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张战垒

出自:近现代·连横《赠施乾》

拼音:[xī][fāng][zhāng][zhàn][lěi]

平仄:平平平仄仄

我闻伍大夫吹箫乞吴市,又闻韩王孙投竿钓淮水;英雄未遇时,困阨常如此。
一朝际风云,惊倒天下士。
我佛更慈悲,乞食四姓里,布施种福田,六度自兹始。
人天本同原,众生平等视,法界具圆融,轮回超生死。
如何贪痴人,谬执我与尔。
强弱肆并吞,贫富相訾毁。
大道日以沈,世乱日以靡。
我欲往东方,东方遭震燬。
我欲往西方,西方张战垒
我欲往南方,南方无兰芷。
我欲往北方,北方多豺兕。
我欲上九天,天堂未可迩。
我欲下九地,地狱惨无比。
徬徨复彷徨,乃遇施乾子。
邀我爱爱寮,告我经营意。
即此无告人,社会所不齿;云何造业缘,辗转无穷底。
或因坠聪明,或因遭蹇否;或因放荡来,或因懒惰起。
饥寒迫一身,黯淡街头倚;颠沛辱泥涂,无家可迁徙。
哀哀无告人,亦我同胞耳。
一夫有不获,圣人以为耻。
王政固无私,仁恩及犬豕。
如何贪痴人,但知利一己。
君看豪贵门,般游恣奢侈;买笑掷千金,夜阑拥歌妓。
又看迷信徒,建醮求蕃祉;百万化灰尘,鬼神未必喜。
何如种福田,布施及闾里。
即此恺悌心,定邀天顾諟。
我力虽云微,我愿尚无已。
居之以茅茨,食之以糠秕;教之以礼义,授之以工技。
勉以乐生心,励以自强理;导以勤俭风,诫以肉食鄙。
庶几无告人,或得一善止。
我闻施乾言,热泪落如泚。
人生大宙中,性命自天委;贫穷会有时,富贵未足恃。
勿谓善不为,勿谓恶可弛;地狱与天堂,出入仅尺咫。
愿弘慈悲心,大畅我佛旨。
苦海渡众迷,法轮转平砥。
无我复无人,大道同一轨。
赋诗示施乾,此志或可企。

查看原文

注释

【西方】1.方位名。指太阳落下去的一边。 2.犹西洋。指欧美各国。 3.指西方净土。 4.复姓。南唐有西方邺。
【方张】谓正当扩展﹑强大之际。
【战垒】战争中用以防守的堡垒。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西】

西【申集下】【襾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音粞。《類篇》金方也。《說文》鳥在巢上也。日在西方而鳥栖,故因以爲東西之西篆。文作㢴,象形也。《前漢·律歷志》少隂者西方,西遷也。隂氣遷落物,於時爲秋。《尚書·大傳》西方者何,鮮方也。或曰鮮方,訊訊之方也。訊者,訊人之貌。

地名。《晉書·地理志》西郡。《韻會》唐置西州。

姓。《通志·氏族略》西氏。《姓苑》西門豹之後,改爲西。

《集韻》相咨切,音私。義同。

《篇海》蘇前切,音先。《前漢·郊祀歌》象載瑜,白集西,食甘露,飮榮泉。《後漢·趙壹傳·窮鳥賦》幸賴大賢,我矜我憐。昔濟我南,今振我西。

《韻補》斯人切,叶音辛。《王延壽·魯靈光殿賦》醴騰湧於隂溝,甘露被宇而下臻。朱桂黝鯈於南北,芝蘭阿那於東西。

《類篇》乙却切,音約。平量也。

《廣韻》籀文作。○按《玉篇》等書西字另一部。今从《字彙》《正字通》附入襾部。

【方】

方【卯集下】【方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船也。

《易·坤卦》六二直方大。《註》地體安靜,是其方也。《周禮·冬官考工記》圜者中規,方者中矩。《淮南子·天文訓》天道曰圓,地道曰方。方者主幽,圓者主明。

《易·觀卦》君子以省方觀民設敎。《疏》省視萬方。《詩·大雅》監觀四方。《周禮·天官·冢宰》辨方正位。《註》別四方。《釋文》視日景,以別東西南北四方,使有分別也。《禮·內則》敎之數與方名。《註》方名,如東西也。

《易·未濟》君子以愼辨物居方。《疏》各居其方,皆得安其所。《詩·大雅》萬邦之方,下民之王。《箋》方,猶嚮也。《疏》諸言方者,皆謂居在他所,人嚮望之,故云:方,猶嚮也。

