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柱频更伏波戍

出自:明代·胡应麟《折槛行送沈纯父北上》

拼音:[tóng][zhù][pín,bīn][gēng,gèng][fú][bō][shù]

平仄:平仄平平平平仄

北风动地捲霜雪,沈子严装候明发。
白马银鞍走燕市,天子召见黄金阙。
忆昔丁丑年中事,呜呼已往难陈说。
纲常万古忽如线,沈子旁观眦双裂。
三年忍蔑父母爱,七尺自与妻儿诀。
飞书一夜上明主,百辟苍皇胆俱慑。
宫闱动色问忠悃,乞得残躯傍南粤。
茫茫大海天欲尽,野魅山魈共生活。
铜柱频更伏波戍,铁衣乱洒羁臣血。
桄榔叶底托馀荫,豆蔻枝前赋鶗鴂。
鬓毛五载凋欲尽,意气千钧莽难折。
离骚熟读引斗酒,怒击青萍唾壶缺。
云雾朝披博罗顶,星斗夜摸空同峡。
归来笑拥绿衣女,卢橘杨梅照红颊。
朝云已去学士还,瘴雨蛮烟护荒碣。
精忠大节岂重睹,文藻风流颇颃颉。
乾纲一振壬午岁,地辟天开走狐孽。
徵书九道发燕邸,尽起龙干布朝列。
是时沈郎奉明诏,长啸扁舟返西浙。
逡巡故国拜丘垄,问寝高堂痛离阔。
县官日夜戒行李,驿使交驰讯车辙。
男儿肯作里中老,直臣更树台端节。
同时吴赵艾与邹,騄駬飞黄并腾踏,沈郎讵得终岩穴。
天上仙查溯河汉,腰下刀环耀明月。
扬鞭再过五陵豪,击筑重招蓟门侠。
蓟门楼殿花三千,尚记公车抱长铗。
对策明光亦草草,敝履短衣行䠥?。
中原邂逅吾共尔,白眼红颜寸衷合。
诵余连璧心已醉,示我郊居思横发。
苍茫大雪华阳街,拂袖徐生馆中别。
风尘倾盖古则有,宇宙论心近谁洽。
即今汝燕余复越,抗手胡能不悲咽。
沈伯子,酌汝蒲萄之美酒,系汝珊瑚之宝玦。
一言赠汝中自知,此去中外望掀揭。
儿童走卒尽道汝,凛凛刚肠石与铁。
腰金拖玉宁汝事,义胆忠肝岂虚设。
三公九列贵易保,万姓千秋口难辍。
重华尚纳大禹戒,仲甫亦补周王阙。
朝多善政禄可飧,事有当言槛仍折。
风云况遇大行日,努力群龙树勋业。
竹帛旂常两光绝,一旦抽身蚤林樾。
丈夫出处须伟烈,呜呼丈夫出处须伟烈,异日儒生秉鈇钺。

查看原文

注释

【铜柱】1.铜制的支撑建筑物的柱子。 2.神话传说中的天柱。 3.铜制的作为边界标志的界桩。
【伏波】1.汉将军名号。西汉路博德﹑东汉马援都受封为伏波将军。见《汉书.武帝纪》﹑《后汉书.马援传》。 2.谓平息变乱。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铜】

銅【戌集上】【金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徒紅切《集韻》《韻會》徒東切,音同。《說文》赤金也。《本草集解》銅有赤白靑三種。赤銅出川廣雲貴等處,山中土人穴山采礦,鍊取之。白銅出雲南,靑銅出南番。《廣韻》金之一品。《前漢·律歷志》凡律度量用銅者,取爲物至精,不爲燥濕寒暑變節,不爲霜露風雨攺形也。

