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鼐调和仗群策

出自:近现代·常国武《俞律诗兄督予先作《登庐山龙首崖放歌》,因走笔赋此,不知能入法眼否》

拼音:[dǐng][nài][tiáo,diào,zhōu][hé,hè,huó,huò,hú][zhàng][qún][cè]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

君不见禹甸名山大宛马,其中匡庐甲天下。
又不见匡庐虽以奇秀闻,山水之外饶人文。
天人合一始完足,阙一有身乃无魂。
忆昔虾夷掠赤县,隳突叫嚣极凶悍。
北地中原皆陆沉,海棠舆图割其半。
元戎登高振臂呼,底死不作亡国奴。
万众守土俱有责,筑我长城宁捐躯。
山川草木亦怒叱,炎黄华胄益壁立。
铁骑历块过大都,沙场千里殷觱篥。
八年血雨腥风中,义师终夺丑虏魄。
天旋地转期河清,兵销锄犁田可耕。
岂意祸起萧墙里,烽火又见楚汉争。
争战三载旧社屋,可怜黔黎苦茶毒。
还寄生计仰斧镰,出有车马食有肉。
太息世事每转轮,昏著全输好棋局。
变法大纛翻变颜,赤地饿殍吞声哭。
悲剧频演在兹山,谠论逆耳言者族。
一人之心逾骄固,是非非是马成鹿。
弥天浩劫跬步来,斯文同袍迭巢覆。
国脉危殆一线悬,始作俑者罪难赎。
维我邓公出群雄,一扫氛祲扇清风。
正道是由易故辙,求真务实屏凿空。
筹画总以人为本,维民所止奏事功。
仓廪实兮衣食足,此日真见东方红。
我今登陟忘老耄,龙首崖上舒双瞳。
匡庐奇绝数云海,潮生潮落淡复浓。
植杖崖巅久凝伫,伴我左右华盖松。
长松与我共尔汝,如子如孙水乳融。
须臾云开众山碧,蓦见前山铁船峰。
峰崖相看两不厌,如友如朋声气通。
招饮便挂帆席至,釜酒一吸龙作虹。
吐金满器灾弊祛,永古人寿年亦丰。
因悟人天应相睦,相睦之道惟中庸。
鼎鼐调和仗群策,聿成大业须有容。
吁嗟乎,君不闻商鉴昭昭著青史,治乱两间只片纸。
毋使后人哀后人,长歌之意厥在此。

查看原文

注释

【鼎鼐】1.鼎和鼐。古代两种烹饪器具。 2.喻指宰相等执政大臣。
【调和】1.协调;和顺:画面不太调和|雨水调和。 2.和解;不对立:没有调和的余地。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鼎】

鼎【亥集下】【鼎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鼑《唐韻》《集韻》《韻會》都挺切,音頂。《說文》鼎三足兩耳,和五味之寶器也。昔禹收九牧之金,鑄鼎荆山之下。《玉篇》鼎,所以熟食器也。《左傳·宣三年》昔夏之方有德也,遠方圖物,貢金九牧,鑄鼎象物,百物而爲之備,使民知神姦,故民入川澤山林,不逢不若,螭魅罔兩莫能逢之。《周禮·天官·膳夫》王日一舉鼎,十有二物,皆有俎。《鄭註》鼎有十二,牢鼎九,陪鼎三。

《周易卦名》巽下離上之卦。

《正韻》鼎,當也。

方也。《前漢·賈誼傳》天子春秋鼎盛。

鼎鼎,大舒也。《禮·檀弓》喪事鼎鼎爾,則小人。《疏》形體寬慢也。

周鼎,星名。見《步天歌》。

湖名。《史記·封禪書》黃帝鑄鼎於荆山,後世因名其處爲鼎湖。

州名。宋朗州攺鼎州。

城門名。《後漢·郡國志》雒陽東城曰鼎門。《註》九鼎所後入。

維舟曰鼎。《揚子·方言》維之謂之鼎。

官名。《前漢·東方朔傳》夏育爲鼎官。《註》鼎官,今殿前舉鼎者也。

姓。未將鼎澧。

人名。《西京雜記》鼎,匡衡小名也。

《前漢·匡衡傳註》張晏曰:匡衡少時字鼎,長乃易字稚圭,世所傳衡與貢禹書,上言衡狀報,下言匡鼎白,知是字也。《又》無說詩匡鼎來。《註》服虔曰:鼎,猶言當也,若言匡且來也。○按服虔註誤。

