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楼船疏战禦

出自:近现代·苏大山《基隆览古》

拼音:[wàn,mò][lǐ][lóu][chuán][shū][zhàn][yù]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昔我舟行经马渎,如梦空江曾一宿。
战后青山两岸横,残燹满天秋摵摵。
今日舟行又向东,好风吹我入基隆。
大好江山满目恨,海云高处万灯红。
座中有客徵故事,手检枯灰细为记。
交集百感正茫茫,孰将缺陷弥天地。
海禁才通祸便胎,越南边衅已轻开。
沧波界限何曾画,轧轧青烟剪海来。
悔把戎机付名士,纶巾羽扇饶风指。
如虎徒深畏敌心,敢信成名归竖子。
碧眼睒睒意气雄,居然鄙远冀邀功。
讵因桂子荷花好,一曲清词竟兆戎。
将军旗鼓来天上,如荼如火军容壮。
曼衍鱼龙海国开,欢呼恃作长城障。
巉岩高岭峙狮球,银涛叠叠水犀愁。
未许长驱师竟渡,八公草木尽貔貅。
喑呜动地十荡决,佛郎机发飞列缺。
毕竟成城众志坚,仙洞山前刀如雪。
奋呼歼敌百头颅,橐竿悬上似累珠。
怅望天西归不得,游魂应恸血模糊。
鎗似林行炮似雨,往来海上窥门户。
沪尾连朝飞羽书,捷报传来孙壮武。
湖湘自古将材多,拍手齐歌曳落河。
子弟背嵬能捲土,衔枚飞过古婆娑。
更有横戈跃马入,海涛手擘天风踏。
一军忠义足雄边,撼岳声中短兵接。
姗姗看杀貌如花,舞罢氍毹月未斜。
鞠部有人身手好,酒痕春泛夺流霞。
海疆从此边防固,未许陈仓师暗渡。
奈何一著失先机,前锋已报孤军仆。
袖手何心壁上观,储胥风起夕漫漫。
冷眼看人蛮触斗,坐教失计纵呼韩。
国殇无庙荐麦饭,草木漫山雄鬼叹。
男儿何必薄偏裨,誓死终教成铁汉。
一角山河任付人,旗翻三色七鲲身。
倘非单骑格回纥,似此珠厓嗟久沦。
底事嚇人惊腐鼠,万里楼船疏战禦
黑旗埋没大刀刘,回首伤心鸢跕处。
庸臣辱国罪当诛,责备讵能逭老夫。
割藩无策多遗恨,和议何人赞庙谟。
徘徊又见桑生海,刹刹尘尘四十载。
绝少惩前毖后思,燕云缥缈终成悔。
把盏临流东浪哀,已无城郭鹤飞回。
兴亡纵自关天意,毕竟安危亦仗才。
往事凄凉休再误,穷兵铁把六州铸。
沙场尸裹几英雄,行人笑指孤拔墓。
二千年史吊西欧,绝岛名王骨未收。
一样君臣悲远略,杜鹃声咽不胜愁。

查看原文

注释

【万里】表示距离之远,范围之广,并非确切的距离、范围表述。
【楼船】设有楼的大船。用于作战或旅游:楼船三千备战|楼船灯火辉煌,笑声阵阵。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万】

万【子集上】【一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2画

《廣韻》《集韻》《韻會》同萬。

三字姓。西魏有柱國万紐于謹。

《廣韻》莫北切《集韻》密北切。万俟,複姓。俟音其,今讀木其。北齊特進万俟普。(萬)〔古文〕㸘《唐韻》無販切,音蔓。《說文》蟲也。《埤雅》蜂一名萬。蓋蜂類衆多,動以萬計。