自然銅。一名石髓鉛。

銅靑。《本草集解》銅之精華,卽空綠,以次空靑也。《抱朴子·金丹卷》銅靑塗脚,入水不腐。

地名。《左傳·成九年》執諸銅鞮。《註》銅鞮,晉別縣,在上黨。《前漢·地理志》益州郡銅瀨縣。

山名。《前漢·吳王濞傳》吳有豫章郡銅山。

官名。《前漢·百官公卿表》水衡都尉屬官有辨銅令丞。《註》辨銅,主分別銅之種類也。

宮名。《左傳·襄三十一年》銅鞮之宮數里。《註》銅鞮,晉離宮。

人名。《前漢·古今人表》銅鞮伯華。

《前漢·宣帝紀》金芝九莖,產于函德殿銅池中。《註》銅池,承霤也。以銅爲之。

《古今注》秦始皇有名馬曰銅爵。

《史記·孝文本紀》初與郡國守相爲銅虎符。

與洞通。《山海經》洞庭之山。《註》洞,或作銅。

【柱】

柱【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韻會》《正韻》直主切《集韻》重主切,除上聲。《說文》楹也。《廣雅》楹謂之柱。《前漢·成帝紀》腐木不可以爲柱。

底柱,山名。《書·禹貢》東至于底柱。

上柱國、柱下史。皆官名。《戰國策》爵爲執珪,官爲柱國。《漢官儀》侍御史爲柱下史。

《前漢·禮樂志》柱工員二人。《註》柱工,主箏瑟之柱。

應劭曰:柱下史法冠,一曰柱後,以鐵爲柱也。《蔡邕·獨斷》柱後惠文冠。

《唐韻》知庾切《集韻》《正韻》冢庾切,音主。柱夫,草名。《爾雅·釋草》柱夫,搖車。

《集韻》《類篇》《韻會》株遇切,音駐。與拄通。掌也,刺也。《前漢·朱雲傳》連柱五鹿君。

枝柱曰柱。《韓愈·王適墓銘》鼎也不可以柱車,馬也不可以守閭。

【频】

頻【戌集下】【頁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音顰。《玉篇》急也。《廣雅》比也。《詩·大雅》國步斯頻。《傳》頻,急也。《箋》頻猶比也。國家之政,行此禍害比比然。

姓。《風俗通》漢有酒泉太守頻暢。

《說文》水厓。《徐鉉曰》今俗別作水濵,非是。《詩·大雅》池之竭矣,不云自頻。《傳》頻,厓也。《箋》頻,當作濵。

與顰同。《易·復卦》頻復厲无咎。《註》謂頻蹙之貌。

果名。《前漢·司馬相如·上林賦》仁頻,幷閭。《註》仁頻,賔榔也。頻或作賔。

【更】

更【辰集上】【曰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3画

《玉篇》㪅今作更。《集韻》隷作更。○按更字,諸韻書作㪅字重文。《正字通》云俗字,非。

【伏】

伏【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房六切,音服。偃也。《禮·曲禮》寢毋伏。

《廣韻》匿藏也。《書·大禹謨》嘉言罔攸伏。《詩·小雅》潛雖伏矣。《史記·樂書》羽者嫗伏,毛者孕鬻。《前漢·趙廣漢傳》發奸摘伏如神。

屈服也。《左傳·隱十一年》許旣伏其罪矣。

三伏。《史記·秦本記》秦德公二年初伏。《註》六月三伏之節。始自秦德公。周時無伏。《釋名》伏者,金氣伏藏之日也。金畏火,故三伏皆庚。四氣代謝,皆以相生。至立秋以金代火,故庚日必伏。《註》夏至後三庚爲初伏,第四庚爲中伏,立秋後初庚爲末伏。

姓。漢有伏勝,伏隆。《氏族博考》伏宓同出伏羲氏。漢伏生,晉書作宓生。

乞伏,外國姓。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扶富切,浮去聲。禽覆卵也。《古今注》燕伏戊己。《前漢·五行志》丞相府史家雄雞伏子。

《集韻》鼻墨切。與匐通。《史記·范雎傳》膝行蒲伏。

叶必歷切,音壁。《賈誼·鵩賦》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憂喜聚門兮。吉凶同域。

【波】

波【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博禾切《集韻》《韻會》《正韻》逋禾切,音皤。《說文》水涌流也。《爾雅·釋水》大波爲瀾,小波爲淪,直波爲徑。

