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复返其初

出自:清代·洪繻《送梁子嘉先生归粤长歌》

拼音:[wú][fù][fǎn][qí,jī][chū]

平仄:平仄仄平平

西风海上来,江湖秋已疏。
天涯远游子,日色冷菰蒲。
蒲帆天外去,忽忽浪花粗。
行客悲不已,远望绝平芜。
故乡在何处?回首水云区。
岭南近如何?未得一纸书。
衣锦滞他方,富贵亦唏嘘!况为失路人,不如归乡闾。
我送先生行,欲挽先生裾。
先生昔来时,台海金汤如。
班生从戎幕,曾见海氛袪。
维时法兰西,遂为强弩馀。
兵气倏忽消,辐辏纷舟车。
先生半隐宦,拓地开菑畬。
台阳富山海,山人亦足鱼。
先生于山中,永以爱吾庐。
谁知浩劫兴,割地等商于。
欃枪无人扫,千里为邱墟。
先生攘袂起,有愤不得摅。
朝廷有子兰,枉哭申包胥!仓皇戎马间,南北行趑趄。
越海去复来,囊橐无宿储。
不见汉衣冠,所遇多駏驉。
关津不易过,寄迹嗟籧篨!当年华屋处,再过无人居。
伏莽时时起,十室九室虚。
沧海扬尘后,无复返其初
先生长太息,决计问归途。
君家粤东路,地即古番禺。
亦曾遭英夷,夺去海膏腴。
伊昔林文忠,至死三叹吁!有计不得行,谋国误奸诬。
虎门铸大错,筹策至今纡。
茫茫五虎洋,万国来揶揄。
汪、黄今再生,遗祸遍海隅。
粤海虽粗安,虢亡行及虞。
今日广州潮,轮舶环郡郛。
山海失岩阻,黔首其挛拘。
君归亦何乐,聊为妻孥娱。
我思祸乱中,素志不可渝。
祖生中流楫,气足吞羯奴。
西夷侮我甚,谓我无良图。
瓜分指中夏,囊括鼓咙胡。
我笑夷人眼,咫尺见糊模。
岂识中华势,衰乃盛之符。
君归求黄石,慎保千金躯!见说粤西峤,胜、广已蠕蠕。
草寇启汉、唐,此岂为之驱!可怜兵燹灾,到处无或殊。
君地与毗连,曷胜望苍梧!滔滔郁林水,须虑走湛卢。
官军成铅刀,不足张威弧。
我辈何从计?不禁碎唾壶。
时事且勿悲,请为君歌呼!去年见君面,一拜识眉须。
嶙嶙耸傲骨,迥异风尘趋。
逢人辄面质,不为时俗谀。
诗文在正声,瑰异过璠瑜。
我读「钓龙歌」,高调入云衢。
稽康广陵散,不道今未无。
有作皆唐调,绝不为喁吁。
伤时生感喟,杜诗与泪俱。
平生复萧索,阅历貔生貙。
愧我非终童,未能弃关繻。
空送先生去,不共先生徂。
秋风吹远道,落叶客身孤。
东西马首瞻,怅惘失朝餔。
遥遥沧海上,帆片有云铺。
一去难复逢,望君眼亦枯!粤山千万重,君去飞舳舻。

查看原文

注释

【无复】1.不再,不会再次。 2.指不再有,没有。 3.没有履行。 4.不能恢复。
【复返】返回:黄鹤一去不复返。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无】

无【卯集下】【无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唐韻》武夫切,音巫。《說文》。王育說,天屈西北爲无。《易·乾卦》无咎。《釋文》无音無。易內皆作此字。《藝苑雄黃》无亦作亡。古皆用亡无,秦時始以蕃橆之橆爲有無之無。詩、書、春秋、禮記、論語本用无字,變篆者變爲無,惟易、周禮盡用无。然論語亡而爲有,我獨亡,諸無字,蓋變隸時誤讀爲存亡之亡,故不改也。

《廣韻》莫胡切,音模。南无,出《釋典》。(無)〔古文〕而無傲。

《益稷》懋遷有無化居。

《爾雅·釋詁》虛無之閒也。《註》虛無皆有閒隙。《老子·道德經》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周子·太極圖說》無極而太極。

