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庵自披慈忍服

出自:宋代·释德洪《次韵游南岳》

拼音:[xiǎo][ān][zì][pī][cí][rěn][fú,fù]

平仄:仄平仄平平仄平

退之倔强迁揭阳,道经衡山爱青苍。
逸群骏气不可禦,顿尘初控青丝缰。
朝云偶开岂有意,妙意放浪高称扬。
我生少小善诗律,读之坐令身世忘。
朅来结友本上座,南游私喜初心偿。
橘洲看雪已清绝,更棹野航浮碧湘。
忽惊万峰上云雨,走栋飞檐云雨旁。
知谁凭栏俯落日,跳丸一笑千岩光。
紫金鸡含一粒粟,磨塼作镜传遗芳。
小庵自披慈忍服,十方普熏知见香。
巉巉玉骨撼不应,但诵妙偈声琅琅。
只今般若台前路,过者拳拳加敬庄。
我寻遗迹恍自失,譬如一苇航渺茫。
三生为扫坐禅石,往事令人思建康。
绍隆佛种有神足,九旬妙义谈汪洋。
当年以法施穷乏,无数珠玑曾斗量。
而今但有楼观好,再拜顾瞻空涕滂。
我公王事获胜践,自谓此乐非寻常。
情高赋诗亦感慨,十年出处何明详。
竹轩莫凉暑雨过,风檐把玩情激昂。
初如冰轮涌东崦,漻漻云幕方高张。
俄如奇兵出不意,铁衣雪刃森堂堂。
细窥如春在花柳,芳心皱眼开包藏。
魂惊豪气立毛发,风樯驾浪奔龙骧。
韵如玉色映晴昼,清如碧瓦粲晓霜。
适如醉乡识归路,醇如烧春浮玉觞。
意公前身是太白,醉貌宜披云锦裳。
芳津浣匙饭云子,美液浇齿尝琼浆。
吾闻高辞殆天得,宁论结发翰墨场。
酸寒鸟迹无足道,坐令藉湜仆且僵。
皆言笔端有五色,不然古锦缠肺肠。
夜阑掩卷耿不寐,空庭曳履心彷徨。
譬如三伏黄尘道,坐令炎燄欣清凉。
又如病鹤长侧脑,仰看千仞孤鸾翔。
嗟余胆大亦欲和,韵险恍疑登太行。
何时坐隅乞诗藁,襟量悬知容攫攘。
吾恐斯文将断绝,长哦披发下大荒。
儿曹乃欲犯矢石,洪钟何异施莛芒。
公如珠玉在渊石,荣辉草木皆煌煌。
读其诗律似仙曲,不杂人间笙与簧。
我非赏音空叹息,拟欲学之嗟未遑。
遥怜与僧登绝顶,意适暗惊人世忙。
诗成气焰如项籍,叱吒千人谁敢当。
自嫌白发世不要,万回歌舞聊佯狂。
盘珠岂有影迹露,雾豹不欲文彩彰。
那知湘上偶邂后,气岸欣逢许子将。
霜鬓须面一破笑,城隅古寺眠閒房。
心知贵贱不同调,且复抵掌谈江乡。
□□暇日陪杖履,对公岂敢谈文章。
兹游正类羊叔子,湛□与山俱不忘。

查看原文

注释

【慈忍】佛教语。慈悲与忍辱。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小】

小【寅集上】【小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集韻》《韻會》私兆切《正韻》先了切,蕭上聲。《說文》物之微也。从八从亅。見而分之。《徐曰》亅,始見也。八,分也。始可分別也。《玉篇》細也。《易·繫辭》其稱名也小,其取類也大。《左傳·襄三十一年》君子務知大者遠者,小人務知小者近者。

《周禮·天官》有小卿,副貳,大卿,卽小宰等也。

狹隘也。《書·仲虺之誥》好問則裕,自用則小。

輕之也。《左傳·桓十三年》莫敖狃於蒲騷之役,將自用也,必小羅。

《詩·邶風》慍于羣小。《註》小,衆妾也。

《韻輯》白小,魚名。

叶蘇計切,音細。《白居易·懺悔偈》無始劫來,所造諸罪。若輕若重,無大無小。了不可得,是名懺悔。

【庵】

庵【寅集下】【广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8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也。《廣韻》小草舍也。《集韻》圜屋爲庵。

《集韻》或作菴。《後漢·皇甫規傳》親入菴廬巡視。《通典》周武帝攻高齊,兵去之後,齊人謂栢菴爲帳幙,不疑兵退,是則結草木爲廬,皆曰菴。

《廣韻》烏合切《集韻》遏合切,諳入聲。《廣韻》低也。

《集韻》豕屋。

【自】

自【未集下】【自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疾二切,音字。《玉篇》由也。《集韻》從也。《易·需卦》自我致寇,敬愼不敗也。《疏》自,由也。《書·湯誥》王歸自克夏,至于亳。《詩·召南》退食自公,委蛇委蛇。《傳》自,從也。

