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惟有金丹门

出自:宋代·陈楠《紫庭经》

拼音:[xiū][xiān][wéi][yǒu,yòu][jīn][dān][mén]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

绛宫天子统乾乾,乾龙飞上九华天。
天中妙有无极宫,宫中万卷指玄篇。
篇篇皆露金丹旨,千句万句会一言。
教人只在寻汞铅,二物采入鼎中煎。
夜来火发昆崙山,山头火冷月光寒。
曲江之上金乌飞,姮娥已与斗牛欢。
采之鍊之未片饷,一气渺渺通三关。
三关来往气无穷,一道白脉朝泥丸。
泥丸之上紫金鼎,鼎中一块紫金团。
化为玉浆流入口,香甜清爽透舌端。
吞吞服服入五内,脏腑畅甚身康安。
赤蛇苍龙交合时,风恬浪静虎龙蟠。
神水湛湛华池静,白雪纷纷飞四山。
七宝楼台十二时,楼前黄花深可观。
即此可谓铅汞精,化作精髓盈关源。
但去身中寻周天,前弦以后后弦前。
药物平平气象足,天地日月交会间。
虚空自然百杂碎,嚼破混沌软如绵。
番来覆去成一钱,遍体玉润而金坚。
赤血换兮白血流,金光满室森森然。
一池秋水浸明月,一朵金花如红莲。
此时身中神气全,不须求道复参禅。
我今知君如此贤,知君有分为神仙。
分明指示无两语,默默运用而抽添。
年中采用不用年,月中取日月徒然。
日中取时时易日,时中有刻而玄玄。
玄之又玄不可言,元来朔望明晦弦。
金翁姹女夺造化,神鬼哭泣惊相喧。
云收雨散万籁静,一粒玄珠种玉田。
十月火候圣胎仙,九转九朔相回旋。
初时夹脊关脉开,其次膀胱如火然。
内中两肾如汤煎,时乎挑动冲心源。
心肾水火自交感,金水间隔随使然。
黄庭一气居中宫,宫制万象心掌权。
水源清清如玉镜,孰使河车如行船。
一霎火焰飞烧天,乌魂兔魄成微尘。
如斯默默觅真筌,一路径直入灵真。
分明精气以气存,渐渐气积以生神。
此神乃是天地精,纯阳不死为真人。
若知如此宜修仙,修仙惟有金丹门
金丹亦无第二诀,身中一亩为家园。
唾涕精津气血液,七件阴物何正焉。
坎中非肾乃灵根,潭底日红北马奔。
七返九还在片时,一切万物皆生成。
惟此乾坤真运用,不必兀兀徒无言。
无心无念神已昏,安得凝聚成胎仙。
胎仙只是交结成,交结惟在顷刻间。
君还知有太阳回,正在冬至几日前。
又言金精既降时,复以何物复金精。
金精只在坤宫药,坤在西南为川源。
蟾光终日照西川,只此便是药之根。
以时易日刻易时,一滴甘露名灵泉。
吞入心中冲肺腧,落在膀胱而成丹。
丹头不在膀胱结,元在膀胱却在肝。
肝为木液遇金精,逢土交结成大还。
莫言此时有为功,又恐斯为著相言。
始于著相始无相,鍊精化气气归根。
气之根本凝成神,方曰无为而通灵。
譬如夫归交媾时,一点精血结成婴。
彼之以情而感情,尚且婴儿十月成。
何况宇宙在乎手,身中虎啸龙吟声。
虽然不见龙之吟,波浪高涌千万寻。
虽然不见虎之啸,夜深风声吼万林。
自乎丹道凝结后,以至火候烹鍊深。
及于十月霜飞时,神魂奔走安敢争。
一年都计十二月,卯酉沐浴谁敢行。
所以十月入神室,金鼎满满龙精盈。
缚云捉月之机关,得诀修鍊夫何难。
果然缚得云在山,又解捉住月之魂。
点头此语知古人,何虑不把身飞升。
身之壳兮心之肉,心中自有无价珍。
可以生我复死我,既能饥人亦饱人。
寻其毳路取其原,逍遥快乐无饥寒。
似此景象与證验,总在一日工夫间。
工夫如此譬似闲,药不远兮采不难。
谁知火候万丈红,烧杀三尸玉炉寒。
丹田亦能生紫芝,黄庭又以生红?。
红?一餐永不饥,紫芝一服常童颜。
满身浑是白乳花,金筋玉骨老不昏。
功成行满鹤来至,一举便要登云端。