《禮·三年問》無易之道也。《註》無,猶不也。

縣名。《前漢·地理志》越巂郡會無縣。

姓。《正字通》漢無且明,無能。

《廣韻》漢複姓無庸無鉤,俱出自楚。

文無,藥名。《古今注》相別贈之以文無。文無,一名當歸。

《說文奇字作无。《玉篇》虛无也。周易無字俱作无。

《集韻》或作亡。《詩·衞風》何有何亡。

通作毋。書,無逸。《史記·魯世家》作毋逸。

通作毛。《後漢·馮衍傳》飢者毛食。《註》衍集:毛作無。今俗語猶然。或古亦通乎。《佩觿集》河朔謂無曰毛。《通雅》江楚廣東呼無曰毛。

《集韻》或作武。◎按禮器:詔侑武方。註:武當爲無,聲之誤也。鄭註:明言其誤。集韻合無,武爲一。非。《集韻》無或作橆。韻會,,尤非。

按讀書通云:通作勿莫末沒蔑微不曼瞀等字,或止義通,或止音近,實非一字也。讀書通誤。

梵言,南無呼那謨。那如拏之上聲,謨音如摩,猶云歸依也。

【复】

復【寅集下】【彳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9画

〔古文〕房六切,音伏。《說文》往來也。《廣韻》返也。《書·舜典》如五器卒乃復。《傳》復,還也。《詩·小雅》言歸思復。

《韻會》答也。《書·說命》說復于王。

《韻會》白也。《禮·曲禮》願有復也。

《韻會》反命也。《周禮·天官》諸臣之復。《註》復,報也,反也。《疏》謂羣臣受王命,使臣行之訖,反報於王也。

招魂曰復。《禮·檀弓》復盡愛之道也。《註》復謂招魂,庶幾其精氣之反。

興復。《諸葛亮·出師表》興復漢室,還於舊都。

姓。《正字通》元有復見心。

州名。《隋書·地理志》後周置復州,大業初改曰沔州。

復陶,官名。《左傳·襄三十年》使爲君復陶。《註》復陶,衣服之官也。

衣名。《左傳·昭十二年》王皮冠秦復陶。《註》秦所遺羽衣也。

《集韻》《韻會》《正韻》方六切,音福。《集韻》重也。《正韻》反覆也。《易·復卦》反復其道。《詩·小雅》顧我復我。《註》謂迴轉反復之也。

《正韻》復,除也。《前漢·高帝紀》七大夫以下,皆復其身及戸勿事。《註》復其身,及一戸之內,皆不徭役也。

與複通。《史記·秦始皇紀》爲復道,自阿房渡渭屬之咸陽。《前漢·高帝紀》上從復道上,望見諸將往往耦語。《註》上下有道,故謂之復。

與覆通。《詩·大雅》陶復陶穴。《音義》復,累土於地上。《說文》作覆。

《集韻》《韻會》《正韻》浮富切,浮去聲。《集韻》又也。《增韻》再也。《詩·大雅·大明序》文王有明德,故天復命武王也。

叶房月切,音伐。《韓愈·招揚之罘詩》禮稱獨學陋,易貴不遠復。作詩招之罘,日夕抱饑渴。渴,巨列切。

【返】

返【酉集下】【辵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4画

《廣韻》甫遠切《集韻》《韻會》府遠切,音反。《說文》還也。《玉篇》復也。《前漢·董仲舒傳》返之于天。《註》謂還歸之也。

《伍被傳》往者不返。《註》言不復來也。

叶補臠切,音扁。《秦嘉詩》遣車迎子還,空去復空返。憂來如循環,匪席不可卷。

叶孚絢切,翻去聲。《張衡·西京賦》重閨幽闥,轉相逾延。望䆗窱以徑庭,眇不知其所返。延讀去聲。《韻會》通作反。

【其】

其【子集下】【八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丌亓《唐韻》《集韻》《韻會》渠之切《正韻》渠宜切,音碁。《韻會》指物之辭。《易·繫辭》其旨遠,其辭文。《詩·大雅》其在于今。

