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换耳目口鼻牙舌眉

出自:明代·刘基《二鬼》

拼音:[gǎi][huàn][ěr][mù][kǒu][bí][yá][shé][méi]

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平平

忆昔盘古初开天地时,以土为肉石为骨,水为血脉天为皮
,昆仑为头颅,江海为胃肠,蒿岳为背膂,其外四岳为四
肢。
四肢百体咸定位,乃以日月为两眼,循环照烛三百六十骨
节,八万四千毛窍,勿使淫邪发泄生疮痍。
两眼相逐走不歇,天帝愍其劳逸不调生病患,申命守以两
鬼,名曰结璘与郁仪。
郁仪手捉三足老鸦脚,脚踏火轮蟠九螭。
咀嚼五色若木英,身上五色光陆离。
朝发旸谷暮金枢,清晨还上扶桑枝。
扬鞭驱龙扶海若,蒸霞沸浪煎鱼龟。
辉煌焜耀启幽暗,燠煦草木生芳蕤。
结璘坐在广寒桂树根,漱咽桂露芬香菲。
啖服白兔所捣之灵药,跳上蟾蜍背脊骑。
描光弄影荡云汉,闪奎烁壁葩花摛。
手摘桂树子,撒入大海中,散与蚌蛤为珠玑。
或落岩谷间,化作珣玕琪。
人拾得吃者,胸臆生明翚。
内外星官各职职,惟有两鬼两眼昼夜长相追。
有物来掩犯,两鬼随即挥刀铍。
禁制虾蟆与老鸦,低头屏气服役使,不敢起意为奸欺。
天帝怜两鬼,暂放两鬼人间娭。
一鬼乘白狗,走向织女黄姑矶。
槌河鼓,褰两旗,跳下皇初平牧羊群,烹羊食肉口吻流膏
脂。
却入天台山,呼龙唤虎听指麾。
东岩凿石取金卯,西岩掘土求琼葳。
岩訇洞砉石梁折,惊起五百罗汉半夜拨刺冲天飞。
一鬼乘白豕,从以青羊青兔赤鼠儿。
便从阁道出西清,入少微,浴咸池。
身骑青田鹤,去采青田芝。
仙都赤城三十六,洞主骑鸾翳凤来陪随。
神蜺清唱毛女和,长烟袅袅飘熊旂。
蜚廉吹笙虎击筑,罔象出舞奔冯夷。
两鬼自从天上别,别后道路阻隔,不得相闻知。
忽闻寒山子,往来说因依。
两鬼各借问,始知相去近不远,何得不一相见叙情词。
情词不得叙,焉得不相思。
相思人间五十年,未抵天上五十炊。
忽然宇宙变差异,六月落雪冰天逵。
鼋鼍上山作窟穴,蛇头生角角有歧。
鳄鱼掉尾斫折巨鳌脚,蓬莱宫倒水没楣。
搀枪枉矢争出逞妖怪,或大如瓮盎,或长如蜲蛇。
光烁烁,形躨々。
叫鹿豕,呼熊罴。
煽吴回,翔魌魑。
天帝左右无扶持,蚊虻虱蝇蚋蜞,噆肤咂血图饱肥,扰扰
不可挥筋节。
解折两眼蕣,不辨妍与媸。
两鬼大惕伤,身如受榜苔,便欲相约讨药与天帝。
医先去两眼翳,使识青黄红白黑。
便下天潢天一水,洗涤盘古肠胃心肾肝肺脾。
却取女娲所抟黄土块,改换耳目口鼻牙舌眉
然后请轩辕,邀伏羲、风后、力牧、老龙告泰山稽。
命鲁般,诏工倕,使丰隆,役黔羸,砺釜凿,具炉锤,取
金蓐,收伐材尾箕。
修理南极北极枢,斡运太阴太阳机。
檄召皇地示部署,岳渎神受约天皇墀。
生鸟必凤凰,勿生枭与鸱。
生兽必麒麟,勿生豺与狸。
生鳞必龙鲤,勿生蛇与<虫遗>。
生甲必龟贝,勿生蝓与蜞。
生木必松楠,生草必荠葵,勿生钩吻含毒断人肠,勿生枳
棘覃利伤人迹螟蝗害禾稼,必绝其蝝蚔。
虎狼妨畜牧,必遏其孕孳。
启迪天下蠢蠢氓,悉蹈礼义尊父师。
奉事周文公、鲁仲尼、曾子舆、孔子思,敬习《书》、《
易》、《礼》、《乐》、《春秋》、《诗》。
履正直,屏邪欹,引顽嚚,入规矩。
雍雍熙熙,不冻不饥,避刑远罪趋祥祺。
谋之不能行,不意天帝错怪恚,谓此是我所当为,眇眇末
两鬼,何敢越分生思惟。
呶呶向瘖盲,泄漏造化微。
急诏飞天神王与我捉此两鬼拘囚之,勿使在人寰做出妖怪
奇。
飞天神王得天帝诏,立召五百夜叉带金绳将铁网,寻踪逐
迹莫放两鬼走逸入崄巇。
五百夜叉个个口吐火,搜天括地走不疲。
吹风放火烈山谷,不问杉柏樗栎兰艾蒿芷蘅茅茨,燔焱熨
灼无余遗。
搜到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仞幽谷底,捉住两鬼,眼睛光活
如琉璃。
养在银丝铁栅内,衣以文采食以麋。
莫教突出笼络外,踏折地轴倾天维。
两鬼亦自相顾笑,但得不寒不馁长乐无忧悲。
自可等待天帝息怒解猜惑,依旧天上作伴同游戏。

