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和序靡愆

出自:明代·祁顺《次陈宪副五十六韵述其历履并近日朝京往返之概而期勉于篇末云》

拼音:[shí][hé,hè,huó,huò,hú][xù][mí][qiān]

平仄:平平仄平平

正气今寥落,斯人喜在前。
诗书偿夙志,科第占青年。
家世陈文范,才情李谪仙。
好贤常折节,重义不论钱。
棘寺初登仕,芳名众所传。
蕙兰香入佩,翰墨惯开筵。
平法司刑典,脩辞陋太玄。
书林时践蹂,文苑日联翩。
道守宣尼辙,诗齐杜甫肩。
八荒归眼界,一德在心田。
进秩佥台宪,乘轺向楚天。
先声随处满,品物待春妍。
岁月劳行旆,湖山映画船。
人誇真一手,功造上乘禅。
北觐恩重叠,西来路几千。
亲庭频梦积,帝阙只心悬。
鼓瑟经湘浦,调琴和舜弦。
行携清献鹤,食有汉江鳊。
险径云边度,佳吟石上镌。
三苗虽异域,一视本同然。
不说居夷陋,还知务学先。
夜窗横蠹简,午篆袅龙涎。
秉笔能扛鼎,持身若涉渊。
廉勤谐众论,威爱洽民廛。
俗易由风动,官闲觉地偏。
阳和真有脚,月露信连篇。
百度咸脩饬,何人敢矫虔。
清扬贪可激,善举恶堪捐。
为国常思报,忧民不暇眠。
福星当道灿,卿月照人圆。
乌府惟栽柏,濂溪也爱莲。
圜扉饶草色,绝徼息烽烟。
匡济心何极,幽寻性亦便。
乾坤宁有碍,风月尽无边。
白雪聊赓咏,浮云任变迁。
坐留松下寺,渴饮涧中泉。
宝镜光难掩,苍筠老更坚。
物情推练达,至理尽覃研。
忠孝怀双美,公私得两全。
如京天咫尺,去路月婵娟。
汉殿奔趍早,尧阶拜贺专。
光华争快睹,喜舞欲成颠。
宴锡宫壶滟,朝回晓骑连。
箫韶闻凤鸟,冠佩近貂蝉。
家庆双亲老,衷情寸草牵。
王程甘跋涉,子职暂缠绵。
岁晏归期迫,途长望眼穿。
马前占喜鹊,车后载鸣鸢。
览胜添新句,荣乡是旧缘。
贵阳重按部,王政诞昭宣。
世治民应乐,时和序靡愆
一方殊辑睦,寸虑尚勤拳。
未许三边滞,行看万里骞。
位兼名赫奕,身与道周旋。
刚直终无馁,公平自不偏。
勋庸从此大,千载耀山川。

查看原文

注释

【时和】天气和顺。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时】

時【辰集上】【日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旹《唐韻》《集韻》《韻會》市之切《正韻》辰之切,音蒔。《說文》四時也。《釋名》四時,四方各一時。時,期也,物之生死各應節期而至也。《書·堯典》敬授人時。《傳》敬記天時以授人也。《又》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閏月定四時成歲。《禮·孔子閒居》天有四時,春秋冬夏。《淮南子·天文訓》隂陽之專精爲四時。《又》三月而爲一時。

《韻會》辰也,十二時也。

《廣韻》是也。《書·堯典》黎民於變時雍。《傳》時,是也。《詩·大雅》曰止曰時,築室于兹。《朱傳》可以止于是,而築室矣。

《博雅》伺也。《論語》孔子時其亡也,而往拜之。《疏》謂伺虎不在家時而往謝之。

《博雅》善也。《廣韻》中也。

地名。《左傳·莊九年》戰于乾時。《註》乾時,齊地。時水在樂安界,岐流旱則竭涸,故曰乾時。

姓。《廣韻》良吏傳有時苗。《何氏姓苑》云:今鉅鹿人。

與塒同。《詩·王風》雞棲于塒。《釋文》塒,本亦作時。

《韻補》叶上紙切。《王粲·七釋》不以志易道,不以身後時。進德修業,與世同理。

叶側吏切。《屈原·離騷》忳鬰邑余侘傺兮,吾獨窮苦乎此時也。叶下態,態音替。

【和】

和【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咊龢《廣韻》《正韻》戸戈切《集韻》《韻會》胡戈切,音禾。《廣韻》順也,諧也,不堅不柔也。《書·堯典》協和萬邦。

