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折两眼蕣

出自:明代·刘基《二鬼》

拼音:[jiě,jiè,xiè][zhē,zhé,shé][liǎng][yǎn][shùn]

平仄:仄平仄仄仄

忆昔盘古初开天地时,以土为肉石为骨,水为血脉天为皮
,昆仑为头颅,江海为胃肠,蒿岳为背膂,其外四岳为四
肢。
四肢百体咸定位,乃以日月为两眼,循环照烛三百六十骨
节,八万四千毛窍,勿使淫邪发泄生疮痍。
两眼相逐走不歇,天帝愍其劳逸不调生病患,申命守以两
鬼,名曰结璘与郁仪。
郁仪手捉三足老鸦脚,脚踏火轮蟠九螭。
咀嚼五色若木英,身上五色光陆离。
朝发旸谷暮金枢,清晨还上扶桑枝。
扬鞭驱龙扶海若,蒸霞沸浪煎鱼龟。
辉煌焜耀启幽暗,燠煦草木生芳蕤。
结璘坐在广寒桂树根,漱咽桂露芬香菲。
啖服白兔所捣之灵药,跳上蟾蜍背脊骑。
描光弄影荡云汉,闪奎烁壁葩花摛。
手摘桂树子,撒入大海中,散与蚌蛤为珠玑。
或落岩谷间,化作珣玕琪。
人拾得吃者,胸臆生明翚。
内外星官各职职,惟有两鬼两眼昼夜长相追。
有物来掩犯,两鬼随即挥刀铍。
禁制虾蟆与老鸦,低头屏气服役使,不敢起意为奸欺。
天帝怜两鬼,暂放两鬼人间娭。
一鬼乘白狗,走向织女黄姑矶。
槌河鼓,褰两旗,跳下皇初平牧羊群,烹羊食肉口吻流膏
脂。
却入天台山,呼龙唤虎听指麾。
东岩凿石取金卯,西岩掘土求琼葳。
岩訇洞砉石梁折,惊起五百罗汉半夜拨刺冲天飞。
一鬼乘白豕,从以青羊青兔赤鼠儿。
便从阁道出西清,入少微,浴咸池。
身骑青田鹤,去采青田芝。
仙都赤城三十六,洞主骑鸾翳凤来陪随。
神蜺清唱毛女和,长烟袅袅飘熊旂。
蜚廉吹笙虎击筑,罔象出舞奔冯夷。
两鬼自从天上别,别后道路阻隔,不得相闻知。
忽闻寒山子,往来说因依。
两鬼各借问,始知相去近不远,何得不一相见叙情词。
情词不得叙,焉得不相思。
相思人间五十年,未抵天上五十炊。
忽然宇宙变差异,六月落雪冰天逵。
鼋鼍上山作窟穴,蛇头生角角有歧。
鳄鱼掉尾斫折巨鳌脚,蓬莱宫倒水没楣。
搀枪枉矢争出逞妖怪,或大如瓮盎,或长如蜲蛇。
光烁烁,形躨々。
叫鹿豕,呼熊罴。
煽吴回,翔魌魑。
天帝左右无扶持,蚊虻虱蝇蚋蜞,噆肤咂血图饱肥,扰扰
不可挥筋节。
解折两眼蕣,不辨妍与媸。
两鬼大惕伤,身如受榜苔,便欲相约讨药与天帝。
医先去两眼翳,使识青黄红白黑。
便下天潢天一水,洗涤盘古肠胃心肾肝肺脾。
却取女娲所抟黄土块,改换耳目口鼻牙舌眉。
然后请轩辕,邀伏羲、风后、力牧、老龙告泰山稽。
命鲁般,诏工倕,使丰隆,役黔羸,砺釜凿,具炉锤,取
金蓐,收伐材尾箕。
修理南极北极枢,斡运太阴太阳机。
檄召皇地示部署,岳渎神受约天皇墀。
生鸟必凤凰,勿生枭与鸱。
生兽必麒麟,勿生豺与狸。
生鳞必龙鲤,勿生蛇与<虫遗>。
生甲必龟贝,勿生蝓与蜞。
生木必松楠,生草必荠葵,勿生钩吻含毒断人肠,勿生枳
棘覃利伤人迹螟蝗害禾稼,必绝其蝝蚔。
虎狼妨畜牧,必遏其孕孳。
启迪天下蠢蠢氓,悉蹈礼义尊父师。
奉事周文公、鲁仲尼、曾子舆、孔子思,敬习《书》、《
易》、《礼》、《乐》、《春秋》、《诗》。
履正直,屏邪欹,引顽嚚,入规矩。
雍雍熙熙,不冻不饥,避刑远罪趋祥祺。
谋之不能行,不意天帝错怪恚,谓此是我所当为,眇眇末
两鬼,何敢越分生思惟。
呶呶向瘖盲,泄漏造化微。
急诏飞天神王与我捉此两鬼拘囚之,勿使在人寰做出妖怪
奇。
飞天神王得天帝诏,立召五百夜叉带金绳将铁网,寻踪逐
迹莫放两鬼走逸入崄巇。
五百夜叉个个口吐火,搜天括地走不疲。
吹风放火烈山谷,不问杉柏樗栎兰艾蒿芷蘅茅茨,燔焱熨
灼无余遗。
搜到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仞幽谷底,捉住两鬼,眼睛光活
如琉璃。
养在银丝铁栅内,衣以文采食以麋。
莫教突出笼络外,踏折地轴倾天维。
两鬼亦自相顾笑,但得不寒不馁长乐无忧悲。
自可等待天帝息怒解猜惑,依旧天上作伴同游戏。