查看原文

注释

【改换】改掉原来的,换成另外的:~门庭 ㄧ~生活方式 ㄧ这句话不好懂,最好~一个说法。
【耳目】1.耳朵和眼睛:掩人~(比喻以假象欺骗蒙蔽别人)。 2.指见闻:~所及ㄧ~一新ㄧ~不广。 3.指替人刺探消息的人:~众多。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改】

改【卯集下】【攴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古亥切《集韻》《韻會》已亥切《正韻》居亥切,从戊己之已。《易·益卦》有過則改。

《井卦》改邑不改井。

姓。《廣韻》秦有大夫攺產。

《韻補》叶荀起切。《張衡·思。

【换】

換【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胡玩切,音逭。讀若完去聲。《說文》易也。《晉書·阮孚傳》嘗以金貂換酒。

《前漢·敘傳》項氏畔換。《註》孟康曰:畔,反也。換,易也。師古曰:畔換,强恣貌。猶言跋扈也。《左思·魏都賦》雲散叛換。《註》叛換,猶恣睢也。《集韻》作愌。

于眷切,音院。《蘇轍·送孫提詩》依依東軒竹,凜凜故人面。詔書遂公私,使節許新換。从手从側人从穴从廾。俗作换,非。

【耳】

耳【未集中】【耳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而止切《集韻》《韻會》《正韻》忍止切,也。

俗以塗巷語爲信曰耳食。《史記·六國表》此與以耳食何異。《註》耳食,不能知味也。

凡物象耳形者,皆曰耳。《史記·封禪書》有雉登鼎耳。《後漢·五行志》延熹中,京都幘顏短耳長。

《韻會》助語辭。《論語》女得人焉耳乎。《禮·祭統》夫銘者,壹稱而上下皆得焉耳矣。

《正韻》語決辭。《史記·高祖紀》與父老約法三章耳。

《詩·魯頌》六轡耳耳。《傳》耳耳然至盛也。《朱註》耳耳,柔從也。

爵名。《左傳·昭七年》燕人歸燕姬,賂以瑤罋玉櫝斝耳。《註》斝耳,玉爵。《疏》斝,爵名,以玉爲之,旁有耳,若今之杯,故名耳。

姓。《正字通》明洪熙中有耳元明。

人名。老子名李耳。

地名。《前漢·武帝紀》罷儋耳眞番郡。《註》師古曰:儋耳,本南越地,眞番,本朝鮮地,皆武帝所置也。《後漢·明帝紀》西南哀牢,儋耳,僬僥諸種,前後貢獻。《註》楊浮異物志曰:儋耳,南方夷,生則鏤其頰皮,連耳匡分爲數枝,狀如雞腸,纍纍下垂至肩。

山名。《書·禹貢》熊耳外方桐柏。《疏》熊耳山,在弘農盧氏縣東,伊水所出。《荆州記》順陽益陽二縣,東北有熊耳山,東西各一峯,如熊耳狀,因以爲名。《齊語》踰大行與辟耳之谿。《註》辟耳,山名。《史記·封禪書》束馬懸車,上耳,山名在河南太陽。

