隳突叫嚣极凶悍

出自:近现代·常国武《俞律诗兄督予先作《登庐山龙首崖放歌》,因走笔赋此,不知能入法眼否》

拼音:[huī,duò][tū][jiào][xiāo][jí][xiōng][hàn]

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

君不见禹甸名山大宛马,其中匡庐甲天下。
又不见匡庐虽以奇秀闻,山水之外饶人文。
天人合一始完足,阙一有身乃无魂。
忆昔虾夷掠赤县,隳突叫嚣极凶悍
北地中原皆陆沉,海棠舆图割其半。
元戎登高振臂呼,底死不作亡国奴。
万众守土俱有责,筑我长城宁捐躯。
山川草木亦怒叱,炎黄华胄益壁立。
铁骑历块过大都,沙场千里殷觱篥。
八年血雨腥风中,义师终夺丑虏魄。
天旋地转期河清,兵销锄犁田可耕。
岂意祸起萧墙里,烽火又见楚汉争。
争战三载旧社屋,可怜黔黎苦茶毒。
还寄生计仰斧镰,出有车马食有肉。
太息世事每转轮,昏著全输好棋局。
变法大纛翻变颜,赤地饿殍吞声哭。
悲剧频演在兹山,谠论逆耳言者族。
一人之心逾骄固,是非非是马成鹿。
弥天浩劫跬步来,斯文同袍迭巢覆。
国脉危殆一线悬,始作俑者罪难赎。
维我邓公出群雄,一扫氛祲扇清风。
正道是由易故辙,求真务实屏凿空。
筹画总以人为本,维民所止奏事功。
仓廪实兮衣食足,此日真见东方红。
我今登陟忘老耄,龙首崖上舒双瞳。
匡庐奇绝数云海,潮生潮落淡复浓。
植杖崖巅久凝伫,伴我左右华盖松。
长松与我共尔汝,如子如孙水乳融。
须臾云开众山碧,蓦见前山铁船峰。
峰崖相看两不厌,如友如朋声气通。
招饮便挂帆席至,釜酒一吸龙作虹。
吐金满器灾弊祛,永古人寿年亦丰。
因悟人天应相睦,相睦之道惟中庸。
鼎鼐调和仗群策,聿成大业须有容。
吁嗟乎,君不闻商鉴昭昭著青史,治乱两间只片纸。
毋使后人哀后人,长歌之意厥在此。

查看原文

注释

【隳突】骚扰;冲突: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阝(右)部
【叫嚣】大声叫喊吵闹:疯狂~。
【凶悍】凶暴强悍。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隳】

隳【戌集中】【阜部】康熙筆画:23画部外筆画:15画

《廣韻》許規切。俗隓字。《老子·道德經》故物或行或隨,或响或吹,或强或羸,或載或隳。《宋玉·高唐賦》長吏隳官。

通作墮。《禮·月令》繼長增高,毋有壞墮。《釋文》墮亦作隳。

《讀書通》與毀通。《荀子·富國篇》非將隳之也,說不免焉。《後漢·袁紹傳》所過毀突。《文選》作隳。

【突】

突【午集下】【穴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音葖。《揚子·方言》江湘謂卒相見曰突。一曰出貌。《詩·齊風》突而弁兮。

