姮娥已与斗牛欢

出自:宋代·陈楠《紫庭经》

拼音:[héng][é][yǐ][yǔ,yù,yú][dǒu,dòu][niú][huān]

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

绛宫天子统乾乾,乾龙飞上九华天。
天中妙有无极宫,宫中万卷指玄篇。
篇篇皆露金丹旨,千句万句会一言。
教人只在寻汞铅,二物采入鼎中煎。
夜来火发昆崙山,山头火冷月光寒。
曲江之上金乌飞,姮娥已与斗牛欢
采之鍊之未片饷,一气渺渺通三关。
三关来往气无穷,一道白脉朝泥丸。
泥丸之上紫金鼎,鼎中一块紫金团。
化为玉浆流入口,香甜清爽透舌端。
吞吞服服入五内,脏腑畅甚身康安。
赤蛇苍龙交合时,风恬浪静虎龙蟠。
神水湛湛华池静,白雪纷纷飞四山。
七宝楼台十二时,楼前黄花深可观。
即此可谓铅汞精,化作精髓盈关源。
但去身中寻周天,前弦以后后弦前。
药物平平气象足,天地日月交会间。
虚空自然百杂碎,嚼破混沌软如绵。
番来覆去成一钱,遍体玉润而金坚。
赤血换兮白血流,金光满室森森然。
一池秋水浸明月,一朵金花如红莲。
此时身中神气全,不须求道复参禅。
我今知君如此贤,知君有分为神仙。
分明指示无两语,默默运用而抽添。
年中采用不用年,月中取日月徒然。
日中取时时易日,时中有刻而玄玄。
玄之又玄不可言,元来朔望明晦弦。
金翁姹女夺造化,神鬼哭泣惊相喧。
云收雨散万籁静,一粒玄珠种玉田。
十月火候圣胎仙,九转九朔相回旋。
初时夹脊关脉开,其次膀胱如火然。
内中两肾如汤煎,时乎挑动冲心源。
心肾水火自交感,金水间隔随使然。
黄庭一气居中宫,宫制万象心掌权。
水源清清如玉镜,孰使河车如行船。
一霎火焰飞烧天,乌魂兔魄成微尘。
如斯默默觅真筌,一路径直入灵真。
分明精气以气存,渐渐气积以生神。
此神乃是天地精,纯阳不死为真人。
若知如此宜修仙,修仙惟有金丹门。
金丹亦无第二诀,身中一亩为家园。
唾涕精津气血液,七件阴物何正焉。
坎中非肾乃灵根,潭底日红北马奔。
七返九还在片时,一切万物皆生成。
惟此乾坤真运用,不必兀兀徒无言。
无心无念神已昏,安得凝聚成胎仙。
胎仙只是交结成,交结惟在顷刻间。
君还知有太阳回,正在冬至几日前。
又言金精既降时,复以何物复金精。
金精只在坤宫药,坤在西南为川源。
蟾光终日照西川,只此便是药之根。
以时易日刻易时,一滴甘露名灵泉。
吞入心中冲肺腧,落在膀胱而成丹。
丹头不在膀胱结,元在膀胱却在肝。
肝为木液遇金精,逢土交结成大还。
莫言此时有为功,又恐斯为著相言。
始于著相始无相,鍊精化气气归根。
气之根本凝成神,方曰无为而通灵。
譬如夫归交媾时,一点精血结成婴。
彼之以情而感情,尚且婴儿十月成。
何况宇宙在乎手,身中虎啸龙吟声。
虽然不见龙之吟,波浪高涌千万寻。
虽然不见虎之啸,夜深风声吼万林。
自乎丹道凝结后,以至火候烹鍊深。
及于十月霜飞时,神魂奔走安敢争。
一年都计十二月,卯酉沐浴谁敢行。
所以十月入神室,金鼎满满龙精盈。
缚云捉月之机关,得诀修鍊夫何难。
果然缚得云在山,又解捉住月之魂。
点头此语知古人,何虑不把身飞升。
身之壳兮心之肉,心中自有无价珍。
可以生我复死我,既能饥人亦饱人。
寻其毳路取其原,逍遥快乐无饥寒。
似此景象与證验,总在一日工夫间。
工夫如此譬似闲,药不远兮采不难。
谁知火候万丈红,烧杀三尸玉炉寒。
丹田亦能生紫芝,黄庭又以生红?。
红?一餐永不饥,紫芝一服常童颜。
满身浑是白乳花,金筋玉骨老不昏。
功成行满鹤来至,一举便要登云端。