草名。《詩·周南》采采卷耳。《傳》卷耳,苓耳也。廣雅云:枲耳也。《疏》生子如婦人耳中璫,或謂之耳璫,幽州人謂之爵耳。《博雅》耳,馬莧也。

獸名。《博雅》李耳,虎也。

綠耳,周穆王駿馬名,俗作騄駬。魏時西獻千里馬,色白,兩耳黃,名黃耳。《山海經》丹熏之山,有獸焉,其狀如鼠,而兔首麋身,其音如獋犬,以其尾飛,名曰耳鼠《註》卽鼯鼠,飛生鳥也。《崔豹·古今注》狗,一名黃耳。

蟲名。《爾雅·釋蟲》螾,或謂之入耳。

曾孫之孫曰耳孫。《前漢·惠帝紀》內外公孫耳孫。《註》應劭曰:耳孫者,孫之孫也。去曾高遠,但耳聞之。

《集韻》《韻會》孫之曾孫也。師古曰:爾雅,仍孫從己而數,是爲八葉。與晉說相同。仍耳聲相近,蓋一號也。

《諸侯王表》孫之子耳孫。《註》耳音仍。

《集韻》仍拯切,仍上聲。關中河東讀耳作此音。

【目】

目【午集中】【目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莫六切,音牧。《說文》人眼,象形,重童子也。《春秋元命苞》肝之使也。《韓詩外傳》心之符也。《禮·郊特牲》氣之淸明者也。易說卦離爲目。《註》南方之卦,主視。故爲目。《書·舜典》明四目。《註》廣四方之視,以決天下壅蔽。

《博雅》視也。凡注視曰目之。《史記·平去楚,渡河,船人疑其有金,目之。

動目以諭也。《前漢·高帝紀》范增數目羽擊沛公。

含怒側視也。《周語》國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小爾雅》要也。《周禮·春官》簭人掌三易,以辨九簭之名,四曰巫目。《疏》是要目之事。

見也。《公羊傳·桓二年》內大惡諱,此其目言之何遠也。《註》目,見也,斥見其惡也。

稱也。《穀梁傳·隱元年》段,鄭伯弟也。以其目君,知其爲弟也。《註》謂稱鄭伯。

條目。《論語》請問其目。《註》條件也。《前漢·劉向傳》校中祕書,各有條目。

節目。《禮·學記》善問者如攻堅木,先其易者,後其節目。方氏曰:節則木理之剛,目則木理之精。

題目。《後漢·許劭傳》曹操微時,常求劭爲己目。《註》命品藻爲題目。《晉書·山濤傳》甄拔人物,各有題目,時稱山公啓事。

凡目。《周禮·天官·小宰》師掌官成,以治凡。司掌官法,以治目。《公羊傳·僖五年》一事而再見者,前目而後凡也。《春秋·繁露》目者,偏辨其事也。凡者,獨舉其事也。

科目。《舊唐書·懿宗紀》以宋震胡德融,考科目舉人。《宋史·選舉志》宋之科目有進土,有諸科,有武舉,常選外又有制科,有童子舉,而進士得人爲盛。

黃目,周彝名。《禮·明堂位》鬱尊用黃目。

暉目,鴆鳥也。《淮南子·繆稱訓》暉目知晏。《註》晏,無雲也。天將晏靜,暉目先鳴。

比目,魚名。不比不行。亦謂之鰈。見《爾雅·釋地》。

橫目,傅草別名。鬼目,苻草別名。俱見《爾雅·釋草》。

海外有一目國,一目中其面而居。見《山海經》。

天目,山名。《元和地志》上有兩峰,峰頂各一池,若天左右目。

縣名。《前漢·地理志》河目縣,屬幷州。

州名。《唐書·地理志》目州隷隴右道。

姓。《潛夫論》目夷氏,子姓,宋微子後。

目宿,草名。通作。《前漢·西城傳》馬耆目宿。《史記·大宛傳》作苜蓿。

叶莫筆切,音密。《夏侯湛抵疑》心有窮志,貌有飢色。吝江河之流,不以躍舟船之檝。惜東壁之光,不以寓貧婦之目。

【口】

口【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上聲。《說文》人所以言食也。象形。《易·頤卦》自求口食。《書·大禹謨》唯口出好興戎。

