禄食厕朝行

出自:明代·刘基《赠周宗道六十四韵》

拼音:[lù][shí,sì,yì][cè][zhāo,cháo][háng,xíng]

平仄:仄平仄平平

天弓拨其弦,平地跃虎狼。
腥风扇九泽,浊雾干太阳。
琐琐蚊与虻,亦沸如蜩螗。
帝阍隔蓬莱,弱水不可航。
蝼蚁有微忱,抑塞无由扬。
遥遥草茅臣,恕切忠愤肠。
披衣款军门,披腹陈否臧。
曰走居海隅,诗书传世芳。
感荷帝王恩,禄食厕朝行
走身非己躯,安得缄其肮。
走有目击事,敢布之庙堂。
永嘉浙名郡,有州曰平阳。
面海负山林,实维瓯闽疆。
闽寇不到瓯,倚兹为保障。
官司职防虞,当念怀善良。
用民作手足,爱抚勿害伤。
所以获众心,即此是仞墙。
奈何纵毒淫,反肆其贪攘。
破廪取菽粟,夷垣劫牛羊。
朝出系空橐,暮归荷丰囊。
丁男跳上山,妻女不得将。
稍或违所求,便以贼见笺。
负屈无处诉,哀号动穹苍。
斩木为戈矛,染红作巾裳。
鸣锣撼岩谷,聚众守村乡。
官司大惊怕,弃鼓撇旗枪。
窜伏草莽间,股栗面玄黄。
窥伺不见人,喘汗走伥伥。
可中得火伴,约束归营场。
顺途劫寡弱,又各夸身强。
将吏悉有献,欢喜赐酒觞。
杀贼不计数,从横书荐章。
民情大不甘,怨气结肾肠。
遂令父子恩,化作虿与蝗。
恨不斩官头,剔骨取肉尝。
累累野田中,拜泣祷天皇。
愿得贤宰相,飞笺奏岩廊。
先封尚方剑,按法诛奸赃。
择用忠荩臣,俾之提纪纲。
弯弧落鸱枭,薙棘出凤凰。
尚可存孑遗,耕稼纳官仓。
失今不早计,如水决堤防。
而后事堙筑,劳费何可当。
走闻疽初生,灼艾最为良。
焮成施剜割,所忧动膏盲。
边戎大重寄,得人则金汤。
龚遂到渤海,盗贼还农桑。
张纲入广陵,健儿跪如羊。
苟能任仁智,勿使憸邪妨。
孟门虽险艰,可使成康庄。
走非慕爵赏,自鬻求荐扬。
痛惜休明时,消息无其方。
又不忍乡里,鞠为狐兔场。
陈词未及终,涕泣下滂滂。
旁观发上指,侧听心中伤。
天路阻且修,不得羽翼翔。
可怜涸辙鱼,待汲西江长。
况有蛟与虬,磨牙塞川梁。
旄丘靡与同,载驰徒慨慷。
严冬积玄阴,天色惨以凉。
众鸟各自飞,孤鸾独徬徨。
冥冥雁山云,木叶殷清霜。
子去慎所过,我亦行归藏。

查看原文

注释

【禄食】俸禄。也指享有俸禄:农桑胜禄食|禄食之家不与百姓争利。
【朝行】朝列。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禄】

祿【午集下】【示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盧谷切,音鹿。《說文》福也。《廣韻》善也。《詩·商頌》百祿是何。《箋》當擔負天之多福。

俸也。居官所給廩。《禮·王制》位定然後祿之。《周禮·天官·大宰》以八柄詔王馭羣臣,二曰祿。《疏》以功詔祿。祿,所以富臣下,故云。《禮·曲禮》士曰不祿。《疏》士祿以代耕。不祿,不終其祿也。

