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中有客徵故事

出自:近现代·苏大山《基隆览古》

拼音:[zuò][zhōng,zhòng][yǒu,yòu][kè][zhǐ,zhēng][gù][shì]

平仄:仄平仄仄平仄仄

昔我舟行经马渎,如梦空江曾一宿。
战后青山两岸横,残燹满天秋摵摵。
今日舟行又向东,好风吹我入基隆。
大好江山满目恨,海云高处万灯红。
座中有客徵故事,手检枯灰细为记。
交集百感正茫茫,孰将缺陷弥天地。
海禁才通祸便胎,越南边衅已轻开。
沧波界限何曾画,轧轧青烟剪海来。
悔把戎机付名士,纶巾羽扇饶风指。
如虎徒深畏敌心,敢信成名归竖子。
碧眼睒睒意气雄,居然鄙远冀邀功。
讵因桂子荷花好,一曲清词竟兆戎。
将军旗鼓来天上,如荼如火军容壮。
曼衍鱼龙海国开,欢呼恃作长城障。
巉岩高岭峙狮球,银涛叠叠水犀愁。
未许长驱师竟渡,八公草木尽貔貅。
喑呜动地十荡决,佛郎机发飞列缺。
毕竟成城众志坚,仙洞山前刀如雪。
奋呼歼敌百头颅,橐竿悬上似累珠。
怅望天西归不得,游魂应恸血模糊。
鎗似林行炮似雨,往来海上窥门户。
沪尾连朝飞羽书,捷报传来孙壮武。
湖湘自古将材多,拍手齐歌曳落河。
子弟背嵬能捲土,衔枚飞过古婆娑。
更有横戈跃马入,海涛手擘天风踏。
一军忠义足雄边,撼岳声中短兵接。
姗姗看杀貌如花,舞罢氍毹月未斜。
鞠部有人身手好,酒痕春泛夺流霞。
海疆从此边防固,未许陈仓师暗渡。
奈何一著失先机,前锋已报孤军仆。
袖手何心壁上观,储胥风起夕漫漫。
冷眼看人蛮触斗,坐教失计纵呼韩。
国殇无庙荐麦饭,草木漫山雄鬼叹。
男儿何必薄偏裨,誓死终教成铁汉。
一角山河任付人,旗翻三色七鲲身。
倘非单骑格回纥,似此珠厓嗟久沦。
底事嚇人惊腐鼠,万里楼船疏战禦。
黑旗埋没大刀刘,回首伤心鸢跕处。
庸臣辱国罪当诛,责备讵能逭老夫。
割藩无策多遗恨,和议何人赞庙谟。
徘徊又见桑生海,刹刹尘尘四十载。
绝少惩前毖后思,燕云缥缈终成悔。
把盏临流东浪哀,已无城郭鹤飞回。
兴亡纵自关天意,毕竟安危亦仗才。
往事凄凉休再误,穷兵铁把六州铸。
沙场尸裹几英雄,行人笑指孤拔墓。
二千年史吊西欧,绝岛名王骨未收。
一样君臣悲远略,杜鹃声咽不胜愁。

查看原文

注释

【中有】即中阴。
【故事】旧日的行事制度;例行的事:虚应~丨奉行~(按照老规矩敷衍塞责)。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座】

座【寅集下】【广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7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徂臥切,音坐。《玉篇》牀座也。《集韻》坐具。《李嘺讓地官尚書表》八座樞機,五曹要劇。

《韻會》通作坐。《前漢·梅福傳》當戸牖之法坐。《註》法坐,王聽朝處。《後漢·孔融傳》坐上客常滿。

【中】

中【子集上】【丨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音忠。《書·大禹謨》允執厥中。《周禮·地官·大司徒》以五禮防民僞,而敎之中。《左傳·成十三年》劉子曰:民受天地之中以生。

