咸聲。《增韻》格也,觸也。《易·咸卦》天地感而萬物化生,聖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

《字彙補》戸坎切。與撼通。《詩·召南》無感我帨兮。

《集韻》《正韻》胡紺切。與憾通。恨也。《左傳·昭十一年》唯蔡於感。咸有感義,故感字从咸。

【时】

時【辰集上】【日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旹《唐韻》《集韻》《韻會》市之切《正韻》辰之切,音蒔。《說文》四時也。《釋名》四時,四方各一時。時,期也,物之生死各應節期而至也。《書·堯典》敬授人時。《傳》敬記天時以授人也。《又》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閏月定四時成歲。《禮·孔子閒居》天有四時,春秋冬夏。《淮南子·天文訓》隂陽之專精爲四時。《又》三月而爲一時。

《韻會》辰也,十二時也。

《廣韻》是也。《書·堯典》黎民於變時雍。《傳》時,是也。《詩·大雅》曰止曰時,築室于兹。《朱傳》可以止于是,而築室矣。

《博雅》伺也。《論語》孔子時其亡也,而往拜之。《疏》謂伺虎不在家時而往謝之。

《博雅》善也。《廣韻》中也。

地名。《左傳·莊九年》戰于乾時。《註》乾時,齊地。時水在樂安界,岐流旱則竭涸,故曰乾時。

姓。《廣韻》良吏傳有時苗。《何氏姓苑》云:今鉅鹿人。

與塒同。《詩·王風》雞棲于塒。《釋文》塒,本亦作時。

《韻補》叶上紙切。《王粲·七釋》不以志易道,不以身後時。進德修業,與世同理。

叶側吏切。《屈原·離騷》忳鬰邑余侘傺兮,吾獨窮苦乎此時也。叶下態,態音替。

【政】

政【卯集下】【攴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之盛切,音正。《說文》正也。《釋名》政,正也,下所取正也。《易·賁卦》君子以明庶政。《書·舜典》以齊七政。《傳》日月五星各異政。

《洪範》農用八政。《疏》食爲八政之首,故以農言之。《周禮·天官·大宰》建邦之六典,四曰政典,以平邦國,以正百官,以均萬民。《左傳·桓二年》政以正民。

《禮·王制》五十不從力政。《註》力政,城道之役也。

姓。《廣韻》出姓苑。

《集韻》《韻會》諸盈切,音征。賦也。通作征。《周禮·地官·均人》掌均地政。《註》政,讀爲征。地政謂地守地職之稅也。《說文》从攴作政。政字原从攴作。

【生】

生【午集上】【生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音甥。《說文》進也。《玉篇》起也。《莊子·外物篇》凡道不欲壅,壅則哽,哽而不止則跈,跈則衆害生。《註》生,起也。

《玉篇》產也。《博雅》人十月而生。《穀梁傳·莊二年》獨隂不生,獨陽不生,獨天不生,三合然後生。

出也。《易·觀卦》上九觀其生,君子無咎。《註》生,猶動出也。

養也。《周禮·天官·大宰》五曰生以馭其福。《註》生,猶養也。賢臣之老者,王有以養之。《左傳·哀元年》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敎訓。

