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行三四里

出自:清代·王鸣盛《金文学招同钱编修载韦含人谦?谢编修墉吴舍人钱赞善家舍人游万泉庄》

拼音:[háng,xíng][háng,xíng][sān][sì][lǐ]

平仄:平平平仄仄

九十春忽半,枯坐成书癖。
金生来唤我,今日花朝期。
城南足烟景,斗酒聊可携。
芦塘可游钧,苔磴可攀跻。
何苦掷心力,钻此故纸堆。
抛书笑绝倒,此语良复佳。
撩拨我狂兴,破费君酒赀。
迢迢白纸坊,渐少尘侵衣。
峨峨右安门,出城行长堤。
山水我故人,数载会面稀。
今晨喜相见,翠色浮须眉。
双轮簸复停,残梦醒复迷。
恰如撶子船,摇兀翻忘疲。
行行三四里,道旁见残碑。
感波柏下人,学仙冢累累。
稍南又一冢,长生道院基。
亦有仆地石,模糊剩铭词。
曾闻神乐观,旧隶太常司。
云何列卿衔,乃畀黄冠师。
始知明中叶,秕政日以滋。
回首陵谷迁,剥落螭与龟。
惟余滥泉声,遥和松声哀。
饮马投一钱,驱车向前陂。
西山叠嶂绕,悬瀑跳珠玑,散成万千眼,处处波潆洄。
此地林壑幽,洑流互逶迤。
或圆偃如月,或方椭如圭。
是万乃强名,其数敦细推。
昔为鹅鸭所,游人不敢窥。
今兹盛亭榭,纵横插笆篱。
犹记祖家庄,妙绝渔洋诗。
庄虽数易主,水木仍清晖。
入门乍空旷,汪汪数顷池。
略彴缭而曲,池水清且漪。
春雪暖乍融,轻冰解流澌。
东风吹绿皱,蹙作鳞差差。
萧寥洲溆外,芦笋生未齐。
白鸟来何心,翻飞雪樆?。
土山远多态,冈垄分垂义。
乱筱戛琅玕,杂树纷间之。
登登步高下,一步神一怡。
邃馆与凉堂,䆗窱连廊。
亦有卵石径,亦有罫局畦。
所惜来太早,髡柳尚少稊。
何况紫丁香,朱藤黄荼蘼。
我侪乐閒放,不在繁艳时。
爱此荒寂景,转得一段奇。
攀枝蹋阁遍,乘兴寻招提。
像设妙庄严,刹竿矗崴巍。
蒲牢吼如牛,也复明代遗。
凿名字夭斜,大抵皆阉儿。
奚奴颇解事,行厨咄嗟移。
招要入林间,栲栳坐水湄。
自诧酒肠宽,饮若灌漏卮。
坐中六七公,同里数辛楣。
若论相识久,老钱及瘦韦。
我兄近逃禅,吴谢各不羁。
独有贤主人,乃是新相知。
乐哉今夕会,醉起争留题。
试待红药坼,重来问丰宜。

查看原文

注释

【行行】1.不停地前行。 2.指情况进展或时序运行。 3.犹言走一走。 4.行旅。
【三四】1.犹言再三再四。 2.表示为数不多。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行】

行【申集下】【行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戸庚切《集韻》《韻會》《正韻》何庚切,音蘅。《說文》人之步趨也。《類篇》从彳从亍。《韻會》从彳,左步。从亍,右步也。左右步俱舉,而後爲行者也。《爾雅·釋宮》堂上謂之行,堂下謂之步。《釋名》行,伉也,伉足而前也。

