咄嗟顾我胡为者

出自:宋代·释契嵩《送章表民秘书》

拼音:[duō][jiē][gù][wǒ][hú][wéi,wèi][zhě]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一日夫子来山陲,来言去别将何之。
清尘旧尉亦皆至,鲜车轻佩光陆离。
入门顾我颜色好,林下把袂相追随。
笑傲恣肆意气豪,举首不觉白日攲。
拂榻乃留岩宇宿,纸衾蒲席诚可嗤。
不计丰约但适美,唯唯无语相拒违。
是时春和二月半,永夜耿耿轻寒微。
高谈交发雅兴合,如瓶注泉争淋漓。
须臾促席命言志,直吐胸臆撝淳词。
人心不同有如面,平生各自有所为。
表民卒然趋席端,曰吾有志人不知。
末俗浅近乌足语,含哺未吐长嗟咨。
少从先生学经典,不探枝叶穷根基。
帝王之道断可识,殷盘周诰无复疑。
古今事业贵适用,文意述作须有规。
岂类童稚空琢刻,画饼不能疗朝饥。
十五孜孜事文字,磨砻笔砚精神罢。
长篇大轴浩无数,慷慨但欲扶政治。
前年补吏来浙右,局务冗俗不可窥。
倾怀欲效王霸略,骐骥捕鼠非宜宜。
钱唐大府多达官,品秩相较我最卑。
孟轲独负浩然气,谁能敛袂长低眉。
丈夫所重以道进,青云万里须自驰。
咄嗟顾我胡为者,甘以门荫为身资。
遂为谢病远引去,遽与簪组相差池。
胶西董生苟可慕,下帷克苦穷书诗。
閒居落莫多感激,所感时政生瑕玼。
贱臣抱节私自效,作书万字投丹墀。
天阍深岩在西北,引领一望云??。
德音毕竟不下报,漫陈肝胆空涕洟。
嗟嗟吾生时命谬,不遇当时甘佚遗。
龙蛇之蛰尺蠖屈,万物不时须自怡。
我家田园在南国,亦有溪山名武夷。
泉甘壤黑堪稼穑,归与老农事镃基。
余与感之闻此语,精神飞动惊支颐。
深谋远虑不可测,沧溟无底天无涯。
阊阖门前无限客,摩肩踏足争前词。
暖衣饱食恣气艳,几辈卓荦能如斯。
诗君更前与君语,何必轻沮烦孜孜。
嘉谷冬收槿朝发,众物荣茂有疾迟。
不闻伊尹五干汤,尧舜之道方得施。
贤杰轻身重天下,岂使汲汲营其私。
况当夷狄侮中国,蹂践二鄙翻地皮。
将军诛讨苦未剋,百万师老劳旌旗。
凶年乐岁复间作,风雨霜雪犹不时。
天子勤政不暇食,亦待才能相补裨。
庙堂之上有君子,聪明岂肯饶皋夔。
执秉公道尊大匠,裁度杞梓宁参差。
爱君为人性疏达,不以其教交相訾。
临风明月千里别,祝词岂惮倾肝脾。
俗人好毁寡乐善,嘉名清节慎莫亏。
朝廷若问平津策,贤良第一非君谁。

查看原文

注释

【咄嗟】〈书〉吆喝。
【胡为】何为﹐为什么。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咄】

咄【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當沒切,敦入聲。《說文》相謂也。《前漢·李陵傳》立政曰:咄,少卿良苦。

《廣韻》呵也。《戰國策》呴籍叱咄。《前漢·東方朔傳》朔笑之曰:咄。《註》師古曰:咄,叱咄之聲。

泉名。《寰宇記》咄泉在淨戒寺北,人至泉旁,大叫大涌,小叫小涌,咄之則涌彌甚。

《韻會》咄咄,驚怪聲也。《後漢·嚴光傳》帝卽其臥所,撫光腹曰:咄咄子陵,不可相助爲理耶。《晉書·殷浩傳》但終日書空,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

