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言罢一切

出自:清代·黄遵宪《锡兰岛卧佛 其三》

拼音:[qún][yán][bà,ba,pí][yī][qiē,qiè]

平仄:平平平平平

吁嗟佛灭度,世界眼尽灭。
最先王舍城,大辟禅师窟。
迦叶与阿难,结集佛所说。
尔来一百年,复见大会设。
恒河左右流,犍槌声不绝。
其后阿育王,第一言佛法。
能役万鬼神,日造八万塔。
举国施与佛,金榜国门揭。
九十六外道,群言罢一切
复遣诸弟子,分授十万偈。
北有大月氏,先照佛国月。
四开无遮会,各运广长舌。
汉家通西域,声教远相接。
金人一入梦,白马来负笈。
绳行复沙度,来往踵相蹑。
总持四千部,重译多于发。
华言通梵语,众推秦罗什。
后分律法论,宗派各流别。
要之祛卢字,力大过仓颉。
南有狮子王,凿字赤铜鍱。
当时东西商,互通度人筏。
但称佛弟子,能避鬼罗杀。
遂使诸天经,满载商人箧。
鸟喙䓉子洲,畏鬼性騃怯。
一闻地狱说,心畏ㄦ摩杀。
赖佛得庇护,无异栖影鸽。
国主争布金,妃后亦托钵。
尊佛过帝天,高供千白氎。
乐奏梵音曲,讼听番僧决。
向来文身人,大半著僧衲。
达摩浮海来,一花开五叶。
语言与文字,一喝付抹杀。
十年勤面壁,一灯传立雪。
直指本来心,大声用棒喝。
非特道家流,附会入庄列。
竟使宋诸儒,沿袭事剽窃。
最奇宗喀巴,别得大解脱。
不生不灭身,忽然佛复活。
西天自在王,高踞黄金榻。
千百毡裘长,膜拜伏上谒。
西戎犬羊性,杀人日流血。
喃喃诵经声,竟能消杀伐。
藏卫各蕃部,无复事鞭挞。
即今奔巴瓶,改法用金梜。
论彼象教力,群胡犹震慑。
综佛所照临,竟过九州阔。
极南到朱波,穷北逾靺鞨。
大东渡日本,天皇尽僧牒。
此方护佛齿,彼土迎佛骨。
何人得钵缘,某日是箭节。
庄饰紫金阶,供食白银阙。
倒海然脂油,震雷响金钹。
香云幢幡云,九天九地彻。
五百虎狮象,遍地迎菩萨。
谓此功德盛,当历千万劫。
有国赖庇护,金瓯永无缺。
岂知西域买,手不持寸铁。
举佛降生地,一旦尽劫夺。

查看原文

注释

【一切】1.权宜;临时。 2.副词。一概;一律。 3.全部,所有。 4.泛指全部事物。 5.一般的;普通的。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群】

群【未集中】【羊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7画

《五經文字》羣,俗作群。

【言】

言【酉集上】【言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註》譌言惑衆也。《論語》寢不言。《註》自言曰言。《史記·商君傳》貌言華也,至言實也,苦言藥也,甘言疾也。《唐書·徐伯彥傳》言者,德之柄也,行之主也,身之文也。