助語辭。《書·西伯戡黎》今王其如台。《詩·周南》灼灼其華。《玉篇》辭也。

姓。《韻會》漢陽阿侯其石。

《唐韻》《集韻》《韻會》居之切,音姬。《韻會》語辭。《書·微子》若之何其。《詩·小雅》夜如何其。

人名。《史記·酈生傳》酈生食其者,留高陽人也。《註》正義曰:酈食其,三字三音,讀曆異幾。《前漢·楚元王傳》高祖使審食其留侍太上皇。《註》師古曰:食音異,其音基。

山名。《前漢·武帝紀》四月,幸不其。《註》其音基,山名。《廣韻》在琅邪。

地名。《韻會》祝其,卽夾谷也。

《集韻》《韻會》居吏切。《正韻》吉器切,音寄。《韻會》語已辭。《詩·檜風》彼其之子。通作記。《禮·表記》引《詩》彼記之子。

通已。《左傳·襄二十七年》引《詩》彼己之子。

《韻會》或作忌。《詩·鄭風》叔善射忌。

【初】

初【子集下】【刀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䥚《唐韻》《集韻》楚居切《正韻》楚徂切,楚平聲。《說文》始也。从刀衣,裁衣之始也。《徐曰》禮之初,施衣以蔽形。《書·禹謨》率百官若帝之初。《蔡仲》愼厥初。

《禮·檀弓》夫魯有初。《註》初謂故事。

《列子·天瑞篇》太初者,氣之始也。《韓愈詩》賢愚同一初。《韻會》又姓。

相关诗句
君去飞舳舻 粤山千万重 望君眼亦枯 一去难复逢 帆片有云铺 遥遥沧海上 怅惘失朝餔 东西马首瞻 落叶客身孤 秋风吹远道 不共先生徂 空送先生去 未能弃关繻 愧我非终童 阅历貔生貙 平生复萧索 杜诗与泪俱 伤时生感喟 绝不为喁吁 有作皆唐调 不道今未无 稽康广陵散 高调入云衢 我读「钓龙歌」 瑰异过璠瑜 诗文在正声 不为时俗谀 逢人辄面质 迥异风尘趋 嶙嶙耸傲骨 一拜识眉须 去年见君面 请为君歌呼 时事且勿悲 不禁碎唾壶 我辈何从计 不足张威弧 官军成铅刀 须虑走湛卢 滔滔郁林水 曷胜望苍梧 君地与毗连 到处无或殊 可怜兵燹灾 此岂为之驱 草寇启汉、唐 胜、广已蠕蠕 见说粤西峤 慎保千金躯 君归求黄石 衰乃盛之符 岂识中华势 咫尺见糊模 我笑夷人眼 囊括鼓咙胡 瓜分指中夏 谓我无良图 西夷侮我甚 气足吞羯奴 祖生中流楫 素志不可渝 我思祸乱中 聊为妻孥娱 君归亦何乐 黔首其挛拘 山海失岩阻 轮舶环郡郛 今日广州潮 虢亡行及虞 粤海虽粗安 遗祸遍海隅 汪、黄今再生 万国来揶揄 茫茫五虎洋 筹策至今纡 虎门铸大错 谋国误奸诬 有计不得行 至死三叹吁 伊昔林文忠 夺去海膏腴 亦曾遭英夷 地即古番禺 君家粤东路 决计问归途 先生长太息 无复返其初 沧海扬尘后 十室九室虚 伏莽时时起 再过无人居 当年华屋处 寄迹嗟籧篨 关津不易过 所遇多駏驉 不见汉衣冠 囊橐无宿储 越海去复来 南北行趑趄 仓皇戎马间 枉哭申包胥 朝廷有子兰 有愤不得摅 先生攘袂起 千里为邱墟 欃枪无人扫 割地等商于 谁知浩劫兴 永以爱吾庐 先生于山中 山人亦足鱼 台阳富山海 拓地开菑畬 先生半隐宦 辐辏纷舟车 兵气倏忽消 遂为强弩馀 维时法兰西 曾见海氛袪 班生从戎幕 台海金汤如 先生昔来时 欲挽先生裾 我送先生行 不如归乡闾 况为失路人 富贵亦唏嘘 衣锦滞他方 未得一纸书 岭南近如何 回首水云区 故乡在何处 远望绝平芜 行客悲不已 忽忽浪花粗 蒲帆天外去 日色冷菰蒲 天涯远游子 江湖秋已疏 西风海上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