《左傳·文元年》舉正於中,民則不惑。《註》舉中氣也。

司中,星名。在太微垣。《周禮·春官·大宗伯》以槱燎祀司中司命飌師雨師。

《前漢·律歷志》春爲陽中,萬物以生。秋爲隂中,萬物以成。

中央,四方之中也。《書·召誥》王來紹上帝,自服于土中。《註》洛爲天地之中。《張衡·東京賦》宅中圓大。

正也。《禮·儒行》儒有衣冠中。《周禮·秋官·司刺》以此三法者求民情,斷民中,施上服下服之罪。《註》斷民罪,使輕重得中也。

心也。《史記·韓安國傳》深中寬厚。

內也。《易·坤卦》黃裳元吉,文在中也。

《老子·道德經》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半也。《列子·力命篇》得亦中,亡亦中。《魏志·管輅傳》鼓一中。《註》猶言鼓一半也。

成也。《禮·禮器》因名山升中于天。《註》中,猶成也。燔柴祭天,告以諸侯之成功也。

滿也。《前漢·百官表》制中二千石。《註》謂滿二千石也。《索隱》漢制,九卿已上,秩一歲,滿二千石。

穿也。《周禮·冬官考工記》中其莖。《註》謂穿之也。

盛算器。《禮·投壺》主人奉矢,司射奉中。《註》士鹿中,大夫兕中,刻木如兕鹿而伏,背上立圓圈,以盛算也。

《禮·深衣註》衣有表者,謂之中衣。與衷通。

俚語。以不可爲不中。《蕭參希通錄》引左傳成公二年,無能爲役。杜預註:不中爲之役使。

《禮·鄕飲酒義》冬之爲言中也。中者,藏也。

姓。漢少府卿中京。

中行,中英,中梁,中壘,中野,皆複姓。

《廣韻》《集韻》《韻會》陟仲切,音妕。矢至的曰中。《史記·周本紀》養由基去柳葉百步,射之,百發百中。

著其中曰中。《莊子·達生篇》中身當心則爲病,猶醫書中風,中暑是也。

要也。《周禮·春官》凡官府鄕州及都鄙之治中,受而藏之。《註》謂治職簿書之要也。

應也。《禮·月令》律中大簇。《註》中猶應也。

合也。《左傳·定元年》季孫曰:子家子亟言於我,未嘗不中吾志也。

《類篇》《正韻》直衆切。與仲通。《禮·月令》中呂,卽仲呂,又讀作得。《周禮·地官》師氏掌國中失之事。《註》故書中爲得。陸德明云:中,杜音得。

《韻補》叶陟良切,音章。師古曰:古讀中爲章。《吳志·胡綜傳·黃龍大牙賦》四靈旣布,黃龍處中。周制日月,是曰太常。

叶諸仍切,音征。《劉貢父·詩話》關中讀中爲》天期乗祚受爵漢中。叶下秦。古東韻與庚陽通。俗讀中酒之中爲去聲。中與之中爲平聲。◎按《魏志·徐邈傳》:邈爲尚書郞,時禁酒。邈私飮沈醉,趙達問以曹事,曰中聖人。時謂酒淸爲聖人,濁者爲賢人。蘇軾詩:公特未知其趣耳,臣今時復一中之。則中酒之中,亦可讀平聲。《通鑑》:周宣王成中與之名,註:當也。杜詩:今朝漢社稷,新數中與年。則中與之中亦可讀去聲。

【有】

有【辰集上】【月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唐韻》云久切《集韻》《韻會》《正韻》云九切,音友。《說文》不宜有也。《春秋傳》曰:日月有食之。从月又聲。《九經字樣》有,从月。从冃,譌。

《玉篇》不無也。《易·大有疏》能大所有。

《繫辭》富有之謂大業。

《詩·商頌》奄有九有。《傳》九有,九州也。

《左傳·桓三年》有年。《註》五穀皆熟書有年。

《玉篇》果也,得也,取也,質也,寀也。

姓。《論語》有子。《註》孔子弟子有若。

《集韻》尤救切。與又通。《書·堯典》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詩·邶風》不日有曀。《註》有,又也。

《韻補》叶羽軌切。《前漢·敘傳》文豔用寡,子虛烏有。寄言淫麗,託風終始。

叶演女切。《徐幹·齊都賦》主人盛饗,期盡所有。三酒旣醇,五齊惟醹。

【客】

客【寅集上】【宀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苦格切《集韻》《韻會》《正韻》乞格切,坑入聲。《說文》寄也。从宀各聲。