查看原文

注释

【惟有】只有。
【金丹】中国古代炼丹术名词。包括“外丹”和“内丹”两种。外丹是用丹砂(红色硫化汞)与铅、硫黄等原料烧炼而成的黄色药金(还丹),其成品叫金丹。道教认为服食以后可以使人成仙、长生不老。唐代以前,金丹多指外丹。唐宋以后多指修炼内丹,即把人体作“炉鼎”,以体内的“精”、“气”作药物,用“神”烧炼,道教认为使精、气、神凝聚可结成“圣胎”,即可脱胎换骨而成仙。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修】

修【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息流切《集韻》《韻會》《正韻》思留切,音羞。飭也。

飾也,葺理也。《書·禹貢》六府孔修。

古之聞人曰前修。《屈原·離騷》謇吾法夫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

《屈原·離騷》解佩纕以結言兮,吾令蹇修以爲理。《註》蹇修,古良媒。

姓。漢屯騎校尉修炳。

長也。《詩·小雅》四牡修廣。

與卣通。《周禮·春宫·鬯人》廟用修。鄭註:修,讀爲卣。卣,中尊也。謂獻象之屬。以薦鬯則謂之卣,以薦酒則謂之修。

叶詢趨切,音須。《陸機·感丘賦》姸蚩混而爲一兮,孰云識其所修。必眇世以遠覽兮,夫何殉以區區。

【仙】

仙【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3画

《廣韻》《集韻》相然切《正韻》蘇前切,音先。《釋名》老而不死曰仙。仙,遷也。遷入山也。《揚雄曰》聖人不師仙。

胎仙,鶴也。《黃庭經》琴心三疊舞胎仙。

輕舉貌。《杜甫詩》行遲更覺仙。

仙居,仙遊,俱縣名。

仙霞,嶺名。

姓。宋仙源明,明仙時忠,仙克謹。亦作僲。

【惟】

惟【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音維。《說文》凡思也。从心隹聲。《玉篇》有也,爲也,謀也,伊也。

語辭也。《毛晃曰》有是惟之惟,書濟河惟兗州之類。有思惟之惟,書視遠惟明,詩載謀載惟之類。有惟獨之惟。書惟王不邇聲色之類。

姓。

《正韻》無非切,音微。義同。◎按《說文》从心隹聲,則梁韻弋隹切,唐韻以追切,宋韻夷隹切,切喩母也。獨正韻竟作無非切,則切微母矣。

【有】

有【辰集上】【月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唐韻》云久切《集韻》《韻會》《正韻》云九切,音友。《說文》不宜有也。《春秋傳》曰:日月有食之。从月又聲。《九經字樣》有,从月。从冃,譌。

《玉篇》不無也。《易·大有疏》能大所有。

《繫辭》富有之謂大業。

《詩·商頌》奄有九有。《傳》九有,九州也。

《左傳·桓三年》有年。《註》五穀皆熟書有年。

《玉篇》果也,得也,取也,質也,寀也。

姓。《論語》有子。《註》孔子弟子有若。

《集韻》尤救切。與又通。《書·堯典》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詩·邶風》不日有曀。《註》有,又也。