查看原文

注释

【解折】犹解除。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解】

解【酉集上】【角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正韻》佳買切《集韻》《韻會》舉嶰切,其四支也。

《博雅》散也。《玉篇》緩也。《易·解卦註》解,難之散也。《正義》解有兩音,一古買反,謂解難之初。一諧買反,謂旣解之後。故序卦云:解者,緩也。險難解釋,物情舒緩,故爲解也。《前漢·張耳,恐天下解也。《註》謂離散其心也。

《玉篇》釋也。《儀禮·大射禮·解綱註》解,猶釋也。《文心雕龍》百官詢事,則有關刺解諜。解者,釋也。解釋結滯,徵事以對也。

《廣韻》脫也。《禮·曲禮》解屨不敢當階。

《博雅》說也。《史記·封禪書》船交海中,皆以風爲解。《註》皆自解說,遇風不至也。

《廣韻》講也。一曰釋詁也。《禮·經解疏》解者,分析之名。

樂曲解。《古今樂錄》傖歌以一句爲一解,中國以一章爲一解。王僧䖍啓云:古曰章,今曰解。解有多少,當是先詩而後聲也。

《字彙補》削也。《魯語》晉文公解曹地,以分諸侯。

止也。《前漢·五行志》歸獄不解,兹謂追非。

開也。《後漢·耿純傳贊》嚴城解扉。

達也。《莊子·秋水篇》無南無北,奭然四解。

解構,猶閒構也。《後漢·隗囂傳》勿用傍人解構之言。

猶會合煩辱也。《淮南子·俶眞訓》孰肯解構人閒之事,以物煩其性命乎。

道家有尸解術。《史記·封禪書》爲方僊道,形解銷化。《集解》尸解也。《問奇集》《金壷字考》攺音假,非。

梵言目帝羅,此雲解脫。荆溪淨名記,若正用功,解可作古買切。功成日,解應作戸買切。强分二音,亦非。

解解,戟多之貌。《揚子·太經》次七:何戟解解遘。

《集韻》《韻會》下買切《正韻》胡買切,音蟹。義同。

《增韻》物自解散也。《孔安國·尚書序》逃難解散。《註》解音蟹。

《廣韻》曉也。《禮·學記》相說以解。《註》解物爲解,自解釋爲解,是相證而曉解也。《魏志·賈詡傳》太祖與韓遂、馬超戰渭南,問計於詡。對曰:離之而已。太祖曰:解。《註》謂曉悟也。

《博雅》跡也。《爾雅·釋獸》,其跡解。《註》其跡名解。

地名。《左傳·昭二十二年》王師軍於解。《註》洛陽西南有大解、小解。

《史記·甘茂傳》今公與楚解口地。《索隱》秦地名。《正義》解口,猶開口也。

州縣名。《一統志》春秋爲晉之解梁城,戰國屬魏,漢爲解縣,屬河東郡,五代漢始置解州,治解縣,元屬平陽路,明因之。

姓。《廣韻》自唐叔虞食邑于解,後因氏。

複姓。《姓苑》北魏有解枇氏,後攺爲解氏。

《說文》解廌,獸也。《史記·司馬相如傳》弄解豸。《註》解豸,似鹿,一角,一名神羊。古者決訟,令觸不直者。唐御史法冠,一名解廌冠,取其能觸邪也。《晉書·輿服志》作獬豸。《王充·論衡》作觟。