數名。《易·乾象》萬國咸寧。《前漢·律歷志》紀于一,協于十,長于百,大于千,衍于萬。

舞名。《詩·邶風》方將萬舞。《疏》萬者,舞之總名。《大戴禮·夏小正》萬也者,干戚舞也。《韻會》湯武以萬人得天下,故干舞稱萬舞。

州名。《寰宇記》漢巴東郡,後唐貞觀曰萬州。

姓。《通志·氏族略》萬氏,孟子門人萬章。

《韻補》入銑韻。《白居易·寄元九詩》憐君爲謫吏,窮薄家貧褊。三寄衣食資,數盈二十萬。《六書正譌》或省作万,非。

【里】

里【酉集下】【里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0画

《廣韻》良已切《集韻》兩耳切《正韻》良以切,法志》在壄曰廬,在邑曰里。《風俗通》五家爲軌,十軌爲里。里者,止也,五十家共居止也。

《正韻》路程,今以三百六十步爲一里。

憂也。《詩·大雅》瞻卬昊天,云如何里。《箋》里,憂也。

姓。《左傳·昭十七年》鄭之未災也,里析告子產。《註》里析,鄭大夫。

百里、相里,複姓。

地名。《左傳·宣三年》子臧得罪而出,誘子華而殺之南里。《註》南里,鄭地。

山名。《史記·封禪書註》高里山,在泰山下。

《五代史·附錄》契丹所居曰梟羅箇沒里。《註》沒里者,河也。

古夫稱妻曰鄕里。《南史·張彪傳》我不忍令鄕里落它處。《沈約·山隂柳家女詩》還家問鄕里,詎堪持作夫。

《正韻》漢制:長安有戚里,人君姻戚居之,後世因謂外戚爲戚里。

《周禮·冬官考工記·匠人》里爲式,然後可以傳衆方。《註》里,讀爲已,聲之誤也。《釋文》里,音以。

【楼】

樓【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落侯切《集韻》《韻會》郞侯切《正韻》盧侯切,音婁。《說文》重屋也。《爾雅·釋宮》四方而高曰臺,狹而脩曲曰樓。《釋名》樓謂牖戸之閒有射孔,樓樓然也。

偵敵之車曰飛樓,亦曰樓車。《六韜·軍略篇》視城中則有飛樓。《左傳·宣十五年》解揚登諸樓車,呼宋人而告之。

岑樓,山之銳嶺。《孟子》方寸之木,可使高於岑樓。

譙樓,城樓也。《前漢·陳勝傳》戰譙門中。

謂之戍樓。《儲光羲·送別詩》寒雲隱戍樓。

樓蘭,國名。見《前漢·昭帝紀》。

《爾雅·釋詁》樓,聚也。

《爾雅·釋草》果臝之實栝樓。《註》齊人呼爲天瓜。

道家以兩肩爲玉樓。《蘇軾·雪詩》凍合玉樓寒起粟。

姓。《姓苑》望出東陽,周封少康之裔爲東樓公,子孫因氏焉。

叶凌如切,音閭。《古·日出東南隅行》日出東南隅,照我秦氏樓。秦氏有好女,自名爲羅敷。

離樓,衆木交加之貌。《王延壽·魯靈光殿賦》嶔崟離樓。

【船】

船【未集下】【舟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集韻》《韻會》食川切,音膞。《說文》舟也。《世本》共鼓貨狄作船,黃帝臣。《揚子·方言》舟,自關而西謂之船。《釋名》船,循也,循水而行也。《史記·淮隂侯傳》信乃益爲疑兵,陳船欲渡臨晉。《註》索隱曰:劉氏云:陳船,地名,在舊關之西,今之朝邑,非也。案京兆有船司空縣,不名陳船。陳船者,陳列船艘,欲渡河也。《左思·蜀都賦》戈船掩乎江湖。

《正字通》皮船,明少保戚繼光濟水法,用生牛馬皮,竹木緣之如箱形,火乾,再用竿繫助之,以浮水。一皮船可乗一人,兩皮船合縫,可乗三人。

《韻會》衣領曰船。《正字通》俗以船爲襟穿。續演繁露云:杜詩,天子呼來不上船,或言衣襟爲船,誤。按蜀人呼衣繫帶爲穿,俗因改穿作船。

姓。出《姓苑》。

天船,星名。見《丹元子·步天歌》。

《集韻》余專切,音沿。義同。俗作舡,非。

【疏】

疏【午集上】【疋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所菹切《集韻》《韻會》山於切《正韻》山徂切,。今作疏。《禮·樂記》淸廟之瑟,朱絃而疏越。《註》越,瑟底孔也。畫疏之,使聲遲也。《疏》疏,通也。使兩頭孔相連而通,孔小則聲急,孔大則聲遲。《經解》疏通知遠。

