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聚昼夜哗

出自:清代·余坤《偶述》

拼音:[qún][jù][zhòu][yè][huá,huā]

平仄:平仄仄仄平

攒眉出谒归,解带弛巾帔。
逡巡入东轩,近书色先喜。
荡漾为长吟,盘礴据短几。
忽闻拊掌哈,音熊剧恢诡。
怪问谁何人,见笑复何指。
一翁躄左足,蹩躠上阶厄。
翘颏笑且言,官问一何佹。
身为官爨佣,窃阙已半载。
始疑今更怪,甚昧官行止。
官为户部郎,颠倒溺书史。
拥帙日嘶号,咽燥髋髀死。
倚壁有时瞑,槁植若束苇。
乍起奋秃毫,狂书不择纸。
意谓官所营,事莫要于此。
岂知业转勤,所遇转倾否。
妻女饥顑颔,僮婢寒嘘唏。
手胝书债券,舌敝乞邻米。
得效业如斯,所癖宜可以。
顾乃愈矜豪,悯不畏谤诋。
踞灶夜叫呼,狂怪惑邻里。
晨出辄见问,实用为愧耻。
官所常往还,亦有二三士。
群聚昼夜哗,终然说名理。
然吾觇其人,形神亦无俚。
官在官僚中,厥状固可揣。
张吻辄见扪,举足动遭犄。
无亦恃迂缪,与世相?牴。
抑或实瞆眊,对牍不能理。
哆口啖官膳,瞪目署纸尾。
明时易登进,高利悉腾起。
其次得推择,气象亦嵚?。
松长棘枝短,生质非可拟。
储粟盈太仓,奚取于稗秕。
自诡诚不堪,引分可休矣。
浮沈苟取容,无乃太顽鄙。
闻言怅然作,离坐久靡徒。
贱子实狂惑,冥行无所底。
凡翁所谯诃,一一中症痞。
并无毛发能,得与时彦此。
未能决引去,讵免见排牴。
投颡谢躄翁,颈赤汗如洗。

查看原文

注释

【群聚】1.细胞质的凝聚或运动,尤指在外界刺激下食虫植物或含羞草的触毛或卷须的细胞的凝聚或运动。2.因外界的因素(如干旱),一种或几种动物群集在一起。3.通过X射线衍射效应(与晶体产生X射线衍射效应相类似)而显示的液体分子的瞬时取向。
【昼夜】1.白日和黑夜。 2.指代一切事物的两种相互对立﹑消长的力量,或阴阳两个方面。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群】

群【未集中】【羊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7画

《五經文字》羣,俗作群。

【聚】

聚【未集中】【耳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正韻》慈庾切《集韻》《韻會》在庾切,徐上聲。《說文》會也。《易·乾卦》君子學以聚之。《禮·檀弓》聚國族於斯。《前漢·高帝紀》五星聚于東井。《管子·君臣篇》是以明君順人心,安情性而發於衆心之所聚。《註》聚謂所同歸凑也。

《玉篇》斂也。《禮·樂記》君子聽竽笙簫管之聲,則思畜聚之臣。《周禮·地官·稍人》凡其余聚以待頒賜。《疏》聚是縣四百里,都五百里中畜聚之物。

居也,邑落也。《史記·五帝紀》一年而所居成聚。《註》聚謂村落也。

《秦本紀》幷諸小鄕聚,集爲大縣。《註》萬二千五百家爲鄕聚。《前漢·平帝紀》鄕曰庠,聚曰序。《註》張晏曰:聚,邑落名也。師古曰:聚,小于鄕。

積也。《禮·月令》孟冬之月,命有司循行積聚,無有不斂。

《管子·正篇》會民所聚曰道。《註》聚謂衆所宜。

《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六材旣聚,巧者和之。《註》聚,具也。

《左傳·莊二十五年》城聚。《註》晉邑。

《唐韻》才句切《集韻》從遇切《正韻》族遇切,。義同。

音娵。《史記·歷書》月名畢聚。日得甲子。索隱讀。

與驟同。《周禮·天官·獸醫註》趨聚之節。《釋文》聚,本一作驟。

《韻補》叶組救切,音僦。《班固·西都賦》毛羣内闐,飛羽上覆。接翼側足,集禁林而屯聚。

【昼】

晝【辰集上】【日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集韻》《韻會》陟救切,音呪。《說文》日之出入,與夜爲界。从畫省,从日。《易·晉卦》晝日三接。

地名。《孟子》三宿,而後出晝。

姓。《風俗通》晝邑大夫之後,因氏焉。

《韻補》叶株遇切。《張衡·西京賦》衞尉八屯,警夜巡晝。植鎩懸瞂,用戒不虞。虞去聲。

【夜】

夜【丑集下】【夕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耶去聲。日入爲夜,與晝對。《夏小正》時有養夜。《註》猶言永夜也。《周禮·秋官·司寤氏》以星分夜,以詔夜士夜禁。《衞宏·漢舊儀》晝漏盡,夜漏起,省中黃門持五夜。《註》晝有朝禺中晡夕,夜有甲乙丙丁戊。漢制,金吾掌宮外,戒非常,惟元夜弛禁,前後各一日,謂之放夜。

宣夜,窺天之器。《蔡邕·釋誨》言天體者有三,一曰周髀,二曰宣夜,三曰渾天。

夜明,祭月之坎。《禮·祭法》夜明,祭月也。

武宿夜,武舞曲名。《禮·祭統》舞莫重於武宿夜。

子夜,晉曲名。《樂府·解題》昔女子名子夜者造此聲,其聲甚哀。

國名。西夜,去長安萬三百五十里,見《前漢·西域傳》。

夜郞,在播州。見《蜀記》。

《史記·夏本紀》桀鑿池爲夜宮。

使夜,漢宮官名,見《外戚傳》。

不夜,城名,在西夏。《杜甫詩》無風雲出塞,不夜月臨關。《邵氏聞見錄》無風塞,不夜城,西夏有其地,王詔經略西邊至其處。《齊地記》齊有不夜城,古者有日夜照于東境,萊子立此城,以不夜爲名。

墓穴曰夜臺,一曰長夜。《古詩》築此長夜室。

嘉夜,草名。《前漢·禮樂志郊祀歌》俠嘉夜,蘭芳。《註》俠挾同。嘉夜,芳草也。《楊愼·轉注》作液,非。

姓,見《通志》。

《集韻》夷益切,音亦。東海縣名。

他歷切,音惕。列子湯問篇,師曠方夜擿耳,俛首而聽之,弗聞其聲,見《古今轉注》。

通御韻。《屈原·離騷》吾令鳳凰飛騰兮,繼之以日夜。飄風屯其相離兮,率雲霓而來御。

古通箇韻。《作叶,非。

叶羊洳切,音豫。《詩·唐風》夏之日,冬之夜。叶下居,居音倨。

叶以灼切,音龠。《詩·小雅》三事大夫,莫肯夙夜。叶下惡。《說文》夜舍也,天下休舍也。从夕,。

【哗】

嘩【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2画

《集韻》同譁。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