與嶰通。嶰谷,谷名。《前漢·律歷志》取竹之解谷。《孟康曰》解,脫也。一說昆侖之北谷名也。

與澥通。《前漢·揚雄傳》江湖之雀,勃解之鳥。

與蟹同。《呂覽·恃君篇》大解、陵魚,大人之居。《山海經》作大蟹。

《唐韻》尸賣切《集韻》《韻會》下解切,蟹去聲。亦判也,散也,曉也,獸也,地名也。

《玉篇》接中也。《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爲弓,茭解中有變焉,故挍。《註》茭,弓檠也。茭解,謂接中也。

支節也。《前漢·賈誼傳》所排擊剝割,皆衆理解也。《師古註》解,支節也。

與懈同。《詩·大雅》不解于位。《註》解,怠惰也。《禮·月令》民氣解惰。

與邂同。《正字通》解后,卽邂逅,言彼此不期而遇也。《六書正譌》別作邂,非。

《廣韻》古隘切《集韻》《韻會》居隘切《正韻》居拜切,皆去聲。《類篇》除也。一曰聞上也。《韻會》發也。《唐制》進士由鄕而貢曰解額。

《國史補》外府不試而貢者,謂之拔解。《宋史·選舉志》天下之士,屛處山林,令監司守臣解送。

《職官志》入額人一任實滿四年,與解發赴銓。《正字通》凡官司解報、杻解,皆此音。《韻會》讀若懈,非。

與廨同。《玉篇》署也。《商子·墾令篇》高其解舍。《左思·吳都賦》解署棊布。《註》言非一也。

《集韻》口賣切,楷去聲。解垢,詭曲之辭。《莊子·胠篋篇》解垢同異。《音義》又音楷。

叶舉履切,音几。《古詩》著以長相思,緣以結不解。以膠投漆中,誰能別離此。

叶居縊切,音記。《楚辭·九章》愁鬱鬱之無快兮,居戚戚而不解。心鞿羈而不開兮,氣繚轉而自締。

叶訖力切,音棘。《詩·魯頌》春秋匪解,享祀不忒。皇皇后帝,皇祖后稷。

叶舉下切,嘉上聲。《僧皎然·題毗沙天王像》憶昔胡兵圍未解,感得此神天之下。《俗書正誤》解从刀、牛。俗从羊作觧,非。廨字原从厂作。

【折】

折【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旨熱切《集韻》《韻會》《正韻》之列切,。《周語》體解節折而共飮食之,於是乎有折俎。

斷之也。《易·賁象》君子以明庶政,無敢折獄。《疏》勿得直用果敢,折斷訟獄。

折中也。《前漢·貢禹傳》微孔子之言,亡所折中。

曲也。《禮·玉藻》折還中矩。《註》曲行宜方。還亦作旋。《史記·灌夫傳》吾益知吳壁中曲折,請復往。

屈也。《前漢·伍被傳》折節下士。

挫也。《史記·項羽紀》諸侯吏卒乗勝輕折辱秦吏卒。《前漢·蒯通傳》漢王一日數戰,亡尺寸之功,折北不救。

止也。《詩·大雅》予曰有禦侮。《傳》武臣折衝曰禦侮。《疏》能折止敵人之衝突者。

直指人過失也。《史記·呂后紀》面折廷諍。

毀也。《易·說卦》兌爲毀折。《前漢·高帝紀》常從王媼武負貰酒,兩家常折券棄責。《註》折毀之,棄其所負。

封土爲祭處曰折。《禮·祭法》瘞埋于泰折,祭地也。《註》折,昭晢也,必爲昭明之名,尊神也。

《前漢·郊祀志註》言方澤之形四曲折也。

短折,不祿也。《書·洪範》六極。一曰凶短折。《疏》未齓曰凶,未冠曰短,未婚曰折。《前漢·五行志》傷人曰凶,禽獸曰短,草木曰折。《又》兄喪弟曰短,父喪子曰折。

葬具也。《儀禮·旣夕》折橫覆之。《註》折猶庪也。方鑿連木爲之,如牀而無簀,加之壙上,以承抗席。

地名。《春秋·桓十一年》柔會宋公,侯,蔡叔,盟于折。

姓。《後漢·方術傳》折象,其先封折侯,因氏焉。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食列切,音舌。《說文》斷也。《廣韻》斷而猶連也。《易·鼎卦》鼎折足,覆公餗。《禮·月令》孟秋命理,瞻傷察創視折。《註》折損筋骨也。《前漢·賈誼傳》釋斤斧之用,而欲嬰以芒刃不缺則折。