觸也,欺也。《任昉·致大司馬簫衍記室箋》府朝初建,俊賢翹首,維此魚目,唐突璵璠。

穿也。《左傳·襄二十五年》鄭子展子產伐城。《註》突,穿也。

禿也。《荀子·非相篇》孫叔敖突禿長左。《註》謂短髮可凌突人者。

《爾雅·釋宮》植謂之傳,傳謂之突。《疏》植謂戸之維持鎖者也,植木爲之,又名傳。

名突也。

惡馬曰突。《前漢·法志》以鞿而御駻突。《註》突,惡馬。

竈突。《前漢·霍光傳》其竈直突。《集韻》作堗。

守城之門。《後漢·竇融傳》公孫述令守突門。《註》突門,守城之門。

屈突,吐突,外國姓。

《說略》雀自塞北來者,或名曰突厥。

《集韻》他括切,音捝。義同。

《集韻》徒結切,音垤。犬從穴中暫出也。

滑也。《易·離卦》突如其來如。王肅讀。

《集韻》陁沒切,音揬。義同。

《字彙補》都木切,音督。《山東志》濟南府有趵突泉,在白雪樓之前。

叶杜外切,音兌。《馬融·長笛賦》波瀾鱗淪,窊隆詭戾。瀑噴味,犇遯碭突。

【叫】

叫【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正韻》吉弔切《集韻》《韻會》古弔切,音訆。《說文》嘑也。《詩·小雅》或不知叫號。《釋文》叫本又作嘂。

叫叫,遠聲也。《揚雄·解難》大語叫叫。

叫奡,高舉貌。《司馬相如·大人賦》糾蓼叫奡。

色叫。《麈史》王德用召入兩府,有干薦舘職者。王曰:某武人,素不閱書,若奉薦則色叫矣。今人以事理不相當爲色叫,本此。

《集韻》《韻會》。俗作呌,非。

【嚣】

囂【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21画部外筆画:18画

〔古文〕音枵。《說文》聲也,气出頭上。从㗊从頁。頁,首也。《玉篇》喧譁也。《集韻》聲也。《左傳·昭三年》湫隘囂塵。《釋文》囂,許嬌反,一音五高反。《詩·小雅》選徒囂囂。《傳》囂囂,聲也。《釋文》囂,五刀反,亦許驕反。

《孟子》人知之亦囂囂,人不知亦囂囂。《註》囂囂,自得無欲之貌。

人名。《史記·黃帝紀》嫘祖生二子,其一曰囂,是爲靑陽。

《集韻》《韻會》《正韻》牛刀切,音敖。義同。《周禮·秋官》銜枚氏掌司囂。《註》察囂譁者。《釋文》囂,五羔反。

《詩·小雅》讒口囂囂。《箋》囂囂,衆多貌。《釋文》五刀反,韓詩作嗸嗸。《前漢·董仲舒傳》此民之所以囂囂苦不足也。《註》師古曰:與嗸同。

《詩·小雅》我卽爾謀,聽我囂囂。《傳》囂囂猶嗸嗸也。《釋文》囂,五刀反。

《字彙》山凹之地曰囂。《梁宣帝七山寺賦》神囂嵒嵒而特立。

鳥名。《山海經》梁渠之山有鳥,狀如夸父,四翼一目犬尾,名曰囂。

獸名。《山海經》羭次之山有獸,狀如禺,長臂善投,名曰囂。

水名。《山海經》嶓冢之山,囂水出焉。

山名。《山海經》北囂之山無石,其陽多碧,其隂多玉。

《集韻》地名。通作隞敖。詳前嚻字註。○按《經傳》《釋文》囂多讀敖,惟《小雅》車攻及《左傳·昭三年》《釋文》兼敖枵二音。

【极】

极【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其輒切《集韻》極葉切,音笈。《說文》驢上負也。《篇海》爲木版跨驢背以負物者。