司祿,星名。《史記·天官書》文昌宮六曰司祿。

回祿,火神。《左傳·昭十八年》鄭禳火於回祿。

姓。紂子祿父後。

州名。廣南化外有福祿州,唐總章二年置。

天祿,獸名。《前漢·西域傳註》似鹿,長尾,一角者爲天祿,兩角者爲辟邪。漢有天祿閣,因獸立名,藏祕書。

《廣韻》龍玉切,音錄。祿祿,形貌爲禮也。陸德明說。

叶錄直切,音力。《漢昭帝冠詞》摛顯先帝之光耀,以承皇天之嘉祿。欽奉仲春之吉辰,普遵大道之郊域。

叶歷各切,音落。《前漢·敘傳》位過厥任,鮮終其祿。博之翰音,鼓妖先作。

【食】

食【戌集下】【食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音蝕。《說文》一米也。《玉篇》飯食。《增韻》殽饌也。

茹也,啗也。《釋名》食,殖也,所以自生殖也。《古史考》古者茹毛飮血,燧人鑽火,而人始裹肉而燔之,曰炮。及神農時,人方食穀,加米于燒石之上而食之。及黃帝,始有釜甑,火食之道成矣。《易·需卦》君子以飮食宴樂。《書·益稷》暨稷播,奏庶艱食,鮮食。《傳》衆難得食處,則與稷教民播種之,決川有魚鱉,使民鮮食之。

《書·洪範》惟辟玉食。《註》珍食也。

食祿也。《禮·坊記》君子與其使食浮于人也,寧使人浮于食。

祭曰血食。《史記·涉世家》置守冢三十家碭,至今血食。

飮酒亦曰食。《前漢·于定國傳》定國食酒,至數石不亂。

耳食。《史記·六國表》學者牽于所聞,見秦在帝位日淺,不察其終始,因舉而笑之,不敢道,此與以耳食無異。

目食。《宋史·司馬光傳》飮食所以爲味也,適口斯善矣。世人取果餌刻鏤之,朱綠之,以爲槃案之翫,豈非以目食乎。

吐而復吞曰食。《書·湯誓》朕不食言。《左傳·僖十五年》我食吾言,背天地也。《爾雅·釋詁》食,僞也。《疏》言而不行,如食之消盡,故通謂僞言爲食言,故此訓食爲僞也。

蠱惑曰食。《管子·君臣篇》明君在上,便嬖不能食其意。

消也。《左傳·哀元年》伍員曰:後雖悔之,不可食已。《註》食,消也。

《書·洛誥》乃卜澗水東瀍水西惟洛食。《傳》卜必先墨畫龜,然後灼之,兆順食墨。

日食,月食。《易·豐卦》月盈則食。《春秋·隱三年》日有食之。

《左傳·襄九年》晉侯問於士弱曰:吾聞之,宋災,於是乎知有天道,何故。對曰:古之火正或食於心或食於咮,以出内火。

《禮·檀弓》我死,則擇不食之地而葬我焉。《註》不食,謂不墾耕。

《前漢·外戚傳》房與宮對食。《註》應劭曰:宮人自相與爲夫婦,名對食。房宮,二人名。

《揚子·方言》食閻,勸也。南楚凡已不欲喜而旁人說之,不欲怒而旁人怒之,謂之食閻。

寒食,節名。《荆楚歲時記》去冬至一百五日,卽有疾風甚雨,謂之寒食。

大食,國名,在西域波斯國西,都婆羅門,兵刃勁利,勇于野鬬。

《廣韻》戲名。博屬。

姓。漢有食子通。《希姓錄》後漢食于公。

《集韻》祥吏切《正韻》相吏切,音寺。《論語》有酒食,先生饌。《禮·曲禮》食居人之左。《註》食,飯屬也。

糧也。《周禮·地官·廩人》匪頒賙赐稍食。

以食與人也。《詩·小雅》飮之食之。《禮·內則》國君世子生,卜士之妻,大夫之妾使食子。《註》食謂乳養之也。《左傳·文元年》穀也食子。《註》食,養生也。

《廣韻》《集韻》《韻會》羊吏切,音異。《廣韻》人名。漢審食其,酈食其。《荀悅·漢紀》作異基。

叶式灼切,音爍。《易林》三河俱合,水怒踊躍。壞我王室,民困于食。

【厕】

廁【寅集下】【广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集韻》《韻會》初吏切《正韻》初寺切,颸去聲。《說文》廁,淸也。《玉篇》圊溷也,雜也。《釋名》廁,言人雜在上,非一也。或曰溷,言溷濁也。或曰圊,至穢之處,宜常修治使潔淸也。《史記·項羽紀》沛公起如廁。