《增韻》咄嗟,咨語也。《晉書·石崇傳》嘗爲客作豆粥,咄嗟便辦。

《正字通》或曰汾晉之閒,尊者呼左右曰咄,左右必諾。司空圖作休沐記用之。

《前漢·西域傳》郁立師國,王治內咄谷。《註》咄,丁忽反。

《集韻》《韻會》《正韻》都括切,音掇。《玉篇》叱也。

《前漢·東方朔傳註》鄭展曰:咄,音豽裘之豽。◎按師古以鄧說爲非,然鄧有此音,今存之。

叶都聿切。《蘇轍·香山賦》母令東坡,聞我而咄。奉持香山,稽首仙釋。

【嗟】

嗟【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10画

〔古文〕也。《釋名》嗟,佐也。言不足以盡意,故發此聲以自佐也。《書·甘誓》王曰:嗟六事之人,予誓告汝。《詩·周南》嗟我懷人。

《齊風》猗嗟昌兮。《疏》猗是心內不平,嗟是口之喑咀,皆傷歎之聲。《禮·檀弓》嗟來食。《廣韻》同。

《集韻》遭哥切,音䦈。《易·離卦》不鼓缶而歌,則大耋之嗟。《音義》王肅讀遭哥切《阮籍·詠懷詩》李公悲東門,蘇子狹三河。求仁自得仁,豈復歎咨嗟。

《韻會補》子夜切,音借。同唶。《三蒼詁》咄嗟,易度也。猶言呼吸之閒。字本作唶。古有咄唶歌。世說石崇作豆粥,咄嗟而辦。

【顾】

顧【戌集下】【頁部】康熙筆画:21画部外筆画:12画

〔古文〕古慕切,音故。《玉篇》瞻也。迴首曰顧。《詩·小雅》顧我復我。《箋》顧,旋視也。《書·太甲》顧諟天之明命。《傳》謂常目在之。

眷也。《詩·大雅》乃眷西顧。

《書·康誥》顧乃德。《傳》謂顧省汝德。

《詩·小雅》不顧其後。《箋》不自顧念。

但也。《禮·祭統》上有大澤,則惠必及下,顧上先下後耳。《疏》言上有大澤,則惠必及。但尊上者在先,下者處後耳。一曰顧,故也,謂君上先餕,臣下後餕,示恩則從上起也。

發語辭。《史記·刺客傳》顧不易耶。《註》顧反也。《前漢·賈誼傳》首顧居下。《註》顧亦反也,言如人反顧然。

與雇同。《前漢·鼂錯傳》斂民財,以顧其功。《註》顧,讎也,若今言雇賃也。

引也。《後漢·黨錮傳》郭林宗、范滂等爲八顧,言能以德行引人者也。

國名。亦姓。《詩·商頌》韋顧旣伐,昆吾夏桀。《傳》有韋國者,有顧國者。《箋》顧、昆吾,皆己姓。

地名。《左傳·哀二十一年》公及齊侯邾子盟于顧。《註》顧,齊地。

山名。《方輿勝覽》鎭江北固山,梁武攺曰北顧。

《五音集韻》公戸切,音古。義同。《書·微子》我不顧行遯。徐邈讀。俗作頋。

【我】

我【卯集中】【戈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俄上聲。《說文》施身自謂也。《廣韻》已稱也。

稱父母國曰我,親之之詞。《春秋·隱八年》我人祊。

姓。古賢人,著書名我子。

《說文》或說我,頃頓也。○按頃頓,義與俄同。然字書從無作俄音者,存考。

《韻補》叶與之切,音台。《揚子·太經》出我入我,吉凶之魁。《註》我音如台小子之台。

叶阮古切,音五。《張衡·鮑德誄》業業學徒,童蒙求我。濟濟京河,實爲西魯。,篆文我。

【胡】

胡【未集下】【肉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戸孤切《集韻》《韻會》《正韻》洪孤切,音瑚。《說文》牛頷垂也。《正字通》喉也。頷肉下垂者曰胡。《詩·豳風》狼跋其胡。《傳》老狼有胡,進則躐其胡。《釋名》胡,互也。在咽下垂,能斂互物也。《前漢·郊祀志》有龍垂胡䫇。《註》胡謂頸下垂肉也。