戸口。《孟子》數口之家。《前漢·宣帝紀》膠東相成勞來不怠,流民自占八萬餘口。

《李陵傳》捕得生口,言李陵敎單于爲兵,以備漢軍。

姓。《唐韻》今同州有之。《正字通》明弘治中,宣府通判口祿。

古口,複姓。《正字通》漢有古口引。

壺口,山名。《書·禹貢》冀州旣載壺口。

谷口,地名。《史記·范睢傳》北有甘泉谷口。《註》九嵏山中西謂之谷口。

列口,縣名。《前漢·地理志》樂浪郡,列口縣。

《史記·倉公傳》切其脉時,右口氣息。《註》右手寸口也。脉經,從魚際至高骨却行一寸,其中名曰寸口,其骨自高。

《韻補》苦動切,音孔。《釋名》口,空也。空上聲。

叶康杜切,音苦。《詩·小雅》好言自口,莠言自口。憂心愈愈,是以有侮。《前漢·溝洫志》且漑且糞,長我禾黍。衣食京師,億萬之口。《宋玉·風賦》侵淫谿谷,盛怒於土囊之口,緣泰山之阿,舞於松柏之下。下叶音戸。◎按唐韻正,口古音苦。引朱子韓文考異云:今建州人謂口爲苦,走爲祖。雖出俚俗,亦由音本相近,故與古暗合也。是直以爲口當讀作苦,非止叶音矣。

叶恪侯切,音彄。《梁法雲·三洲歌》三洲斷江口,水從窈窕河傍流。

【鼻】

鼻【亥集下】【鼻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自《唐韻》父二切《集韻》《韻會》毗至切《正韻》毗意切,發爲鼻。《白虎通》鼻者,肺之使。

《揚子·方言》鼻,始也。獸初生謂之鼻,人初生謂之首。梁益閒謂鼻爲初,或謂之祖。祖,居也。

人之胚胎,鼻先受形,故謂始祖爲鼻祖。《揚雄·反騷》或鼻祖於汾隅。

獵人穿獸鼻曰鼻。猶持弓曰手弓。《張衡·西京賦》鼻赤象,圈巨狿。

炊鼻,地名。《左傳·昭二十六年》師及齊師戰於炊鼻。《杜註》炊鼻,魯地。

有鼻,國名。在永州營道縣北。《前漢·昌邑哀王傳》舜封象於有鼻。《師古註》有鼻在零陵。《孟子》作有庳。

鼻息,西方國名。見《風俗通》。

《後漢·杜篤傳》共川鼻飮之國。《註》相習以鼻飮也。

反鼻,蝮蛇別名。

類鼻,草名。生田中,葉如天名精。《李時珍曰》卽豨薟。

《內典》阿鼻,此曰無閒。从自从畀。俗从白,非。

【牙】

牙【巳集中】【牙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音芽。齒也。《說文》牡齒也。象上下相錯之形。《易·大畜》豶豕之牙。