《唐韻》《正韻》杜奚切《集韻》《韻會》田黎切,音題。《禮·檀弓》吉事欲其折折爾。《註》安舒貌。

《集韻》《韻會》《正韻》征例切,音制。亦斷之也。《班固·西都賦》許少施巧,秦成力折。掎僄佼,㧖猛噬。《註》許少,古捷人。秦成,壯士也。

《集韻》時制切,音逝。亦曲也。《禮·曲禮》立則磬折垂佩。《疏》身宜僂折如磬之背也。《陸德明·音義》折,之列反,一音逝。《屈原·離騷》何瓊佩之偃蹇兮,衆薆然而蔽之。惟此黨人之不亮兮,恐嫉妒而折之。《註》沈重曰折。《說文》作,从艸在仌中,冰寒故折。隸从手从斤。

【两】

兩【子集下】【入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㒳《唐韻》《正韻》良獎切《集韻》《韻會》里養切,良上聲。《說文》再也。《易·繫辭》兼三才而兩之。

《玉篇》匹耦也。《周禮·天官·大宰之職》以九兩繫邦國之民。《註》兩猶耦也,所以協耦萬民,聯繫不散,有九事也。

《韻會》匹也。《左傳·閔二年》重錦三十兩。《註》三十匹也。

車數曰兩。《後漢·吳祐傳》載之兼兩。《註》車有兩輪,故稱兩。

《玉篇》二十四銖爲兩。

《雞林類事》四十曰麻兩。

《史記·平準書》更鑄四銖錢,其文爲半兩。

《南史·齊和帝紀》百姓及朝士皆以方帛塡胸,名曰假兩。

《唐韻》《集韻》《韻會》力讓切《正韻》力仗切,良去聲《詩·召南》百兩御之。

【眼】

眼【午集中】【目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顏上聲。《說文》目也。《靈樞經·大惑論》五藏六府之精氣,皆上注于目,爲之精。精之窠爲眼,骨之精爲童子,筋之精爲黑眼,氣之精爲白眼,故童子黑眼法于隂,白眼赤衇法于陽。《釋名》限也。瞳子限限而出也。《易·說卦》巽其於人也,爲多白眼。《史記·孔子世家》眼如望羊。《晉書·阮籍傳》籍能爲靑白眼。《南史·陶弘景傳》仙書云:眼方者壽千歲。弘景末年,一眼有時而方。

