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以法施穷乏

出自:宋代·释德洪《次韵游南岳》

拼音:[dāng,dàng][nián][yǐ][fǎ][shī][qióng][fá]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退之倔强迁揭阳,道经衡山爱青苍。
逸群骏气不可禦,顿尘初控青丝缰。
朝云偶开岂有意,妙意放浪高称扬。
我生少小善诗律,读之坐令身世忘。
朅来结友本上座,南游私喜初心偿。
橘洲看雪已清绝,更棹野航浮碧湘。
忽惊万峰上云雨,走栋飞檐云雨旁。
知谁凭栏俯落日,跳丸一笑千岩光。
紫金鸡含一粒粟,磨塼作镜传遗芳。
小庵自披慈忍服,十方普熏知见香。
巉巉玉骨撼不应,但诵妙偈声琅琅。
只今般若台前路,过者拳拳加敬庄。
我寻遗迹恍自失,譬如一苇航渺茫。
三生为扫坐禅石,往事令人思建康。
绍隆佛种有神足,九旬妙义谈汪洋。
当年以法施穷乏,无数珠玑曾斗量。
而今但有楼观好,再拜顾瞻空涕滂。
我公王事获胜践,自谓此乐非寻常。
情高赋诗亦感慨,十年出处何明详。
竹轩莫凉暑雨过,风檐把玩情激昂。
初如冰轮涌东崦,漻漻云幕方高张。
俄如奇兵出不意,铁衣雪刃森堂堂。
细窥如春在花柳,芳心皱眼开包藏。
魂惊豪气立毛发,风樯驾浪奔龙骧。
韵如玉色映晴昼,清如碧瓦粲晓霜。
适如醉乡识归路,醇如烧春浮玉觞。
意公前身是太白,醉貌宜披云锦裳。
芳津浣匙饭云子,美液浇齿尝琼浆。
吾闻高辞殆天得,宁论结发翰墨场。
酸寒鸟迹无足道,坐令藉湜仆且僵。
皆言笔端有五色,不然古锦缠肺肠。
夜阑掩卷耿不寐,空庭曳履心彷徨。
譬如三伏黄尘道,坐令炎燄欣清凉。
又如病鹤长侧脑,仰看千仞孤鸾翔。
嗟余胆大亦欲和,韵险恍疑登太行。
何时坐隅乞诗藁,襟量悬知容攫攘。
吾恐斯文将断绝,长哦披发下大荒。
儿曹乃欲犯矢石,洪钟何异施莛芒。
公如珠玉在渊石,荣辉草木皆煌煌。
读其诗律似仙曲,不杂人间笙与簧。
我非赏音空叹息,拟欲学之嗟未遑。
遥怜与僧登绝顶,意适暗惊人世忙。
诗成气焰如项籍,叱吒千人谁敢当。
自嫌白发世不要,万回歌舞聊佯狂。
盘珠岂有影迹露,雾豹不欲文彩彰。
那知湘上偶邂后,气岸欣逢许子将。
霜鬓须面一破笑,城隅古寺眠閒房。
心知贵贱不同调,且复抵掌谈江乡。
□□暇日陪杖履,对公岂敢谈文章。
兹游正类羊叔子,湛□与山俱不忘。

查看原文

注释

【当年】1.已经过去的某一阶段:想当年|墙上残留着当年的弹痕。 2.人一生中强壮有力的年龄阶段:正当年|士有当年而不耕者,则天下或受其饥矣。 3.(dàng-)本年;同一年里:高中毕业的当年,他就参军了。
【法施】佛教语。三种布施之一。谓宣讲佛法,普度众生。出家人多行法施,在家人多行财施。
【穷乏】1.亦作"穷覂"。 2.穷困;匮乏。 3.指贫困的人。 4.古谓国无供给三年之用的积储。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当】

當【午集上】【田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都郞切,黨平聲。《說文》田相値也。从田,尚聲。

《玉篇》任也。《論語》當仁不讓於師。《晉語》夫幸,非福非德不當雍。《註》當,猶任也。

《廣韻》敵也。《禮·王制》次國之上卿,位當大國之中,中當其下,下當其上大夫。《史記·廉頗藺相如傳》學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當。

