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常万古忽如线

出自:明代·胡应麟《折槛行送沈纯父北上》

拼音:[gāng][cháng][wàn,mò][gǔ][hū][rú][xiàn]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北风动地捲霜雪,沈子严装候明发。
白马银鞍走燕市,天子召见黄金阙。
忆昔丁丑年中事,呜呼已往难陈说。
纲常万古忽如线,沈子旁观眦双裂。
三年忍蔑父母爱,七尺自与妻儿诀。
飞书一夜上明主,百辟苍皇胆俱慑。
宫闱动色问忠悃,乞得残躯傍南粤。
茫茫大海天欲尽,野魅山魈共生活。
铜柱频更伏波戍,铁衣乱洒羁臣血。
桄榔叶底托馀荫,豆蔻枝前赋鶗鴂。
鬓毛五载凋欲尽,意气千钧莽难折。
离骚熟读引斗酒,怒击青萍唾壶缺。
云雾朝披博罗顶,星斗夜摸空同峡。
归来笑拥绿衣女,卢橘杨梅照红颊。
朝云已去学士还,瘴雨蛮烟护荒碣。
精忠大节岂重睹,文藻风流颇颃颉。
乾纲一振壬午岁,地辟天开走狐孽。
徵书九道发燕邸,尽起龙干布朝列。
是时沈郎奉明诏,长啸扁舟返西浙。
逡巡故国拜丘垄,问寝高堂痛离阔。
县官日夜戒行李,驿使交驰讯车辙。
男儿肯作里中老,直臣更树台端节。
同时吴赵艾与邹,騄駬飞黄并腾踏,沈郎讵得终岩穴。
天上仙查溯河汉,腰下刀环耀明月。
扬鞭再过五陵豪,击筑重招蓟门侠。
蓟门楼殿花三千,尚记公车抱长铗。
对策明光亦草草,敝履短衣行䠥?。
中原邂逅吾共尔,白眼红颜寸衷合。
诵余连璧心已醉,示我郊居思横发。
苍茫大雪华阳街,拂袖徐生馆中别。
风尘倾盖古则有,宇宙论心近谁洽。
即今汝燕余复越,抗手胡能不悲咽。
沈伯子,酌汝蒲萄之美酒,系汝珊瑚之宝玦。
一言赠汝中自知,此去中外望掀揭。
儿童走卒尽道汝,凛凛刚肠石与铁。
腰金拖玉宁汝事,义胆忠肝岂虚设。
三公九列贵易保,万姓千秋口难辍。
重华尚纳大禹戒,仲甫亦补周王阙。
朝多善政禄可飧,事有当言槛仍折。
风云况遇大行日,努力群龙树勋业。
竹帛旂常两光绝,一旦抽身蚤林樾。
丈夫出处须伟烈,呜呼丈夫出处须伟烈,异日儒生秉鈇钺。

查看原文

注释

【纲常】三纲五常的简称。
【万古】1.犹远古。 2.犹万代;万世。形容经历的年代久远。 3.死亡的婉辞。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纲】

綱【未集中】【糸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㭃音岡。《說文》維紘繩也。《書·盤庚》若網在綱,有條而不紊。《詩·大雅》綱紀四方。《傳》張之爲綱。《疏》綱者,網之大繩。

《儀禮·鄕射禮》乃張侯下綱。《註》綱,持舌繩也。《周禮·冬官考工記·梓人》梓人爲侯上綱與下綱,出舌尋,絹寸焉。《註》綱,所以繫侯於植者也。

《禮·緯含文嘉》君爲臣綱,父爲子綱,夫爲妻綱。

【常】

常【寅集中】【巾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市羊切《集韻》《韻會》辰羊切,久長之功,於是夏而歌之。《朱傳》謂君臣父子之常道。

五常。《書·舜典愼徽五典傳》五典,五常之敎,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五品傳》五品,謂五常。《疏》此事可常行,乃爲五常耳。