辭章也。《書·洪範》五事,一曰貌,二曰言。《疏》言者,道其語有辭章也。《禮·曲禮》士載言。《註》言,謂會同要盟之辭。

一句爲一言。《左傳·定四年》趙子曰:夫子語我九言。《論語》一言以蔽之。

一字爲一言。《戰國策》臣請三言而已矣,曰海大魚。《前漢·東方朔傳》凡臣朔固已誦四十四萬言。

猶議也。《屈原·離騷》初旣與余成言兮,後悔遁而有他。

號令也。《周語》有不祀則修言。

助語辭。《易·師卦》田有禽利執言。《註》語辭也。

《爾雅·釋詁》言,我也。《詩·周南》言告師氏。《傳》言,我也。師,女師也。

《博雅》問也。《周禮·春官》冢人:及葬,言鸞車象人。《註》言問其不如法度者。

《廣雅》從也。

《釋名》委也。

言言,高大貌。《詩·大雅》崇墉言言。《註》高大也。

簫名。《爾雅·釋樂》大簫謂之言。《註》編二十三管,長尺四寸。《韻會》或作䇾。

官名。《書·舜典》命汝作納言,夙夜出納朕命,惟允。《傳》納言,喉舌之官。《唐書·高祖紀》攺納言爲侍中。

幘名。《後漢·輿服志》幘者,賾也。尚書賾收,方三寸,名曰納言,示以忠正,顯近職也。

地名。《詩·國風》出宿于干,飮餞于言。《傳》適衞所經之地也。

山名。《隋書·地理志》郉州內丘縣有千言山。

《山海經》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大言,日月所出。

州、縣名。《宋史·劉翊傳》有言州。《魏書·地形志》有萬言縣。

人言,砒石別名。《本草綱目》砒出信州,故隱信字爲人言。

姓。《潛夫論》桓叔之後有言氏,韓後姬姓也。

複姓。《潛夫論》魯之公族有子言氏。

《正韻》夷然切,音延。義同。

《集韻》牛堰切,音。訟也。

《集韻》《正韻》魚巾切,音銀。和敬貌。《禮·玉藻》二爵而言言斯。《註》言言,與誾誾同,意氣和悅貌。《集韻》亦作訢。

叶眞韻。《韓愈·孔戣墓銘》白而長身,寡笑與言,其尚類也,莫之與倫。

叶五剛切,音昂。《詩·商頌》鬷假無言。叶上羹平,下爭彊。羹音郞,平音旁,爭音章。

叶五姦切,音顏。《古詩》四座且莫諠,願聽歌一言。請說銅爐器,崔嵬象南山。

叶魚戰切,音彥。《楊修·節遊賦》迴旋詳觀,目周意倦。御子方舟,載笑載言。《說文》本作,古上字,言出於舌上也。

【罢】

罷【未集中】【网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0画

《廣韻》薄蟹切《集韻》《韻會》部買切,。《說文》遣有罪也。从罔,能。言有賢能而入罔,卽貰遣之。周禮曰:議能之辟。

《玉篇》休也,已也。《易·中孚》或鼓或罷。《左傳·襄三十年》皆自朝布路而罷。《論語》欲罷不能。

《廣韻》甫靡切《集韻》補靡切,音彼。義同。

《韻會》皮駕切,音與杷同。義同。

《廣韻》符羈切《集韻》《正韻》蒲糜切,音皮。疲,或作罷。《玉篇》極也。《周禮·秋官·大司寇》以圜土聚敎罷民。《疏》罷謂困極罷弊。《禮·少儀》師役曰罷。《註》罷之爲言勞也。

《楚辭·大招》誅譏罷只。《註》罷,駑也。《史記·平原君傳》臣不幸有罷癃之疾。

《集韻》攀糜切,音披。罷辜,磔牲以祭。

《集韻》羆,或省作罷。詳羆字註。

《集韻》拍逼切,音堛。同副。副,判也。或作罷。

《正韻》補買切,音擺。閩人呼父爲郞罷。《顧况詩》兒餒嗔郞罷。《唐韻正》罷音皮,皮音婆。凡經傳中罷倦之罷,罷休之罷,皆讀婆。今人音皮,而誤又添一蒲蟹反,至土音,又轉而爲蒲怕矣。

【一】

一【子集上】【一部】康熙筆画:1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弌《唐韻》《韻會》於悉切《集韻》《正韻》益悉切,漪入聲。《說文》惟初大始,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廣韻》數之始也,物之極也。《易·繫辭》天一地二。《老子·道德經》道生一,一生二。

《廣韻》同也。《禮·樂記》禮樂政,其極一也。《史記·儒林傳》韓生推詩之意,而爲內外傳數萬言,其語頗與齊魯閒殊,然其歸一也。

少也。《顏延之·庭誥文》選書務一不尚煩密。《何承天·答顏永嘉書》竊願吾子舍兼而遵一也。

《增韻》純也。《易·繫辭》天下之動貞夫一。《老子·道德經》天得一以淸,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爲天下正。

