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首其挛拘

出自:清代·洪繻《送梁子嘉先生归粤长歌》

拼音:[qián][shǒu][qí,jī][luán][jū,gōu]

平仄:平仄平平平

西风海上来,江湖秋已疏。
天涯远游子,日色冷菰蒲。
蒲帆天外去,忽忽浪花粗。
行客悲不已,远望绝平芜。
故乡在何处?回首水云区。
岭南近如何?未得一纸书。
衣锦滞他方,富贵亦唏嘘!况为失路人,不如归乡闾。
我送先生行,欲挽先生裾。
先生昔来时,台海金汤如。
班生从戎幕,曾见海氛袪。
维时法兰西,遂为强弩馀。
兵气倏忽消,辐辏纷舟车。
先生半隐宦,拓地开菑畬。
台阳富山海,山人亦足鱼。
先生于山中,永以爱吾庐。
谁知浩劫兴,割地等商于。
欃枪无人扫,千里为邱墟。
先生攘袂起,有愤不得摅。
朝廷有子兰,枉哭申包胥!仓皇戎马间,南北行趑趄。
越海去复来,囊橐无宿储。
不见汉衣冠,所遇多駏驉。
关津不易过,寄迹嗟籧篨!当年华屋处,再过无人居。
伏莽时时起,十室九室虚。
沧海扬尘后,无复返其初。
先生长太息,决计问归途。
君家粤东路,地即古番禺。
亦曾遭英夷,夺去海膏腴。
伊昔林文忠,至死三叹吁!有计不得行,谋国误奸诬。
虎门铸大错,筹策至今纡。
茫茫五虎洋,万国来揶揄。
汪、黄今再生,遗祸遍海隅。
粤海虽粗安,虢亡行及虞。
今日广州潮,轮舶环郡郛。
山海失岩阻,黔首其挛拘
君归亦何乐,聊为妻孥娱。
我思祸乱中,素志不可渝。
祖生中流楫,气足吞羯奴。
西夷侮我甚,谓我无良图。
瓜分指中夏,囊括鼓咙胡。
我笑夷人眼,咫尺见糊模。
岂识中华势,衰乃盛之符。
君归求黄石,慎保千金躯!见说粤西峤,胜、广已蠕蠕。
草寇启汉、唐,此岂为之驱!可怜兵燹灾,到处无或殊。
君地与毗连,曷胜望苍梧!滔滔郁林水,须虑走湛卢。
官军成铅刀,不足张威弧。
我辈何从计?不禁碎唾壶。
时事且勿悲,请为君歌呼!去年见君面,一拜识眉须。
嶙嶙耸傲骨,迥异风尘趋。
逢人辄面质,不为时俗谀。
诗文在正声,瑰异过璠瑜。
我读「钓龙歌」,高调入云衢。
稽康广陵散,不道今未无。
有作皆唐调,绝不为喁吁。
伤时生感喟,杜诗与泪俱。
平生复萧索,阅历貔生貙。
愧我非终童,未能弃关繻。
空送先生去,不共先生徂。
秋风吹远道,落叶客身孤。
东西马首瞻,怅惘失朝餔。
遥遥沧海上,帆片有云铺。
一去难复逢,望君眼亦枯!粤山千万重,君去飞舳舻。

查看原文

注释

【黔首】指平民百姓:哀哀黔首。
【挛拘】拘泥﹐拘束。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黔】

黔【亥集下】【黑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音箝。《廣雅》黑也。《說文》黔,黎也。秦謂民爲黔首,謂黑色也。周謂之黎民。一說黑巾蒙首,故謂黔首。

與鈐通。《易·說卦》艮爲黔喙之屬。《註》冷氏曰:鳥善以喙止物者。

郡名。《史記·秦始皇紀》秦置黔中郡。

縣名。《前漢·地理志》琅邪郡黔陬縣。

《集韻》其嚴切,音鉗。黃黑色也。

《集韻》居嚴切。義同。

《廣韻》巨金切《集韻》《韻會》《正韻》渠金切,冥而右黔雷。《註》神名。

姓。《禮·檀弓》齊有黔敖。《前漢·古今人表》作禽敖。

【首】

首【戌集下】【首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一曰䭫首,二曰頓首,三曰空首。《註》稽首,拜頭至地也。頓首,拜頭叩地也。空首,拜頭至手,所謂拜手也。