《玉篇》率也。

《廣韻》用也。《書·臯陶謨》天秩有禮,自我五禮,有庸哉。《傳》自,用也。《詩·周頌》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傳》自彼成康,用彼成安之道也。《古義》自彼者,近數昔日之辭。

自然,無勉强也。《世說新語》絲不如竹,竹不如肉,漸近自然。

《集韻》己也。《正韻》躬親也。《易·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彊不息。

《五音集韻》古文鼻字。註詳部首。◎按說文作鼻本字。

【披】

披【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翍《唐韻》敷羈切《集韻》《韻會》攀糜切,音鈹。《說文》从旁持曰披。

《廣韻》開也。《史記·帝舜紀》披九山,通九澤。《前漢·鄒陽傳》披心腹,見情素。《韓愈·進學解》手不停披於百家之編。

《增韻》分也,散也。《左傳·昭五年》又披其邑。《註》析也。《揚子·方言》廝披,散也。東齊聲破曰廝,器破曰披。

荷衣曰披。

《正韻》篇夷切,音紕。義同。

《唐韻》《廣韻》匹靡切《集韻》《韻會》普靡切,音㱟。裂也。《史記·范睢傳》木實繁者披其枝。

《灌夫傳》枝大於本,脛大於股,不折必披。《註》披,分拆也。疋彼反。

披靡,震伏貌。《前漢·項籍傳》羽大呼馳下,漢軍皆披靡。

《正韻》普弭切,音庀。義同。

《集韻》《類篇》《韻會》彼義切,音賁。《禮·檀弓》孔子之喪設披。《註》披,柩行夾引棺者。《疏》設之於旁,所以備傾虧也。《周禮·夏官·司士》作六軍之士執披。《疏》披者,車兩旁使人持之,若四馬六轡然。

《正韻》兵媚切,音祕。義同。

《集韻》平義切,音被。亦散也。

《正韻》普駕切,音怕。亦開也。

叶普禾切,音坡。《劉邵·趙都賦》布濩中林,緣延陵阿。從風發曜,倚靡雲披。

【慈】

慈【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10画

《唐韻》疾之切《集韻》《韻會》牆之切《正韻》才資切,音磁。《說文》愛也。从心兹聲。《精薀》父母之愛子也。《左傳·昭二十六年》父慈子孝,姑慈婦聽。

《儀禮·喪服》慈母如母,謂養母也。

《禮·內則》慈以甘旨。《註》慈,謂愛敬進之也。

慈和,服物也。《左傳·文十八年》宣慈惠和。《註》慈者,愛出於心,恩被於物也。

《增韻》柔也,善也,仁也。

石名。《精薀》山產鐵於其陽者,慈石產其隂。《郭璞·慈石贊》慈石吸鐵,母子相戀也。俗作磁,非。

竹名。《竹譜》竹之叢生,子母相依,曰慈竹。

果名。《羣芳譜》慈姑,一根,歲生十二子,歲閏則十三子,如慈母之乳諸子也。

州名。唐置慈州。

姓。漢有慈仁,明有慈止。从心从兹。《魏校曰》兹也者,養其子而使之長,心乎愛之。俗或譌作㤵。

【忍】

忍【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而軫切《集韻》《韻會》《正韻》爾軫切,人上聲。《說文》能也。《徐曰》能音耐。从心刃。《長箋》如刀剌心,忍意也。《周武王·書銘》忍之須臾,乃全汝軀。

《廣韻》强也,有所含忍。《左傳·昭元年》魯以相忍爲國。

安于不仁曰忍。《詩·大雅》維彼忍心,是顧是復。《詩·小雅》君子秉心,維其忍之。

忍忍,猶不忍也。《後漢·崔琦傳》情懷忍忍。

姓。

《廣韻》《集韻》《韻會》與韌靭忍同。

【服】

服【辰集上】【月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聲。《五經文字》《石經》變舟作月。《易·繫辭》服牛乗馬。《疏》服用其牛。《詩·鄭風》兩服上襄。《箋》兩服,中央夾轅者。《疏》馬在內兩服者,馬之上駕也。

《廣韻》衣服。《易·訟卦》以訟受服。《書·舜典》車服以庸。

懾服也。《易·豫卦》罰淸而民服。《書·舜典》四罪而天下咸服。《疏》天下皆服從之。

五服。《書·益稷》弼成五服。《傳》侯甸綏要荒服也,服五百里。

《周官》六服羣辟。《疏》周禮九服。此惟言六服者,夷、鎭、蕃三服在九州之外,故惟舉六服。《周禮·夏官·職方氏》乃辨九服之邦國。○按侯、甸、男、采、衞、蠻、夷、鎭、蕃,九服也。

