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雅芦雁悲声咽

出自:清代·梁德绳《寄外》

拼音:[fēng,fěng][yǎ][lú][yàn][bēi][shēng][yān,yàn,yè]

平仄:平仄平仄平平平

商风落木秋萧瑟,庭橘团霜绽金实。
时序推迁感念深,众芳消歇闻啼鴂。
屏山徙倚夕阳斜,目送浮云气纡郁。
君子于役路悠悠。
女子善怀心惙惙。
五年三度伤离别,一度柔情一断绝。
才当夏尽喜君来,那料秋初君又出。
君期岁暮当复还,无奈征期太仓卒。
梅关西去接章江,岧嵽吴山青入越。
如梭小艇泛奫沦,如叶轻装度崒嵂。
滕王阁外落霞飞,钱塘江上重潮汨。
壮游足以散幽滞,远揽山川富奇崛。
䖮蛉毫管秃千枝,豪情恣向诗篇泄。
迢迢江汉限无梁,思欲从君遑有术。
兰闺终日但凝愁,忧从中来不可掇。
悄然泪下沾衣裳,出户徘徊仍入室。
庭空寂寂昼阴深,窗虚肃肃清飙拂。
荷衣已褪菊屏残,海棠半萎蕉心折。
苔阶败叶扫还生,似我回肠宽更结。
香兔烟微夜长极,帘栊凉影筛秋月。
铜铺露气冷于冰,玉砌天光明似雪。
盘桓不寐到更残,渐渐星河淡将没。
无边景色为谁佳,得句仍忘懒拈笔。
人生不有远离悲,焉知聚处足欢悦。
行人今夕宿何方,天寒苟得无饥渴。
想见亭亭太瘦生,苦吟百计搜心血。
听风听水闭筠篷,篷外滩高浪突兀。
戍鼓渔榔厉响清,风雅芦雁悲声咽
回望云山千万重,客怀那不增骚屑。
纵教内典豁尘根,安心未必能如佛。
料应革带日移孔,卯酒壮頄清见骨。
寄书不敢道相思,苦劝加餐并慎疾。
残镫勿恋看书久,半臂勤添御寒烈。
万事加心身在远,僮仆无能徒蹇呐。
高堂频自说行人,雁信不来垂忆切。
强宽时日数征程,惆怅私心转恍惚。
小儿岂止不解意,跳荡终朝尽顽黠。
侍姬正复可怜人,似慧如痴复似谲。
偏将琐语溷遥思,乱折秋花供簪栉。
众中谈笑总无聊,幽衷脉脉何由揭。
明知少别非为苦,也识归期近可必。
宛转牵愁不自知,春蚕茧缚兰膏爇。
仰看众鸟定双翔,俯盼庭枝不单茁。
嗟我与君同一身,一身形影如何别。
寻常相隔尚相忆,何况三秋千里阔。
长路无情漫浩浩,芳时不觉去忽忽。
安能奋翅起高飞,到处相随勿相失。

查看原文

注释

【风雅】〈书〉1.《诗经》有《国风》、《大雅》、《小雅》等部分,后来用风雅泛指诗文方面的事:附庸~。 2.文雅:举止~。
【悲声】悲哀的声音或声调。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风】

風【戌集下】【風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音楓。風以動萬物也。《莊子·齊物論》大塊噫氣,其名爲風。《河圖》風者,天地之使。《元命包》隂陽怒而爲風。《爾雅·釋天》南風謂之凱風,東風謂之谷風,北風謂之凉風,西風謂之泰風。《禮·樂記》八風從律而不姦。《疏》八方之風也。《史記·律書》東北方條風,立春至。東方明庶風,春分至。東南方淸明風,立夏至。南方景風,夏至至。西南方凉風,立秋至。西方閶闔風,秋分至。西北方不周風,立冬至。北方廣莫風,冬至至。《周禮·春官·保章氏》以十有二風,察天地之和命,乖別之妖祥。《註》十有二辰皆有風吹其律,以知和不。

