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将离恨过江湄

出自:清代·吕宗健《哀王孙》

拼音:[zǎi,zài][jiāng,jiàng][lí][hèn][guò,guō][jiāng][méi]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

井江市上车纷纷,井江江上日欲昏。
此间将相王侯第,行人听我哀王孙。
朱家王气日萧条,米脂阿闯大憨骄。
乌骓毡笠射承天,大内煤山火已烧。
世祖南下黄金台,手挽天河净垢埃。
司马家儿江左走,晋安特为隆武开。
卧榻岂容人鼾睡,况乃已登大宝位。
史公往矣四镇亡,几时拭却英雄泪。
天心眷明犹未已,正统六十交郑氏。
尔时遍地尽童谣,唱出草鸡而长耳。
请缨终童廿一龄,雄心欲作中流砥。
天子召觐拜明光,咫尺天颜大欢喜。
恨朕无女可配卿,克用沙陀赐姓李。
臣闻此语心骨酸,臣感此恩镌脾肝。
臣心誓与国存亡,臣身往镇仙霞关。
生憎太师粮不发,致使六军心胆寒。
我武维扬赫斯怒,江南难唱公无渡。
铤而走险择何能,且将金厦据两岛。
涕泣六师闽广间,旗上罪臣大招讨。
将军三尺六陈爷,纠桓直与施琅伍。
更传一将躄甘辉,曾向敌国诛老虎。
手提人头即虎头,秤来共斤三十五。
此时兵势大纵横,舳舻衔尾窥崇明。
瓜步风摇旌旆影,金焦水震鼓鼙声。
先据南京次北京,藩主指日望中兴。
天生对头梁化凤,掘城驱兵何倥偬。
本来藩主号知兵,此日直作华胥梦。
苦言不听甘将军,枉折将倾大厦栋。
北来诸军飞渡江,聚而歼之齐一恸。
弃甲于思辙已覆,制府独能斩总督。
已亡八府县六三,大军何处扶日毂。
昭烈势穷借荆州,荷兰何必非邦族。
荷兰立国东又东,玉山一片与天通。
将军蓦从天上下,髵鬓赭面走如风。
鹿皮尽属汉家装,砖子城头日正红。
永华先生细料理,为辟草莱诛荆杞。
北至三貂南琅?,其间沃野几千里。
虬髯暂作扶馀王,烈士壮士犹未已。
忽然五丈落大星,作作光芒马枥惊。
鲲身港外怒潮来,共说金冠人骑鲸。
归东即逝前定数,军国长交世子经。
世子承家仅守府,赖有国轩神与武。
誓将义愤雪先王,摇唇鼓动三藩主。
精忠既降吴尚诛,难拾明家一块土。
可怜人事日催迁,从此天心难问焉。
仅知王少好欺负,不悟艰难责立贤。
说到克?横死处,杜鹃啼破夕阳烟。
天朝窥衅诏讨逆,靖海须髯已如戟。
蓝家招得好先锋,不待姚公为画策。
娘妈宫前杀气横,刁斗无声江水碧。
此时之势立不两,义士谈兵指其掌。
祗为区区发数茎,五百从田本倔强。
师昭不死牛头山,耿恭拜出甘泉涌。
又兼西北一声雷,六月飓风静不响。
舟师直迫鹿耳门,平时潮头六尺涨。
君臣相顾泪涟洏,生死由人知不知。
衔璧惟师安乐公,洛阳归无期。
车声辚辚渡唐去,载将离恨过江湄
冀北天寒八月雪,凄凉长倚汉军旗。
朝回丹凤门前立,又望扶桑日出时。
从此朱家王气尽,了却输嬴一局棋。
呜呼,东瀛水,万马奔。
五妃墓,日黄昏。
行人莫说当年事,只恐痴儿也断魂。
庾信哀江南,侬今哀王孙。
王孙,王孙,侬有歌,子欲闻。
诸葛扶炎汉,蜀中之井不重熏。
安石出东山,典午不能长为君。
兴亡事,何足论。
且蜡阮孚屐几两,且斟文举酒几尊。
一眼觑破古今天,世上龙争虎斗于我如浮云。