元首,君也。《書·益稷》元首起哉。

《廣韻》始也。《公羊傳·隱六年》春秋雖無事,首時過則書。《註》首,始也。時,四時也。過,歷也。春以正月爲始,夏以四月爲始,秋以七月爲始,冬以十月爲始。

《揚子·方言》人之初生謂之首。

魁帥也。《禮·檀弓》毋爲戎首,不亦善乎。《註》爲兵主來攻伐曰戎首。

標表也。《禮·閒傳》苴惡貌也。所以首其內,而見諸外也。《集說》首者,標表之義,蓋顯示其內心之哀痛于外也。

要領也。《書·秦誓》予誓告汝羣言之首。《傳》衆言之本要。

《左傳·僖十五年》秦獲晉侯以歸,大夫反首拔舍從之。《註》反首,謂頭髮下垂。

《左傳·成十六年》塞井於軍中,而疏行首。《註》疏行首者,當陣前決開營壘爲戰道。

《禮·曲禮》進劒者左首。《疏》首,劒拊環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廬人》五分其晉圍,去一以爲首圍。《註》首,殳上鐏也。

貍首,樂章名。《周禮·春官·樂師》凡射,諸侯以貍首爲節。

《禮·檀弓》貍首之斑然。《註》木文之華。

官名。《史記·犀首傳》犀首者,魏之隂晉人也。名衍,姓公孫氏。《註》司馬彪曰:若今虎牙將軍。

山名。《書·禹貢》壺口雷首。《疏》在河東蒲坂縣南,一名首山。左傳宣二年,宣子田於首山,卽此。

邑名。《春秋·僖五年》會王世子於首止。《註》衞地,留襄邑縣,東南有首鄕。《公羊傳》作首戴。

《左傳·昭二十八年》韓固爲馬首大夫。《註》今壽陽縣。

牛首,鄭邑,見《左傳·桓十四年》。

刳首,晉地,見《左傳·文七年》。

國名。《山海經》有三首國。

咳首,八蠻之一,見《風俗通》。

馬名。《爾雅·釋獸》馬四蹢皆白,首。《註》蹢,蹄也。四蹄白者名首。俗呼爲踏雪馬。

《禮·月令》首種不入。《註》首種謂稷。《疏》百穀稷先種,故云。

豕首,茢甄別名。見《爾雅·釋草》。

姓。《正字通》明弘治汀州推官首德仁。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及告人罪,曰首。《前漢·文三王傳》驕嫚不首。《註》不首,謂不伏其罪也。首,失救反。

服也。《後漢·西域傳》雖有降首,曾莫懲革。《註》首,猶服也,音式救反。

頭向也。《禮·玉藻》君子之居恆當戸,寢恆東首。《註》首,生氣也。《釋文》首,手又反。

《戰國策》以秦之疆首之者。《註》言以兵向之。

叶詩紙切,音始。《揚子·太經》凍登赤天,隂作首也。虛羸踦踦,擅無已也。

叶賞語切,音黍。《班固·述高帝贊》神母告符,朱旗廼舉。粵蹈秦郊,嬰來稽首。

叶舂御切,音恕。《晉書·樂志鼓吹曲》征遼東,敵失據。威靈邁日域,公孫旣授首。

【其】

其【子集下】【八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丌亓《唐韻》《集韻》《韻會》渠之切《正韻》渠宜切,音碁。《韻會》指物之辭。《易·繫辭》其旨遠,其辭文。《詩·大雅》其在于今。

助語辭。《書·西伯戡黎》今王其如台。《詩·周南》灼灼其華。《玉篇》辭也。

姓。《韻會》漢陽阿侯其石。

《唐韻》《集韻》《韻會》居之切,音姬。《韻會》語辭。《書·微子》若之何其。《詩·小雅》夜如何其。

人名。《史記·酈生傳》酈生食其者,留高陽人也。《註》正義曰:酈食其,三字三音,讀曆異幾。《前漢·楚元王傳》高祖使審食其留侍太上皇。《註》師古曰:食音異,其音基。

山名。《前漢·武帝紀》四月,幸不其。《註》其音基,山名。《廣韻》在琅邪。

地名。《韻會》祝其,卽夾谷也。

《集韻》《韻會》居吏切。《正韻》吉器切,音寄。《韻會》語已辭。《詩·檜風》彼其之子。通作記。《禮·表記》引《詩》彼記之子。

通已。《左傳·襄二十七年》引《詩》彼己之子。

《韻會》或作忌。《詩·鄭風》叔善射忌。

【挛】

攣【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23画部外筆画:19画

《唐韻》呂員切《集韻》《韻會》《正韻》閭員切,戀平聲。《說文》係也。凡拘牽連繫者皆曰攣。《易·中孚》有孚攣如。《疏》相牽繫不絕之名也。《前漢·鄒陽傳》越攣拘之語,馳域外之議。《韓愈·元和聖德詩》解脫攣索。