水名。《水經注》波水,出霍陽西川大嶺東谷。

澤名。《書·禹貢》滎波旣豬。《周禮·夏官·職方氏》豫州,其川滎雒,其浸波溠。《註》波讀爲播。

洛之別名。《爾雅·釋水》水自洛出爲波。

潤也。《左傳·僖二十三年》晉公子曰:其波及晉國者,君之餘也。

搖動也。《莊子·外物篇》且以狶韋氏之流,觀今之世,其孰能不波。

目光曰波。《曹植·洛神賦》托微波以通辭。

金波,月光也。《前漢·郊祀歌》月以金波。

沸波,鳥名。《禽經》王睢,魚鷹也。詩謂之睢鳩,淮南子謂之沸波。

偃波,書名。《歐陽詢·書法》偃波書,卽版書,狀如連文,謂之偃波。

流波,山名。在東海中。見《山海經》。

長年之稱。《范成大·吳船錄》蜀中稱尊者爲波,祖及外祖皆曰波。

《李翊·俗呼小錄》跑謂之波,立謂之站。

縣名。《前漢·地理志》河內有波縣。

郡名。《廣輿記》寧波府,屬浙江。本越甬東地,隋曰越州,唐曰明州,明曰寧波府。

《集韻》班麋切《正韻》逋眉切,音羆。與陂同。阪也。一曰澤障也。《前漢·江都易王傳》後游雷波天大風。《註》波讀爲陂。

《集韻》《韻會》彼義切,音賁。循行水也。《前漢·西域傳》傍南山,北波河。

【戍】

戍【卯集中】【戈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2画

《廣韻》傷遇切《集韻》《韻會》春遇切,輸去聲。《說文》守邊也。《爾雅·釋言》遏也。《註》戍守,所以止寇賊。《廣韻》舍也。《詩·小雅》我戍未定。

《正韻》殊遇切,音樹。義同。

相关诗句
异日儒生秉鈇钺 呜呼丈夫出处须伟烈 丈夫出处须伟烈 一旦抽身蚤林樾 竹帛旂常两光绝 努力群龙树勋业 风云况遇大行日 事有当言槛仍折 朝多善政禄可飧 仲甫亦补周王阙 重华尚纳大禹戒 万姓千秋口难辍 三公九列贵易保 义胆忠肝岂虚设 腰金拖玉宁汝事 凛凛刚肠石与铁 儿童走卒尽道汝 此去中外望掀揭 一言赠汝中自知 系汝珊瑚之宝玦 酌汝蒲萄之美酒 沈伯子 抗手胡能不悲咽 即今汝燕余复越 宇宙论心近谁洽 风尘倾盖古则有 拂袖徐生馆中别 苍茫大雪华阳街 示我郊居思横发 诵余连璧心已醉 白眼红颜寸衷合 中原邂逅吾共尔 敝履短衣行䠥? 对策明光亦草草 尚记公车抱长铗 蓟门楼殿花三千 击筑重招蓟门侠 扬鞭再过五陵豪 腰下刀环耀明月 天上仙查溯河汉 沈郎讵得终岩穴 騄駬飞黄并腾踏 同时吴赵艾与邹 直臣更树台端节 男儿肯作里中老 驿使交驰讯车辙 县官日夜戒行李 问寝高堂痛离阔 逡巡故国拜丘垄 长啸扁舟返西浙 是时沈郎奉明诏 尽起龙干布朝列 徵书九道发燕邸 地辟天开走狐孽 乾纲一振壬午岁 文藻风流颇颃颉 精忠大节岂重睹 瘴雨蛮烟护荒碣 朝云已去学士还 卢橘杨梅照红颊 归来笑拥绿衣女 星斗夜摸空同峡 云雾朝披博罗顶 怒击青萍唾壶缺 离骚熟读引斗酒 意气千钧莽难折 鬓毛五载凋欲尽 豆蔻枝前赋鶗鴂 桄榔叶底托馀荫 铁衣乱洒羁臣血 铜柱频更伏波戍 野魅山魈共生活 茫茫大海天欲尽 乞得残躯傍南粤 宫闱动色问忠悃 百辟苍皇胆俱慑 飞书一夜上明主 七尺自与妻儿诀 三年忍蔑父母爱 沈子旁观眦双裂 纲常万古忽如线 呜呼已往难陈说 忆昔丁丑年中事 天子召见黄金阙 白马银鞍走燕市 沈子严装候明发 北风动地捲霜雪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