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和真有脚

出自:明代·祁顺《次陈宪副五十六韵述其历履并近日朝京往返之概而期勉于篇末云》

拼音:[yáng][hé,hè,huó,huò,hú][zhēn][yǒu,yòu][jiǎo]

平仄:平平平仄仄

正气今寥落,斯人喜在前。
诗书偿夙志,科第占青年。
家世陈文范,才情李谪仙。
好贤常折节,重义不论钱。
棘寺初登仕,芳名众所传。
蕙兰香入佩,翰墨惯开筵。
平法司刑典,脩辞陋太玄。
书林时践蹂,文苑日联翩。
道守宣尼辙,诗齐杜甫肩。
八荒归眼界,一德在心田。
进秩佥台宪,乘轺向楚天。
先声随处满,品物待春妍。
岁月劳行旆,湖山映画船。
人誇真一手,功造上乘禅。
北觐恩重叠,西来路几千。
亲庭频梦积,帝阙只心悬。
鼓瑟经湘浦,调琴和舜弦。
行携清献鹤,食有汉江鳊。
险径云边度,佳吟石上镌。
三苗虽异域,一视本同然。
不说居夷陋,还知务学先。
夜窗横蠹简,午篆袅龙涎。
秉笔能扛鼎,持身若涉渊。
廉勤谐众论,威爱洽民廛。
俗易由风动,官闲觉地偏。
阳和真有脚,月露信连篇。
百度咸脩饬,何人敢矫虔。
清扬贪可激,善举恶堪捐。
为国常思报,忧民不暇眠。
福星当道灿,卿月照人圆。
乌府惟栽柏,濂溪也爱莲。
圜扉饶草色,绝徼息烽烟。
匡济心何极,幽寻性亦便。
乾坤宁有碍,风月尽无边。
白雪聊赓咏,浮云任变迁。
坐留松下寺,渴饮涧中泉。
宝镜光难掩,苍筠老更坚。
物情推练达,至理尽覃研。
忠孝怀双美,公私得两全。
如京天咫尺,去路月婵娟。
汉殿奔趍早,尧阶拜贺专。
光华争快睹,喜舞欲成颠。
宴锡宫壶滟,朝回晓骑连。
箫韶闻凤鸟,冠佩近貂蝉。
家庆双亲老,衷情寸草牵。
王程甘跋涉,子职暂缠绵。
岁晏归期迫,途长望眼穿。
马前占喜鹊,车后载鸣鸢。
览胜添新句,荣乡是旧缘。
贵阳重按部,王政诞昭宣。
世治民应乐,时和序靡愆。
一方殊辑睦,寸虑尚勤拳。
未许三边滞,行看万里骞。
位兼名赫奕,身与道周旋。
刚直终无馁,公平自不偏。
勋庸从此大,千载耀山川。

查看原文

注释

【阳和】1.春天的暖气。 2.借指春天。 3.温暖﹔和暖。 4.喻指和悦的脸色。 5.阳气。 6.祥和的气氛。 7.借指佳音。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阳】