查看原文

注释

【姮娥】1.神话中的月中女神。 2.借指月亮。
【斗牛】1.也作“牛斗”。二十八宿中的斗宿和牛宿: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气冲斗牛,声震天地|龙光射牛斗之墟。 2.(dòu-)体育竞技活动。古埃及为表演者把牛激怒后将牛压倒在地。古代西班牙则为人与牛斗并将其杀死,现为斗牛士在助手帮助下,利用灵活的动作,对牛边挑逗边把镖投入其颈胛间,直至最后用剑把牛杀死。在中国,部分地区有两牛交角搏斗的游戏。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姮】

姮【丑集下】【女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6画

《廣韻》《集韻》胡登切,音恆。女字。

俗作姮娥。詳後娥字註。

【娥】

娥【丑集下】【女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五何切《集韻》《正韻》牛何切,音蛾。好也。《揚子·方言》秦謂好曰娥。

星娥,帝少昊母。娥皇,堯女舜妻。見《史記》。

嫦娥,羿妾。《後漢·天文志》嫦娥竊羿不死藥,奔月,及之,爲蟾蜍。

夸娥,天女也。見《列子·湯問篇》。

韓娥,歌妓也。《博物志》韓娥之齊,粥歌假食,旣去,餘響繞梁三日。

姓。見《姓苑》。

【已】

已【寅集中】【己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0画

《廣韻》羊己切《集韻》《韻會》《正韻》養里切,音以。《玉篇》止也,畢也,訖也。《廣韻》成也。《集韻》卒事之辭。《易·損卦》已事遄往。

《玉篇》退也。《廣韻》去也,棄也。《書·堯典》試可乃已。《論語》三已之。

太也。《廣韻》已,甚也。《孟子》仲尼不爲已甚者。《註》不欲爲已甚,太過也。

《廣韻》過事語辭。《史記·灌夫傳》已然諾。《註》索隱曰:謂已許諾,必使副其前言也。

《類篇》語已也。《增韻》語終辭。《前漢·梅福傳》亦無及已。

踰時曰已而。《史記·高帝紀》已而有娠。

與以通。《荀子·非相篇》人之所以爲人者,何已也。曰:以其有辨也。《前漢·張良傳》殷事以畢。

《廣韻》《集韻》羊吏切,音異。義同。

【与】

与【子集上】【一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3画

《廣韻》《集韻》《正韻》音予。《說文》黨與也。《戰國策》是君以合齊與强楚。《註》與,黨與也。《管子·八觀篇》請謁得于上,則黨與成于下。

《廣韻》善也。《禮·禮運》諸侯以禮相與。

《增韻》及也。《易·說卦》是以立天之道,曰隂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

許也,從也。《論語》吾與點也。《管子·形勢解》鬼神助之,天地與之。

待也。《論語》歲不我與。

《博雅》如也。《前漢·韓信傳》大王自料,勇悍仁彊孰與項王。《註》師古曰:與,如也。《司馬相如·子虛賦》楚王之獵,孰與寡人。

施予也。《禮·曲禮》與人者,不問其所欲。《周禮·春官·大卜》以邦事作龜之八命,一曰征,二曰象,三曰與。《註》與,謂予人物也。

助也。《戰國策》吾將深入吳軍,若扑一人,若捽一人,以與大心者也。《註》與,猶助也。

類也。《周語》夫禮之立,成者爲飫,昭明大節而已,少曲與焉。《註》與,類也,威儀少比類也。