《韻補》叶羽軌切。《前漢·敘傳》文豔用寡,子虛烏有。寄言淫麗,託風終始。

叶演女切。《徐幹·齊都賦》主人盛饗,期盡所有。三酒旣醇,五齊惟醹。

【金】

金【戌集上】【金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音今。《易·繫辭註》天地之數,五五相配以成金木水火土。《疏》地四與天九相得,合爲金。《書·洪範》五行,四曰金,金曰從革。《傳》金可以攺更。《疏》可銷鑄以爲器也。《又》從革作辛。《傳》金之氣味。《疏》金之在火,別有腥氣,非苦非酸,其味近辛,故云金之氣味。

金有五色。《說文》五色金,黃爲之,長久薶,不生衣。百煉不輕,從革不違,西方之行,生於土。《爾雅·釋器》黃金謂之璗,其美者謂之鏐,白金謂之銀,其美者謂之鐐。《書·禹貢》厥貢惟金三品。《傳》金銀銅也。《前漢·食貨志》金有三等,黃金爲上,白金爲中,赤金爲下。《註》白金,銀也。赤金,丹陽銅也。師古曰:金者五色,黃金、白銀、赤銅、靑鉛、黑鐵。

《公羊傳·隱五年》百金之魚。《註》百金,猶百萬也。古者以金重一斤,若今萬錢矣。《莊子·逍遙遊》不過數金。《註》百金,金方寸,重一斤爲一金。百金,百斤也。《史記·平準書》黃金一斤。《註》索隱曰:如淳云:時以錢爲貨,黃金一斤直萬錢,非也。

臣瓚云:秦以一鎰爲一金,漢以一斤爲一金,是其義也。董彥遠曰:漢一斤金四兩,直二千五百文。《正字通》或曰古十兩爲一斤。兵法:興師一萬,日費千金。燕昭王以千金養士,皆此數也。非若今人以二十四銖爲一金也。

樂有八音,一曰金。《左傳·成十二年》金奏作于下。《疏》金奏,擊鐘以爲奏樂之節。金,謂鐘及鎛也。《周禮·春官·鍾師》掌金奏。

兵也。《禮·中庸》衽金革。《朱註》金戈兵之屬。

《韻會》軍行鉦鐸曰金。《釋名》金鼓。金,禁也,爲進退之禁也。《前漢·李陵傳》聞金聲而止。《註》金,鉦也。一名鐲。

黃色也。《前漢·宣帝紀》金芝九莖,產於函德殿銅池中。《註》金芝,色像金也。《李白·宮中行樂詞》柳色黃金嫩。

堅也。《前漢·司馬相如傳》上金隄。《註》金隄,言水之隄塘,堅如金也。《賈誼·過秦論》金城千里。

官名。《周禮·秋官》職金掌凡金、玉、錫、石、丹靑之戒令。《魏志·王修傳》行司金中郞將。《唐書·百官志》更金部曰司金。《遼史·國語解》隂山採金置冶採鍊,名山金司。《元史·世祖紀》置淮南淘金司。

《前漢·百官公卿表》更名執金吾。《註》金吾,鳥名也,主辟不祥。天子出行,職主先導,以禦非常,故執此鳥之象,因以名官。《古今注》金吾,棒也。以銅爲之,黃金塗兩末,謂爲金吾御史大夫。司隷校尉,亦得執焉。