直也。《禮·內則》妻不在,妾御莫敢當夕。

遇也。《左傳·昭七年》聖人有明德者,若不當世,其後必有達人。《禮·曲禮》當食不歎。

適可也。《易·履卦》夬履貞厲,位正當也。《左傳·哀元年》逢滑當公而進。《註》當公,不左不右。《禮·學記》當其可之謂時。《史記·禮書》好惡以節,喜怒以當。

主也。《左傳·襄二十七年》慶封當國。《註》當國,秉政。《儀禮·喪服》童子唯當室緦。《註》當室者爲父,後承家事者爲家主。

偶也。《前漢·司馬相如傳》及飮,卓氏弄琴文君,竊從戸窺,心說而好之,恐不得當也。《註》師古曰:當謂對偶也。

抵也。《史記·屈賈傳》以一儀而當漢中地,臣請往如楚。

《增韻》蔽也。《左傳·昭二十年》使祝鼃寘戈於車薪以當門。《李白·蜀道難》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斷罪曰當,言使罪法相當也。《史記·張釋之傳》廷尉奏當,一人犯蹕當罰。《註》當謂處其罪也。《路溫舒緩書》奏當之成。

《正韻》猶合也。理合如是也。《儀禮·特牲饋食禮》佐食當事,則戸外南面。《註》當事,將有事而未至。《史記·萬石君傳》內史慶醉歸,入外門不下車,萬石君讓曰:內史貴人入閭里,里中長老皆走匿,而內史坐車中,自如固當。《註》固當者,反言之,以見其不當如是,責讓之甚也。

過當。《史記·霍去病傳》斬首捕鹵過當。《註》言不啻相等。

勾當。《歐陽修·歸田錄》曹彬平江南,詣閣門求見。其榜子云:奉敕江南勾當公事回。

《職官分紀》奏舉京朝官,知縣資序二人,充本司勾當。

官名。《前漢·宣帝紀》詔單于毋謁,其左右當戸之羣皆列觀。《註》左右當戸,匈奴官名。

排當,宋宮中宴飮名。

州名。《韻會》本羌地,唐置當州,蓋取燒當羌以名之。《後漢·明帝紀》秋九月,燒當羌隴西。

縣名。《正字通》鳳州兩當縣。《後漢·郡國志》南郡有當陽。

《劉隆傳》遣隆屯田武當。《註》武當,今均州縣也。

馬當,武當,山名。

當康,獸名。《山海經》欽山有獸焉,其狀如豚而有牙,其名曰當康。《註》牙豚也。

當魱,魚名。《爾雅·釋魚》鯦當魱。《註》海魚也。

姓。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丁浪切,黨去聲。事理合宜也。《禮·樂記》古者天地順而四時當。《韓詩外傳》君子行不貴苟難,惟當之爲貴。

底也。《韓非子·外儲說》堂谿公見韓昭侯曰:人主漏泄羣臣語,譬猶玉巵之無當。

《正字通》凡出物質錢,俗謂之當。《後漢·劉虞傳》虞所賚賞,典當胡夷,瓚復抄奪之。《註》當,音丁浪反。

【年】

年【午集下】【禾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撚平聲。《說文》本作秊。穀熟也。从禾千聲。《春秋•桓三年》有年。《穀梁傳》五穀皆熟爲有年。《宣十六年》大有年。《穀梁傳》五穀大熟爲大有年。

歲也。《爾雅•釋天》夏曰歲,商曰祀,周日年,唐虞曰載。《註》歲取星行一次,祀取四時一終,年取禾一熟,載取物終更始。《疏》年者,禾熟之名。每歲一熟,故以爲歲名。《周禮•春官》正歲年以序事。《註》中數曰歲,朔數曰年。《疏》一年之內,有二十四氣。節氣在前,中氣在後。節氣一名朔氣。中氣帀則爲歲,朔氣帀則爲年。《左傳•宣三年》卜年七百。

齒也。《釋名》年,進也。進而前也。《禮•王制》凡三王養老,皆引年。《註》引年,挍年也。《左傳•定四年》武王之母弟八人,周公爲太宰,康叔爲司宼,季爲司空,五叔無官,豈尚年哉。《註》言以德爲輕重,而不以齒爲先後也。