《韻會》何也。《書·太甲》弗慮胡獲,弗爲胡成。

《集韻》壽也。《詩·周頌》胡考之寧。《傳》胡,壽也。

《正字通》鋒之曲而旁出者曰胡。戈頸也。《周禮·冬官考工記·冶氏》戈胡三之,戟胡四之。《註》三之長六寸,四之長八寸。

戟名《揚子·方言》凡戟而無刃,東齊秦晉之閒謂其大者曰鏝胡,其曲者謂之鉤釨鏝胡。

《韻會》麤纓無文理者。亦曰曼胡。

遐遠也。《儀禮·士冠禮》眉壽萬年,永受胡福。《註》胡,猶遐也,遠也。

懸蠶簿橫也。《揚子·方言》胡以懸㯂,關西謂之䌞。《註》䌞,懸蠶簿橫也。

粉名。《釋名》胡粉,胡,餬也,和脂以塗面也。《抱朴子·論僊卷》愚人乃不信黃丹及胡粉乃化鉛所作。

餅名。《釋名》胡餅,作之大漫沍也,亦言以胡麻著上也。

胡蝶,蟲名。《列子·天瑞篇》烏足之根爲蠐螬,其葉爲胡蝶。

《史記·諡法》彌年壽考,保民耆艾,曰胡。

《正字通》菰米曰彫胡。《前漢·司馬相如傳》東蘠彫胡。《註》彫胡,菰米也。

草名。《爾雅·釋草》繁由胡。《詩·周南·采采卷耳箋》卷耳,苓耳也。廣雅云:枲耳也。郭云:亦曰胡枲。《疏》卷耳,葉靑白色,似胡荽。

鳥名。《禮·表記詩云維鵜在梁註》鵜,鵜胡。

《正字通》盧胡,笑在喉閒聲。《孔叢子·抗志篇》盧胡,大笑。

水名。《爾雅·釋水》胡蘇。《註》東莞縣今有胡蘇亭。

丘名。《爾雅·釋丘》方丘,胡丘。《疏》丘形四方者名胡丘。

禮器。與瑚同。《左傳·哀十一年》仲尼曰:胡簋之事,則嘗學之矣。《註》胡簋,禮器。夏曰胡。

縣名。《書·禹貢·導菏澤傳》菏澤在胡陵。《疏》正義曰:地理志,山陽郡有胡陵縣。

書名。《前漢·藝文志》胡非子三篇。《註》墨翟弟子。《又》封胡五篇。《註》黃帝臣。

國名。《周禮·冬官考工記》妢胡之笴。《註》妢胡,胡子之國,在楚旁。

姓。《左傳·襄二十五年》庸以元女大姬配胡公。《註》胡公閼父之子滿也。

複姓。《八及歌》海內珍奇,胡母季皮。《註》侍御史太山奉高胡母班,字季皮。

《集韻》洪孤切,音。戈戟內柄處。

胡故切,音護。頸也。《前漢·金日磾傳》日磾捽胡。晉灼讀。

【为】

爲【巳集中】【爪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音潙。《說文》母猴也。其爲禽好爪。爪母猴象也。下腹爲母猴形。王育曰:爪象形也。

《爾雅·釋言》作,造,爲也。《書·益稷》予欲宣力四方汝爲。《洪範》有猷有爲有守。

治也。《晉語》疾不可爲也。《註》爲,治也。

使也。《魯語》其爲後世昭前之令聞也。《註》爲,猶使也。

語詞。《前漢·武帝紀》何但亡匿幕北寒苦之地爲。

姓。《廣韻》風俗通云:漢有南郡太守爲昆。《韻會》魯昭公子公爲之後。

《廣韻》《集韻》《韻會》于僞切,音䧦。《廣韻》助也。《增韻》所以也,緣也,被也,護也,與也。《書·咸有一德》臣爲上爲德,爲下爲民。《釋文》爲上爲下之爲,于僞反。徐云:四爲字皆于僞反。