查看原文

注释

【将离】芍药的别名。
【离恨】离别的愁苦:一腔离恨|离恨煎人肠。
【过江】1.过长江。特指西晋和北宋王室东渡事。 2.指代东晋。
【江湄】江岸。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载】

載【酉集下】【車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作代切,音再。《說文》乗也。《易·大有》大車以載。

承也,勝也。《易·坤卦》君子以厚德載物。

事也。《書·舜典》有能奮庸,熙帝之載。《註》言奮起其功,以廣帝堯之事也。

始也。與哉通。《詩·豳風》春曰載陽。《孟子》湯始征,自葛載。

則也,助語辭。《詩·周頌》載戢干戈,載櫜弓矢。

成也。《書·益稷》乃賡載歌。《註》賡,續也。續歌以成其義也。

行也。《書·臯陶謨》載采采。《註》言其所行某事某事也。

滿也。《詩·大雅》厥聲載路。

記載也。《書·洛誥》丕視功載。《註》視羣臣有功者記載之。《史記·伯夷傳》載籍極博。

飾也。《淮南子·兵略訓》載以銀錫。《註》箭以銀錫飾之也。

載師,官名。《周禮·地官·載師註》載之爲言事也,事民而稅之也。

姓。

《廣韻》《集韻》《韻會》昨代切,音在。《集韻》舟車運物也。《詩·小雅》其車旣載。《註》才再反。

《廣韻》作亥切《集韻》《正韻》子亥切,音宰。年也。《書·堯典》朕在位七十載。◎按《爾雅·釋天》載,歲也。註:載,始也。取物終更始之義。蔡邕《獨斷》載,歲也。言一歲之中莫不覆載也。據此則年載之載亦可作去聲讀也。

《集韻》都代切,音戴。與戴通。《詩·周頌》載弁俅俅。《禮·月令》載以弓韣。

叶子利切,音祭。《詩·小雅》受言載之。叶下喜。

叶節力切,音卽。《詩·小雅》召彼僕夫,謂之載矣。叶上牧棘。

【将】

將【寅集上】【寸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音漿。《說文》本將帥字。一曰有漸之辭。《蘇林曰》將,甫始之辭。《易·繫辭》是以君子將有爲也,將有行也。

《公羊傳·莊三十二年》君親無將,將而誅焉。《師古註》將有其意也。

抑然之辭。《楚辭·卜居》寧誅鋤草茆以力耕乎,將遊大人以成名乎。

且也。《詩·小雅》將安將樂。

《廣韻》養也。《詩·小雅》不遑將父。

助也。《史記·司馬相如傳》補過將美。

送也。《詩·召南》百兩將之。《邶風》之子于歸,遠于將之。

大也。《詩·小雅》亦孔之將。《商頌》我受命溥將。

承也,奉也,行也。《詩·商頌》湯孫之將。《書·胤征》今予以爾有衆,奉將天罰。《註》將,行也。

《增韻》賚也,持也,與偕也。《正韻》扶持也。《詩·小雅》無將大車。《左傳·莊二十一年》鄭伯將王,自圉門入。

進也。《詩·周頌》日就月將。

從也,隨也。《前漢·郊祀歌》九夷賔將。

《詩·小雅》鮮我方將。《註》壯也。

《楚辭·九辯》恐余壽之弗將。《註》長也。

《詩·大雅》在渭之將。《註》側也。

去也。《荀子·賦論篇》時幾將矣。《註》言時事已去,不可復也。

姓。後趙常山太守將容。

干將,古劒工。《張揖曰》韓王劒師名,今名劒曰干將。

《集韻》《正韻》千羊切《韻會》七羊切,音鏘。請也,幾願辭也。《詩·衛風》將子無怒。《小雅》將伯助予。

聲也。《詩·鄭風》佩玉將將。

嚴正貌。《詩·大雅》應門將將。

集也。《詩·周頌》磬筦將將。

《唐韻》卽諒切《韻會》《正韻》子諒切,音醬。《廣韻》將帥也。《增韻》將之也。《禮·記註》方氏曰:才足以將物而勝之之謂將,智足以帥物而先之之謂帥。

叶卽兩切,音獎。《詩·大雅》天不我將。叶下往。

【离】

离【午集下】【禸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音摛。同魑。

《韻會》鄰知切。同離。明也,麗也。易卦名。

散也,違也。《晉書·宣帝紀》司馬公尸居餘氣,形神已离。亦同離。(離)《唐韻》呂支切《集韻》《韻會》鄰知切,音驪。《說文》黃倉庚也,鳴則蠶生。从隹离聲。《玉篇》亦作鸝。《廣韻》今用鸝爲鸝黃,借離爲離別。《集韻》或作鵹。