《韻會》死之對也。《孟子》生,亦我所欲也。《前漢·文帝紀》世咸嘉生而惡死。

造也。《公羊傳·桓八年》遂者何,生事也。《註》生,猶造也。專事之詞。

性也。《書·君》惟民生厚,因物有遷。《傳》言人自然之性敦厚,因所見所習之物,有遷變之道。

《左傳·僖二十七年》於是乎出定襄王,入務利民,民懷生矣。《疏》懷生者,謂有懷之心。

《詩·衞風》旣生旣育,比予于毒。《箋》生,謂財業也。《前漢·高帝紀》不事家人,生產作業。

《周禮·冬官考工記·矢人》凡相笴,欲生而摶。《註》相猶擇也,生謂無瑕蠹也。摶謂圜也。

不熟也。《史記·項羽紀》與一生彘肩。

語辭。《李白·戲杜甫詩》借問別來太瘦生。《歐陽修詩》問向靑州作麼生。

平生,疇昔也。《阮藉詩》平生少年時,趙李相經過。《杜甫詩》平生爲幽興,未惜馬蹄遙。

《正字通》凡事所從來曰生。宋高宗朝,孫楙入覲,嘗論公生明。上問何以生公。曰:廉生公。問何以生廉。曰:儉生廉。上稱善。

所生,祖父也。《詩·小雅》夙興夜寐,毋忝爾所生。《疏》當早起夜臥,行之無辱汝所生之父祖也。

友生,朋友也。《詩·小雅》矧伊人矣,不求友生。

先生,師之稱。諸生,弟子之稱。《韓愈·進學解》國子先生晨入太學招諸生。《史記·酈生傳》高祖謂酈食其,以萬戸封生。《註》師古曰:生猶言先生。文穎曰:諸生也。

先生,父兄也。《論語》有酒食,先生饌。

《儀禮·士冠禮》遂以摯見於鄕大夫鄕先生。《註》鄕先生,鄕中老人爲卿大夫致仕者。《史記·五帝紀》薦紳先生難言之。

《詩·商頌》以保我後生。《朱註》我後生,謂後嗣子孫也。

門生。《裴皡詩》三主禮闈年八十,門生門下見門生。

蒼生,民也。《晉書·謝安傳》安石不出,其如蒼生何。《張協雜詩》冲氣扇九垠,蒼生衍四垂。

《前漢·郊祀志》故神降之嘉生。《註》師古曰:嘉生謂衆瑞。

《楚語》滯則不震,生乃不殖。《註》生,人物也。

水名。《山海經》北二百二十里曰盂山。生水出焉,而東流注于河。《註》卽奢延水也。水西出奢延縣西南赤沙阜,東北流。

姓。《正字通》漢生臨,明生甫申。

微生,浩生,俱複姓。

與牲同。《前漢·昭帝紀》令破烏桓。斬虜獲生有功。《註》獲生口也。

與狌同。《汲冢周書》郭都生生。

《廣韻》《正韻》所敬切《集韻》《韻會》所慶切,音貹。產也。《字彙》俗謂雞生卵。

《集韻》《韻會》所景切,音眚。育也。《論語註》四乳生八子。《陸德明·音義》生,所幸反。

如字。

《正韻》息正切,音性。《周禮·地官·司徒》以土會之灋,辨五土之物生。《註》杜子春讀爲性。

《韻補》叶師莊切,音商。《傅毅·舞賦》在山峨峨,在水湯湯,與志遷化,容不虛生。

叶桑經切,音星。《詩·小雅》雖有兄弟,不如友生。叶寧平。《東方朔·七諫》觀天火之炎煬兮,聽大壑之波聲。引八維以自道兮,含沆瀣以長生。

叶尸連切,音羶。《黃庭經》內養三神可長生,魂欲上天魄入淵,還魂反魄道自然。

【瑕】

瑕【午集上】【玉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乎加切《集韻》《韻會》《正韻》何加切,音遐。《說文》玉小赤也。《前漢·司馬相如傳》赤瑕駁犖。《註》赤瑕,赤玉也。

玉玷也。《左傳·宣十五年》瑾瑜匿瑕。《禮·聘義》瑕不揜瑜。《註》瑕,玉之病也。

過也。《詩·大雅》烈假不瑕。《註》烈,光,假,大,瑕,過也。《左傳·僖七年》予取予求,不汝疵瑕也。《註》不以汝爲罪釁也。

《博雅》瑕,裂也。

遠也。《詩·衞風》不瑕有害。《傳》瑕,遠也。《箋》瑕,猶過也。

《管子·制分篇》故凡用兵者,攻堅則軔,乗瑕則神。《註》瑕,謂虛脆也。

《管子·法法篇》令入而不至謂之瑕。《註》相閒曰瑕。

《字彙補》嚴利之狀。《周禮·冬官考工記》深瑕而澤。

國名。《左傳·成六年》晉人謀去故絳,諸大夫皆曰:必居郇瑕氏之地。《註》郇瑕,古國名。

地名。《左傳·桓六年》楚武王侵隨,使薳章求成焉,軍於瑕以待之。《註》瑕,隨地。《春秋·哀六年》城邾瑕。《大全》邾瑕如魯濟之類,魯有負瑕,故稱邾以別之。《禮·檀弓》公叔文子升于瑕丘。