《論語·摘輔象》風后受金法。《註》金法,言能決理是非也。

地名。《五音集韻》金州,周爲附庸國,魏於安康縣置東梁州,後周攺爲金州。

《前漢·地理志》金城郡。《註》昭帝始元六年置。應劭曰:初築城得金,故曰金城。臣瓚曰:稱金,取其堅也。《方輿勝覽》楚威王置金陵邑,因其地有王氣,埋金鎮之,故名。

山名。《廣輿記》在鎮江府城西北江中,唐裴頭陀於此開山得金,故名。

《述異記》黃金山,生交讓樹。《又》南金山有師子獸。

臺名。《白帖》燕昭王置千金于臺上,以延天下之士,故謂黃金臺。

花名。《五代史·附錄》湯城淀池多異花。一曰旱金,大如掌。

樹名。《洞冥記》影蛾池北有生金樹。破之皮閒有屑,如金而色靑,亦名靑金樹。

草名。《周禮·春官·鬱人註》鬱金香草,宜以和鬯。

《拾遺記》祖梁國獻蔓金苔。《正字通》百兩金,藥名。

《唐本草》牡丹,亦名百兩金。

古天子號。《帝王世紀》少昊氏以金德王,故號金天氏。

國號。《金史·太祖紀》國有金水,源產金,故號大金。

姓。《五音集韻》古天子,金天氏之後。

漢複姓。金留氏,出《姓苑》。

書名。《前漢·蕭望之傳》金布令甲。《註》金布者,令篇名也。其上有府庫金錢布帛之事,因以名篇令甲者其篇甲乙之次。《唐書·藝文志》海蟾子元英還金篇一卷。《宋史·藝文志》叢金訣一卷。

神名。《前漢·郊祀志》或言益州有金馬碧雞之神。《註》金形似馬,碧形似雞。

闕門名。《前漢·公孫弘傳》待詔金馬門。《註》武帝時更名魯班門爲金馬門。

金精,珠名。見《博雅釋珠》。

鍾名。《拾遺記》帝顓頊有浮金之鍾。

星名。《酉陽雜俎》北斗第三星曰視金。《淸異錄》高麗謂星曰屑金。

金丹。《抱朴子·金丹卷》神人授之金丹仙經。

石名。《淮南子·地形訓》黃澒五百歲生黃金。《註》澒,水銀也。黃金,石名。

去聲。《字彙補》音噤。《荀子·解蔽篇》金口閉舌。

《韻補》叶居良切,音疆。《易林》剛柔相傷,火爛銷金。

【丹】

丹【子集上】【丶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音單。赤色丹砂也。《書·禹貢》礪砥砮丹。《山海經》丹以赤爲主,黑白皆丹之類。《陶弘景曰》卽朱砂也。

道家以烹鼎金石爲外丹,吐故納新爲內丹。《黃庭經》九轉八瓊丹。《註》八者:朱砂,雄黃,空靑,硫黃,雲母,戎鹽,硝石,雌黃也。

《博物志》和氣相感,則陵出黑丹。仁主壽昌,民延壽命,天下太平。

以朱色塗物曰丹。《揚雄·解嘲》朱丹其轂。

容美曰渥丹。《詩·秦風》顏如渥丹。

赤心無僞曰丹。《謝朓詩》旣秉丹石心,寧流素絲涕。

姓。漢丹玉,宋丹山,明丹衷。

丹陽,郡名。漢武帝攺鄣郡爲丹陽郡。晉武帝分立宣城,毗陵二郡。

州名。本赤翟地,元魏置汾州,後改丹州。

《崔豹古今註》丹徼,南方徼,色赤,故稱丹徼,爲南方之極也。

丹丹,國名。見《南史》。

《山海經》鳳凰產于丹穴。

竊丹,鳥名。爲九鳳之一。

牡丹,花名。《本草》一名鼠姑。

木丹,梔子花別名。紫丹,茈草別名。

叶都懸切,音顚。《陸機·羅敷歌》南崖充羅幕,北渚盈輧軒。淸川含藻景,高岸被華丹。《說文》丹巴,越赤石。外象丹井,中象丹形,靑彤雘等字从此。

【门】

門【戌集上】【門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莫奔切《集韻》《正韻》謨奔切《韻會》謨昆切,。《傳》四門,四方之門。《禮·月令》孟秋之月,其祀門。《周禮·天官·掌舍》爲帷宮,設旌門。《註》王行止食息,張帷爲宮,樹旌以表門。《又》設車宮轅門。《註》王止宿險阻之處,車以爲藩,則仰車以其轅表門。今慕府亦稱轅門,牙門。《楚辭·九辯》君之門以九重。《註》天子九門:關門、遠郊門、近郊門、城門、臯門、雉門、應門、路門、寢門,亦曰庫門。