《玉篇》散也。《易·繫辭》風以散之。

趨風,疾如風也。《左傳·成十六年》郤至三遇楚子之卒,見楚子必下免冑而趨風。

《玉篇》敎也。《書·畢命》彰善癉惡,樹之風聲。

《說命》四海之內,咸仰朕德,時乃風。《註》言天下仰我德,是汝之敎也。《詩·關雎序》風之始也。《箋》風是諸侯政敎也。

風俗。《禮·樂記》移風易俗,天下皆寧。

疾名。《左傳·昭元年》風淫末疾。《註》末,四肢也。風爲緩急。

《廣韻》佚也。《書·費誓》馬牛其風。《傳》馬牛風佚。《疏》僖四年《左傳》云:惟是風馬牛不相及也。賈逵云:風,放也。牝牡相誘謂之風。然則馬牛風佚,因牝牡相逐而遂至放佚遠去也。

防風,國名。今湖州武康縣。

地名。寧風,齊地,見《左傳》。右扶風,見《漢書》。

官名。《前漢·地理志》武帝太初元年,更名主爵都尉爲右扶風。

鳥名。《詩·秦風》鴥彼晨風。《爾雅·釋鳥》晨風,鸇。《疏》晨風,一名鸇,摯鳥也。郭云:鷂屬。

《晉書·輿服志》相風中道。《正字通》晉制,車駕出,相風居前。刻烏於竿上,名相風。

《述征記》長安南有臺,高十仞,立相風銅烏,遇風輒動。

草名。《西京雜記》懷風,苜蓿別名。一名光風。

姓。黃帝臣風后。

風胡,見《越絕書》。

《神異經》西方有披髮東走,一名狂,一名顚,一名狷,一名風。

《廣韻》方鳳切,音諷。《詩·關雎序》詩有六義焉。一曰風,上以風化下,下以風刺上,主文而譎諫,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戒,故曰風。《箋》風化。風刺,皆謂譬諭,不直言也。《釋文》下以風之。風,福鳳反。《註》風刺同。

叶分房切,音方。《楚辭·惜誓》涉丹水而馳騁兮,右大夏之遺風。黃鵠之一舉兮,知山川之紆曲,再舉兮睹天地之圜方。

叶甫煩切,音蕃。《王粲詩》烈烈冬日,肅肅淒風。潛鱗在淵,歸鴈載軒。

叶閭承切。《後漢·馮衍顯志賦》摛道德之光輝兮,匡衰世之渺風。褒宋襄于泓谷兮,表季札于延陵。

叶孚金切,音分。《詩·邶風》絺兮綌兮,淒其以風。我思古人,實獲我心。

《大雅》吉甫作頌,穆如淸風。仲山甫永懷,以慰其心。《楚辭·九章》乗鄂渚而反顧兮,欸秋冬之緒風。步余馬兮山臯,邸余車兮方林。《釋名》兗豫幷冀,橫口含脣言之,讀若分。靑徐,踧口開脣推氣言之,讀若方。風,放也,氣放散也。《第·毛詩古音考》風古與心林音淫爲韻,孚金切。或曰今太行之西,汾晉之閒讀風如分,猶存古音。《正韻》一東收風,十二侵闕,蓋未詳風古有分音也。《說文》風動蟲生,故蟲八日而化。从虫凡聲。《趙古則曰》凡物露風則生蟲,故風从虫,凡諧聲。

【雅】

雅【戌集中】【隹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烏加切《集韻》於加切,居。秦謂之雅。从隹从牙。《註》徐鉉曰:今俗別作鴉,非是。《集韻》亦作鴉鵶。