遠也。《詩·大雅》予曰有疏附。《傳》率下親上曰疏附。《箋》疏附,使疏者親也。《禮·曲禮》夫禮者,所以定親疏。

麤也。《詩·大雅》彼疏斯粺。《箋》疏,麤也。謂糲米也。《禮·玉藻》客飧,主人辭以疏。《註》飧者,美主人之食也。疏之言麤也。

《郊特牲》疏布之尚,反女功之始也。

分也。《孟子》禹疏九河。《史記·黥布傳》疏爵而貴之。

稀也。《穀梁傳·隱八年》庚辰大雨雪。《傳》志疏數也。《疏》遠者爲疏,近者爲數也。《禮·祭義》祭不欲疏,疏則怠,怠則忘。《楚辭·九歌》疏緩節兮安歌。《註》使曲節希緩,而安音淸歌。

治也。《謝靈運·登石門最高頂詩》疏峰抗高館,對嶺臨迴溪。《註》疏治也。

刻也。《禮·明堂位》疏屛,天子之廟飾也。《疏》疏,刻也。屛,樹也。謂刻於屛樹,爲雲氣蠱獸也。《又》殷以疏勺。《註》疏,通刻其頭。《後漢·梁冀傳》窗牖皆綺疏靑瑣。《註》鏤爲綺文也。