阳【戌集中】【阜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4画

與陽同。見《字彙補》音羊。《玉篇》營天功,明萬物謂之陽。《說文》高明也。

日也。《詩·小雅》湛湛露斯,匪陽不晞。《傳》陽,日也。《左傳·文四年》天子當陽。《禮·祭義》殷人祭其陽。《註》陽謂日中時也。《孟子》秋陽以暴之。

《楚辭·遠遊》集重陽,入帝宮。《註》積陽爲天,天有九重,故曰重陽。

《玉篇》雙也。

月建。《爾雅·釋天》十月爲陽。《詩·小雅》歲亦陽止。

《爾雅·釋天》春爲靑陽。《註》氣淸而溫陽。

《爾雅·釋天》太歲在癸曰昭陽。

五月五日曰端陽,九月九日曰重陽,見《月令廣義》。

《爾雅·釋山》山西曰夕陽,山東曰朝陽。《詩·大雅》度其夕陽。《又》梧桐生矣,于彼朝陽。

水北也。《詩·大雅》在洽之陽。《穀梁傳·僖二十八年》水北爲陽。

《釋名》丘高曰陽丘,體高近陽也。

《詩·豳風》我朱孔陽。《傳》陽,明也。

《玉篇》淸也。

《詩·周頌》龍旂陽陽。《傳》陽陽,言有文章也。

《詩·王風》君子陽陽。《傳》陽陽,無所用其心也。

《周禮·地官·大司徒》以陽禮敎讓,則民不爭。《註》陽禮謂鄕射飮酒之禮。

國名。《春秋·閔二年》齊人遷陽。《註》陽,國名。《戰國策》塞漏舟而輕陽侯之波。《註》博物志,晉陽國侯溺水,因爲大海之神。

《春秋·昭十二年》齊高偃帥師納北燕伯于陽。《註》陽卽唐,燕別邑,中山有唐縣。

縣名。《史記·高祖紀》西過高陽。《註》屬留。

關名。《前漢·西域傳》去陽關七千八百二里。

《左傳·昭二十四年》公孫于齊,次于陽州。

陽城,山名。漢爲縣,屬潁川郡。

古帝號。《史記·五帝紀》帝顓頊高陽氏。

《釋名》立人,象人立也。或曰陽門,在前曰陽,兩旁似門也。

《玉篇》傷也。

《莊子·達生篇》西北方之下者,則泆陽處之。《註》泆陽,鬼名。

《抱朴子·登涉篇》山中樹能人語者,非樹能語也,其精爲之,名曰雲陽。

昌陽,菖蒲別名。《韓愈·進學解》昌陽引年。

姓。《史記·司馬相如子虛賦》陽子驂乗。《註》古仙人陽陵。《廣韻》周景王封少子於陽樊,後裔因邑命氏。

漢複姓,有二十二氏:歐陽、高陽、靑陽、孫陽、子陽、周陽、涇陽、偪陽、梗陽、戲陽、鮭陽、葉陽、陵陽、鮮陽、櫟陽、濮陽、太陽、老陽、安陽、成陽、朱陽、索陽。

通作揚。《禮·玉藻》盛氣顚實揚休。《註》顚,讀爲闐。揚,讀爲陽。盛身中之氣,使之闐滿其息,若陽氣之體物也。《釋名》陽,揚也,氣在外發揚也。

與佯同。《禮·檀弓》陽若善之。《前漢·高帝紀》陽尊懷王爲義帝,實不用其命。

音腸。《爾雅·釋詁》陽,予也。《註》魯詩云:陽如之何,今巴濮之人自呼阿陽。《疏》漢書藝文云:魯申公爲詩訓,故是爲魯詩。其經云:陽如之何,申公以陽爲予,故引之。《釋文》陽,音腸。《五音集韻》俗作陽氜。

【和】

和【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咊龢《廣韻》《正韻》戸戈切《集韻》《韻會》胡戈切,音禾。《廣韻》順也,諧也,不堅不柔也。《書·堯典》協和萬邦。

《舜典》律和聲。《易·乾卦》保合太和。《中庸》發而皆中節謂之和。

《書·堯典》乃命羲和。《註》羲氏,和氏,主曆象授時之官。

《詩·小雅》和鸞雝雝。《傳》在軾曰和,在鑣曰鸞。《疏》和,亦鈴也,以其與鸞相應和,故載見曰和鈴央央是也。《廣韻》本作鉌。

《爾雅·釋樂》大笙謂之巢,小笙謂之和。《註》和,十三簧。

《周禮·夏官·大司馬》以旌爲左右和之門。《註》軍門曰和,今謂之壘門,立兩旌以爲之。《戰國策》與秦交和而舍。

《諡法》不剛不柔曰和。

和夷,地名。《書·禹貢》和夷底績。

雲和,地名。《周禮·春官·大司樂》雲和之琴瑟。

《廣韻》州名,在淮南,漢屬九江郡,齊爲和州。

《韻會》西和州,秦蒙恬築長城始此,唐爲岷州,宋攺西和州。

《廣韻》姓也。本自羲和之後,一云卞和之後,晉有和嶠。

《正字通》養和,今之靠背也。李泌采異木蟠枝以隱背,號曰養和。

《松陵集》皮日休以五物送魏不琢,有烏龍養和,桐廬養和。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胡臥切,禾去聲。《廣韻》聲相應。《易·中孚》鳴鶴在隂,其子和之。