卦名。《易·離卦》彖曰:離,麗也。《玉篇》離,明也。

《玉篇》散也。《廣韻》近曰離,遠曰別。《揚子·方言》參蠡,分也。秦晉曰離。《易·乾卦》進退無恆,非離羣也。《待王風》有女仳離。

《玉篇》遇也。《揚子·方言》羅謂之離。《易·小過》飛鳥離之。《前漢·揚雄傳·反離騷註》應劭曰:離,猶遭也。

《詩·小雅》不離于裏。《疏》離,歷也。

《玉篇》兩也。《禮·曲禮》離坐離立。《註》離,兩也。兩相麗謂之離。

《玉篇》判也。《禮·學記》一年視離經辨志。《註》離經,斷絕句也。《周禮·夏官·形方氏》無有華離之地。《註》華讀爲邪離絕。

《禮·明堂位》叔之離磬。《註》離,謂次序其聲懸也。《疏》叔之所作編離之磬。

《儀禮·大射禮》中離維綱。《註》離,猶過也,獵也。

《玉篇》也。

《爾雅·釋親》男子謂妹之子爲出,謂出之子爲離孫。

《荀子·非相篇》離離然。《註》離離,不親事之貌。

《爾雅·釋詁》覭髳茀離也。《註》謂草木之蒙茸翳薈也。茀離卽彌離,彌離猶蒙茸。

《屈原·離騷》長余佩之陸離。《註》陸離,猶㠁嵯,衆貌也。許愼云:美好貌。師古云:分散也。

《前漢·郊祀歌》闢流離。《註》流離,不得其所者。

《司馬相如·大人賦》滂濞泱軋,麗以林離。《註》林離,撡攦也。《揚雄·羽獵賦》淋離廓落。

《司馬相如·大林賦》前長離而後矞皇。《註》服虔曰:皆神名也。師古曰:長離,靈鳥也。○按前漢禮樂志作長麗。註云:星名。《張衡·思賦》前長離使拂羽兮。《註》長離,南方朱雀神也。

《爾雅·釋樂》大琴謂之離。《疏》音多變,聲流離也。

《前漢·西域傳》罽賔出璧流離。《註》師古曰:魏略云:大秦國出赤、白、黑、黃、靑、綠、縹、紺、紅、紫十種流離。

馬名。《李斯·諫逐客書》乗纖離之馬。

鳥名。《詩·邶風》流離之子。《傳》流離,鳥也。○按爾雅釋鳥註,作留離。

草名。《屈原·離騷》扈江離與辟芷兮。《註》離,蘼蕪也。

《司馬相如·子虛賦》蘖離朱楊。《註》離,山梨。

《埤雅》韓詩曰:芍藥,離草也。將離,相贈以芍藥。一名可離。

木名。《史記·孔子世家註》《皇覽》曰:塋中樹,柞、枌、雒、離。

水名。《前漢·武帝紀》出零陵下離水。

地名。《左傳·成十五年》會吳于鍾離。《註》鍾離,楚邑,淮南縣。

國名。《前漢·西域傳》東離國,大國也。《拾遺記》泥離之國來朝。

《廣韻》姓也。孟子弟子離婁。

《集韻》抽知切,音痴。本作螭。詳虫部螭字註。

《集韻》輦尒切,音邐。離跂,攘臂貌。

《司馬相如·上林賦》離靡廣衍。《註》離靡,謂相連不絕也。離,音力爾反。

《廣韻》《集韻》《韻會》力智切,音荔。《廣韻》去也。《書·胤征》畔官離次。《釋文》離,如字,又力智反。《禮·曲禮》鸚鵡能言,不離飛鳥。

與荔同。《司馬相如·上林賦》答遝離支。《註》晉灼曰:離支,大如雞子,皮粗,剝去皮,肌如雞子,中黃,味甘多酢少。師古:音力智反。

《廣韻》《集韻》《韻會》,不得過差也。《釋文》離,呂計反。偶也。

叶音黎。《卓文君·白頭吟》凄凄復凄凄,嫁女不須啼。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

叶良何切,音羅。《韓愈·裴少府墓銘》支分族離,各爲大家。家,音歌。(離)

