橐竿悬上似累珠

出自:近现代·苏大山《基隆览古》

拼音:[tuó][gān][xuán][shàng,shǎng][sì,shì][léi,lěi,lèi][zhū]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昔我舟行经马渎,如梦空江曾一宿。
战后青山两岸横,残燹满天秋摵摵。
今日舟行又向东,好风吹我入基隆。
大好江山满目恨,海云高处万灯红。
座中有客徵故事,手检枯灰细为记。
交集百感正茫茫,孰将缺陷弥天地。
海禁才通祸便胎,越南边衅已轻开。
沧波界限何曾画,轧轧青烟剪海来。
悔把戎机付名士,纶巾羽扇饶风指。
如虎徒深畏敌心,敢信成名归竖子。
碧眼睒睒意气雄,居然鄙远冀邀功。
讵因桂子荷花好,一曲清词竟兆戎。
将军旗鼓来天上,如荼如火军容壮。
曼衍鱼龙海国开,欢呼恃作长城障。
巉岩高岭峙狮球,银涛叠叠水犀愁。
未许长驱师竟渡,八公草木尽貔貅。
喑呜动地十荡决,佛郎机发飞列缺。
毕竟成城众志坚,仙洞山前刀如雪。
奋呼歼敌百头颅,橐竿悬上似累珠
怅望天西归不得,游魂应恸血模糊。
鎗似林行炮似雨,往来海上窥门户。
沪尾连朝飞羽书,捷报传来孙壮武。
湖湘自古将材多,拍手齐歌曳落河。
子弟背嵬能捲土,衔枚飞过古婆娑。
更有横戈跃马入,海涛手擘天风踏。
一军忠义足雄边,撼岳声中短兵接。
姗姗看杀貌如花,舞罢氍毹月未斜。
鞠部有人身手好,酒痕春泛夺流霞。
海疆从此边防固,未许陈仓师暗渡。
奈何一著失先机,前锋已报孤军仆。
袖手何心壁上观,储胥风起夕漫漫。
冷眼看人蛮触斗,坐教失计纵呼韩。
国殇无庙荐麦饭,草木漫山雄鬼叹。
男儿何必薄偏裨,誓死终教成铁汉。
一角山河任付人,旗翻三色七鲲身。
倘非单骑格回纥,似此珠厓嗟久沦。
底事嚇人惊腐鼠,万里楼船疏战禦。
黑旗埋没大刀刘,回首伤心鸢跕处。
庸臣辱国罪当诛,责备讵能逭老夫。
割藩无策多遗恨,和议何人赞庙谟。
徘徊又见桑生海,刹刹尘尘四十载。
绝少惩前毖后思,燕云缥缈终成悔。
把盏临流东浪哀,已无城郭鹤飞回。
兴亡纵自关天意,毕竟安危亦仗才。
往事凄凉休再误,穷兵铁把六州铸。
沙场尸裹几英雄,行人笑指孤拔墓。
二千年史吊西欧,绝岛名王骨未收。
一样君臣悲远略,杜鹃声咽不胜愁。