牀邊側謂之廁。《前漢·汲黯傳》衞靑侍中,上常踞廁視之。《註》應劭曰:牀邊側也。

《韻會》高岸夾水曰廁。《前漢·劉向傳》北臨廁。《註》服虔曰:廁側近水。

《廣韻》閒也,次也。《史記·樂毅傳》廁之賔客之中。

《集韻》察色切,音測。側也。《莊子·外物篇》廁足而墊之。

【朝】

朝【辰集上】【月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晁《唐韻》《廣韻》《集韻》《類篇》《韻會》陟遙切,音昭。《說文》旦也。从倝舟聲。《爾雅·釋詁》朝,早也。《詩·鄘風》崇朝其雨。《傳》崇,終也。從旦至食時爲終朝。

朝鮮,國名。

姓。《姓氏急就篇》朝氏,蔡大夫朝吳聲子之後。唐日本人朝衡。漢鼂錯,亦作朝。

《廣韻》直遙切《集韻》《韻會》《正韻》馳遙切,音潮。《爾雅·釋言》陪朝也。《註》臣見君曰朝。《書·舜典》羣后四朝。《周禮·春官·大宗伯》春見曰朝。《註》朝,猶早也。欲其來之早。《禮·曲禮》天子當宁而立,諸公東面,諸侯西面,曰朝。《疏》凡天子三朝:其一在路門內,謂之燕朝。其二是路門外之朝,謂之治朝。其三是臯門之內,庫門之外,謂之外朝。

《王制》天子無事,與諸侯相見曰朝。

同類往見亦曰朝。《史記·司馬相如傳》臨邛令謬爲恭敬,日往朝相如。

郡守聽事亦曰朝。《後漢·劉寵傳》山谷鄙生,未嘗識郡朝。

《集韻》追輸切,音株。朝那,縣名。

《韻補》叶陳如切。《急就章》向夷吾竺諫朝。《易林》赤帝懸車,廢職不朝。叔帶之災,居於氾廬。

叶蚩於切。《王逸·九思》望舊邦兮路逶隨,憂心悄兮心勤渠。魂煢煢兮不遑寐,目眇眇兮寤終朝。

叶張流切。《韓愈·祭員外文》罔有疑忌,惟其嬉遊。草木之春,鳥鳴之朝。

叶株遇切。《前漢·敘傳》賈生矯矯,弱冠登朝。遭文叡聖,屢抗其疏。

叶直照切。《陸雲·夏府君誄》旣其績,英風彌邵。天子有命,曾是在朝。頻繁帷幄,祇承皇耀。

叶直祐切。《韋孟·在鄒詩》微微小子,旣耇且陋。豈不牽位,穢我王朝。

【行】

行【申集下】【行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戸庚切《集韻》《韻會》《正韻》何庚切,音蘅。《說文》人之步趨也。《類篇》从彳从亍。《韻會》从彳,左步。从亍,右步也。左右步俱舉,而後爲行者也。《爾雅·釋宮》堂上謂之行,堂下謂之步。《釋名》行,伉也,伉足而前也。