【恨】

恨【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集韻》胡艮切《韻會》含艮切《正韻》下艮切,音拫。《說文》怨也。从心艮聲。一曰怨之極也。《蜀志·劉巴傳》巴不得反使,遂遠適交阯。先主深以爲恨。

悔恨也。《史記·李廣傳》王朔謂李廣曰:將軍自念豈嘗有所恨乎。廣曰:羌降者八百餘人,吾詐而盡殺之,至今大恨。

叶胡甸切,音現。《歐陽修·祭范仲淹文》自公云亡,謗不待辨。始屈終伸,公其無恨。《正字通》恨與憾聲義微別。憾意淺,恨意深,憾音輕,恨音重。

【过】

過【酉集下】【辵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9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古臥切,戈去聲。《玉篇》度也,越也。《正韻》超也。《易·繫辭》範圍天地之化而不過。《禮·檀弓》過之者,俯而就之。《史記·贾生傳》自以爲過之,今不及也。

過失也。《書·大禹謨》宥過無大。《註》過者,不識而誤犯也。《前漢·文帝紀》俱去細過,偕歸大道。

罪愆也。《周禮·天官·大宰》八柄,八曰誅,以馭其過。

責也。《史記·項羽紀》聞大王有意督過之。

卦名。易大過,小過。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古禾切,音戈。《廣韻》經也。《書·禹貢》東過洛汭,北過洚水。

過所也。《釋名》過所至關津以示也。或曰傳轉也,轉移所在,識以爲信。

國名。《左傳·襄四年》處澆于過。《註》過,國名。東萊掖縣有過鄕。

㵎名。《詩·大雅》溯其過㵎。

姓。《後漢·劉陶傳》過晏之徒。《註》過,姓,過國之後。《正韻》經過之過,平聲。超過、過失之過,去聲。

【江】

江【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集韻》《韻會》古雙切,音杠。水名。《風俗通·山澤篇》江者,貢也。出珍物,可貢獻也。《釋名》江,共也。小江流入其中,所公共也。《說文》水出蜀湔氏徼外岷山,入海。《書·禹貢》岷山導江。《家語》夫江始於岷山,其源可以濫觴。及其至江津也,不舫舟,不避風雨,不可以涉。

《書·禹貢》三江旣入。《韋昭國語註》吳松江,錢塘江,浦陽江。《郭璞·山海經註》岷山,大江水所出。崍山,南江水所出。崌山,北江水所出。南江,北江,皆東流注於大江。《庾闡·揚都賦註》松江,東北行七十里得三江口,東北入海爲婁江,東南入海爲東江,幷松江爲三。《前漢·地理志註》三江,謂北江、中江、南江。

九江,在荆州。《書·禹貢》九江孔殷。《正義》江以南,水無大小,俗人皆呼爲江。

州名。春秋時爲吳楚地,秦爲九江郡,晉爲潯陽郡,卽古江州。《地理通釋》漢九江郡,本在江北,而今所謂江州者,實武昌郡之柴桑縣。後以江北之潯陽幷柴桑而立郡,又自江北徙治江南,以故江南得有潯陽之名。後又因潯陽而攺爲江州,實非古江州地也。

姓。本伯益之後,爵封于江,後以國爲氏。

星名。《史記·天官書》天潢旁江星。江星動,人涉水。

帝江,神鳥。出天山,識歌舞。見《山海經》。

《韻補》叶古紅切,音公。《楚辭·九章》將運舟而下浮兮,上洞庭而下江。去終古之所居兮,今逍遙而來東。今滇語呼江爲公。

名江魚爲公魚。

【湄】

湄【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武悲切《集韻》《韻會》旻悲切,音眉。《爾雅·釋水》水草交爲湄。《釋名》湄,眉也。臨水如眉也。《詩·秦風》在水之湄。《傳》水隒也。正義曰:隒是山岸湄是水岸,故曰水隒。亦與麋通。《詩·小雅》居河之麋。《箋》麋,本又作湄。