《戰國策》投之一骨。輕起相牙。《註》以牙相噬。

《詩·周頌》設業設虡,崇牙樹羽。《疏》栒之上刻爲崇牙。以鋸齒捷業然,故謂之業牙,卽業之上齒也。《禮·明堂位》殷之崇牙。

《禮·玉藻》佩玉有衝牙。《疏》其形似牙也。

《周禮·春官·典瑞》牙璋以起軍旅,以治兵守。《註》牙璋,瑑以爲牙,牙齒兵象,故以牙璋發兵。

《集韻》旗名。《張衡·東京賦》牙旗紛。《註》古者天子出,建大牙旗,竿上以象牙飾之。

《韻會》立于帳前,謂之牙門。《後漢·公孫瓚傳》拔其牙門。

《史記·東方朔傳》遠方當來歸義,而騶牙先見,其齒前後若一,齊等無牙,故謂之騶牙。

姓。《風俗通》周大司徒君牙之後。

與芽通。《前漢·金日磾傳》霍氏有事萌牙。《註》師古曰:萌牙者,言始有端緒,若草之始生。

《集韻》語下切,音雅。車罔。

《集韻》魚駕切《韻會》五駕切,音訝。《周禮·冬官考工記·輪人》牙也者,以爲固抱也。《註》牙讀如訝。謂輪輮也。《疏》訝,迎也。此車牙亦輮之,使兩頭相迎,故讀從之。

《唐韻正》古音吾。《詩·小雅》祈父,予王之爪牙。胡轉予于恤,靡所止居。

《唐韻正》與虞吾作騶吾。《前漢·東方朔傳》作騶牙。

叶五紅切。《詩·小雅》誰謂鼠無牙,何以穿我墉。

叶音峨。《晉京洛童謠》遙望晉國何嵯峨,千歲髑髏生齒牙。

【舌】

舌【未集下】【舌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食列切,然入聲。《說文》舌在口,所以言也,別味者也。《徐曰》凡物入口,必干於舌。《六書精薀》舌以卷舒爲用,口以開闔爲用,各一其隂陽也。《釋名》舌,卷也,可以卷制食物,使不落也。《又》舌,泄也,舒泄所當言也。《易·說卦》兌爲口舌。《疏》口舌,爲言語之具也。《詩·大雅》莫捫朕舌,言不可逝矣。

射侯上下个曰舌。《儀禮·鄕射禮》倍中以爲躬,倍躬以爲左右舌。《註》居兩旁謂之个,左右出謂之舌。

言也。《揚子·太經》吐黃酋舌。《註》舌,言也。

姓。《姓纂》越大夫舌庸。

羊舌,複姓。《左傳·閔二年》狐突欲行。羊舌大夫曰:不可。《疏》羊舌,氏也。爵爲大夫。

官名。《周語》坐諸門外,而使舌人體委與之。《註》舌人,能達異方之志,象胥之官也。

國名。《淮南子·地形訓》穿民,反舌民。《註》反舌民,不可知而自相曉。一說舌本在前,不向喉,故曰反舌也。南方之國名也。《山海經》歧舌國在其東。一曰在不死民東。《註》其人舌皆岐。或云:支舌也。

草名。《爾雅·釋草》萿,麋舌。《註》今麋舌草春生葉,有似於舌。

《博雅》燕薁,蘡舌也。

《正字通》牛舌,芣苢。別名江東呼蝦蟇衣,山東名牛舌。

鳥名。《禮·月令》仲夏之月,反舌無聲。《註》反舌,百舌鳥。《淮南子·說山訓》人有多言者,猶百舌之聲。《註》百舌,鳥名。能易其舌,效百鳥之聲,故曰百舌也。

無舌,蟲名。《本草註》一名益符,主閉。

長舌,獸名。《山海經》長舌山有獸,名長舌,狀如禺,四耳,出則郡多水。

《韻補》叶商刮切,音殺。《詩·大雅》出納王命,王之喉舌。賦政于外,四方爰發。

叶食僞切,音逝。《郤正釋譏》家挾殊議,人懷異計。縱橫者欲披其胷,徂詐者暫吐其舌。

【眉】

眉【午集中】【目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陽立于二,故眉長二寸。《註》攝提二星頗曲,人眉似之。