姓。《萬姓統譜》永樂中有年當,懷遠人,歷官戸部尚書。

叶禰因切,音紉。《前漢•敘傳》封禪郊祀,登秩百神。協律改正,享兹永年。《崔駰•襪銘》長履景福,至於億年。皇靈旣佑,祉祿來臻。

《集韻》乃定切,音佞。人名。《公羊傳•襄三十年》年夫。《釋文》年音佞。二傳作佞夫。《集韻》亦書作䄭。唐武后作。

【以】

以【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㠯《韻會》《正韻》養里切,怡上聲。爲也。《論語》視其所以。

因也。《詩·邶風》何其久也,必有以也。《左傳·昭十三年》我之不共,魯故之以。《註》以魯故也。《列子·周穆王篇》宋人執而問其以。

用也。《論語》不使大臣怨乎不以。

《左傳·僖二十六年》凡師能左右之曰以。《易·師卦》能以衆正。

《詩·周頌》侯彊侯以。《註》彊民有餘力來助者,以閒民轉移執事者。

同已。《孟子》無以,則王乎。

古以與聲相通。《禮·燕禮》君曰:以我安。《註》猶與也。《魏書·李順傳》此年行師,當克以不。《韓愈·剝啄行》凡今之人,急名以官。《註》韓文與多作以。

《集韻》與似同。《易·明夷》箕子以之。鄭氏,荀氏皆作似。

【法】

法【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佱灋翻入聲。《爾雅·釋詁》法,常也。《釋名》法,偪也。偪而使有所限也。《禮·月令》乃命太史守典奉法。《註》法,八法也。

制度也。《禮·曲禮》謹修其法而審行之。

禮法也。《孝經·卿大夫章》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

曰法。

象也。《文心雕龍·書記篇》申憲述兵,則有律令法制。法者,象也。兵謀無方,而奇正有象,故曰法。

效法也。《易·繫辭》崇效天,法地。

執法,星名。《史記·天官書註》端門次東第一星爲左執法,廷尉之象。端門西第一星爲右執法,御史大夫之象。

姓。《後漢·法雄傳》齊襄王法章之後。

《韻補》叶敷弗切,音拂。《揚子·太經》陽氣高縣厥法,物仰其墨,莫不被則。

叶芳未切,音廢。《歐陽修銘》奕奕明堂,萬邦從祀,豈無臣工,爲予執法。

【施】

施【卯集下】【方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音詩。《說文》旗貌。齊樂施字子旗,知施者旗也。《註》徐鍇曰:旗之逶迤。一曰設也。《書·益稷》以五采彰施于五色。

《詩·邶風》得此戚施《傳》戚施,不能仰者。《箋》戚施,面柔下人以色,故不能仰也。

《詩·王風》將其來施施。《傳》施施,難進之意。《箋》施施,舒行伺閒,獨來見已之貌。《釋文》施如字。《孟子》施施從外來。《趙岐註》施施,猶扁扁,喜悅之貌。《音義》丁如字,張音怡。

《周禮·天官·內宰》施其功事。《註》施,猶賦也。

《禮·祭統》施于蒸彝鼎。《註》施,猶著也。

《晉語》秦人殺冀芮而施之。《註》施,其尸也。

《玉篇》張也。《增韻》用也,加也。

姓。《左傳·桓九年》施父。《註》魯大夫。《禮·雜記》孔子曰:吾食於少施氏而飽。《註》少施氏,魯惠公子,施父之後。

《廣韻》《集韻》《韻會》平去通押。

《集韻》《韻會》以豉切,音易。《詩·周南》葛之覃兮,施于中谷。《傳》施,移也。

《詩·大雅》施于孫子。《箋》施,猶易也,延也。

《儀禮·喪服》絕族無施服。《註》在旁而及曰施。

《集韻》《韻會》屯北邊。《註》施,讀曰弛。弛,解也。

《集韻》余支切,音移。㢮或作施。《史記·衞綰傳》劒人之所施易。《註》施,讀曰移。

《史記·賈生傳》庚子日施兮。《註》施,矢遺反。索隱曰:施,猶西斜也。

《韻補》叶詩戈切。《漢·高祖戚夫人歌》橫絕四海,又可奈何。雖有矰繳,尚安所施。

【穷】

窮【午集下】【穴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0画

《韻會小補》說文本作竆。从穴躳聲。隷作窮。

《集韻》居雄切,音弓。恭貌。本作匔。或从穴作窮。

【乏】

乏【子集上】【丿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音伐。無也。《孟子》空乏其身。《禮·月令》季春,命有司振乏絕。《註》暫無日乏。