《小爾雅》小而腹下白,不反哺者謂之雅烏。

《唐韻》五下切《集韻》《韻會》《正韻》語下切,音庌。義同。

《玉篇》正也。《爾雅疏》雅,正也。《周禮·春官·大師》敎六詩:曰風、曰賦、曰比、曰興、曰雅、曰頌。《註》雅,正也。言今之正者,以爲後世法。

《詩·小雅》以雅以南。《箋》雅,萬舞也。周樂尙武,故謂萬舞爲雅。雅,正也。

《論語》子所雅言。《註》孔曰:雅言,正言也。《朱註》雅,常也。

《玉篇》儀也,嫻雅也。《史記·司馬相如傳》從車騎,雍容閒雅甚都。

《玉篇》素也。《史記·張耳餘傳》張耳雅遊。《註》韋昭曰:雅,素也。

《史記·淮南王傳》天子以伍被雅辭,多引漢之美。《後漢·竇后紀》及見雅以爲美。

樂名。《周禮·春官·笙師》應雅。《註》雅,狀如漆筩而弇口,大二圍,長五尺六寸,以羊韋鞔之,有兩紐疏畫。

酒器名。《東觀漢記》今日歲首,請上雅壽。《註》雅,酒閜也。別作㿿。

姓。《正字通》元詩人雅㙈。

《五音集韻》五加切,音牙。人名。周書有君雅,通作牙。

叶語可切。《仲長統·述志詩》百慮何爲,至要在我。叛散五經,滅棄風雅。

【芦】

芦【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4画

《集韻》與芐同。或作音盧。《說文》蘆菔也。一曰薺根。《爾雅·釋草》葖,蘆萉。

《玉篇》葦之未秀者爲蘆。

藥名。《本草》黎蘆,一名蔥葵。

城名。《北史·皮豹子傳》宋以文德爲武都王,守葭蘆城。

水名。《水經注》長蘆水又東徑九門波故縣也。

關名。《杜甫詩》少留周家窪,欲出蘆子關。

《集韻》淩如切,音閭。亦藥名。《本草》漏蘆。《博雅》飛廉,漏蘆也。

【雁】

雁【戌集中】【隹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五宴切《集韻》魚㵎切,音贗。《說文》鳥也。从隹从人厂聲。讀若鴈。《註》徐鉉曰:雁,知時鳥。大夫以爲摯,昏禮用之,故从人。《爾雅·釋鳥》鳧雁醜。《詩·邶風》雝雝鳴雁。餘詳鳥部鴈字註。

【悲】

悲【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府眉切《集韻》《韻會》《正韻》逋眉切,。《說文》痛也。从心非聲。有聲無淚曰悲。《詩·豳風》女心傷悲。《毛傳》春女悲,秋士悲。感其物化也。《鄭箋》春女感陽氣而思男,秋士感隂氣而思女,是其物化,所以悲也。一曰心非爲悲。心之所以非則悲矣。《淮南子·原道訓》憂悲多恚,病乃成積。

叶補皆切,擺平聲。《楚辭·九辯》春秋逴逴而日高兮,然惆悵而自悲。四時遞來而卒歲兮,隂陽不可與儷偕。

【声】

声【丑集中】【士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4画

《字彙》同聖平聲。《說文》音也。《書·舜典》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傳》聲謂五聲,宮商角徵羽也。《禮·月令》仲夏之月,止聲色。《註》聲謂樂也。

凡響曰聲。《張載·正蒙》聲者,形氣相軋而成。兩氣者,谷響雷聲之類。兩形者,桴鼓叩擊之類。形軋氣,羽扇敲矢之類。氣軋形,人聲笙簧之類。皆物感之良能,人習而不察耳。《韻會》韻書平上去入爲四聲。

聲敎。《書·禹貢》東漸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曁聲敎,訖于四海。《左傳·文六年》樹之風聲。《註》因土地風俗,爲立聲敎之法。