神名。《荀子·九家易》兌爲常,西方之神也。

地名。《詩·魯頌》居常與許。《傳》常許,魯南鄙西鄙也。

州名。《隋書·地理志》毗陵郡平置常州。

山名。《前漢·地理志》常山郡。《註》恆山在西,避漢文帝諱,故改曰常山。

水名。《史記·夏本紀》常衞旣從。《註》常水,出常山上曲陽縣。《書·禹貢》作恆。

旂名。《周禮·春官》司常掌九旗之物名,日月爲常。《又》王建大常。《釋名》日月爲常。謂畫日月於其端,天子所建,言常明也。

常服。《詩·小雅》載是常服。《傳》日月爲常服,戎服也。

《廣韻》倍尋曰常。

車戟名。《釋名》車戟曰常,長丈六尺,車上所持也。八尺曰尋,倍尋曰常,故曰常也。

木名。《爾雅·釋木》常棣。《註》關西棣樹,子如櫻桃,可食。《詩·小雅》彼爾維何,維常之華。

姓。《廣韻》出河內。《前漢·常惠傳》惠,太原人,甘露中爲右將軍。

與裳同。《說文》下帬也。《徐鉉曰》下直而垂,象巾,故从巾。今文作裳。

【万】

万【子集上】【一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2画

《廣韻》《集韻》《韻會》同萬。

三字姓。西魏有柱國万紐于謹。

《廣韻》莫北切《集韻》密北切。万俟,複姓。俟音其,今讀木其。北齊特進万俟普。(萬)〔古文〕㸘《唐韻》無販切,音蔓。《說文》蟲也。《埤雅》蜂一名萬。蓋蜂類衆多,動以萬計。

數名。《易·乾象》萬國咸寧。《前漢·律歷志》紀于一,協于十,長于百,大于千,衍于萬。

舞名。《詩·邶風》方將萬舞。《疏》萬者,舞之總名。《大戴禮·夏小正》萬也者,干戚舞也。《韻會》湯武以萬人得天下,故干舞稱萬舞。

州名。《寰宇記》漢巴東郡,後唐貞觀曰萬州。

姓。《通志·氏族略》萬氏,孟子門人萬章。

《韻補》入銑韻。《白居易·寄元九詩》憐君爲謫吏,窮薄家貧褊。三寄衣食資,數盈二十萬。《六書正譌》或省作万,非。

【古】

古【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音鼓。《爾雅·釋詁》古,故也。《說文》从十,口。識前言者也。《徐鉉曰》十口所傳,是前言也。《玉篇》久也,始也。《書·堯典》曰若稽古帝堯。《詩·邶風》逝不古處。《前漢·藝文志》世歷三古。《孟康曰》伏羲上古,文王中古,孔子下古。

《禮·祭義》以祀天地、山川、社稷、先古。《註》先古,謂先祖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輪已庳,則於馬終古登阤也。《註》終古,猶言常也。

賁古,縣名。《前漢·地理志》益州郡賁古縣。

姓。《廣韻》周太王從邠適岐,稱古公,其後氏焉。漢有古初,蜀志有廣漢功曹古牧,北魏有古弼。

草名。《爾雅·釋草》紅蘢古。《註》俗呼紅草爲蘢鼓,語轉耳。

《集韻》古暮切,音顧。亦作故,義同。《劉向·九歎》興離騷之微文兮,兾靈修之壹悟。還余車于南郢兮,復姓軌于初古。

《字彙補》溪姑切,音枯。古成氏,複姓。漢廣漢太守古成雲。後秦古成詵,以文章參樞密。

【忽】

忽【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呼骨切,音笏。《說文》忘也。忽忽不省事也。《晏子春秋·齊役者歌》忽忽矣,若之何。

《廣韻》倏忽也。《爾雅·釋詁》盡也。《註》忽然盡貌。《左傳·文五年》臯陶庭堅,不祀忽諸。

滅也。《詩·大雅》是絕是忽。《傳》忽,滅也。

《集韻》輕也。一蠶爲一忽,十忽爲一絲。《劉德曰》忽,蜘蛛網也。

慢忽也。《後漢·崔駰傳》公愛班固而忽崔駰。

忽荒,空無著也。《賈誼·服賦》寥廓忽荒兮,與道翱翔。

姓。明有忽忠,忽明。

通作曶。《前漢·揚雄傳》時人皆曶之。《註》與忽同。

仲忽,人名。《前漢·古今人表》作中曶。亦通作笏。《儀禮·士喪禮》竹笏。《註》今文笏作忽。亦通作芴。《荀子·正名篇》芴然而粗。《註》與忽同。無根本貌。

叶火一切,音翕。《前漢·班固敘傳》元元本,木數始於一,產氣黃鍾,造計杪忽。

叶許月切,音血。《陸機·雲賦》盈八紘以餘憤,雖彌天其未泄。豈假期于遷晷,邁崇朝而倏忽。《說文》从心勿聲。《長箋》亦書作。◎按今字,皆从小篆出,止可依《說文》疏解,如忽字,借義通義甚多,而精蕰正譌必援古文大篆,以折今文,則衆義皆可廢矣。說今文之字,惟从今文,駁正經史借用處,則字義已明,不必過爲迂論臆斷也。凡諸部字,不多引精蕰正譌辨駁者,俱倣此。