譙門,城上爲高樓以望者。《前漢·勝傳》獨守丞與戰譙門中。

橋門,國學門也。《後漢·儒林傳》圜橋門而觀聽者,蓋億萬計。

師門。《後漢·桓榮傳》上則通達經旨,下則去家慕鄕,求謝師門。

《通鑑》唐狄人傑,嘗薦姚元崇等數十人。或謂曰:天下桃李,悉在公門。

《正字通》世族盛著曰門望。韓顯宗疏,言門望者祖父之遺烈。

凡物關鍵處,皆謂之門。《易·繫辭》道義之門。《疏》物之得宜,從此易而來,故云道義之門,謂與道義爲門戸也。

《老子·道德經》衆妙之門。

期門,勇士也。《後漢·譙傳》帝始作期門,數爲微行。《註》前書,武帝微行,常與侍中常侍武騎,及待詔,北地良家子能騎射者,期諸殿門,故有期門之號,自此始也。成帝微行亦然,故言始也。《班固·西部賦》期門佽飛,列刃攢鍭。

官名。《周禮·地官》司門,祭祀之牛牲繫焉,監門養之。《後漢·百官志》黃門侍郞六百石,掌侍從左右給事中。《又》門大夫六百石。《註》漢官曰:門大夫二人,選四府掾屬。

《周禮·春官·小宗伯》其正室,皆謂之門子。《註》將代父當門者也。《左傳·襄十一年》大夫諸司門子勿順。

地名。《左傳·襄二十七年》託於木門。《註》木門,晉地《史記·項羽紀》兵四十萬在新豐鴻門。《孟康註》在新豐東十七里。

《秦本紀》敗三晉之師於石門。《一統志》在平陽府解州東南白徑嶺,踰中條山,通陝州道,山嶺參天,左右壁立,閒不容軌,名曰石門。

鴈門,郡名。見《前漢·地理志》。

山名。《書·禹貢》浮于積石,至于龍門。《傳》龍門山在河東之西界。《後漢·逸民傳》龎公攜其妻子,登鹿門山。

《正字通》北方北極之山曰寒門。漢光武紀寒門註,師古曰:今冶谷去甘泉八十里,盛夏凜然。

星名。《史記·天官書》其南北兩大星曰南門。《註》南門二星,在庫樓南天之外門,明則氏羌貢。《天文志》大微星南四星執法,中端門,左右掖門。

姓氏也。公卿之子,敎以六藝,謂之門子。後因以爲氏,後魏門文愛。

東門、西門、雍門、木門,俱複姓。《左傳·宣十八年註》襄仲居東門,故曰東門氏。

樂名。《周禮·春官·大司樂》以樂舞敎國子,舞雲門大卷、大咸、大㲈、大夏、大濩、大武。《註》此周所存六代之樂。黃帝曰雲門。

人名。《史記·秦始皇紀》使盧生求羨門高誓。《註》羨門,古仙人。《前漢·藝文志》逢門射法二篇。《註》卽逢蒙。《荀子·正論篇》羿蠭門者,天下之善射者也。

《正字通》僧曰沙門桑門。《前漢·郊祀志》沙門,漢言息心削髮,絕情欲,歸於無爲也。

《韻補》叶民堅切,音眠。《楚辭·遠遊》虛以待之兮,無爲之先。庶類有成兮,此德之門。

叶眉貧切,音珉。《詩·邶風》出自北門,憂心殷殷。叶下貧。《荀卿·雲賦》往來惽憊,通於大神。出入甚亟,莫知其門。

相关诗句