馬有夜眼。《本草綱目》馬夜眼在馬足膝上,有此能夜行。

果名。《嵆含·草木狀》南方之果,珍異者有龍眼。

香名。《洪芻香譜》白眼,香黃熟之別名。

彪眼泉,地名。見《北史·常景傳》。

姓。見《姓苑》。

《集韻》《韻會》《正韻》魚懇切,垠上聲。《周禮·冬官考工記·輪人》望其轂欲其眼也。《註》眼出大貌。一曰突出貌。鄭康成讀。

叶五建切,言去聲。《謝靈運·斤竹㵎詩》企石挹飛泉,攀林摘葉卷。想見山阿人,薜蘿若在眼。

叶伊甸切,音宴。《蘇轍·雪詩》終勝溪嶂長熏眼,典衣共子成高讌。《說文》本作。

【蕣】

蕣【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2画

《唐韻》舒閏切,音舜。《韻會》木槿朝華暮落者。陸佃云:取一瞬之義。亦作舜。《詩·鄭風》顏如舜華。《說文》作。

相关诗句
依旧天上作伴同游戏 自可等待天帝息怒解猜惑 但得不寒不馁长乐无忧悲 两鬼亦自相顾笑 踏折地轴倾天维 莫教突出笼络外 衣以文采食以麋 养在银丝铁栅内 眼睛光活如琉璃 捉住两鬼 搜到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仞幽谷底 燔焱熨灼无余遗 不问杉柏樗栎兰艾蒿芷蘅茅茨 吹风放火烈山谷 搜天括地走不疲 五百夜叉个个口吐火 寻踪逐迹莫放两鬼走逸入崄巇 立召五百夜叉带金绳将铁网 飞天神王得天帝诏 勿使在人寰做出妖怪奇 急诏飞天神王与我捉此两鬼拘囚之 泄漏造化微 呶呶向瘖盲 何敢越分生思惟 眇眇末两鬼 谓此是我所当为 不意天帝错怪恚 谋之不能行 避刑远罪趋祥祺 不冻不饥 雍雍熙熙 入规矩 引顽嚚 屏邪欹 履正直 敬习《书》、《易》、《礼》、《乐》、《春秋》、《诗》 奉事周文公、鲁仲尼、曾子舆、孔子思 悉蹈礼义尊父师 启迪天下蠢蠢氓 必遏其孕孳 虎狼妨畜牧 必绝其蝝蚔 勿生枳棘覃利伤人迹螟蝗害禾稼 勿生钩吻含毒断人肠 生草必荠葵 生木必松楠 勿生蝓与蜞 生甲必龟贝 勿生蛇与虫遗 生鳞必龙鲤 勿生豺与狸 生兽必麒麟 勿生枭与鸱 生鸟必凤凰 岳渎神受约天皇墀 檄召皇地示部署 斡运太阴太阳机 修理南极北极枢 收伐材尾箕 取金蓐 具炉锤 砺釜凿 役黔羸 使丰隆 诏工倕 命鲁般 邀伏羲、风后、力牧、老龙告泰山稽 然后请轩辕 改换耳目口鼻牙舌眉 却取女娲所抟黄土块 洗涤盘古肠胃心肾肝肺脾 便下天潢天一水 使识青黄红白黑 医先去两眼翳 便欲相约讨药与天帝 身如受榜苔 两鬼大惕伤 不辨妍与媸 解折两眼蕣 扰扰不可挥筋节 噆肤咂血图饱肥 蚊虻虱蝇蚋蜞 天帝左右无扶持 翔魌魑 煽吴回 呼熊罴 叫鹿豕 形躨々 光烁烁 或长如蜲蛇 或大如瓮盎 搀枪枉矢争出逞妖怪 蓬莱宫倒水没楣 鳄鱼掉尾斫折巨鳌脚 蛇头生角角有歧 鼋鼍上山作窟穴 六月落雪冰天逵 忽然宇宙变差异 未抵天上五十炊 相思人间五十年 焉得不相思 情词不得叙 何得不一相见叙情词 始知相去近不远 两鬼各借问 往来说因依 忽闻寒山子 不得相闻知 别后道路阻隔 两鬼自从天上别 罔象出舞奔冯夷 蜚廉吹笙虎击筑 长烟袅袅飘熊旂 神蜺清唱毛女和 洞主骑鸾翳凤来陪随 仙都赤城三十六 去采青田芝 身骑青田鹤 浴咸池 入少微 便从阁道出西清 从以青羊青兔赤鼠儿 一鬼乘白豕 惊起五百罗汉半夜拨刺冲天飞 岩訇洞砉石梁折 西岩掘土求琼葳 东岩凿石取金卯 呼龙唤虎听指麾 却入天台山 烹羊食肉口吻流膏脂 跳下皇初平牧羊群 褰两旗 槌河鼓 走向织女黄姑矶 一鬼乘白狗 暂放两鬼人间娭 天帝怜两鬼 不敢起意为奸欺 低头屏气服役使 禁制虾蟆与老鸦 两鬼随即挥刀铍 有物来掩犯 惟有两鬼两眼昼夜长相追 内外星官各职职 胸臆生明翚 人拾得吃者 化作珣玕琪 或落岩谷间 散与蚌蛤为珠玑 撒入大海中 手摘桂树子 闪奎烁壁葩花摛 描光弄影荡云汉 跳上蟾蜍背脊骑 啖服白兔所捣之灵药 漱咽桂露芬香菲 结璘坐在广寒桂树根 燠煦草木生芳蕤 辉煌焜耀启幽暗 蒸霞沸浪煎鱼龟 扬鞭驱龙扶海若 清晨还上扶桑枝 朝发旸谷暮金枢 身上五色光陆离 咀嚼五色若木英 脚踏火轮蟠九螭 郁仪手捉三足老鸦脚 名曰结璘与郁仪 申命守以两鬼 天帝愍其劳逸不调生病患 两眼相逐走不歇 勿使淫邪发泄生疮痍 八万四千毛窍 循环照烛三百六十骨节 乃以日月为两眼 四肢百体咸定位 其外四岳为四肢 蒿岳为背膂 江海为胃肠 昆仑为头颅 水为血脉天为皮 以土为肉石为骨 忆昔盘古初开天地时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