匱也。《左傳·成二年》韓厥曰:敢告不敏,攝官承乏。《註》猶代匱也。

廢也。《莊子·天地篇》子往矣,無乏吾事。《戰國策》不敢以乏國事。

射者所蔽。《周禮·春官》車僕大射共三乏。《註》一名容,用皮爲之,王大射張三侯,每侯有乏,使持旌告獲者,藉以蔽矢也。《儀禮·鄕射禮》乏參侯道。《疏》三分侯道。《左傳·宣十五年》文反正爲乏。《說文》反止爲之,反正爲。《徐鉉曰》尙書,惟正之供,反正不供,故曰乏。《通志》正乃射侯,正以受矢,乏乏以藏矢,是相反也。

相关诗句
湛□与山俱不忘 兹游正类羊叔子 对公岂敢谈文章 □□暇日陪杖履 且复抵掌谈江乡 心知贵贱不同调 城隅古寺眠閒房 霜鬓须面一破笑 气岸欣逢许子将 那知湘上偶邂后 雾豹不欲文彩彰 盘珠岂有影迹露 万回歌舞聊佯狂 自嫌白发世不要 叱吒千人谁敢当 诗成气焰如项籍 意适暗惊人世忙 遥怜与僧登绝顶 拟欲学之嗟未遑 我非赏音空叹息 不杂人间笙与簧 读其诗律似仙曲 荣辉草木皆煌煌 公如珠玉在渊石 洪钟何异施莛芒 儿曹乃欲犯矢石 长哦披发下大荒 吾恐斯文将断绝 襟量悬知容攫攘 何时坐隅乞诗藁 韵险恍疑登太行 嗟余胆大亦欲和 仰看千仞孤鸾翔 又如病鹤长侧脑 坐令炎燄欣清凉 譬如三伏黄尘道 空庭曳履心彷徨 夜阑掩卷耿不寐 不然古锦缠肺肠 皆言笔端有五色 坐令藉湜仆且僵 酸寒鸟迹无足道 宁论结发翰墨场 吾闻高辞殆天得 美液浇齿尝琼浆 芳津浣匙饭云子 醉貌宜披云锦裳 意公前身是太白 醇如烧春浮玉觞 适如醉乡识归路 清如碧瓦粲晓霜 韵如玉色映晴昼 风樯驾浪奔龙骧 魂惊豪气立毛发 芳心皱眼开包藏 细窥如春在花柳 铁衣雪刃森堂堂 俄如奇兵出不意 漻漻云幕方高张 初如冰轮涌东崦 风檐把玩情激昂 竹轩莫凉暑雨过 十年出处何明详 情高赋诗亦感慨 自谓此乐非寻常 我公王事获胜践 再拜顾瞻空涕滂 而今但有楼观好 无数珠玑曾斗量 当年以法施穷乏 九旬妙义谈汪洋 绍隆佛种有神足 往事令人思建康 三生为扫坐禅石 譬如一苇航渺茫 我寻遗迹恍自失 过者拳拳加敬庄 只今般若台前路 但诵妙偈声琅琅 巉巉玉骨撼不应 十方普熏知见香 小庵自披慈忍服 磨塼作镜传遗芳 紫金鸡含一粒粟 跳丸一笑千岩光 知谁凭栏俯落日 走栋飞檐云雨旁 忽惊万峰上云雨 更棹野航浮碧湘 橘洲看雪已清绝 南游私喜初心偿 朅来结友本上座 读之坐令身世忘 我生少小善诗律 妙意放浪高称扬 朝云偶开岂有意 顿尘初控青丝缰 逸群骏气不可禦 道经衡山爱青苍 退之倔强迁揭阳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