一举便要登云端 功成行满鹤来至 金筋玉骨老不昏 满身浑是白乳花 紫芝一服常童颜 红?一餐永不饥 黄庭又以生红? 丹田亦能生紫芝 烧杀三尸玉炉寒 谁知火候万丈红 药不远兮采不难 工夫如此譬似闲 总在一日工夫间 似此景象与證验 逍遥快乐无饥寒 寻其毳路取其原 既能饥人亦饱人 可以生我复死我 心中自有无价珍 身之壳兮心之肉 何虑不把身飞升 点头此语知古人 又解捉住月之魂 果然缚得云在山 得诀修鍊夫何难 缚云捉月之机关 金鼎满满龙精盈 所以十月入神室 卯酉沐浴谁敢行 一年都计十二月 神魂奔走安敢争 及于十月霜飞时 以至火候烹鍊深 自乎丹道凝结后 夜深风声吼万林 虽然不见虎之啸 波浪高涌千万寻 虽然不见龙之吟 身中虎啸龙吟声 何况宇宙在乎手 尚且婴儿十月成 彼之以情而感情 一点精血结成婴 譬如夫归交媾时 方曰无为而通灵 气之根本凝成神 鍊精化气气归根 始于著相始无相 又恐斯为著相言 莫言此时有为功 逢土交结成大还 肝为木液遇金精 元在膀胱却在肝 丹头不在膀胱结 落在膀胱而成丹 吞入心中冲肺腧 一滴甘露名灵泉 以时易日刻易时 只此便是药之根 蟾光终日照西川 坤在西南为川源 金精只在坤宫药 复以何物复金精 又言金精既降时 正在冬至几日前 君还知有太阳回 交结惟在顷刻间 胎仙只是交结成 安得凝聚成胎仙 无心无念神已昏 不必兀兀徒无言 惟此乾坤真运用 一切万物皆生成 七返九还在片时 潭底日红北马奔 坎中非肾乃灵根 七件阴物何正焉 唾涕精津气血液 身中一亩为家园 金丹亦无第二诀 修仙惟有金丹门 若知如此宜修仙 纯阳不死为真人 此神乃是天地精 渐渐气积以生神 分明精气以气存 一路径直入灵真 如斯默默觅真筌 乌魂兔魄成微尘 一霎火焰飞烧天 孰使河车如行船 水源清清如玉镜 宫制万象心掌权 黄庭一气居中宫 金水间隔随使然 心肾水火自交感 时乎挑动冲心源 内中两肾如汤煎 其次膀胱如火然 初时夹脊关脉开 九转九朔相回旋 十月火候圣胎仙 一粒玄珠种玉田 云收雨散万籁静 神鬼哭泣惊相喧 金翁姹女夺造化 元来朔望明晦弦 玄之又玄不可言 时中有刻而玄玄 日中取时时易日 月中取日月徒然 年中采用不用年 默默运用而抽添 分明指示无两语 知君有分为神仙 我今知君如此贤 不须求道复参禅 此时身中神气全 一朵金花如红莲 一池秋水浸明月 金光满室森森然 赤血换兮白血流 遍体玉润而金坚 番来覆去成一钱 嚼破混沌软如绵 虚空自然百杂碎 天地日月交会间 药物平平气象足 前弦以后后弦前 但去身中寻周天 化作精髓盈关源 即此可谓铅汞精 楼前黄花深可观 七宝楼台十二时 白雪纷纷飞四山 神水湛湛华池静 风恬浪静虎龙蟠 赤蛇苍龙交合时 脏腑畅甚身康安 吞吞服服入五内 香甜清爽透舌端 化为玉浆流入口 鼎中一块紫金团 泥丸之上紫金鼎 一道白脉朝泥丸 三关来往气无穷 一气渺渺通三关 采之鍊之未片饷 姮娥已与斗牛欢 曲江之上金乌飞 山头火冷月光寒 夜来火发昆崙山 二物采入鼎中煎 教人只在寻汞铅 千句万句会一言 篇篇皆露金丹旨 宫中万卷指玄篇 天中妙有无极宫 乾龙飞上九华天 绛宫天子统乾乾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