滋陽,古瑕縣,宋大觀四年,因犯宣聖諱,以西北有嵫山,攺爲嵫陽。

姓。《左傳》周大夫瑕禽。

複姓。《史記·項羽紀》瑕丘。申陽。《註》文穎曰:姓瑕丘。臣瓚曰:瑕丘,縣名。《五音集韻》漢複姓有瑕呂氏。

獸名。《史記·司馬相如傳》格瑕蛤。《前漢·書音義》瑕蛤,獸名。

與遐通。《禮·表記》引《詩·小雅》瑕不謂矣,註瑕之言胡也。

與霞同。《前漢·揚雄傳》翕靑雲之流瑕。《文選》作霞。

《五音集韻》古牙切,音嘉。垂瑕,地名。

古下切,音檟。已也。《詩·大雅》烈假不瑕。鄭康成讀。

《字彙補》呼加切。與蝦同。《張衡·南都賦》駿瑕委蛇。《註》瑕,蝦通。

《韻補》叶音舒。《史記·龜筴傳》日辰不全,故有孤虛。黃金有疵,白玉有瑕。事有所疾,亦有所徐。

叶音何。《陸機·文賦》混姸媸而成體,累良質而爲瑕。象下管之偏疾,故雖應而不和。

【玼】

玼【午集上】【玉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千禮切《韻會》《正韻》此禮切,音泚。《說文》玉色鮮也。引《詩》:新臺有玼。◎按《詩·邶風》今本作泚。

《正字通》凡物之鮮盛者皆曰玼。《詩·鄘風》玼兮玼兮,其之翟也。《傳》翟衣,夫人祭服,刻繒爲翟雉形,釆畫之以爲飾。玼者,言宣姜服飾之盛,如玉色也。

與疵通。《後漢·黃憲傳》靡不服深遠去玼吝。《註》玼音此。說文曰:鮮色也。據此文當爲疵。作玼者,古字通也。

《集韻》此我切,音瑳。

《廣韻》《正韻》雌氏切《集韻》淺氏切,同。

《廣韻》疾移切《集韻》《韻會》才支切,音疵。《廣韻》玉病。

《集韻》玉中石也。

相关诗句
贤良第一非君谁 朝廷若问平津策 嘉名清节慎莫亏 俗人好毁寡乐善 祝词岂惮倾肝脾 临风明月千里别 不以其教交相訾 爱君为人性疏达 裁度杞梓宁参差 执秉公道尊大匠 聪明岂肯饶皋夔 庙堂之上有君子 亦待才能相补裨 天子勤政不暇食 风雨霜雪犹不时 凶年乐岁复间作 百万师老劳旌旗 将军诛讨苦未剋 蹂践二鄙翻地皮 况当夷狄侮中国 岂使汲汲营其私 贤杰轻身重天下 尧舜之道方得施 不闻伊尹五干汤 众物荣茂有疾迟 嘉谷冬收槿朝发 何必轻沮烦孜孜 诗君更前与君语 几辈卓荦能如斯 暖衣饱食恣气艳 摩肩踏足争前词 阊阖门前无限客 沧溟无底天无涯 深谋远虑不可测 精神飞动惊支颐 余与感之闻此语 归与老农事镃基 泉甘壤黑堪稼穑 亦有溪山名武夷 我家田园在南国 万物不时须自怡 龙蛇之蛰尺蠖屈 不遇当时甘佚遗 嗟嗟吾生时命谬 漫陈肝胆空涕洟 德音毕竟不下报 引领一望云?? 天阍深岩在西北 作书万字投丹墀 贱臣抱节私自效 所感时政生瑕玼 閒居落莫多感激 下帷克苦穷书诗 胶西董生苟可慕 遽与簪组相差池 遂为谢病远引去 甘以门荫为身资 咄嗟顾我胡为者 青云万里须自驰 丈夫所重以道进 谁能敛袂长低眉 孟轲独负浩然气 品秩相较我最卑 钱唐大府多达官 骐骥捕鼠非宜宜 倾怀欲效王霸略 局务冗俗不可窥 前年补吏来浙右 慷慨但欲扶政治 长篇大轴浩无数 磨砻笔砚精神罢 十五孜孜事文字 画饼不能疗朝饥 岂类童稚空琢刻 文意述作须有规 古今事业贵适用 殷盘周诰无复疑 帝王之道断可识 不探枝叶穷根基 少从先生学经典 含哺未吐长嗟咨 末俗浅近乌足语 曰吾有志人不知 表民卒然趋席端 平生各自有所为 人心不同有如面 直吐胸臆撝淳词 须臾促席命言志 如瓶注泉争淋漓 高谈交发雅兴合 永夜耿耿轻寒微 是时春和二月半 唯唯无语相拒违 不计丰约但适美 纸衾蒲席诚可嗤 拂榻乃留岩宇宿 举首不觉白日攲 笑傲恣肆意气豪 林下把袂相追随 入门顾我颜色好 鲜车轻佩光陆离 清尘旧尉亦皆至 来言去别将何之 一日夫子来山陲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