《前漢·賈捐之傳》捐之復短石顯。楊興曰:顯鼎貴。《註》如淳曰:言方且欲貴矣。鼎音釘。師古曰:讀如字。

叶他經切,音汀。《左思·吳都賦》精若耀星,聲若雷霆。名藏於山經,形鏤於夏鼎。

【鼐】

鼐【亥集下】【鼎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奴代切《集韻》《韻會》乃代切,音耐。《說文》鼎之絕大者。《廣雅》鼎絕大謂之鼐。《詩·周頌》鼐鼎及鼒。

《廣韻》奴亥切《集韻》《韻會》《正韻》曩亥切,音乃。義同。

《集韻》寧鄧切,能去聲。大鼎也。

【调】

調【酉集上】【言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徒遼切《集韻》《韻會》《正韻》田聊切,音迢。《說文》和也。《玉篇》和合也。《詩·小雅》弓矢旣調。《禮·月令》仲夏調竽笙竾簧。

《韻會》揉伏也。《史記·秦本紀》大費佐舜調馴鳥獸。

《正字通》嘲笑也。《世說》王丞相每調之。

《廣雅》欺也,啁也,譀也,出買也。

《莊子·齊物論》而獨不見之調調之刁刁乎。《註》樹上枝葉搖動之形。

官名。《周禮·地官》調人掌司萬民之難而諧和之。

姓。《廣韻》周禮有調人,其後氏焉。

《廣韻》《集韻》《韻會》張流切,音輈。朝也。《詩·周南》未見君子,惄如調飢。《毛傳》調,朝也。

作輈。

《廣韻》《集韻》《韻會》徒弔切,迢去聲。《玉篇》選調也。《史記·秦始皇紀》下調郡縣,轉輸菽粟芻藁。《註》下令調斂也。《前漢·食貨志》馬數萬匹,卒掌者不足,乃調旁近縣。《師古註》謂選發之也。

《張釋之傳》十年不得調。《師古註》選也。

《袁盎傳》盎以數直諫,不得久居中,調爲隴西都尉。《師古註》遷也。

《玉篇》度也。《增韻》算也。《前漢·鼂錯傳》調立城邑毋下千家。《師古註》謂算度之也。

《玉篇》求也。

《類篇》賦也。《正字通》民賦曰調,晉平吳制戸調。見《晉書》。

唐賦,人之制有四,二曰調。見《舊唐書》。

《廣韻》韻調也。《增韻》音調,樂律也。才調,韻致也。

《韻會》詩也。

叶從紅切,音同。《屈原·離騷》勉升降以上下兮,求矩矱之所同。湯禹儼而求合兮,摰咎繇而能調。

【和】

和【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咊龢《廣韻》《正韻》戸戈切《集韻》《韻會》胡戈切,音禾。《廣韻》順也,諧也,不堅不柔也。《書·堯典》協和萬邦。

《舜典》律和聲。《易·乾卦》保合太和。《中庸》發而皆中節謂之和。

《書·堯典》乃命羲和。《註》羲氏,和氏,主曆象授時之官。

《詩·小雅》和鸞雝雝。《傳》在軾曰和,在鑣曰鸞。《疏》和,亦鈴也,以其與鸞相應和,故載見曰和鈴央央是也。《廣韻》本作鉌。

《爾雅·釋樂》大笙謂之巢,小笙謂之和。《註》和,十三簧。

《周禮·夏官·大司馬》以旌爲左右和之門。《註》軍門曰和,今謂之壘門,立兩旌以爲之。《戰國策》與秦交和而舍。

《諡法》不剛不柔曰和。

和夷,地名。《書·禹貢》和夷底績。

雲和,地名。《周禮·春官·大司樂》雲和之琴瑟。

《廣韻》州名,在淮南,漢屬九江郡,齊爲和州。

《韻會》西和州,秦蒙恬築長城始此,唐爲岷州,宋攺西和州。

《廣韻》姓也。本自羲和之後,一云卞和之後,晉有和嶠。

《正字通》養和,今之靠背也。李泌采異木蟠枝以隱背,號曰養和。

《松陵集》皮日休以五物送魏不琢,有烏龍養和,桐廬養和。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胡臥切,禾去聲。《廣韻》聲相應。《易·中孚》鳴鶴在隂,其子和之。

《爾雅·釋樂》徒吹謂之和。

《集韻》調也。《禮·檀弓》竽笙備而不和。

《禮運》五味,六和,十二食,還相爲質也。《註》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鹹,加以滑甘,是謂六和。

《禮器》甘受和。《釋文》和,戸臥反。《周禮·天官》內饔掌王及后世子膳羞之割烹煎和之事。

【仗】

仗【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3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直亮切,長去聲。劒戟總名。唐制,殿下兵衞曰仗。《儀衞志》朝會之仗,三衞番上,分爲五仗,皆帶刀捉仗,列於東西廊下。每日以四十六人立內廊閣外,號曰內仗。朝罷放仗,天子出,則有細仗,黃麾仗。

