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户徘徊仍入室

出自:清代·梁德绳《寄外》

拼音:[chū][hù][pái][huái][réng][rù][shì]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商风落木秋萧瑟,庭橘团霜绽金实。
时序推迁感念深,众芳消歇闻啼鴂。
屏山徙倚夕阳斜,目送浮云气纡郁。
君子于役路悠悠。
女子善怀心惙惙。
五年三度伤离别,一度柔情一断绝。
才当夏尽喜君来,那料秋初君又出。
君期岁暮当复还,无奈征期太仓卒。
梅关西去接章江,岧嵽吴山青入越。
如梭小艇泛奫沦,如叶轻装度崒嵂。
滕王阁外落霞飞,钱塘江上重潮汨。
壮游足以散幽滞,远揽山川富奇崛。
䖮蛉毫管秃千枝,豪情恣向诗篇泄。
迢迢江汉限无梁,思欲从君遑有术。
兰闺终日但凝愁,忧从中来不可掇。
悄然泪下沾衣裳,出户徘徊仍入室
庭空寂寂昼阴深,窗虚肃肃清飙拂。
荷衣已褪菊屏残,海棠半萎蕉心折。
苔阶败叶扫还生,似我回肠宽更结。
香兔烟微夜长极,帘栊凉影筛秋月。
铜铺露气冷于冰,玉砌天光明似雪。
盘桓不寐到更残,渐渐星河淡将没。
无边景色为谁佳,得句仍忘懒拈笔。
人生不有远离悲,焉知聚处足欢悦。
行人今夕宿何方,天寒苟得无饥渴。
想见亭亭太瘦生,苦吟百计搜心血。
听风听水闭筠篷,篷外滩高浪突兀。
戍鼓渔榔厉响清,风雅芦雁悲声咽。
回望云山千万重,客怀那不增骚屑。
纵教内典豁尘根,安心未必能如佛。
料应革带日移孔,卯酒壮頄清见骨。
寄书不敢道相思,苦劝加餐并慎疾。
残镫勿恋看书久,半臂勤添御寒烈。
万事加心身在远,僮仆无能徒蹇呐。
高堂频自说行人,雁信不来垂忆切。
强宽时日数征程,惆怅私心转恍惚。
小儿岂止不解意,跳荡终朝尽顽黠。
侍姬正复可怜人,似慧如痴复似谲。
偏将琐语溷遥思,乱折秋花供簪栉。
众中谈笑总无聊,幽衷脉脉何由揭。
明知少别非为苦,也识归期近可必。
宛转牵愁不自知,春蚕茧缚兰膏爇。
仰看众鸟定双翔,俯盼庭枝不单茁。
嗟我与君同一身,一身形影如何别。
寻常相隔尚相忆,何况三秋千里阔。
长路无情漫浩浩,芳时不觉去忽忽。
安能奋翅起高飞,到处相随勿相失。

查看原文

注释

【徘徊】来回地走:他一个人在小路上徘徊了很久。
【入室】获得老师学问技艺的真谛:入室弟子|升堂入室。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出】

出【子集下】【凵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赤律切《集韻》《韻會》《正韻》尺律切,春入聲。《說文》進也。《廣韻》見也,遠也。《增韻》出入也,吐也,寫也。