《集韻》《韻會》《正韻》龍眷切,音戀。手足曲病也。《史記·蔡澤傳》蹙齃膝攣。

與戀通。眷也。念也。《前漢·外戚李夫人傳》攣攣顧念我。《註》攣,讀曰戀。

【拘】

拘【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舉朱切《集韻》《韻會》恭于切,音駒。《說文》止也。《徐曰》物去,手能止之也。《廣韻》執也。《易·隨卦》拘係之,乃從維之。《書·酒誥》盡執拘以歸于周。《左傳·僖三十三年》武夫力而拘諸原。

《史記·汲黯傳》弘大體,不拘文法。《前漢·司馬遷傳》隂陽之術大詳而衆忌諱,使人拘而多畏。《註》拘,曲礙也。《集韻》或作句。

作。別作佝。

《集韻》《韻會》《正韻》居侯切,音鉤。擁也。《禮·曲禮》必加帚於箕上,以袂拘而退。《註》以袂擁帚之前,埽而郤行之。

取也。《禮·曲禮》凡僕人之禮,必授人綏,若僕者降等,則撫僕之手,不然,則自下拘之。《疏》却手從僕手下自拘取之。

曲也。與句同。《荀子·哀公篇》古之王者,有務而拘領者矣。《註》務讀爲冒。覆項也,句領,繞頸也。

摟聚也。

《正韻》求於切,音渠。《莊子·達生篇》吾處身也,若橛株拘。

《集韻》果羽切,音矩。《前漢·地理志》拘㵎水至邯鄲入白渠。《註》應劭讀。

俱遇切,音句。拘挐,不展也。

《集韻》《韻會》拘玉切。與挶通。戟持也。《前漢·五行志》撠高后掖。《註》拘持之也。◎按詩傳,戟挶義同。故註釋互用。

相关诗句
君去飞舳舻 粤山千万重 望君眼亦枯 一去难复逢 帆片有云铺 遥遥沧海上 怅惘失朝餔 东西马首瞻 落叶客身孤 秋风吹远道 不共先生徂 空送先生去 未能弃关繻 愧我非终童 阅历貔生貙 平生复萧索 杜诗与泪俱 伤时生感喟 绝不为喁吁 有作皆唐调 不道今未无 稽康广陵散 高调入云衢 我读「钓龙歌」 瑰异过璠瑜 诗文在正声 不为时俗谀 逢人辄面质 迥异风尘趋 嶙嶙耸傲骨 一拜识眉须 去年见君面 请为君歌呼 时事且勿悲 不禁碎唾壶 我辈何从计 不足张威弧 官军成铅刀 须虑走湛卢 滔滔郁林水 曷胜望苍梧 君地与毗连 到处无或殊 可怜兵燹灾 此岂为之驱 草寇启汉、唐 胜、广已蠕蠕 见说粤西峤 慎保千金躯 君归求黄石 衰乃盛之符 岂识中华势 咫尺见糊模 我笑夷人眼 囊括鼓咙胡 瓜分指中夏 谓我无良图 西夷侮我甚 气足吞羯奴 祖生中流楫 素志不可渝 我思祸乱中 聊为妻孥娱 君归亦何乐 黔首其挛拘 山海失岩阻 轮舶环郡郛 今日广州潮 虢亡行及虞 粤海虽粗安 遗祸遍海隅 汪、黄今再生 万国来揶揄 茫茫五虎洋 筹策至今纡 虎门铸大错 谋国误奸诬 有计不得行 至死三叹吁 伊昔林文忠 夺去海膏腴 亦曾遭英夷 地即古番禺 君家粤东路 决计问归途 先生长太息 无复返其初 沧海扬尘后 十室九室虚 伏莽时时起 再过无人居 当年华屋处 寄迹嗟籧篨 关津不易过 所遇多駏驉 不见汉衣冠 囊橐无宿储 越海去复来 南北行趑趄 仓皇戎马间 枉哭申包胥 朝廷有子兰 有愤不得摅 先生攘袂起 千里为邱墟 欃枪无人扫 割地等商于 谁知浩劫兴 永以爱吾庐 先生于山中 山人亦足鱼 台阳富山海 拓地开菑畬 先生半隐宦 辐辏纷舟车 兵气倏忽消 遂为强弩馀 维时法兰西 曾见海氛袪 班生从戎幕 台海金汤如 先生昔来时 欲挽先生裾 我送先生行 不如归乡闾 况为失路人 富贵亦唏嘘 衣锦滞他方 未得一纸书 岭南近如何 回首水云区 故乡在何处 远望绝平芜 行客悲不已 忽忽浪花粗 蒲帆天外去 日色冷菰蒲 天涯远游子 江湖秋已疏 西风海上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