騄駬飞黄并腾踏

出自:明代·胡应麟《折槛行送沈纯父北上》

拼音:[lù][ěr][fēi][huáng][bìng,bīng][téng][tà]

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

北风动地捲霜雪,沈子严装候明发。
白马银鞍走燕市,天子召见黄金阙。
忆昔丁丑年中事,呜呼已往难陈说。
纲常万古忽如线,沈子旁观眦双裂。
三年忍蔑父母爱,七尺自与妻儿诀。
飞书一夜上明主,百辟苍皇胆俱慑。
宫闱动色问忠悃,乞得残躯傍南粤。
茫茫大海天欲尽,野魅山魈共生活。
铜柱频更伏波戍,铁衣乱洒羁臣血。
桄榔叶底托馀荫,豆蔻枝前赋鶗鴂。
鬓毛五载凋欲尽,意气千钧莽难折。
离骚熟读引斗酒,怒击青萍唾壶缺。
云雾朝披博罗顶,星斗夜摸空同峡。
归来笑拥绿衣女,卢橘杨梅照红颊。
朝云已去学士还,瘴雨蛮烟护荒碣。
精忠大节岂重睹,文藻风流颇颃颉。
乾纲一振壬午岁,地辟天开走狐孽。
徵书九道发燕邸,尽起龙干布朝列。
是时沈郎奉明诏,长啸扁舟返西浙。
逡巡故国拜丘垄,问寝高堂痛离阔。
县官日夜戒行李,驿使交驰讯车辙。
男儿肯作里中老,直臣更树台端节。
同时吴赵艾与邹,騄駬飞黄并腾踏,沈郎讵得终岩穴。
天上仙查溯河汉,腰下刀环耀明月。
扬鞭再过五陵豪,击筑重招蓟门侠。
蓟门楼殿花三千,尚记公车抱长铗。
对策明光亦草草,敝履短衣行䠥?。
中原邂逅吾共尔,白眼红颜寸衷合。
诵余连璧心已醉,示我郊居思横发。
苍茫大雪华阳街,拂袖徐生馆中别。
风尘倾盖古则有,宇宙论心近谁洽。
即今汝燕余复越,抗手胡能不悲咽。
沈伯子,酌汝蒲萄之美酒,系汝珊瑚之宝玦。
一言赠汝中自知,此去中外望掀揭。
儿童走卒尽道汝,凛凛刚肠石与铁。
腰金拖玉宁汝事,义胆忠肝岂虚设。
三公九列贵易保,万姓千秋口难辍。
重华尚纳大禹戒,仲甫亦补周王阙。
朝多善政禄可飧,事有当言槛仍折。
风云况遇大行日,努力群龙树勋业。
竹帛旂常两光绝,一旦抽身蚤林樾。
丈夫出处须伟烈,呜呼丈夫出处须伟烈,异日儒生秉鈇钺。

查看原文

注释

【飞黄】1.传说中的神马名。又名乘黄。 2.指古代勇士飞廉与中黄伯。 3.见"飞黄腾踏"。
【腾踏】1.亦作"腾蹋"。 2.提起脚踏或踢。 3.指高抬腿行进;奔腾。 4.飞腾。 5.喻宦途得意。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騄】

騄【亥集上】【馬部】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8画

《廣韻》力玉切《集韻》《韻會》龍玉切,音錄。《玉篇》騄耳,駿馬,周穆王八駿之一。《列子·穆王篇》作綠耳。

【駬】

駬【亥集上】【馬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6画

《廣韻》而止切《集韻》《韻會》《正韻》忍止切,音耳。《廣韻》騄駬,周穆王馬名。

【飞】

飛【戌集下】【飛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音非。《玉篇》鳥翥。《廣韻》飛翔。《易·乾卦》飛龍在天。《詩·邶風》燕燕于飛。

官名。《前漢·宣帝紀》西羌反,應募佽飛射士。

《釋名》船上重室曰飛廬。在上,故曰飛也。

六飛,馬名。《前漢·袁盎傳》騁六飛,馳不測山。《註》六馬之疾若飛也。別作騛。

桑飛,鷦鷯別名。

飛廉,神禽名。《三輔黃圖》能致風,身似鹿,頭似雀,有角,蛇尾,文似豹。《郭璞云》飛廉,龍雀也。世因以飛廉爲風伯之名,其實則禽也。

《本草》漏蘆一名飛廉。

《廣韻》古通作蜚。《史記·秦紀》蜚廉善走。

借作非。《漢·長蔡君頌》飛陶唐其孰能若是。《說文徐註》上旁飞者,象鳥頸。

【黄】

黃【亥集下】【黃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音皇。《說文》地之色也。《玉篇》中央色也。《易·坤卦》黃裳元吉。象曰:黃裳元吉,文在中也。《文言》君子黃中通理。

《史記·天官書》日月五星所行之道曰黃道。

山名。《前漢·東方朔傳》北至池陽,西至黃山。

黃河。《爾雅·釋水》河出崑崙虛,色白,所渠幷千七百,一川色黃。

地名。《春秋·哀十四年》公會晉侯及吳子于黃池。《註》陳留封丘縣南有黃亭。

國名。《左傳·桓八年》楚子合諸侯于沈鹿,黃隨不會。《註》黃國,今弋陽縣。

州名。古邾國,漢西陵縣,隋黃州。

縣名。《前漢·地理志》黃縣屬東萊郡,內黃屬魏郡,外黃屬留郡。《註》縣有黃溝澤,故名。師古曰:惠公敗宋師于黃,杜預以爲外黃縣東有黃城,卽此地。

中黃,天子內藏。《後漢·桓帝紀》建和元年,芝生於黃藏府。

官名。《杜氏通典》乗黃令,晉官,主乗輿金根車。《又》晉以后,給事黃門侍郞,散騎常侍,俱屬門下省,稱曰黃散。

老人曰黃髮。《禮·曲禮》君子式黃髮。《疏》人初老則髮白,太老則髮黃。《爾雅·釋詁》黃髮齯齒鮐背耈老,壽也。《疏》壽考之通稱。

小兒曰黃口。《淮南子·汜論訓》古之伐國,不殺黃口。《高誘註》黃口,幼也。《唐開元志》凡男女始生爲黃,四歲爲小,十六爲丁,六十爲老。每歲一造計帖,三年一造戸籍,卽今之黃冊也。