生也。《爾雅·釋訓》男子謂姊妹之子爲出。《左傳·成十三年》康公,我之自出。《註》秦康公,晉之甥也。

《周禮·秋官·大司》其不能改而出圜土者殺。《註》出謂越獄逃亡也。

《增韻》斥也。《正韻》亦作黜絀。

《唐韻》《集韻》《韻會》尺類切《正韻》蚩瑞切,推去聲。自中而外也。

《正韻》凡物自出,則入聲。非自出而出之,則去聲。然亦有互用者。

叶尺僞切,吹去聲。《詩·小雅》匪舌是出,維躬是瘁。

叶敕律切,音黜。《馬融·圍棋賦》熒惑窘乏兮無令詐出,深念遠慮兮勝乃可必。

《韻補》叶側劣切,音茁。《曹植·卞后誄》詳惟聖善,岐嶷秀出。德配姜嫄,不忝先哲。

叶赤知切,音侈。《穆天子傳·西王母謠》白雲在天,丘陵自出。道里悠遠,山川閒之。

叶赤至切,音熾。《楚辭·九章》竊快在其中心兮,揚厥憑而不竢。芳與澤其雜糅兮,羌芳華自中出。《靈樞經》男內女外,堅拒勿出。謹守勿內,是謂得氣。

【户】

戶【卯集中】【户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㦿音祜。《說文》護也。《釋名》所以謹護閉塞也。《六書精薀》室之口也。凡室之口曰戶,堂之口曰門。內曰戶,外曰門。一扉曰戶,兩扉曰門。《易·節卦》不出戶庭。《詩·豳風》塞向墐戶。

民居曰編戶。《唐六典》戶部掌天下戶口。

止也。《左傳·宣十二年》屈蕩戶之。《註》止也。

《前漢·王嘉傳》坐戶殿門失闌免。《註》掌守殿門,止不當入者,而失闌入之。

《爾雅·釋地》觚竹北戶。《註》北戶,南方之國。《疏》卽日南郡也。師古曰:言其在日之南,所謂北戶以向日者。

《禮·月令》蟄蟲咸動,啓戶始出。《註》戶,猶穴也。

飮酒有大小戶。《吳志》孫皓每饗宴,人以七升爲限,小戶雖不入,澆灌取盡。《白居易詩》戶大嫌甜酒。

姓。漢有戶尊。

與昈通。文采貌。《揚雄·蜀都賦》戶豹能黃。

與濩通。湯樂名。《揚雄·蜀都賦》戶音六成。

翁姑切,音烏。《淮南子·時則訓》烏孫國,作戶孫。

【徘】

徘【寅集下】【彳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8画

《集韻》同俳。《說文》本作裴。

【徊】

徊【寅集下】【彳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6画

《廣韻》戸恢切《集韻》《韻會》胡隈切《正韻》胡瑰切,音回。《玉篇》徘徊,猶彷徨也。《集韻》徘徊,不進貌。《史記·呂后紀》徘徊往來。《古詩》淸商隨風發,中曲正徘徊。

【仍】

仍【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如乗切《集韻》《韻會》如蒸切《正韻》如陵切,音艿。因也。《論語》仍舊貫,如之何。《周禮·春官·司几筵》吉事變几,凶事仍几。《註》變几,變更其質,謂有飾也。仍,因也,因其質,謂無飾也。

重也,頻也。《前漢·王莽傳》吉瑞累仍。

《谷永傳》饑饉仍臻。

《淮南子·精神訓》仍仍然知盆瓴之足羞也。《註》仍仍,不得志之貌。

雲仍。《爾雅·釋親》昆孫之子爲仍孫,仍孫之子爲雲孫。

國名。《史記·夏本紀》少康娶於有仍氏。

姓。

叶人余切,音如。《柳宗元·佩韋賦》冶訐諫於昬朝兮,名崩弛而陷誅。苟縱直而不羈兮,乃變罹而禍仍。◎按《說文》仍,如乗切,原屬日母變宮之字。今《字彙》仍芿艿陾等字皆作時征切,是爲禪母之齒音,其誤甚矣。不可不辨。

【入】

入【子集下】【入部】康熙筆画:2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人執切《集韻》《韻會》日汁切《正韻》日執切,比御而不入。《註》言雖比次婦人之當御者,猶不入寢也。