畫也。《管子·問篇》大夫疏器。《註》疏,飾畫也。《何晏·景福殿賦》羅疏柱之汨越。《註》疏柱,畫柱也。

徹也。《晉語》公伐原,令以三日之糧,三日而原不降,公令疏軍而去之。《註》蔬,徹也。

布也。《楚辭·九歌》疏石蘭兮爲芳。《註》疏,布也。

大也。《揚子·太經》方州部家,三位疏成。《註》疏,大也。

菜也。與蔬同。《周禮·天官·大宰》以九職任萬民,八曰臣妾,聚斂疏材。《註》疏材,百草根實可食者,疏不熟曰饉。《釋文》菜也。

《地官·委人》凡疏材木材。凡畜聚之物。註疏材,艸木有實者。

《淮南子·道應訓》子佩疏揖,北面立於殿下。《註》疏,徒跣也。

扶疏,枝葉盛貌。《揚子·太經》見小勿用,以我扶疏。《註》秋木扶疏而大,故可用。

《正韻》渠疏杷也。

疏躍,布散也。《淮南子·俶眞訓》今夫萬物之疏躍枝舉,百事之莖葉條枝,皆本于一根,而條循千萬也。

疏疏,衣服盛貌。《韓詩外傳》子路盛服見孔子,孔子曰:由,疏疏者何也。

《揚子·太經》穀不穀,失疏數。《註》疏數,不平也。

姓。漢疏廣,疏受。

國名。《潛夫論》捿疏猗姓。《路史》夏世侯伯也。

山名。《山海經》貳負之臣曰危,危與貳負殺窫窳,帝乃梏之疏屬之山。《註》按文中子云:疏屬之南,汾水之曲,卽斯山也。

鳥名。《禮·曲禮》雉曰疏趾。《疏》雉肥則兩足開張,趾相去疏也。

獸名。《山海經》帶山有獸,焉其狀如馬。一角有錯,其名曰䑏疏。

《韻會補》與梳通。揚雄,頭蓬不暇梳。

《集韻》孫租切,音蘇。粗也。

《廣韻》所助切《正韻》所故切,也。《揚雄·解嘲》獨可抗疏時道是非。

記注也。

《韻補》叶山宜切,音詩。《劉章·耕田歌》深耕穊種,立苗欲疏。非其種者,鋤而去之。

【战】

戰【卯集中】【戈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2画

古文曰戰。

懼也。《書·仲虺之誥》小大戰戰。

姓。漢戰兢,明戰愼。

【禦】

禦【午集下】【示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1画

《集韻》牛據切《韻會》《正韻》魚據切,。《註》爲之扞禦,則物咸附之。《左傳·隱九年》北戎侵鄭,鄭伯禦之。

止也。《易·繫辭》以言乎遠,則不禦。《疏》謂無所止息也。《左傳·昭十六年》孔張後至,立於客閒,執政禦之。《註》禦,止也。

《廣韻》魚巨切《集韻》偶舉切《韻會》魚許切《正韻》偶許切,音語。義同。

《說文》祀也。

古通御。《詩·邶風》亦以御冬。《毛傳》御,禦也。亦通語。《史記·東越傳》禦兒侯。《正義》禦,今作語。

《韻會》禦亦作圄,守之也。亦作圉。《前漢·王莽傳》不畏强圉。

《莊子·繕性篇》其來不可圉。○按《說文》圄,守也。圉,令圉也。禦,祀也。今文圄爲囹圄字,圉爲牧圉字,禦爲守禦字,相承久矣,而禦祀義不復見。

相关诗句
杜鹃声咽不胜愁 一样君臣悲远略 绝岛名王骨未收 二千年史吊西欧 行人笑指孤拔墓 沙场尸裹几英雄 穷兵铁把六州铸 往事凄凉休再误 毕竟安危亦仗才 兴亡纵自关天意 已无城郭鹤飞回 把盏临流东浪哀 燕云缥缈终成悔 绝少惩前毖后思 刹刹尘尘四十载 徘徊又见桑生海 和议何人赞庙谟 割藩无策多遗恨 责备讵能逭老夫 庸臣辱国罪当诛 回首伤心鸢跕处 黑旗埋没大刀刘 万里楼船疏战禦 底事嚇人惊腐鼠 似此珠厓嗟久沦 倘非单骑格回纥 旗翻三色七鲲身 一角山河任付人 誓死终教成铁汉 男儿何必薄偏裨 草木漫山雄鬼叹 国殇无庙荐麦饭 坐教失计纵呼韩 冷眼看人蛮触斗 储胥风起夕漫漫 袖手何心壁上观 前锋已报孤军仆 奈何一著失先机 未许陈仓师暗渡 海疆从此边防固 酒痕春泛夺流霞 鞠部有人身手好 舞罢氍毹月未斜 姗姗看杀貌如花 撼岳声中短兵接 一军忠义足雄边 海涛手擘天风踏 更有横戈跃马入 衔枚飞过古婆娑 子弟背嵬能捲土 拍手齐歌曳落河 湖湘自古将材多 捷报传来孙壮武 沪尾连朝飞羽书 往来海上窥门户 鎗似林行炮似雨 游魂应恸血模糊 怅望天西归不得 橐竿悬上似累珠 奋呼歼敌百头颅 仙洞山前刀如雪 毕竟成城众志坚 佛郎机发飞列缺 喑呜动地十荡决 八公草木尽貔貅 未许长驱师竟渡 银涛叠叠水犀愁 巉岩高岭峙狮球 欢呼恃作长城障 曼衍鱼龙海国开 如荼如火军容壮 将军旗鼓来天上 一曲清词竟兆戎 讵因桂子荷花好 居然鄙远冀邀功 碧眼睒睒意气雄 敢信成名归竖子 如虎徒深畏敌心 纶巾羽扇饶风指 悔把戎机付名士 轧轧青烟剪海来 沧波界限何曾画 越南边衅已轻开 海禁才通祸便胎 孰将缺陷弥天地 交集百感正茫茫 手检枯灰细为记 座中有客徵故事 海云高处万灯红 大好江山满目恨 好风吹我入基隆 今日舟行又向东 残燹满天秋摵摵 战后青山两岸横 如梦空江曾一宿 昔我舟行经马渎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