以也。《詩·召南》之子歸,不我與。《朱註》與,猶以也,以謂挾己而偕行也。

和也。《戰國策》內猶亂,與猶和也。

用也。《詩·唐風》人之爲言,苟亦無與。《傳》無與,弗用也。

數也。《禮·曲禮》生與來日。《註》與,猶數也。

語辭。《禮·表記》君子與其有諾責也,寧有已怨。

容與,閑適貌。《莊子·人閒世》因案人之所感,以求容與其心。《註》以求從容自放,而遂其侈心也。《史記·司馬相如傳》楚王乃弭節,裴回翱翔容與。《註》索隱曰:言自得。

《正字通》大與,官名,主爵祿之官。

不與,國名。《山海經》有不與之國,烈姓黍食。

姓。

《廣韻》羊洳切《集韻》《韻會》《正韻》羊茹切,音豫。參與也。《正韻》干也。《中庸》夫婦之愚,可以與知焉。《周禮·冬官考工記》國有六職,百工與居一焉。

縣名。《史記·曹相國世家》參以中涓從,將擊胡陵方與。《註》索隱曰:地理志,二縣皆屬山陽。正義曰:與,音預。

《正字通》疑慮未決也。通作豫。《前漢·昌邑王傳》楊敞猶與無決。

《陳湯傳》士卒猶與。通作豫。

《集韻》《韻會》羊諸切《正韻》雲俱切,音余。語辭。《論語》其爲仁之本與。《禮·檀弓》曾子曰:微與。其嗟也可去,其謝也可食。《疏》微,無也。與,語助。

《詩·小雅》我黍與與,我稷翼翼。《箋》與與,翼翼,蕃廡貌。

《論語》與與如也。《註》威儀中適貌。

舒也。《前漢·禮樂志》朱明盛長,旉與萬物。《註》師古曰:敷與,言開舒也。與,弋於反。

人名。《書·舜典》垂拜稽首,讓于殳斨暨伯與。《傳》殳斨,伯與,二臣名。《釋文》與,音餘。

山名。同輿。《山海經》敦與之山。《註》按名勝志作敦輿山。《又》苦山之首,曰休與之山。《註》與或作輿。

《集韻》倚亥切,音欸。与也。◎按說文与訓賜予也,一勺爲与。與訓黨與也。今俗與字通作与。

【斗】

斗【卯集下】【斗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當口切,音陡。《說文》大升也。《羣經音辨》升十之也。《史記·李斯傳》平斗斛度量。《前漢·律歷志》斗者,聚升之量也。

宿名。《春秋·運斗樞》第一至第四爲魁,第五至第七爲杓,合爲斗。居隂播陽,故稱北斗。《易·豐卦》日中見斗。《疏》日中盛明之時,而斗星顯見。《詩·小雅》維北有斗。《疏》維此天上,其北則有斗星。《史記·天官書》北斗七星,所謂璇璣玉衡以齊七政也。《又》衡殷南斗。《註》南斗六星爲天廟,丞相大宰之位。

酒器。《詩·大雅》酌以大斗。《疏》大斗長三尺,謂其柄也。蓋從大器挹之於樽,用此勺耳。《史記·滑稽傳》目眙不禁,飮可七八斗。

吳中市魚亦以斗計。《松陵倡和詩》一斗霜鱗換濁醪。

《前漢·王莽傳》作威斗,長二尺五寸。

《周禮·地官·序官掌染革註》染革藍蒨象斗之屬。《疏》象斗,染黑。

《尚書序》皆科斗文字。《疏》科斗,蟲名。蝦蟆子也。書形似之。

《史記·封禪書》成山斗入海。《註》謂斗絕曲入海也。

《韓愈·答張十一詩》斗覺霜毛一半加。

《集韻》《正韻》腫庾切,音主。枓,或省作斗。勺也。《周禮·春官·鬯人》大喪之大渳設斗。《註》所以沃尸也。《釋文》斗依注,音主。

【牛】

牛【巳集下】【牛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語求切《集韻》魚尤切《韻會》疑尤切,平聲。《說文》大牲也。牛,件也。件,事理也。象角頭三封尾之形。《註》徐鍇曰:件,若言物一件二件也。封,高起也。《玉篇》黃帝服牛乗馬。《易·无妄》或繫之牛。