《揚子·方言》東齊謂老曰眉。《郭璞註》言秀眉也。《詩·豳風》爲此春酒,以介眉壽。《註》豪眉也。

渠眉,玉飾之溝瑑也。《周禮·春官·典瑞》駔圭璋,璧琮,琥璜之渠眉。

井邊地曰眉。《前漢·游俠傳》揚雄酒箴曰:觀瓶之居,居井之眉。《註》若人目上之有眉也。

姓。宋眉壽,明眉旭。

《韻會》通作麋。《大戴禮·主言篇》孔子愀然揚麋。《荀子·非相篇》伊尹之狀,面無須麋。

通作嵋。峨嵋山,在蜀嘉定府峨眉縣南百里,兩山相對如蛾眉。

州名。魏置眉州,因峨眉山爲名。○按《說文》本作睂,从目,象睂之形。上象額理也。徐曰:仌,頟理也。指事。隸作眉,《字彙補》又作,非。

相关诗句
依旧天上作伴同游戏 自可等待天帝息怒解猜惑 但得不寒不馁长乐无忧悲 两鬼亦自相顾笑 踏折地轴倾天维 莫教突出笼络外 衣以文采食以麋 养在银丝铁栅内 眼睛光活如琉璃 捉住两鬼 搜到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仞幽谷底 燔焱熨灼无余遗 不问杉柏樗栎兰艾蒿芷蘅茅茨 吹风放火烈山谷 搜天括地走不疲 五百夜叉个个口吐火 寻踪逐迹莫放两鬼走逸入崄巇 立召五百夜叉带金绳将铁网 飞天神王得天帝诏 勿使在人寰做出妖怪奇 急诏飞天神王与我捉此两鬼拘囚之 泄漏造化微 呶呶向瘖盲 何敢越分生思惟 眇眇末两鬼 谓此是我所当为 不意天帝错怪恚 谋之不能行 避刑远罪趋祥祺 不冻不饥 雍雍熙熙 入规矩 引顽嚚 屏邪欹 履正直 敬习《书》、《易》、《礼》、《乐》、《春秋》、《诗》 奉事周文公、鲁仲尼、曾子舆、孔子思 悉蹈礼义尊父师 启迪天下蠢蠢氓 必遏其孕孳 虎狼妨畜牧 必绝其蝝蚔 勿生枳棘覃利伤人迹螟蝗害禾稼 勿生钩吻含毒断人肠 生草必荠葵 生木必松楠 勿生蝓与蜞 生甲必龟贝 勿生蛇与虫遗 生鳞必龙鲤 勿生豺与狸 生兽必麒麟 勿生枭与鸱 生鸟必凤凰 岳渎神受约天皇墀 檄召皇地示部署 斡运太阴太阳机 修理南极北极枢 收伐材尾箕 取金蓐 具炉锤 砺釜凿 役黔羸 使丰隆 诏工倕 命鲁般 邀伏羲、风后、力牧、老龙告泰山稽 然后请轩辕 改换耳目口鼻牙舌眉 却取女娲所抟黄土块 洗涤盘古肠胃心肾肝肺脾 便下天潢天一水 使识青黄红白黑 医先去两眼翳 便欲相约讨药与天帝 身如受榜苔 两鬼大惕伤 不辨妍与媸 解折两眼蕣 扰扰不可挥筋节 噆肤咂血图饱肥 蚊虻虱蝇蚋蜞 天帝左右无扶持 翔魌魑 煽吴回 呼熊罴 叫鹿豕 形躨々 光烁烁 或长如蜲蛇 或大如瓮盎 搀枪枉矢争出逞妖怪 蓬莱宫倒水没楣 鳄鱼掉尾斫折巨鳌脚 蛇头生角角有歧 鼋鼍上山作窟穴 六月落雪冰天逵 忽然宇宙变差异 未抵天上五十炊 相思人间五十年 焉得不相思 情词不得叙 何得不一相见叙情词 始知相去近不远 两鬼各借问 往来说因依 忽闻寒山子 不得相闻知 别后道路阻隔 两鬼自从天上别 罔象出舞奔冯夷 蜚廉吹笙虎击筑 长烟袅袅飘熊旂 神蜺清唱毛女和 洞主骑鸾翳凤来陪随 仙都赤城三十六 去采青田芝 身骑青田鹤 浴咸池 入少微 便从阁道出西清 从以青羊青兔赤鼠儿 一鬼乘白豕 惊起五百罗汉半夜拨刺冲天飞 岩訇洞砉石梁折 西岩掘土求琼葳 东岩凿石取金卯 呼龙唤虎听指麾 却入天台山 烹羊食肉口吻流膏脂 跳下皇初平牧羊群 褰两旗 槌河鼓 走向织女黄姑矶 一鬼乘白狗 暂放两鬼人间娭 天帝怜两鬼 不敢起意为奸欺 低头屏气服役使 禁制虾蟆与老鸦 两鬼随即挥刀铍 有物来掩犯 惟有两鬼两眼昼夜长相追 内外星官各职职 胸臆生明翚 人拾得吃者 化作珣玕琪 或落岩谷间 散与蚌蛤为珠玑 撒入大海中 手摘桂树子 闪奎烁壁葩花摛 描光弄影荡云汉 跳上蟾蜍背脊骑 啖服白兔所捣之灵药 漱咽桂露芬香菲 结璘坐在广寒桂树根 燠煦草木生芳蕤 辉煌焜耀启幽暗 蒸霞沸浪煎鱼龟 扬鞭驱龙扶海若 清晨还上扶桑枝 朝发旸谷暮金枢 身上五色光陆离 咀嚼五色若木英 脚踏火轮蟠九螭 郁仪手捉三足老鸦脚 名曰结璘与郁仪 申命守以两鬼 天帝愍其劳逸不调生病患 两眼相逐走不歇 勿使淫邪发泄生疮痍 八万四千毛窍 循环照烛三百六十骨节 乃以日月为两眼 四肢百体咸定位 其外四岳为四肢 蒿岳为背膂 江海为胃肠 昆仑为头颅 水为血脉天为皮 以土为肉石为骨 忆昔盘古初开天地时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