行也。《書·說命》旨哉說乃言惟服。《傳》美其所言,皆可服行。

《管子·權修篇》上身服以先之。《註》服,行也。

職也。《書·旅獒》無替厥服。《傳》使無廢其職。

思也。《詩·周南》寤寐思服。《傳》服,思之也。《莊子·田子方》吾服女也甚忘。《註》服者,思存之謂也。

治也。《詩·周南》服之無斁。《箋》服,整也。乃能整治之,無厭倦。

盛矢器也。《詩·小雅》象弭魚服。《箋》矢服也。○按《周禮·夏官·司弓矢》作箙。鄭註云:盛矢器也。

事也。《詩·大雅》昭哉嗣服。《傳》服,事也。

習也。《前漢·鼂錯傳》服其水土。《註》服,習也。

姓。《後漢·服虔傳》服虔,字子愼,河南滎陽人也。

鳥名。《史記·賈誼傳》楚人命鴞曰服。《註》異物志有山鴞,體有文色,土俗因形命之曰服,不能遠飛,行不出域。

《廣韻》蒲北切《集韻》鼻墨切《正韻》步墨切,音僕。匐,或作服。《禮·檀弓》扶服救之。《釋文》又作匍匐。

《儀禮·士冠禮》祝曰:令月吉日,始加元服,棄爾幼志,順爾成德。《韻補》服,叶鼻墨切。

《集韻》扶缶切,音負。《周禮·冬官考工記·車人》牝服二柯。《註》牝服,長八尺,謂較也。鄭司農云:牝服,謂車箱。服讀曰負。

《集韻》弼角切,音雹。啼呼也。

相关诗句
湛□与山俱不忘 兹游正类羊叔子 对公岂敢谈文章 □□暇日陪杖履 且复抵掌谈江乡 心知贵贱不同调 城隅古寺眠閒房 霜鬓须面一破笑 气岸欣逢许子将 那知湘上偶邂后 雾豹不欲文彩彰 盘珠岂有影迹露 万回歌舞聊佯狂 自嫌白发世不要 叱吒千人谁敢当 诗成气焰如项籍 意适暗惊人世忙 遥怜与僧登绝顶 拟欲学之嗟未遑 我非赏音空叹息 不杂人间笙与簧 读其诗律似仙曲 荣辉草木皆煌煌 公如珠玉在渊石 洪钟何异施莛芒 儿曹乃欲犯矢石 长哦披发下大荒 吾恐斯文将断绝 襟量悬知容攫攘 何时坐隅乞诗藁 韵险恍疑登太行 嗟余胆大亦欲和 仰看千仞孤鸾翔 又如病鹤长侧脑 坐令炎燄欣清凉 譬如三伏黄尘道 空庭曳履心彷徨 夜阑掩卷耿不寐 不然古锦缠肺肠 皆言笔端有五色 坐令藉湜仆且僵 酸寒鸟迹无足道 宁论结发翰墨场 吾闻高辞殆天得 美液浇齿尝琼浆 芳津浣匙饭云子 醉貌宜披云锦裳 意公前身是太白 醇如烧春浮玉觞 适如醉乡识归路 清如碧瓦粲晓霜 韵如玉色映晴昼 风樯驾浪奔龙骧 魂惊豪气立毛发 芳心皱眼开包藏 细窥如春在花柳 铁衣雪刃森堂堂 俄如奇兵出不意 漻漻云幕方高张 初如冰轮涌东崦 风檐把玩情激昂 竹轩莫凉暑雨过 十年出处何明详 情高赋诗亦感慨 自谓此乐非寻常 我公王事获胜践 再拜顾瞻空涕滂 而今但有楼观好 无数珠玑曾斗量 当年以法施穷乏 九旬妙义谈汪洋 绍隆佛种有神足 往事令人思建康 三生为扫坐禅石 譬如一苇航渺茫 我寻遗迹恍自失 过者拳拳加敬庄 只今般若台前路 但诵妙偈声琅琅 巉巉玉骨撼不应 十方普熏知见香 小庵自披慈忍服 磨塼作镜传遗芳 紫金鸡含一粒粟 跳丸一笑千岩光 知谁凭栏俯落日 走栋飞檐云雨旁 忽惊万峰上云雨 更棹野航浮碧湘 橘洲看雪已清绝 南游私喜初心偿 朅来结友本上座 读之坐令身世忘 我生少小善诗律 妙意放浪高称扬 朝云偶开岂有意 顿尘初控青丝缰 逸群骏气不可禦 道经衡山爱青苍 退之倔强迁揭阳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