《說卦》坤爲子母牛。《禮·曲禮》凡祭宗廟之禮,牛曰一元大武。

《月令》出土牛,以送寒氣。《疏》月建丑,土能克水,故作土牛,以畢送寒氣也。

樹化牛。《玄中記》千年樹精,化爲靑牛。始皇伐大樹,有靑牛躍出入水。

官名。《周禮·地官》牛人,掌養國之公牛,以待國之政令。

牽牛,宿名。《爾雅·釋天》星紀,斗牽牛也。《註》牽牛斗者,日月五星之所終始,故謂之星紀。

天牛,蟲名。一曰天水牛。《爾雅·釋蟲》蠰齧桑註似天牛。

紫金牛,藥名。見《本草綱目》。

姓。《廣韻》微子裔,司牛父,子孫以王父字爲氏。《風俗通》漢有牛崇。

人名。《史記·虞舜紀》瞽瞍父曰橋牛。

叶音疑。《詩·小雅》我任我輦,我車我牛。叶下哉。哉讀將黎反。

【欢】

歡【辰集下】【欠部】康熙筆画:22画部外筆画:18画

〔古文〕呼官切,音讙。《說文》喜樂也。《徐曰》喜動聲氣,故从欠。《禮·檀弓》啜菽飮水盡其歡。

《樂記》欣喜歡愛,樂之官也。亦作懽。《孝經·孝治章》故得萬國之懽心,以事其先王。

作驩。《孟子》驩虞如也。《前漢·王褒傳》驩然交欣。

合歡,漢殿名。《班固·西部賦》後宮則有合歡增成。

樹名。《崔豹·古今注》合歡樹似梧桐,枝葉繁,互相交結,樹之階庭,使人不忿。

竹名。《僧贊寧·筍譜》雙稍竹出九疑山,筍長,獨莖。及生枝葉卽分爲兩梢,謂之合歡竹。

橘名。《廣輿記》荆州江陵有合歡橘。

歡伯,酒也。《焦氏易林》酒爲歡伯,除憂來樂。

《韻補》叶許元切,音暄。《魏韋誕·親蠶頌》同碩慶于生民,發三靈之永歡。苞繁祐于萬國,卷福釐以言旋。《集韻》或作孉。亦作〈女歡〉。

相关诗句
一举便要登云端 功成行满鹤来至 金筋玉骨老不昏 满身浑是白乳花 紫芝一服常童颜 红?一餐永不饥 黄庭又以生红? 丹田亦能生紫芝 烧杀三尸玉炉寒 谁知火候万丈红 药不远兮采不难 工夫如此譬似闲 总在一日工夫间 似此景象与證验 逍遥快乐无饥寒 寻其毳路取其原 既能饥人亦饱人 可以生我复死我 心中自有无价珍 身之壳兮心之肉 何虑不把身飞升 点头此语知古人 又解捉住月之魂 果然缚得云在山 得诀修鍊夫何难 缚云捉月之机关 金鼎满满龙精盈 所以十月入神室 卯酉沐浴谁敢行 一年都计十二月 神魂奔走安敢争 及于十月霜飞时 以至火候烹鍊深 自乎丹道凝结后 夜深风声吼万林 虽然不见虎之啸 波浪高涌千万寻 虽然不见龙之吟 身中虎啸龙吟声 何况宇宙在乎手 尚且婴儿十月成 彼之以情而感情 一点精血结成婴 譬如夫归交媾时 方曰无为而通灵 气之根本凝成神 鍊精化气气归根 始于著相始无相 又恐斯为著相言 莫言此时有为功 逢土交结成大还 肝为木液遇金精 元在膀胱却在肝 丹头不在膀胱结 落在膀胱而成丹 吞入心中冲肺腧 一滴甘露名灵泉 以时易日刻易时 只此便是药之根 蟾光终日照西川 坤在西南为川源 金精只在坤宫药 复以何物复金精 又言金精既降时 正在冬至几日前 君还知有太阳回 交结惟在顷刻间 胎仙只是交结成 安得凝聚成胎仙 无心无念神已昏 不必兀兀徒无言 惟此乾坤真运用 一切万物皆生成 七返九还在片时 潭底日红北马奔 坎中非肾乃灵根 七件阴物何正焉 唾涕精津气血液 身中一亩为家园 金丹亦无第二诀 修仙惟有金丹门 若知如此宜修仙 纯阳不死为真人 此神乃是天地精 渐渐气积以生神 分明精气以气存 一路径直入灵真 如斯默默觅真筌 乌魂兔魄成微尘 一霎火焰飞烧天 孰使河车如行船 水源清清如玉镜 宫制万象心掌权 黄庭一气居中宫 金水间隔随使然 心肾水火自交感 时乎挑动冲心源 内中两肾如汤煎 其次膀胱如火然 初时夹脊关脉开 九转九朔相回旋 十月火候圣胎仙 一粒玄珠种玉田 云收雨散万籁静 神鬼哭泣惊相喧 金翁姹女夺造化 元来朔望明晦弦 玄之又玄不可言 时中有刻而玄玄 日中取时时易日 月中取日月徒然 年中采用不用年 默默运用而抽添 分明指示无两语 知君有分为神仙 我今知君如此贤 不须求道复参禅 此时身中神气全 一朵金花如红莲 一池秋水浸明月 金光满室森森然 赤血换兮白血流 遍体玉润而金坚 番来覆去成一钱 嚼破混沌软如绵 虚空自然百杂碎 天地日月交会间 药物平平气象足 前弦以后后弦前 但去身中寻周天 化作精髓盈关源 即此可谓铅汞精 楼前黄花深可观 七宝楼台十二时 白雪纷纷飞四山 神水湛湛华池静 风恬浪静虎龙蟠 赤蛇苍龙交合时 脏腑畅甚身康安 吞吞服服入五内 香甜清爽透舌端 化为玉浆流入口 鼎中一块紫金团 泥丸之上紫金鼎 一道白脉朝泥丸 三关来往气无穷 一气渺渺通三关 采之鍊之未片饷 姮娥已与斗牛欢 曲江之上金乌飞 山头火冷月光寒 夜来火发昆崙山 二物采入鼎中煎 教人只在寻汞铅 千句万句会一言 篇篇皆露金丹旨 宫中万卷指玄篇 天中妙有无极宫 乾龙飞上九华天 绛宫天子统乾乾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