《淮南子·原道訓》履危行險,無忘仗,道也。

憑倚也。《詩·大雅·有馮有翼疏》馮者,可以委仗。

與杖通。《前漢·李尋傳》近臣已不足杖矣。《註》杖通仗。

《集韻》《韻會》雉兩切《正韻》呈兩切,長上聲。義同。◎按兵杖、器仗之仗,上、去二聲通用。惟馮仗之仗無上聲。

【群】

群【未集中】【羊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7画

《五經文字》羣,俗作群。

【策】

策【未集上】【竹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6画

《廣韻》楚革切《集韻》《韻會》測革切《正韻》恥格切,策難問,試者投射答之,謂之射策。若錄政化得失顯問,謂之對策。

策書。《釋名》策書敎令于上,所以驅策諸下也。《左傳·僖二十八年》王命尹氏及王子虎、內史叔興父,策命晉侯爲侯伯。

籌也,謀也。《史記·袁盎傳》盎雖家居,景帝時時使人問籌策。

蓍也。《史記·封禪書》黃帝得寶鼎神策,於是迎日推策。《註》策,神蓍也。黃帝得蓍,因以推算曆數,逆知節氣與日辰之將來也。

竹名。《左思·吳都賦》策簩有叢。《吳筠·竹賦》爾其衆彙非一,則有策簩筋曼。

馬箠。《禮·曲禮》君車將駕,則僕執策立于馬前。《左傳·文十三年》晉士會行,繞朝贈之以策。《註》策,馬撾。

策馬曰策。《左傳·哀十一年》淸之戰,孟之側後入以爲殿,抽矢策其馬。

天策,星名。《左傳·僖五年》童謠云:鶉之賁賁,天策焞焞。《註》天策,傅說星。

金策,錫杖也,見《詩韻輯略》。

小也。《揚子·方言》木細謂之杪,燕之北鄙,朝鮮洌水之閒謂之策。

策策,落葉聲。《韓愈詩》秋風一披拂,策策鳴不已。

警策。《陸機·文賦》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註》馬因策而行疾,喩文資片語而理明。以一言入衆辭中,若策之警馬也。

刺也。《揚子·方言》凡草木刺人,北燕、朝鮮之閒謂之策。

姓。明有策敏、策。

《集韻》一曰小箕。《篇海》亦作筴、。俗作䇿、筞,誤。

相关诗句
长歌之意厥在此 毋使后人哀后人 治乱两间只片纸 君不闻商鉴昭昭著青史 吁嗟乎 聿成大业须有容 鼎鼐调和仗群策 相睦之道惟中庸 因悟人天应相睦 永古人寿年亦丰 吐金满器灾弊祛 釜酒一吸龙作虹 招饮便挂帆席至 如友如朋声气通 峰崖相看两不厌 蓦见前山铁船峰 须臾云开众山碧 如子如孙水乳融 长松与我共尔汝 伴我左右华盖松 植杖崖巅久凝伫 潮生潮落淡复浓 匡庐奇绝数云海 龙首崖上舒双瞳 我今登陟忘老耄 此日真见东方红 仓廪实兮衣食足 维民所止奏事功 筹画总以人为本 求真务实屏凿空 正道是由易故辙 一扫氛祲扇清风 维我邓公出群雄 始作俑者罪难赎 国脉危殆一线悬 斯文同袍迭巢覆 弥天浩劫跬步来 是非非是马成鹿 一人之心逾骄固 谠论逆耳言者族 悲剧频演在兹山 赤地饿殍吞声哭 变法大纛翻变颜 昏著全输好棋局 太息世事每转轮 出有车马食有肉 还寄生计仰斧镰 可怜黔黎苦茶毒 争战三载旧社屋 烽火又见楚汉争 岂意祸起萧墙里 兵销锄犁田可耕 天旋地转期河清 义师终夺丑虏魄 八年血雨腥风中 沙场千里殷觱篥 铁骑历块过大都 炎黄华胄益壁立 山川草木亦怒叱 筑我长城宁捐躯 万众守土俱有责 底死不作亡国奴 元戎登高振臂呼 海棠舆图割其半 北地中原皆陆沉 隳突叫嚣极凶悍 忆昔虾夷掠赤县 阙一有身乃无魂 天人合一始完足 山水之外饶人文 又不见匡庐虽以奇秀闻 其中匡庐甲天下 君不见禹甸名山大宛马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