《廣韻》巨業切,音跲。极插也。(極)《唐韻》渠力切《集韻》《韻會》竭憶切《正韻》竭戟切,禁入聲。《說文》棟也。《徐曰》極者屋脊之棟,今人謂高及甚爲極,義出於此。

天地未分以前曰太極。《易·繫辭》易有太極,是生兩儀。《註》無稱之稱,不可得而名也。

皇極,大中也。《書·洪範》皇建其有極。《疏》人君爲民之主,大自立其有中之道。

北辰曰北極,老人星曰南極。《書·舜典·正義》引《王蕃·渾天說》曰:北極出地三十六度,南極入地三十六度,而嵩高正當天之中極。

三極,三才也。《易·繫辭》三極之道。《疏》謂天、地、人三才,至極之道也。

《爾雅·釋地》東至于泰遠,西至于邠國,南至于濮鈆,北至于祝栗,謂之四極。

五極,五常之中正也。《書·呂》屬于五極,咸中有慶。

六極,窮極惡事也。《書·洪範》威用六極:一曰凶短折,二曰疾,三曰憂,四曰貧,五曰惡,六曰弱。

四方上下,亦謂之六極。《莊子·天運篇》天有六極。

八極。《韻會》四極,方隅之極也。《淮南子·本經訓》紀綱八極,經緯六合。

至也。《詩·周頌》立我烝民,莫非爾極。

取止也。《詩·大雅》匪疚匪棘,王國來極。

盡也。《易·繫辭》極其數,遂定天下之象。

放也。《儀禮·大射儀》贊設決,朱極三。《註》極,放也。以朱韋爲之,所以韜指利放弦也。

《爾雅·釋天》月在癸曰極。

國名。《春秋·隱二年》無駭帥師入極。

疲也。《世說》顧和謁王導,導小極對之疲睡。

《正韻》訖逆切,音戟。與亟同。《荀子·箴賦》反覆甚極。

《集韻》訖力切,音棘。殊也。

《唐韻》渠綺切,音技。《淮南子·精神訓》賤之而弗憎,貴之而弗喜,隨其天資,而安之不極。

《廣韻》渠記切,音曁。《楚辭·天問》厥萌在初,何所意焉。璜臺十成,何所極焉。

【凶】

兇【子集下】【儿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集韻》《正韻》許容切《韻會》虛容切,音胷。《說文》擾恐也。从人在凶下。《左傳·僖二十八年》曹人兇懼。《玉篇》懼聲也。

《增韻》凶,通作兇。《唐詩》除兇報千古。

《集韻》或作恟忷。

《唐韻》《正韻》許拱切《集韻》《韻會》詡拱切,胷上聲。義同。

【悍】

悍【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集韻》《韻會》侯旰切《正韻》侯幹切,音翰。《說文》勇也。从心旱聲。《倉頡篇》桀也。《周禮·春官·大宗伯地產註》楚性急悍。

《集韻》《類篇》下罕切《韻會》侯旱切,音旱。《集韻》性急也。通作旱。《史記·賈誼傳》水激則旱兮。《註》讀與悍同。

《五音集韻》胡笴切,音旱。《集韻》戸版切,音睅。義同。

相关诗句
长歌之意厥在此 毋使后人哀后人 治乱两间只片纸 君不闻商鉴昭昭著青史 吁嗟乎 聿成大业须有容 鼎鼐调和仗群策 相睦之道惟中庸 因悟人天应相睦 永古人寿年亦丰 吐金满器灾弊祛 釜酒一吸龙作虹 招饮便挂帆席至 如友如朋声气通 峰崖相看两不厌 蓦见前山铁船峰 须臾云开众山碧 如子如孙水乳融 长松与我共尔汝 伴我左右华盖松 植杖崖巅久凝伫 潮生潮落淡复浓 匡庐奇绝数云海 龙首崖上舒双瞳 我今登陟忘老耄 此日真见东方红 仓廪实兮衣食足 维民所止奏事功 筹画总以人为本 求真务实屏凿空 正道是由易故辙 一扫氛祲扇清风 维我邓公出群雄 始作俑者罪难赎 国脉危殆一线悬 斯文同袍迭巢覆 弥天浩劫跬步来 是非非是马成鹿 一人之心逾骄固 谠论逆耳言者族 悲剧频演在兹山 赤地饿殍吞声哭 变法大纛翻变颜 昏著全输好棋局 太息世事每转轮 出有车马食有肉 还寄生计仰斧镰 可怜黔黎苦茶毒 争战三载旧社屋 烽火又见楚汉争 岂意祸起萧墙里 兵销锄犁田可耕 天旋地转期河清 义师终夺丑虏魄 八年血雨腥风中 沙场千里殷觱篥 铁骑历块过大都 炎黄华胄益壁立 山川草木亦怒叱 筑我长城宁捐躯 万众守土俱有责 底死不作亡国奴 元戎登高振臂呼 海棠舆图割其半 北地中原皆陆沉 隳突叫嚣极凶悍 忆昔虾夷掠赤县 阙一有身乃无魂 天人合一始完足 山水之外饶人文 又不见匡庐虽以奇秀闻 其中匡庐甲天下 君不见禹甸名山大宛马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