《廣韻》賔客。《周禮·秋官》大行人掌大賔之禮,及大客之儀。《註》大賔爲五等諸侯,大客卽其孤卿。

《司儀》諸公相爲賔,諸公之臣相爲國客。

主客。《禮·郊特牲》天子無客禮,莫敢爲主焉。

《左傳·僖二十四年》宋,先代之後也,於周爲客。

凡自外至者皆曰客。《易·需卦》有不速之客三人來,敬之終吉。

外亦曰客。《易·繫辭》重門擊柝,以待暴客。

姓。《正字通》漢客孫,廣德人。

叶苦各切,音恪。《詩·小雅》所謂伊人,於焉嘉客。叶上夕藿。夕音削。

《楚辭·哀郢》順風波以從流兮,焉洋洋而爲客。凌陽侯之氾濫兮,忽翺翔之焉薄。

【徵】

徵【寅集下】【彳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2画

〔古文〕爲徵,行於微而文達者,卽徵之。《周禮·天官·宰夫》掌百官府之徵令。《註》別異諸官,以備王之徵召。《周語》唯官是徵。

《廣韻》證也,明也。《書·洪範》念用庶徵。《左傳·昭三十年》且徵過也。《註》徵,明也。

《廣韻》成也。《儀禮·士昏禮》納徵。《註》徵,成也。使使者納幣以成昏禮。

問也。《左傳·僖四年》包茅不入,王祭不共,無以縮酒,寡人是徵。

斂也。《周禮·地官》閭師以時徵其賦。《疏》閭師徵斂百里內之賦貢。

求也。《史記·貨殖傳》物賤之徵貴。《註》徵,求也,謂此處物賤,求彼貴賣之。

《爾雅·釋詁》徵,虛也。

姓。《廣韻》吳太子率更令河南徵崇。

《集韻》持陵切,音懲。縣名。《左傳·文十年》泰伯伐晉,取北徵。《音義》今徵縣。《史記·河渠書》穿渠,自徵引洛水,至商顏下。《前漢·地理志》左馮翊有徵縣。《註》卽今之澄城是也。

《廣韻》《集韻》《韻會》陟里切,知上聲。《玉篇》宮徵也。《爾雅·釋樂》徵謂之迭。《樂書》聲出於心,而齒合吻開,爲之徵。徵,火也,其性烈而善燭。五音配夏。《禮·月令》孟夏之月,其音徵。

《樂記》徵爲事。《疏》徵屬夏,夏時生長萬物,皆成形體。事亦有體,故以徵配事也。《風俗通》徵者,祉也。物盛大而繁祉也。五行爲火,五常爲禮,五事爲視。凡歸爲事。

與懲通。《荀子·正論篇》凡人之本,禁暴惡惡,且徵其來也。

與征通。《史記·三王世家》非敎士不得從徵。

叶陟隆切,音中。《班固·靈臺詩》乃經靈臺,靈臺旣崇。帝勤時登,爰考休徵。

【故】

故【卯集下】【攴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古暮切,音顧。《說文》使爲之也。《註》徐鍇曰:故使之也。

《廣韻》事也。《易·繫辭》是故知幽明之故。《疏》故,謂事也。

《廣韻》舊也。《易·雜卦》革,去故也。鼎,取新也。《周禮·天官·大宰》以八統詔王馭萬民,二曰敬故。《註》不慢舊也。

《書·大禹謨》。

《禮·曲禮·疏》故者,承上起下之語。

《禮·檀弓》非有大故,不宿於外。《註》大故,謂喪憂。

《前漢·藝文志》魯故二十五卷。《註》師古曰:故者,通其指義也。今流俗毛詩,攺故訓傳爲詁字,失眞。

《前漢·蘇武傳》前以降及物故,凡隨武還者九人。《註》師古曰:物故,謂死也。言其同於鬼物而故也。

《荀子·王霸篇》不隆本行,不敬舊法,而好詐故。《註》故,巧也。

《韻補》叶攻乎切,辜也。《賈誼·弔屈原文》般紛紛其離此尤兮,亦夫子之故也。歷九州而相其君兮,何必懷此都也。○按《史記》故作辜。

叶果五切。《東方朔·客難》悉力慕之,困於衣食,或失門戸,使蘇秦,張儀與僕生於今之世,曾不得掌故。《說文》从攴作故。故字原从攴作。

【事】

事【子集上】【亅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叓音示。大曰政,小曰事。《廣韻》使也,立也,由也。《釋名》事,偉也。偉立也。凡所立之功也。《書·大禹謨》六府三事允治。