道也。《易·恆卦》君子以立不易方。《註》方,猶道也。《禮·樂記》樂行而民鄕方。《註》方,猶道也。

《易·復卦》后不省方。《註》方,猶事。《疏》不省視其方事也。

術也,法也。《易·繫辭》方以類聚。《疏》方謂法術性行。《左傳·昭二十九年》官修其方。《註》方,法術。

放也。《書·堯典》方命圯族。《釋文》方,放也。

有之也。《詩·召南》維鵲有巢,維鳩方之。《傳》方,有之也。

今也。《詩·秦風》方何爲期。《箋》方今以何時爲還期。《莊子·天地篇》方且本身而異形。《註》凡言方且者,言方將有所爲也。

穀始生未實也。《詩·小雅》旣方旣皁。《箋》方,房也。謂孚甲始生而未合時也。

倂也。《儀禮·鄕射禮》不方足。《註》方,猶倂也。

旁出也。《儀禮·大射禮》左右曰方。《註》方,旁出也。

板也。《儀禮·聘禮》不及百名,書於方。《註》方,板也。《禮·中庸》布在方策。《註》方,板也。策,也。

常也。《禮·檀弓》左右就養無方。《註》方,猶常也。

文也。《禮·樂記》變成方謂之音。《註》方,猶文章也。

義之宜也。《左傳·隱三年》臣聞愛子,敎之以義方。

《閔二年》授方任能。《註》方百事之宜也。

比方也。《論語》子貢方人。《何晏註》比方人也。

《博雅》方,大也,正也。

祭名。《詩·小雅》以社以方。《傳》迎四方氣於郊也。

地名。《詩·小雅》侵鎬及方。《註》鎬,方,皆北方地名。

姓。《詩·小雅》方叔涖止。《傳》方叔,卿士也。

官名。《周禮·夏官·司馬》職方氏,土方氏,懷方氏,合方氏,訓方氏,形方氏。《前漢·朱雲傳註》尚方,少府之屬官也,作供御器物。

醫方。《史記·扁鵲傳》乃悉取其禁方書,盡與扁鵲。《前漢·郊祀志》少君者,故深澤侯人主方。《註》侯家人主方藥也。

《廣韻》《集韻》符方切,音房。方與,縣名。《前漢·高帝紀》沛公攻胡陵方與。《註》音房預,屬山陽郡。

《集韻》蒲光切,音旁。彷或作方。《前漢·揚雄傳》方皇於西淸。《註》方皇,猶彷徨也。

文紡切。蝄或作方。《周禮·夏官·方相氏》敺方良。《註》方良,罔兩也。木石之怪夔罔兩。《張衡·東京賦》腦方良。《註》方良,草澤之神也。○按《說文》作蝄蜽。

《集韻》甫兩切,音倣。效也。

《韻補》叶膚容切《道藏·左夫人歌》騰躍雲景轅,浮觀霞上空。霄軿縱橫舞,紫蓋記靈方。

【张】

張【寅集下】【弓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弡《唐韻》陟良切《集韻》《韻會》中良切,帳平聲。《說文》施弓弦也。《禮·曲禮》張弓尚筋。《儀禮·鄕射禮》勝者執張弓。

《廣雅》大也。《詩·大雅》孔修且張。《書·康王之誥》張皇六師。

《廣雅》施也。《史記·武帝紀》張羽旗,設供具,以祀神君。

《廣韻》開也。《老子·道德經》將欲翕之,必故張之。

《韻會》設也。《史記·曹相國世家》取酒張坐飮。

施絃曰張。《前漢·董仲舒傳》琴瑟不調甚者,必解而更張之。

羅取鳥獸曰張。《周禮·秋官·冥氏》掌設弧張。《註》弧張,罿罦之屬。《後漢·王喬傳》自縣詣臺朝,輒有雙鳧飛來,舉羅張之,但得一隻舄焉。

計物之數曰張。《左傳·昭十三年》子產以幄幕九張行。《後漢·明帝八王傳》寵有彊弩數千張。

星名。《史記·律書》西至于張。張者,言萬物皆張也。《天官書》張素爲廚,主觴客。《正義》張六星,六爲嗉,主天廚飮食,賞賚觴客。

譸張,誑也。《書·無逸》民無或胥,譸張爲幻。

蹶張,以足張弩也。《前漢·申屠嘉傳》以材官蹶張。《註》如淳曰:能脚踏强弩張之,故曰蹶張。師古曰:今之弩,以手張者曰擘張,以足張者曰蹶張。

乖張,相戾也。《司馬貞·補史記序》其中遠近乖張。

姓。《廣韻》本自軒轅第五子揮,始造弦,實張網羅,世掌其職,後因氏焉。風俗通云:張王李趙,黃帝賜姓也。出淸河,南陽,吳郡,安定,燉煌,武威,范陽,犍爲,沛國,梁國,中山,汲郡,河內,高平十四望。《詩·小雅》張仲孝友。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設也。《周禮·天官·掌次》掌凡邦之張事。《前漢·王尊傳》供張如法而辦。