湖名。《水經注》淮水左迤爲湄湖。

《集韻》乃管切,音煖。與渜同。湯也。《集韻》或作。

相关诗句
世上龙争虎斗于我如浮云 一眼觑破古今天 且斟文举酒几尊 且蜡阮孚屐几两 何足论 兴亡事 典午不能长为君 安石出东山 蜀中之井不重熏 诸葛扶炎汉 子欲闻 侬有歌 王孙 王孙 侬今哀王孙 庾信哀江南 只恐痴儿也断魂 行人莫说当年事 日黄昏 五妃墓 万马奔 东瀛水 呜呼 了却输嬴一局棋 从此朱家王气尽 又望扶桑日出时 朝回丹凤门前立 凄凉长倚汉军旗 冀北天寒八月雪 载将离恨过江湄 车声辚辚渡唐去 洛阳归无期 衔璧惟师安乐公 生死由人知不知 君臣相顾泪涟洏 平时潮头六尺涨 舟师直迫鹿耳门 六月飓风静不响 又兼西北一声雷 耿恭拜出甘泉涌 师昭不死牛头山 五百从田本倔强 祗为区区发数茎 义士谈兵指其掌 此时之势立不两 刁斗无声江水碧 娘妈宫前杀气横 不待姚公为画策 蓝家招得好先锋 靖海须髯已如戟 天朝窥衅诏讨逆 杜鹃啼破夕阳烟 说到克?横死处 不悟艰难责立贤 仅知王少好欺负 从此天心难问焉 可怜人事日催迁 难拾明家一块土 精忠既降吴尚诛 摇唇鼓动三藩主 誓将义愤雪先王 赖有国轩神与武 世子承家仅守府 军国长交世子经 归东即逝前定数 共说金冠人骑鲸 鲲身港外怒潮来 作作光芒马枥惊 忽然五丈落大星 烈士壮士犹未已 虬髯暂作扶馀王 其间沃野几千里 北至三貂南琅? 为辟草莱诛荆杞 永华先生细料理 砖子城头日正红 鹿皮尽属汉家装 髵鬓赭面走如风 将军蓦从天上下 玉山一片与天通 荷兰立国东又东 荷兰何必非邦族 昭烈势穷借荆州 大军何处扶日毂 已亡八府县六三 制府独能斩总督 弃甲于思辙已覆 聚而歼之齐一恸 北来诸军飞渡江 枉折将倾大厦栋 苦言不听甘将军 此日直作华胥梦 本来藩主号知兵 掘城驱兵何倥偬 天生对头梁化凤 藩主指日望中兴 先据南京次北京 金焦水震鼓鼙声 瓜步风摇旌旆影 舳舻衔尾窥崇明 此时兵势大纵横 秤来共斤三十五 手提人头即虎头 曾向敌国诛老虎 更传一将躄甘辉 纠桓直与施琅伍 将军三尺六陈爷 旗上罪臣大招讨 涕泣六师闽广间 且将金厦据两岛 铤而走险择何能 江南难唱公无渡 我武维扬赫斯怒 致使六军心胆寒 生憎太师粮不发 臣身往镇仙霞关 臣心誓与国存亡 臣感此恩镌脾肝 臣闻此语心骨酸 克用沙陀赐姓李 恨朕无女可配卿 咫尺天颜大欢喜 天子召觐拜明光 雄心欲作中流砥 请缨终童廿一龄 唱出草鸡而长耳 尔时遍地尽童谣 正统六十交郑氏 天心眷明犹未已 几时拭却英雄泪 史公往矣四镇亡 况乃已登大宝位 卧榻岂容人鼾睡 晋安特为隆武开 司马家儿江左走 手挽天河净垢埃 世祖南下黄金台 大内煤山火已烧 乌骓毡笠射承天 米脂阿闯大憨骄 朱家王气日萧条 行人听我哀王孙 此间将相王侯第 井江江上日欲昏 井江市上车纷纷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