翠黃,飛黃,馬名。《淮南子·覽冥訓》靑龍進駕,飛黃伏皁。《詩·魯頌》有驪有黃。《註》黃騂曰黃。

鵹黃,鳥名。《爾雅·釋鳥倉庚註》卽鵹黃也。

黃目,卣罍類。《禮·郊特牲》黃目,鬱氣之上尊也。黃者,中也。目者,氣之淸明者也。

大黃,弩名。《太公·六韜》陷堅敗强敵,用大黃連弩。《史記·李廣傳》以大黃射其裨將。

大黃,地黃,硫黃,雄黃,雌黃,藥名。

流黃,綵也。《古詩》少婦織流黃。《廣雅》作留黃。

會稽竹簟供御,亦號流黃。《唐詩》珍簟冷流黃。

《正字通》貼黃,卽古引黃。唐制,詔勑有更改,以紙貼黃,其表章略舉事目,見於前封皮者,謂之引黃。后世卽以引黃爲貼黃,不用黃紙。

倉黃,急遽失措貌。《風土記》大雪被南越,犬皆倉黃吠噬。

《玉篇》馬病色也。《爾雅·釋詁》虺隤,黃病也。《註》皆人病之通名,而說者便以爲馬病。《詩·周南》我馬虺隤。

【并】

並【子集上】【一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7画

《集韻》竝,隷作並。

【腾】

騰【亥集上】【馬部】康熙筆画:20画部外筆画:10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徒登切,音滕。《玉篇》上躍也,奔也。《禮·月令》季春,合累牛騰馬,游牝于牧。《註》累、騰,皆乗匹之名。《疏》季春陽盛,物皆產乳,故合累牛騰馬,使牝就牡,欲孳生蕃也。

《說文》傳也。一曰犗馬也。

姓。

與媵通。《儀禮·公食大夫禮》衆人騰羞者盡階,不升堂,授以蓋降出。《註》騰當作媵。媵,送也。授,授先者一人。俗作驣。

【踏】

踏【酉集中】【足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8画

《廣韻》他合切《集韻》託合切,音塔。《玉篇》足著地也。

《集韻》《韻會》《正韻》達合切,音沓。踐也。《說文》本作蹋。今文作踏。或作蹹。《郭茂倩·樂府》有踏歌詞、踏歌行。

相关诗句
异日儒生秉鈇钺 呜呼丈夫出处须伟烈 丈夫出处须伟烈 一旦抽身蚤林樾 竹帛旂常两光绝 努力群龙树勋业 风云况遇大行日 事有当言槛仍折 朝多善政禄可飧 仲甫亦补周王阙 重华尚纳大禹戒 万姓千秋口难辍 三公九列贵易保 义胆忠肝岂虚设 腰金拖玉宁汝事 凛凛刚肠石与铁 儿童走卒尽道汝 此去中外望掀揭 一言赠汝中自知 系汝珊瑚之宝玦 酌汝蒲萄之美酒 沈伯子 抗手胡能不悲咽 即今汝燕余复越 宇宙论心近谁洽 风尘倾盖古则有 拂袖徐生馆中别 苍茫大雪华阳街 示我郊居思横发 诵余连璧心已醉 白眼红颜寸衷合 中原邂逅吾共尔 敝履短衣行䠥? 对策明光亦草草 尚记公车抱长铗 蓟门楼殿花三千 击筑重招蓟门侠 扬鞭再过五陵豪 腰下刀环耀明月 天上仙查溯河汉 沈郎讵得终岩穴 騄駬飞黄并腾踏 同时吴赵艾与邹 直臣更树台端节 男儿肯作里中老 驿使交驰讯车辙 县官日夜戒行李 问寝高堂痛离阔 逡巡故国拜丘垄 长啸扁舟返西浙 是时沈郎奉明诏 尽起龙干布朝列 徵书九道发燕邸 地辟天开走狐孽 乾纲一振壬午岁 文藻风流颇颃颉 精忠大节岂重睹 瘴雨蛮烟护荒碣 朝云已去学士还 卢橘杨梅照红颊 归来笑拥绿衣女 星斗夜摸空同峡 云雾朝披博罗顶 怒击青萍唾壶缺 离骚熟读引斗酒 意气千钧莽难折 鬓毛五载凋欲尽 豆蔻枝前赋鶗鴂 桄榔叶底托馀荫 铁衣乱洒羁臣血 铜柱频更伏波戍 野魅山魈共生活 茫茫大海天欲尽 乞得残躯傍南粤 宫闱动色问忠悃 百辟苍皇胆俱慑 飞书一夜上明主 七尺自与妻儿诀 三年忍蔑父母爱 沈子旁观眦双裂 纲常万古忽如线 呜呼已往难陈说 忆昔丁丑年中事 天子召见黄金阙 白马银鞍走燕市 沈子严装候明发 北风动地捲霜雪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