均也。《唐書·薛平傳》兵鎧完礪,徭賦均一。

誠也。《中庸》所以行之者,一也。

正一。《唐書·司馬承楨傳》得陶隱居正一法,逮四世矣。

一一。《韓非子·內儲篇》南郭處士請爲齊宣王吹竽。宣王悅之,廩食以數百人。湣王立,好一一聽之,處士逃。《韓愈詩》一一欲誰憐。《蘇軾詩》好語似珠穿一一。

《星經》天一星,在紫微宮門外。太一星,在天一南半度。

太一,山名,卽終南山。一名太乙。

三一。《前漢·郊祀志》以太牢祀三一。《註》天一,地一,泰一。泰一者,天地未分元氣也。

尺一,詔版也。《後漢·蕃傳》尺一選舉。《註》版長尺一,以寫詔書。

百一,詩篇名,魏應璩著。

姓,明一炫宗。

三字姓。北魏有一那婁氏,後改婁氏。

一二三作壹貳叄。《大學》壹是皆以修身爲本。《史記·禮書》總一海內。《前漢·霍光傳》作總壹。《六書故》今惟財用出納之簿書,用壹貳叄以防姦易。

《韻補》叶於利切,音懿。《左思·吳都賦》藿蒳豆蔲,薑彙非一。江蘺之屬,海苔之類。

叶弦雞切,音兮。《參同契》白者金精,黑者水基。水者道樞,其數名一。

【切】

切【子集下】【刀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千結切,音竊。《說文》刌也。从刀,七聲。《廣韻》割也,刻也。《爾雅·釋器》骨謂之切。《註》治骨器。《禮·內則》聶而切之爲膾。

迫也,急也。《禮·禮器疏》祭祀之事,必以積漸敬愼,不敢偪切也。

愨實也。《後漢·馮衍傳》明君不惡切愨之言。

《揚雄·長楊賦》請略舉凡,而客自覽其切。《註》師古曰:切,要也。

《史記·扁鵲傳》不待切脈。《註》切,按也。

《韻會》譏切也,剴切也。

《韻會》反切。一音展轉相呼謂之反,亦作翻,以子呼母,以母呼子也。切謂一韻之字相摩以成聲謂之切。

《前漢·外戚傳》切皆銅沓,冒黃金塗。《註》師古曰:切,門限也。音千結反。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七計切,音砌。衆也。

一切,大凡也。《前漢·平帝紀》一切滿秩如眞。《註》師古曰:一切者,權時之事,如以刀切物,苟取整齊,不顧長短縱橫,故言一切。

《韻補》砌或作切。《張衡·西京賦》設切厓隒。李善註:古字通。

叶音刺,與刺通。《儀禮註》采時世之詩爲樂歌,所以通情相風切也。

相关诗句
一旦尽劫夺 举佛降生地 手不持寸铁 岂知西域买 金瓯永无缺 有国赖庇护 当历千万劫 谓此功德盛 遍地迎菩萨 五百虎狮象 九天九地彻 香云幢幡云 震雷响金钹 倒海然脂油 供食白银阙 庄饰紫金阶 某日是箭节 何人得钵缘 彼土迎佛骨 此方护佛齿 天皇尽僧牒 大东渡日本 穷北逾靺鞨 极南到朱波 竟过九州阔 综佛所照临 群胡犹震慑 论彼象教力 改法用金梜 即今奔巴瓶 无复事鞭挞 藏卫各蕃部 竟能消杀伐 喃喃诵经声 杀人日流血 西戎犬羊性 膜拜伏上谒 千百毡裘长 高踞黄金榻 西天自在王 忽然佛复活 不生不灭身 别得大解脱 最奇宗喀巴 沿袭事剽窃 竟使宋诸儒 附会入庄列 非特道家流 大声用棒喝 直指本来心 一灯传立雪 十年勤面壁 一喝付抹杀 语言与文字 一花开五叶 达摩浮海来 大半著僧衲 向来文身人 讼听番僧决 乐奏梵音曲 高供千白氎 尊佛过帝天 妃后亦托钵 国主争布金 无异栖影鸽 赖佛得庇护 心畏ㄦ摩杀 一闻地狱说 畏鬼性騃怯 鸟喙䓉子洲 满载商人箧 遂使诸天经 能避鬼罗杀 但称佛弟子 互通度人筏 当时东西商 凿字赤铜鍱 南有狮子王 力大过仓颉 要之祛卢字 宗派各流别 后分律法论 众推秦罗什 华言通梵语 重译多于发 总持四千部 来往踵相蹑 绳行复沙度 白马来负笈 金人一入梦 声教远相接 汉家通西域 各运广长舌 四开无遮会 先照佛国月 北有大月氏 分授十万偈 复遣诸弟子 群言罢一切 九十六外道 金榜国门揭 举国施与佛 日造八万塔 能役万鬼神 第一言佛法 其后阿育王 犍槌声不绝 恒河左右流 复见大会设 尔来一百年 结集佛所说 迦叶与阿难 大辟禅师窟 最先王舍城 世界眼尽灭 吁嗟佛灭度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