【如】

如【丑集下】【女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人諸切《集韻》《韻會》《正韻》人余切,音鴽。《說文》从隨也。一曰若也,同也。《書·舜典》如五器,如岱禮,如初,又然也。《易·離卦》突如其來如。《前漢·揚雄傳》雄家產不過十金,晏如也。

往也,至也。公如棠,如齊。見《左傳》。《劉伶·酒德頌》幕天席地,縱意所如。

月名。《爾雅·釋歲》二月爲如。

語助辭。《論語》恂恂如也。《孟子》驩虞如也,皥皥如也。

凉如。縣名。《前漢·郊祀志》上遂北巡朔方,還釋兵凉如。

肥如,古國名,在遼西郡。《應劭曰》肥子奔燕,燕封于此。

姓。如羅氏,攺爲如氏,見《統譜》。

本覺爲如,今覺爲來,見《道院集》。

眞如,有變易性相,如如常住不遷,見《禪燈錄》。

見《山海經》。

通作而。《前漢·五行志》引左傳,星隕如雨。《註》如,而也,星隕而且雨。

《廣韻》人恕切《集韻》《韻會》如倨切,音茹。《東方朔·七諫》忽容容其安之兮,超荒忽其焉如。苦衆人之難信兮,願離情而遠舉。《註》舉去聲。

《集韻》《類篇》乃箇切,音那。亦若也。

【线】

線【未集中】【糸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9画

《廣韻》《集韻》《韻會》私箭切,音綫。《正韻》先見切,音霰。《說文》綫,古文作線。《周禮·天官》縫人掌王宫縫線之事。《註》線,縷也。

《冬官·考工記·鞄人》察其線,欲其藏也。《註》謂縫車之縷。《集韻》亦作絤。

相关诗句
异日儒生秉鈇钺 呜呼丈夫出处须伟烈 丈夫出处须伟烈 一旦抽身蚤林樾 竹帛旂常两光绝 努力群龙树勋业 风云况遇大行日 事有当言槛仍折 朝多善政禄可飧 仲甫亦补周王阙 重华尚纳大禹戒 万姓千秋口难辍 三公九列贵易保 义胆忠肝岂虚设 腰金拖玉宁汝事 凛凛刚肠石与铁 儿童走卒尽道汝 此去中外望掀揭 一言赠汝中自知 系汝珊瑚之宝玦 酌汝蒲萄之美酒 沈伯子 抗手胡能不悲咽 即今汝燕余复越 宇宙论心近谁洽 风尘倾盖古则有 拂袖徐生馆中别 苍茫大雪华阳街 示我郊居思横发 诵余连璧心已醉 白眼红颜寸衷合 中原邂逅吾共尔 敝履短衣行䠥? 对策明光亦草草 尚记公车抱长铗 蓟门楼殿花三千 击筑重招蓟门侠 扬鞭再过五陵豪 腰下刀环耀明月 天上仙查溯河汉 沈郎讵得终岩穴 騄駬飞黄并腾踏 同时吴赵艾与邹 直臣更树台端节 男儿肯作里中老 驿使交驰讯车辙 县官日夜戒行李 问寝高堂痛离阔 逡巡故国拜丘垄 长啸扁舟返西浙 是时沈郎奉明诏 尽起龙干布朝列 徵书九道发燕邸 地辟天开走狐孽 乾纲一振壬午岁 文藻风流颇颃颉 精忠大节岂重睹 瘴雨蛮烟护荒碣 朝云已去学士还 卢橘杨梅照红颊 归来笑拥绿衣女 星斗夜摸空同峡 云雾朝披博罗顶 怒击青萍唾壶缺 离骚熟读引斗酒 意气千钧莽难折 鬓毛五载凋欲尽 豆蔻枝前赋鶗鴂 桄榔叶底托馀荫 铁衣乱洒羁臣血 铜柱频更伏波戍 野魅山魈共生活 茫茫大海天欲尽 乞得残躯傍南粤 宫闱动色问忠悃 百辟苍皇胆俱慑 飞书一夜上明主 七尺自与妻儿诀 三年忍蔑父母爱 沈子旁观眦双裂 纲常万古忽如线 呜呼已往难陈说 忆昔丁丑年中事 天子召见黄金阙 白马银鞍走燕市 沈子严装候明发 北风动地捲霜雪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