《舜典》律和聲。《易·乾卦》保合太和。《中庸》發而皆中節謂之和。

《書·堯典》乃命羲和。《註》羲氏,和氏,主曆象授時之官。

《詩·小雅》和鸞雝雝。《傳》在軾曰和,在鑣曰鸞。《疏》和,亦鈴也,以其與鸞相應和,故載見曰和鈴央央是也。《廣韻》本作鉌。

《爾雅·釋樂》大笙謂之巢,小笙謂之和。《註》和,十三簧。

《周禮·夏官·大司馬》以旌爲左右和之門。《註》軍門曰和,今謂之壘門,立兩旌以爲之。《戰國策》與秦交和而舍。

《諡法》不剛不柔曰和。

和夷,地名。《書·禹貢》和夷底績。

雲和,地名。《周禮·春官·大司樂》雲和之琴瑟。

《廣韻》州名,在淮南,漢屬九江郡,齊爲和州。

《韻會》西和州,秦蒙恬築長城始此,唐爲岷州,宋攺西和州。

《廣韻》姓也。本自羲和之後,一云卞和之後,晉有和嶠。

《正字通》養和,今之靠背也。李泌采異木蟠枝以隱背,號曰養和。

《松陵集》皮日休以五物送魏不琢,有烏龍養和,桐廬養和。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胡臥切,禾去聲。《廣韻》聲相應。《易·中孚》鳴鶴在隂,其子和之。

《爾雅·釋樂》徒吹謂之和。

《集韻》調也。《禮·檀弓》竽笙備而不和。

《禮運》五味,六和,十二食,還相爲質也。《註》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鹹,加以滑甘,是謂六和。

《禮器》甘受和。《釋文》和,戸臥反。《周禮·天官》內饔掌王及后世子膳羞之割烹煎和之事。

【序】

序【寅集下】【广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徐呂切《集韻》《韻會》《正韻》象呂切,音緒。《爾雅·釋宮》東西牆謂之序。《註》所以序別內外。《疏》此謂室前堂上東廂西廂之牆也。《集韻》或作㘧䦽。