聲譽。《孟子》故聲聞過情,君子恥之。《註》聲聞,名譽也。

宣也。《孟子》金聲而玉振之也。《註》聲,宣也。

《諡法》不生其國曰聲。《註》生于外家。《春秋·經傳集解》繼室以聲子,生隱公。《註》聲,諡也。

姓。

《韻補》叶尸羊切,音商。《韓愈·贈張籍詩》嬌兒未絕乳,念之不能忘。忽如在其側,耳若聞啼聲。

【咽】

咽【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烏前切《集韻》因連切《韻會》因蓮切《正韻》因肩切,。

《禮·深衣》曲袷如矩以應方。《疏》古者方領,似今擁咽。

《集韻》縈懸切《韻會》幺懸切《正韻》縈圓切,。或作咽。○按《詩·商頌》今本作淵。

《集韻》於巾切,音駰。《詩·魯頌》鼓咽咽。《傳》咽咽,鼓節也。《集韻》或作鼝。味其聲,可以知其義。

《廣韻》於甸切。《集韻》《韻會》《正韻》伊甸切,音晏。《廣韻》本作嚥,吞也。《孟子》三咽然後耳有聞,目有見。

《廣韻》烏結切《集韻》《韻會》一結切,音噎。《廣韻》哽咽。《集韻》聲塞也。《漢·隴頭歌》隴頭流水,鳴聲幽咽。

塞也。《新序雜事》雲霞充咽,則奪日月之明。

《廣韻》同噎。詳噎字註。

相关诗句
到处相随勿相失 安能奋翅起高飞 芳时不觉去忽忽 长路无情漫浩浩 何况三秋千里阔 寻常相隔尚相忆 一身形影如何别 嗟我与君同一身 俯盼庭枝不单茁 仰看众鸟定双翔 春蚕茧缚兰膏爇 宛转牵愁不自知 也识归期近可必 明知少别非为苦 幽衷脉脉何由揭 众中谈笑总无聊 乱折秋花供簪栉 偏将琐语溷遥思 似慧如痴复似谲 侍姬正复可怜人 跳荡终朝尽顽黠 小儿岂止不解意 惆怅私心转恍惚 强宽时日数征程 雁信不来垂忆切 高堂频自说行人 僮仆无能徒蹇呐 万事加心身在远 半臂勤添御寒烈 残镫勿恋看书久 苦劝加餐并慎疾 寄书不敢道相思 卯酒壮頄清见骨 料应革带日移孔 安心未必能如佛 纵教内典豁尘根 客怀那不增骚屑 回望云山千万重 风雅芦雁悲声咽 戍鼓渔榔厉响清 篷外滩高浪突兀 听风听水闭筠篷 苦吟百计搜心血 想见亭亭太瘦生 天寒苟得无饥渴 行人今夕宿何方 焉知聚处足欢悦 人生不有远离悲 得句仍忘懒拈笔 无边景色为谁佳 渐渐星河淡将没 盘桓不寐到更残 玉砌天光明似雪 铜铺露气冷于冰 帘栊凉影筛秋月 香兔烟微夜长极 似我回肠宽更结 苔阶败叶扫还生 海棠半萎蕉心折 荷衣已褪菊屏残 窗虚肃肃清飙拂 庭空寂寂昼阴深 出户徘徊仍入室 悄然泪下沾衣裳 忧从中来不可掇 兰闺终日但凝愁 思欲从君遑有术 迢迢江汉限无梁 豪情恣向诗篇泄 䖮蛉毫管秃千枝 远揽山川富奇崛 壮游足以散幽滞 钱塘江上重潮汨 滕王阁外落霞飞 如叶轻装度崒嵂 如梭小艇泛奫沦 岧嵽吴山青入越 梅关西去接章江 无奈征期太仓卒 君期岁暮当复还 那料秋初君又出 才当夏尽喜君来 一度柔情一断绝 五年三度伤离别 女子善怀心惙惙 君子于役路悠悠 目送浮云气纡郁 屏山徙倚夕阳斜 众芳消歇闻啼鴂 时序推迁感念深 庭橘团霜绽金实 商风落木秋萧瑟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