查看原文

字义

【橐】

橐【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2画

〔古文〕他各切,音拓。《說文》囊也。《唐韻》囊無底。《詩·大雅》于橐于囊。《毛傳》小曰橐,大曰囊。《左傳·宣二年》趙盾見靈輒,爲簞食與肉,置諸橐而與之。

冶器也。《老子·道德經》天地之閒,其猶橐籥乎。《註》橐者外之櫝,所以受籥也。籥者內之管,所以鼓橐也。《淮南子·本經訓》鼓橐吹埵,以消銅鐵。

盛衣食之器者曰橐梠。《莊子·天下篇》禹親自操橐耜,而九雜天下之川。

橐橐,杵聲也。《詩·小雅》椓之橐橐。

橐駝,獸名。言其負囊橐而駝物也。《揚雄·長楊賦》敺橐駝,燒蠡。

橐臯,吳地。《春秋·哀十二年》公會吳于橐臯。《漢書》屬九江郡。

《唐韻》章夜切,音柘。義同。

《集韻》都故切,音妒。木名。○按《說文》別立橐部,今倂入。

【竿】

竿【未集上】【竹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3画

《廣韻》古寒切《集韻》《韻會》《正韻》居寒切,音干。《說文》竹梃也。《詩·衞風》籊籊竹竿。《史記·貨殖傳》竹竿萬个。

竿牘。《莊子註》竹爲書。

地名。《水經注》衞縣有竿城。

與干通。《後漢·董卓傳》僭擬車服,時人號竿摩車。《註》竿摩,猶干劘也。言其相逼近也。

《集韻》古旱切。與幹同。箭笴也。

《集韻》居案切,音旰。衣架。《爾雅·釋器》竿謂之箷。

叶經天切。《白居易·悟眞寺詩》或時洩光采,夜與星斗連。中頂最高峯,拄天靑玉竿。

叶公旦切。《劉琨·答盧諶詩》亭亭孤幹,獨生無伴。綠葉繁縟,柔條修罕。朝採爾實,夕捋爾竿。竿翠豐尋,逸珠盈椀。

《字彙補》居旱切,干上聲。《謝靈運詩》不怨秋夕長,恆苦夏日短。濯流激浮湍,息䕃倚密竿。

【悬】

懸【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20画部外筆画:16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胡涓切,音泫。本作縣。《說文》繫也。或从心。《孟子》猶解倒懸。

叶熒絹切,音院。《張衡·西京賦》後宮不移,樂不徙懸。門衞供帳,官以物辯。

【上】

上【子集上】【一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丄時亮切,音尙。在上之上,對下之稱。崇也,尊也。《易·乾·文言》本乎天者親上。

《廣韻》君也。太上極尊之稱。《蔡邕·獨斷》上者,尊位所在。但言上,不敢言尊號。

上日。《書·舜典》正月上日。《註》孔氏曰:上日,朔日也。葉氏曰:上旬之日。曾氏曰:如上戊,上辛,上丁之類。

姓。漢上雄,明上觀,上志。

上官,複姓。

《唐韻》時掌切《集韻》《韻會》《正韻》是掌切,商上聲。登也,升也,自下而上也。《易·需卦》雲上于天。《禮·曲禮》拾級聚足,連步以上。

進也。《前漢·東方朔傳》朔上三千奏牘。

與尙通。《詩·魏風》上愼旃哉。《前漢·賈誼傳》上親,上齒,上賢,上貴。

《匡衡傳》治天下者審所上。

《韻補》叶辰羊切,音常。《楚辭·九懷》臨淵兮汪洋,顧林兮忽荒。修予兮袿衣,騎霓兮南上。

叶時刃切,音愼。《王微觀海詩》照本苟不昧,在末理知瑩。忽乗摶角勢,超騰送崖上。

叶矢忍切,音審。《郭璞·遊仙詩》翹首望太淸,朝雲無增景。雖欲思陵化,龍津未易上。《說文》上,高也。指事。時掌切。◎按字有動靜音,諸韻皆以上聲,是掌切,爲升上之上,屬動,去聲,時亮切,爲本在物上之上,屬靜。今詳《說文》上聲上字,高也,是指物而言,則本在物上之上亦作上聲矣。依諸韻分動靜音爲是。後倣此。

【似】

似【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音巳。肖也。《爾雅·釋草》綸似綸,組似組,東海有之。帛似帛,布似布,華山有之。《疏》以其所似,名其草也。

嗣也。《詩·周頌》以似以續。

况也,奉也。《賈島詩》今日把似君,誰有不平事。

《正韻》相吏切,音寺。義同。

《韻補》叶養里切,音以。《詩·大雅》無曰余小子,召公是似。叶下祉。《賈誼·旱雲賦》運淸濁之澒洞兮,正重沓而起。嵬隆崇以崔巍兮,時彷彿而有似。

【累】

累【未集中】【糸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5画

《廣韻》力追切《集韻》倫追切,音欙。《玉篇》同纍。《孟子》係累其子弟。《趙註》係累猶縛結也。《戰國策》係累吾民。《註》累、纍同。

《禮·月令》乃合累牛騰馬,遊牝于牧。《註》累、騰皆乗匹之名。《集韻》,或作累。求子牛。

《廣韻》力委切《集韻》魯水切《正韻》魯猥切,音壘。《類篇》絫,或作累。詳絫字註。

《廣韻》良僞切《集韻》力僞切,纍去聲。緣坐也。《書·旅獒》終累大德。《左傳·隱十三年》相時而動,無累後人。《公羊傳·桓二年》及者何累也。

力果切,音倮。《禮·曲禮》爲大夫累之。《註》累,倮也。

《集韻》力涉切,音獵。地名。鉅鹿下曲陽縣西南有肥累城。

【珠】

珠【午集上】【玉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章俱切《集韻》鍾輸切《正韻》專于切,珠曁魚。《周禮·天官·玉府》若合諸侯,則共珠槃玉敦。