《多士》惟我下民秉爲。《詩·大雅》福祿來爲。《箋》爲,猶助也。《釋文》于僞反,協句如字。

叶吾何切,音莪。《詩·王風》有兔爰爰,雉離于羅。我生之初,尙無爲。我生之後,逢此百罹,尙寐無吪。

【者】

者【未集中】【老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4画

《廣韻》章也切《集韻》《韻會》《正韻》止野切,,古文旅字。《韻會》今作者。《玉篇》語助也。《增韻》又卽物之辭,如彼者,如此者。《易·乾卦》元者,善之長也。

《增韻》又此也。凡稱此箇爲者箇是也。今俗多用這字,這乃魚戰切,迎也。

《韻補》叶掌與切。《史記·秦始皇紀》人迹所至,無不臣者。《註》索隱曰:者,協音渚。《楚辭·九歌》搴芳洲兮杜若,將以遺乎遠者。時不可以驟得,聊逍遙兮容與。《韻會》者,古文渚字,故从旅聲。後人以者添水作渚,以別者也之者,故者但爲語助。

叶阻可切。《繆襲·挽歌》形容稍銷歇,齒髮行當墮。自古皆有然,誰能離此者。

叶之戈切。《韓愈·盧氏墓銘》命不侔身,兹其奈何。刻名墓石,以告觀者。

《韻會》說文从白,當作者,今作者。◎按說文在白部,今从正字通倂入。者或从白聲。,古文困字。

相关诗句
贤良第一非君谁 朝廷若问平津策 嘉名清节慎莫亏 俗人好毁寡乐善 祝词岂惮倾肝脾 临风明月千里别 不以其教交相訾 爱君为人性疏达 裁度杞梓宁参差 执秉公道尊大匠 聪明岂肯饶皋夔 庙堂之上有君子 亦待才能相补裨 天子勤政不暇食 风雨霜雪犹不时 凶年乐岁复间作 百万师老劳旌旗 将军诛讨苦未剋 蹂践二鄙翻地皮 况当夷狄侮中国 岂使汲汲营其私 贤杰轻身重天下 尧舜之道方得施 不闻伊尹五干汤 众物荣茂有疾迟 嘉谷冬收槿朝发 何必轻沮烦孜孜 诗君更前与君语 几辈卓荦能如斯 暖衣饱食恣气艳 摩肩踏足争前词 阊阖门前无限客 沧溟无底天无涯 深谋远虑不可测 精神飞动惊支颐 余与感之闻此语 归与老农事镃基 泉甘壤黑堪稼穑 亦有溪山名武夷 我家田园在南国 万物不时须自怡 龙蛇之蛰尺蠖屈 不遇当时甘佚遗 嗟嗟吾生时命谬 漫陈肝胆空涕洟 德音毕竟不下报 引领一望云?? 天阍深岩在西北 作书万字投丹墀 贱臣抱节私自效 所感时政生瑕玼 閒居落莫多感激 下帷克苦穷书诗 胶西董生苟可慕 遽与簪组相差池 遂为谢病远引去 甘以门荫为身资 咄嗟顾我胡为者 青云万里须自驰 丈夫所重以道进 谁能敛袂长低眉 孟轲独负浩然气 品秩相较我最卑 钱唐大府多达官 骐骥捕鼠非宜宜 倾怀欲效王霸略 局务冗俗不可窥 前年补吏来浙右 慷慨但欲扶政治 长篇大轴浩无数 磨砻笔砚精神罢 十五孜孜事文字 画饼不能疗朝饥 岂类童稚空琢刻 文意述作须有规 古今事业贵适用 殷盘周诰无复疑 帝王之道断可识 不探枝叶穷根基 少从先生学经典 含哺未吐长嗟咨 末俗浅近乌足语 曰吾有志人不知 表民卒然趋席端 平生各自有所为 人心不同有如面 直吐胸臆撝淳词 须臾促席命言志 如瓶注泉争淋漓 高谈交发雅兴合 永夜耿耿轻寒微 是时春和二月半 唯唯无语相拒违 不计丰约但适美 纸衾蒲席诚可嗤 拂榻乃留岩宇宿 举首不觉白日攲 笑傲恣肆意气豪 林下把袂相追随 入门顾我颜色好 鲜车轻佩光陆离 清尘旧尉亦皆至 来言去别将何之 一日夫子来山陲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