《廣韻》適也,往也,去也。

《增韻》路也。《禮·月令》孟冬,其祀行。《註》行,在廟門外之西,爲軷壤,高二寸,廣五寸,輪四尺,設主軷上。

道也。《晉語》下有直言,臣之行也。

五行。《書·洪範》我聞在昔,鯀陻洪水,汨其五行。《韻會》五行,運于天地閒,未嘗停息,故名。

行人,官名。《廣韻》周有大行之官。《論語》行人子羽修飾之。

語也。《爾雅·釋詁》行,言也。《註》今江東通謂語爲行。

歌行。《前漢·司馬相如傳》爲鼓一再行。《師古曰》行謂引,古樂府長歌行,短歌行,此其義也。

《唐書·韓琬傳》器不行窳。《音義》不牢曰行,苦惡曰窳。

《廣韻》下孟切,胻去聲。《玉篇》行,迹也。《周禮·地官·師氏》敏德以爲行本。《註》德行內外,在心爲德,施之爲行。

姓。《後漢·光武紀》隗囂遣將行巡扶風。《註》行,姓。巡,名。漢行祐爲趙相。

《集韻》寒岡切,音杭。《類篇》列也。《左傳·隱十一年》鄭伯使卒出豭,行出犬雞。《註》百人爲卒,二十五人爲行。行亦卒之行列。《吳語》吳王陳士卒百人以爲徹行百行。《註》以百人通爲一行,百行爲萬人,謂之方。

中行,複姓。《通志·氏族略》中行氏,晉公族隰叔之後也,漢文時有宦者中行說。

太行,山名。《書·禹貢》太行、恆山,至于碣石。《註》太行在河內山陽縣西。

《廣韻》戸浪切,音笐。次第也。

輩行也。《杜甫詩》豈如吾甥不流宕,丞相中郞丈人行。

《韻會》行行,剛健貌。《論語》子路行行如也。

《類篇》下朗切,音沆。義同。

《韻補》叶先韻。《焦氏·易林》缺破不完,殘祭側偏。公孫幽遏,跛踦後行。

《集韻》乎監切,音嗛。與銜同。

相关诗句
我亦行归藏 子去慎所过 木叶殷清霜 冥冥雁山云 孤鸾独徬徨 众鸟各自飞 天色惨以凉 严冬积玄阴 载驰徒慨慷 旄丘靡与同 磨牙塞川梁 况有蛟与虬 待汲西江长 可怜涸辙鱼 不得羽翼翔 天路阻且修 侧听心中伤 旁观发上指 涕泣下滂滂 陈词未及终 鞠为狐兔场 又不忍乡里 消息无其方 痛惜休明时 自鬻求荐扬 走非慕爵赏 可使成康庄 孟门虽险艰 勿使憸邪妨 苟能任仁智 健儿跪如羊 张纲入广陵 盗贼还农桑 龚遂到渤海 得人则金汤 边戎大重寄 所忧动膏盲 焮成施剜割 灼艾最为良 走闻疽初生 劳费何可当 而后事堙筑 如水决堤防 失今不早计 耕稼纳官仓 尚可存孑遗 薙棘出凤凰 弯弧落鸱枭 俾之提纪纲 择用忠荩臣 按法诛奸赃 先封尚方剑 飞笺奏岩廊 愿得贤宰相 拜泣祷天皇 累累野田中 剔骨取肉尝 恨不斩官头 化作虿与蝗 遂令父子恩 怨气结肾肠 民情大不甘 从横书荐章 杀贼不计数 欢喜赐酒觞 将吏悉有献 又各夸身强 顺途劫寡弱 约束归营场 可中得火伴 喘汗走伥伥 窥伺不见人 股栗面玄黄 窜伏草莽间 弃鼓撇旗枪 官司大惊怕 聚众守村乡 鸣锣撼岩谷 染红作巾裳 斩木为戈矛 哀号动穹苍 负屈无处诉 便以贼见笺 稍或违所求 妻女不得将 丁男跳上山 暮归荷丰囊 朝出系空橐 夷垣劫牛羊 破廪取菽粟 反肆其贪攘 奈何纵毒淫 即此是仞墙 所以获众心 爱抚勿害伤 用民作手足 当念怀善良 官司职防虞 倚兹为保障 闽寇不到瓯 实维瓯闽疆 面海负山林 有州曰平阳 永嘉浙名郡 敢布之庙堂 走有目击事 安得缄其肮 走身非己躯 禄食厕朝行 感荷帝王恩 诗书传世芳 曰走居海隅 披腹陈否臧 披衣款军门 恕切忠愤肠 遥遥草茅臣 抑塞无由扬 蝼蚁有微忱 弱水不可航 帝阍隔蓬莱 亦沸如蜩螗 琐琐蚊与虻 浊雾干太阳 腥风扇九泽 平地跃虎狼 天弓拨其弦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