《博物志》江珠,琥珀別名。

《正字通》山海經濫水注:漢水多之魚,狀如覆銚,是生珠玉數,歷山楚水多白珠,蜀郡平澤出靑珠。左思云:靑珠黃環,西國琅玕碧珠,皆寶石名之以珠者也。

地名。《前漢·武帝紀》珠厓儋耳。《註》二郡在大海中,崖岸之邊出眞珠,故曰珠崖。《穆天子傳》天子舍于珠澤。《註》珠澤在越巂。《水經注》若水旁有光珠穴。

木名。《山海經》開明北有視玉珠樹。《註》論衡云:珠樹似珠,非眞珠也。

連珠,文家篇名。《傅序》連珠興於漢章帝之世,班固,賈逵,傅毅三子受詔作之,不指說事情,假喻達旨,合古詩勸興之義,欲使歷歷如貫珠,易睹而可悅也。《沈約·註連珠表》竊尋連珠之作,始於子雲,謂辭句連續,互相發明,若珠之結排也。

《韻補》叶音周。《易林》老猾大偸,東行盜珠。

相关诗句
杜鹃声咽不胜愁 一样君臣悲远略 绝岛名王骨未收 二千年史吊西欧 行人笑指孤拔墓 沙场尸裹几英雄 穷兵铁把六州铸 往事凄凉休再误 毕竟安危亦仗才 兴亡纵自关天意 已无城郭鹤飞回 把盏临流东浪哀 燕云缥缈终成悔 绝少惩前毖后思 刹刹尘尘四十载 徘徊又见桑生海 和议何人赞庙谟 割藩无策多遗恨 责备讵能逭老夫 庸臣辱国罪当诛 回首伤心鸢跕处 黑旗埋没大刀刘 万里楼船疏战禦 底事嚇人惊腐鼠 似此珠厓嗟久沦 倘非单骑格回纥 旗翻三色七鲲身 一角山河任付人 誓死终教成铁汉 男儿何必薄偏裨 草木漫山雄鬼叹 国殇无庙荐麦饭 坐教失计纵呼韩 冷眼看人蛮触斗 储胥风起夕漫漫 袖手何心壁上观 前锋已报孤军仆 奈何一著失先机 未许陈仓师暗渡 海疆从此边防固 酒痕春泛夺流霞 鞠部有人身手好 舞罢氍毹月未斜 姗姗看杀貌如花 撼岳声中短兵接 一军忠义足雄边 海涛手擘天风踏 更有横戈跃马入 衔枚飞过古婆娑 子弟背嵬能捲土 拍手齐歌曳落河 湖湘自古将材多 捷报传来孙壮武 沪尾连朝飞羽书 往来海上窥门户 鎗似林行炮似雨 游魂应恸血模糊 怅望天西归不得 橐竿悬上似累珠 奋呼歼敌百头颅 仙洞山前刀如雪 毕竟成城众志坚 佛郎机发飞列缺 喑呜动地十荡决 八公草木尽貔貅 未许长驱师竟渡 银涛叠叠水犀愁 巉岩高岭峙狮球 欢呼恃作长城障 曼衍鱼龙海国开 如荼如火军容壮 将军旗鼓来天上 一曲清词竟兆戎 讵因桂子荷花好 居然鄙远冀邀功 碧眼睒睒意气雄 敢信成名归竖子 如虎徒深畏敌心 纶巾羽扇饶风指 悔把戎机付名士 轧轧青烟剪海来 沧波界限何曾画 越南边衅已轻开 海禁才通祸便胎 孰将缺陷弥天地 交集百感正茫茫 手检枯灰细为记 座中有客徵故事 海云高处万灯红 大好江山满目恨 好风吹我入基隆 今日舟行又向东 残燹满天秋摵摵 战后青山两岸横 如梦空江曾一宿 昔我舟行经马渎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