《玉篇》學也。《禮·王制》夏后氏養國老于東序,養庶老于西序。《註》東序,大學,在國中,王宮之東。西序,小學,在西郊。

《明堂位》夏后氏之序也。《孟子》殷曰序。

《玉篇》長幼也。《孟子》長幼有序。

《廣雅》次也。《詩·大雅》序賔以賢。《箋》謂以射中多少爲次第。《周禮·春官·小宗伯》掌四時祭祀之序事。《註》次序之時。

姓。《禮·射義》序點揚觶。《疏》序氏點名也。

《韻會》敘,通作序。《爾雅·序疏》敘此經之旨。孔子作書序,子夏作詩序,故郭氏亦謂之序。

與緒通。《韓愈·貞曜先生墓誌銘》端序則見長而愈騫。

【靡】

靡【戌集中】【非部】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11画

〔古文〕音骳。《說文》披靡也。《廣韻》偃也。《左傳·莊十年》望其旗靡。《史記·項羽紀》項王大呼馳下,漢軍皆披靡。《註》正義曰:靡,言精體低垂。

《玉篇》侈靡,奢侈也。《周禮·地官·司市》以政令禁物靡而均市。《註》靡,謂侈靡也。《禮·檀弓》若是其靡也。《戰國策》專淫逸侈靡。

《揚子·方言》私小也。秦晉曰靡。《註》靡,細好也。《司馬相如·上林賦》靡曼美色於後。《註》張揖曰:靡,細也。

《爾雅·釋言》靡,無也。《書·咸有一德》命靡常。《詩·邶風》靡日不思。《揚雄·解嘲》胥靡爲宰。《註》張晏曰:靡,無也。言相師以無爲作宰者也。

《玉篇》罪累也。《詩·周頌》無封靡于爾邦。《傳》封,大也。靡,累也。《疏》奢侈淫靡,是罪累也。

《書·畢命》商俗靡靡。《疏》韓宣子稱紂使師延作靡靡之樂。靡靡者,相隨順之意。《史記·淮隂侯傳》燕從風而靡。

《儒林傳》靡然鄕風。

《史記·殷本紀》說爲胥靡。《註》靡,隨也。古者相隨坐,輕之名。

《詩·王風》行邁靡靡。《傳》靡靡,猶遲遲也。

《史記·司馬相如傳》敞望靡徙。《註》靡徙,失正也。

《司馬相如·上林賦》登降施靡。《註》施靡,猶連延。

《司馬相如·上林賦》明月珠子,玓瓅江靡。《註》靡,崖也。

胥靡,周地。見《左傳·定六年》。

《禮·月令》孟夏之月,靡草死。《註》靡草,薺葶藶之屬。

《集韻》《韻會》《正韻》忙皮切,音麋。分也。《易·中孚》我有好爵,吾與爾靡之。《註》靡,散也。分散而共之。《集韻》通作縻。

《揚子·方言》靡,滅也。《孟子》靡爛其民而戰之。《前漢·景十三王傳》日夜靡。

《越語》靡王躬身。《註》靡,損也。《戰國策》寡人屈於內,而四國靡於外。《荀子·君道篇》無靡費之用。

與。

《集韻》眉波切,音摩。散也。

《左傳·成二年》師至於靡筓之下。《註》山名。《釋文》靡,如字,又音摩。

《莊子·齊物論》與物相刃相靡。《荀子·性惡篇》身日進於仁義,而不自知也者,靡使然也。《註》磨,切也。《史記·淮南王衡山王傳贊》亦其俗薄臣下漸靡使然也。

《集韻》莫加切,音麻。收麻,縣名,在益州,外靡藥草所出。《前漢·地理志》益州郡收麻縣。《註》李奇曰:靡音麻,卽升麻,殺毒藥所出也。

《集韻》《韻會》綽奇麗,顔如荼兆逐靡。

《揚雄·甘泉賦》今朝廷純仁,遵道顯義。幷包書林,聖風雲靡。《註》師古曰:靡,武義反。

【愆】

愆【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古文〕也。

罪也,失也。《書·伊訓》惟兹三風十愆。《註》過也。

惡疾曰愆。《左傳·昭二十六年》王愆于厥身。

叶起巾切,音䵖。《詩·小雅》我孔熯矣,式禮莫愆。工祝致告,徂賚孝孫。《韓愈·祭兄文》其不有年,以補我愆。叶上墳恩原奔。

叶起淺切,音遣。《詩·小雅》伐木于阪。釃酒有衍。籩豆有踐,兄弟無遠。民之失德,乾餱以愆。《揚子·太。

相关诗句
千载耀山川 勋庸从此大 公平自不偏 刚直终无馁 身与道周旋 位兼名赫奕 行看万里骞 未许三边滞 寸虑尚勤拳 一方殊辑睦 时和序靡愆 世治民应乐 王政诞昭宣 贵阳重按部 荣乡是旧缘 览胜添新句 车后载鸣鸢 马前占喜鹊 途长望眼穿 岁晏归期迫 子职暂缠绵 王程甘跋涉 衷情寸草牵 家庆双亲老 冠佩近貂蝉 箫韶闻凤鸟 朝回晓骑连 宴锡宫壶滟 喜舞欲成颠 光华争快睹 尧阶拜贺专 汉殿奔趍早 去路月婵娟 如京天咫尺 公私得两全 忠孝怀双美 至理尽覃研 物情推练达 苍筠老更坚 宝镜光难掩 渴饮涧中泉 坐留松下寺 浮云任变迁 白雪聊赓咏 风月尽无边 乾坤宁有碍 幽寻性亦便 匡济心何极 绝徼息烽烟 圜扉饶草色 濂溪也爱莲 乌府惟栽柏 卿月照人圆 福星当道灿 忧民不暇眠 为国常思报 善举恶堪捐 清扬贪可激 何人敢矫虔 百度咸脩饬 月露信连篇 阳和真有脚 官闲觉地偏 俗易由风动 威爱洽民廛 廉勤谐众论 持身若涉渊 秉笔能扛鼎 午篆袅龙涎 夜窗横蠹简 还知务学先 不说居夷陋 一视本同然 三苗虽异域 佳吟石上镌 险径云边度 食有汉江鳊 行携清献鹤 调琴和舜弦 鼓瑟经湘浦 帝阙只心悬 亲庭频梦积 西来路几千 北觐恩重叠 功造上乘禅 人誇真一手 湖山映画船 岁月劳行旆 品物待春妍 先声随处满 乘轺向楚天 进秩佥台宪 一德在心田 八荒归眼界 诗齐杜甫肩 道守宣尼辙 文苑日联翩 书林时践蹂 脩辞陋太玄 平法司刑典 翰墨惯开筵 蕙兰香入佩 芳名众所传 棘寺初登仕 重义不论钱 好贤常折节 才情李谪仙 家世陈文范 科第占青年 诗书偿夙志 斯人喜在前 正气今寥落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