《韻會》自侈大也。《左傳·桓六年》隨張必棄小國。《釋文》張,豬亮反。

張絃之張,亦音帳。《嵆康·琴賦》伶倫比律,田連操張,進御君子,新聲㺒亮。

與脹通。《左傳·成十年》晉侯將食張如厠。《註》張,脹滿也。

與帳通。《史記·高帝紀》復留止張飮三日。《註》張,幃帳也。

《左傳·僖十五年》隂血周作,張脈僨興。《疏》血旣動作,脈必張起,故言張脈也。《釋文》張,中亮反。

雄張。《後漢·班超傳》于寘王雄張南道。《註》雄張,猶熾盛也。張,丁亮反。

【战】

戰【卯集中】【戈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2画

古文曰戰。

懼也。《書·仲虺之誥》小大戰戰。

姓。漢戰兢,明戰愼。

【垒】

垒【丑集中】【土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6画

《廣韻》力委切。與累通。《說文》垒,墼也。積塹爲牆壁也。(壘)《廣韻》力軌切《集韻》《韻會》魯水切,音藟。《說文》軍壘也。《禮·曲禮》四郊多壘,卿大夫之辱也。《周禮·夏官》量人掌營軍之壘舍,量其市朝州涂軍社之所里。

星名。《史記·天官書》虛南衆星曰羽林天軍,軍西爲壘。

官名。《前漢·百官公卿表》武帝平南越,內增七校,中壘其一也。

姓,後趙壘澄,晋梓潼太守壘錫。

《集韻》艮斐切。山貌。

倫追切,音纍。畏壘,山名。《莊子·庚桑楚》北居畏壘之山。

玉壘山,在灌縣西,唐貞觀閒設關于其下。《岑參詩》玉壘天晴望,諸峰盡覺低。

重也。一曰壯貌。《前漢·鮑宣傳》魁壘之士。

冢相次也。《張載·七哀》北邙何壘壘。

與累同。《荀子·大略篇》不憂其係壘也。

與礌同。《前漢·李陵傳》下壘石。

《廣韻》呂䘏切《集韻》《韻會》列戌切,閱百鬼,其不循理者,持以葦索,執以飼虎。《張衡·東京賦》度朔作梗,守以鬱壘。神荼副焉,對操索葦。臘祭夕桃符之制由此。神荼,音伸舒。

相关诗句
此志或可企 赋诗示施乾 大道同一轨 无我复无人 法轮转平砥 苦海渡众迷 大畅我佛旨 愿弘慈悲心 出入仅尺咫 勿谓恶可弛;地狱与天堂 勿谓善不为 富贵未足恃 性命自天委;贫穷会有时 人生大宙中 热泪落如泚 我闻施乾言 或得一善止 庶几无告人 诫以肉食鄙 励以自强理;导以勤俭风 勉以乐生心 授之以工技 食之以糠秕;教之以礼义 居之以茅茨 我愿尚无已 我力虽云微 定邀天顾諟 即此恺悌心 布施及闾里 何如种福田 鬼神未必喜 建醮求蕃祉;百万化灰尘 又看迷信徒 夜阑拥歌妓 般游恣奢侈;买笑掷千金 君看豪贵门 但知利一己 如何贪痴人 仁恩及犬豕 王政固无私 圣人以为耻 一夫有不获 亦我同胞耳 哀哀无告人 无家可迁徙 黯淡街头倚;颠沛辱泥涂 饥寒迫一身 或因懒惰起 或因遭蹇否;或因放荡来 或因坠聪明 辗转无穷底 社会所不齿;云何造业缘 即此无告人 告我经营意 邀我爱爱寮 乃遇施乾子 徬徨复彷徨 地狱惨无比 我欲下九地 天堂未可迩 我欲上九天 北方多豺兕 我欲往北方 南方无兰芷 我欲往南方 西方张战垒 我欲往西方 东方遭震燬 我欲往东方 世乱日以靡 大道日以沈 贫富相訾毁 强弱肆并吞 谬执我与尔 如何贪痴人 轮回超生死 法界具圆融 众生平等视 人天本同原 六度自兹始 布施种福田 乞食四姓里 我佛更慈悲 惊倒天下士 一朝际风云 困阨常如此 又闻韩王孙投竿钓淮水;英雄未遇时 我闻伍大夫吹箫乞吴市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