《詩·小雅》三事大夫,莫肯夙夜。《註》三公也。

《詩·大雅》三事就緒。《註》三農之事也。

奉也。《禮·曲禮》年長以倍。則父事之。

營也,治也。《史記·曹參世家》卿大夫以下吏及賓客,見參不事事。

《廣韻》《類篇》側吏切。事刃,與倳剚同。別見人部倳字註。

《韻補》叶逝支切,音時。《蔡邕詞》帝曰休哉,命公三事。乃耀柔嘉,是式百司。

叶詩紙切,音始。《詩·召南》于以用之,公侯之事。叶沚。

叶疎語切,書上聲。《韓非子·揚權篇》使雞司夜,令狸執鼠。皆用其能,上乃無事。

叶常御切,音樹。《易林》雖慍不去,復職內事。

相关诗句
杜鹃声咽不胜愁 一样君臣悲远略 绝岛名王骨未收 二千年史吊西欧 行人笑指孤拔墓 沙场尸裹几英雄 穷兵铁把六州铸 往事凄凉休再误 毕竟安危亦仗才 兴亡纵自关天意 已无城郭鹤飞回 把盏临流东浪哀 燕云缥缈终成悔 绝少惩前毖后思 刹刹尘尘四十载 徘徊又见桑生海 和议何人赞庙谟 割藩无策多遗恨 责备讵能逭老夫 庸臣辱国罪当诛 回首伤心鸢跕处 黑旗埋没大刀刘 万里楼船疏战禦 底事嚇人惊腐鼠 似此珠厓嗟久沦 倘非单骑格回纥 旗翻三色七鲲身 一角山河任付人 誓死终教成铁汉 男儿何必薄偏裨 草木漫山雄鬼叹 国殇无庙荐麦饭 坐教失计纵呼韩 冷眼看人蛮触斗 储胥风起夕漫漫 袖手何心壁上观 前锋已报孤军仆 奈何一著失先机 未许陈仓师暗渡 海疆从此边防固 酒痕春泛夺流霞 鞠部有人身手好 舞罢氍毹月未斜 姗姗看杀貌如花 撼岳声中短兵接 一军忠义足雄边 海涛手擘天风踏 更有横戈跃马入 衔枚飞过古婆娑 子弟背嵬能捲土 拍手齐歌曳落河 湖湘自古将材多 捷报传来孙壮武 沪尾连朝飞羽书 往来海上窥门户 鎗似林行炮似雨 游魂应恸血模糊 怅望天西归不得 橐竿悬上似累珠 奋呼歼敌百头颅 仙洞山前刀如雪 毕竟成城众志坚 佛郎机发飞列缺 喑呜动地十荡决 八公草木尽貔貅 未许长驱师竟渡 银涛叠叠水犀愁 巉岩高岭峙狮球 欢呼恃作长城障 曼衍鱼龙海国开 如荼如火军容壮 将军旗鼓来天上 一曲清词竟兆戎 讵因桂子荷花好 居然鄙远冀邀功 碧眼睒睒意气雄 敢信成名归竖子 如虎徒深畏敌心 纶巾羽扇饶风指 悔把戎机付名士 轧轧青烟剪海来 沧波界限何曾画 越南边衅已轻开 海禁才通祸便胎 孰将缺陷弥天地 交集百感正茫茫 手检枯灰细为记 座中有客徵故事 海云高处万灯红 大好江山满目恨 好风吹我入基隆 今日舟行又向东 残燹满天秋摵摵 战后青山两岸横 如梦空江曾一宿 昔我舟行经马渎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