《爾雅·釋樂》徒吹謂之和。

《集韻》調也。《禮·檀弓》竽笙備而不和。

《禮運》五味,六和,十二食,還相爲質也。《註》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鹹,加以滑甘,是謂六和。

《禮器》甘受和。《釋文》和,戸臥反。《周禮·天官》內饔掌王及后世子膳羞之割烹煎和之事。

【真】

真【午集中】【目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5画

同眞。俗字。(眞)〔古文〕《唐韻》側鄰切《集韻》《韻會》《正韻》之人

【有】

有【辰集上】【月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唐韻》云久切《集韻》《韻會》《正韻》云九切,音友。《說文》不宜有也。《春秋傳》曰:日月有食之。从月又聲。《九經字樣》有,从月。从冃,譌。

《玉篇》不無也。《易·大有疏》能大所有。

《繫辭》富有之謂大業。

《詩·商頌》奄有九有。《傳》九有,九州也。

《左傳·桓三年》有年。《註》五穀皆熟書有年。

《玉篇》果也,得也,取也,質也,寀也。

姓。《論語》有子。《註》孔子弟子有若。

《集韻》尤救切。與又通。《書·堯典》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詩·邶風》不日有曀。《註》有,又也。

《韻補》叶羽軌切。《前漢·敘傳》文豔用寡,子虛烏有。寄言淫麗,託風終始。

叶演女切。《徐幹·齊都賦》主人盛饗,期盡所有。三酒旣醇,五齊惟醹。

【脚】

脚【未集下】【肉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7画

《廣韻》居勺切《集韻》訖約切,音蹻。《說文》脛也。或作脚。《釋名》却也。以其坐時卻在後也。《荀子·正論篇》詈侮捽搏,捶笞臏腳。

以足蹂物曰腳。《司馬相如·子虛賦》射麋腳麟。《註》郭璞曰:腳掎足。《文選·李善註》腳,謂持其麟也。

相关诗句
千载耀山川 勋庸从此大 公平自不偏 刚直终无馁 身与道周旋 位兼名赫奕 行看万里骞 未许三边滞 寸虑尚勤拳 一方殊辑睦 时和序靡愆 世治民应乐 王政诞昭宣 贵阳重按部 荣乡是旧缘 览胜添新句 车后载鸣鸢 马前占喜鹊 途长望眼穿 岁晏归期迫 子职暂缠绵 王程甘跋涉 衷情寸草牵 家庆双亲老 冠佩近貂蝉 箫韶闻凤鸟 朝回晓骑连 宴锡宫壶滟 喜舞欲成颠 光华争快睹 尧阶拜贺专 汉殿奔趍早 去路月婵娟 如京天咫尺 公私得两全 忠孝怀双美 至理尽覃研 物情推练达 苍筠老更坚 宝镜光难掩 渴饮涧中泉 坐留松下寺 浮云任变迁 白雪聊赓咏 风月尽无边 乾坤宁有碍 幽寻性亦便 匡济心何极 绝徼息烽烟 圜扉饶草色 濂溪也爱莲 乌府惟栽柏 卿月照人圆 福星当道灿 忧民不暇眠 为国常思报 善举恶堪捐 清扬贪可激 何人敢矫虔 百度咸脩饬 月露信连篇 阳和真有脚 官闲觉地偏 俗易由风动 威爱洽民廛 廉勤谐众论 持身若涉渊 秉笔能扛鼎 午篆袅龙涎 夜窗横蠹简 还知务学先 不说居夷陋 一视本同然 三苗虽异域 佳吟石上镌 险径云边度 食有汉江鳊 行携清献鹤 调琴和舜弦 鼓瑟经湘浦 帝阙只心悬 亲庭频梦积 西来路几千 北觐恩重叠 功造上乘禅 人誇真一手 湖山映画船 岁月劳行旆 品物待春妍 先声随处满 乘轺向楚天 进秩佥台宪 一德在心田 八荒归眼界 诗齐杜甫肩 道守宣尼辙 文苑日联翩 书林时践蹂 脩辞陋太玄 平法司刑典 翰墨惯开筵 蕙兰香入佩 芳名众所传 棘寺初登仕 重义不论钱 好贤常折节 才情李谪仙 家世陈文范 科第占青年 诗书偿夙志 斯人喜在前 正气今寥落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