《春秋·隱二年》莒人入向。《定六年》於越入吳。《傳》造其國都曰入,弗地曰入。《註》謂勝其國邑,不有其地也。入者,逆而不順,非王命而入人國也。

《廣韻》納也,得也。

《增韻》沒也。

《楞嚴經》六入謂六塵,卽眼入色,耳入聲也。

《敎坊記》每日常在天子左右爲長入。

【室】

室【寅集上】【宀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曰宮,因其財物充實曰室。室之言實也。《易·繫辭》上古穴居而野處,後世聖人易之以宮室。《書·蔡仲之命》以蕃王室。《詩·豳風》曰爲攺歲,入此室處。

《周禮·地官註》城郭之宅曰室。

宗廟曰世室。《周禮·冬官考工記》夏后氏世室,殷人重屋,周人明堂。《註》世室,宗廟也。

夫以婦爲室。《禮·曲禮》三十曰壯,有室。

營室,星名。《朱子·詩傳》此星昏而正中,夏正十月也,是時可以營制宮室,故謂之營室。

山名。《史記·封禪書註》崧高山有大室,少室二山,以山有石室,故名。

壙穴。《詩·唐風》百歲之後,歸于其室。

姓。《正字通》宋衞將軍室种。

《集韻》《韻會》式吏切。《正韻》式至切,音試。《集韻》居也。《左思·魏都賦》窺玉策於金縢,按圖錄於石室。考曆數之所在,察五德之所蒞。

叶書藥切,音爍。《焦氏·易林》歲暮華落,陽入隂室。萬物伏匿,藏不可得。得音鐸。

相关诗句
到处相随勿相失 安能奋翅起高飞 芳时不觉去忽忽 长路无情漫浩浩 何况三秋千里阔 寻常相隔尚相忆 一身形影如何别 嗟我与君同一身 俯盼庭枝不单茁 仰看众鸟定双翔 春蚕茧缚兰膏爇 宛转牵愁不自知 也识归期近可必 明知少别非为苦 幽衷脉脉何由揭 众中谈笑总无聊 乱折秋花供簪栉 偏将琐语溷遥思 似慧如痴复似谲 侍姬正复可怜人 跳荡终朝尽顽黠 小儿岂止不解意 惆怅私心转恍惚 强宽时日数征程 雁信不来垂忆切 高堂频自说行人 僮仆无能徒蹇呐 万事加心身在远 半臂勤添御寒烈 残镫勿恋看书久 苦劝加餐并慎疾 寄书不敢道相思 卯酒壮頄清见骨 料应革带日移孔 安心未必能如佛 纵教内典豁尘根 客怀那不增骚屑 回望云山千万重 风雅芦雁悲声咽 戍鼓渔榔厉响清 篷外滩高浪突兀 听风听水闭筠篷 苦吟百计搜心血 想见亭亭太瘦生 天寒苟得无饥渴 行人今夕宿何方 焉知聚处足欢悦 人生不有远离悲 得句仍忘懒拈笔 无边景色为谁佳 渐渐星河淡将没 盘桓不寐到更残 玉砌天光明似雪 铜铺露气冷于冰 帘栊凉影筛秋月 香兔烟微夜长极 似我回肠宽更结 苔阶败叶扫还生 海棠半萎蕉心折 荷衣已褪菊屏残 窗虚肃肃清飙拂 庭空寂寂昼阴深 出户徘徊仍入室 悄然泪下沾衣裳 忧从中来不可掇 兰闺终日但凝愁 思欲从君遑有术 迢迢江汉限无梁 豪情恣向诗篇泄 䖮蛉毫管秃千枝 远揽山川富奇崛 壮游足以散幽滞 钱塘江上重潮汨 滕王阁外落霞飞 如叶轻装度崒嵂 如梭小艇泛奫沦 岧嵽吴山青入越 梅关西去接章江 无奈征期太仓卒 君期岁暮当复还 那料秋初君又出 才当夏尽喜君来 一度柔情一断绝 五年三度伤离别 女子善怀心惙惙 君子于役路悠悠 目送浮云气纡郁 屏山徙倚夕阳斜 众芳消歇闻啼鴂 时序推迁感念深 庭橘团霜绽金实 商风落木秋萧瑟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