《廣韻》適也,往也,去也。

《增韻》路也。《禮·月令》孟冬,其祀行。《註》行,在廟門外之西,爲軷壤,高二寸,廣五寸,輪四尺,設主軷上。

道也。《晉語》下有直言,臣之行也。

五行。《書·洪範》我聞在昔,鯀陻洪水,汨其五行。《韻會》五行,運于天地閒,未嘗停息,故名。

行人,官名。《廣韻》周有大行之官。《論語》行人子羽修飾之。

語也。《爾雅·釋詁》行,言也。《註》今江東通謂語爲行。

歌行。《前漢·司馬相如傳》爲鼓一再行。《師古曰》行謂引,古樂府長歌行,短歌行,此其義也。

《唐書·韓琬傳》器不行窳。《音義》不牢曰行,苦惡曰窳。

《廣韻》下孟切,胻去聲。《玉篇》行,迹也。《周禮·地官·師氏》敏德以爲行本。《註》德行內外,在心爲德,施之爲行。

姓。《後漢·光武紀》隗囂遣將行巡扶風。《註》行,姓。巡,名。漢行祐爲趙相。

《集韻》寒岡切,音杭。《類篇》列也。《左傳·隱十一年》鄭伯使卒出豭,行出犬雞。《註》百人爲卒,二十五人爲行。行亦卒之行列。《吳語》吳王陳士卒百人以爲徹行百行。《註》以百人通爲一行,百行爲萬人,謂之方。

中行,複姓。《通志·氏族略》中行氏,晉公族隰叔之後也,漢文時有宦者中行說。

太行,山名。《書·禹貢》太行、恆山,至于碣石。《註》太行在河內山陽縣西。

《廣韻》戸浪切,音笐。次第也。

輩行也。《杜甫詩》豈如吾甥不流宕,丞相中郞丈人行。

《韻會》行行,剛健貌。《論語》子路行行如也。

《類篇》下朗切,音沆。義同。

《韻補》叶先韻。《焦氏·易林》缺破不完,殘祭側偏。公孫幽遏,跛踦後行。

《集韻》乎監切,音嗛。與銜同。

【三】

三【子集上】【一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弎《唐韻》《集韻》《韻會》蘇甘切《正韻》蘇監切,颯平聲。《說文》三,天地人之道也。謂以陽之一合隂之二,次第重之,其數三也。《老子·道德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史記·律書》數始於一,終於十,成於三。

《周禮·冬官考工記》凡兵無過三其身。

《左傳·昭七年》士文伯曰:政不可不愼,務三而已。一擇人,二因民,三從時。

《晉語》民生於三,事之如一。

《周語》人三爲衆,女三爲粲,獸三爲羣。

姓。明三成志。

漢複姓。屈原之後有三閭氏,三飯尞之後有三飯氏,三州孝子之後有三州氏。

去聲。《韻會》蘇暫切。《論語》三思而後行。

本作參。《博雅》參,三也。《周禮·冬官考工記》參分其股圍。《前漢·與三同。

《韻補》叶疏簪切,音森。《詩·召南》摽有梅,其實三兮。下叶今。叁。

【四】

四【丑集上】【囗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息利切,音泗。《說文》囗,四方也。八,別也。囗中八,象四分之形。

《玉篇》隂數次三也。《正韻》倍二爲四。《易·繫辭》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又》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姓。《正字通》宋有四象,慶元閒知汀州府。

《正字通》今官司文移變四作肆,防詐譌易,非四之本義也。

《集韻》息七切,音悉。關中謂四數爲悉。○按《正字通》云平聲音司,引《樂譜》四五讀司烏,不知此特口變易,非四有司音也。《正字通》誤。

【里】

里【酉集下】【里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0画

《廣韻》良已切《集韻》兩耳切《正韻》良以切,法志》在壄曰廬,在邑曰里。《風俗通》五家爲軌,十軌爲里。里者,止也,五十家共居止也。

《正韻》路程,今以三百六十步爲一里。

憂也。《詩·大雅》瞻卬昊天,云如何里。《箋》里,憂也。

姓。《左傳·昭十七年》鄭之未災也,里析告子產。《註》里析,鄭大夫。

百里、相里,複姓。

地名。《左傳·宣三年》子臧得罪而出,誘子華而殺之南里。《註》南里,鄭地。

山名。《史記·封禪書註》高里山,在泰山下。

《五代史·附錄》契丹所居曰梟羅箇沒里。《註》沒里者,河也。

古夫稱妻曰鄕里。《南史·張彪傳》我不忍令鄕里落它處。《沈約·山隂柳家女詩》還家問鄕里,詎堪持作夫。

《正韻》漢制:長安有戚里,人君姻戚居之,後世因謂外戚爲戚里。

《周禮·冬官考工記·匠人》里爲式,然後可以傳衆方。《註》里,讀爲已,聲之誤也。《釋文》里,音以。

相关诗句
重来问丰宜 试待红药坼 醉起争留题 乐哉今夕会 乃是新相知 独有贤主人 吴谢各不羁 我兄近逃禅 老钱及瘦韦 若论相识久 同里数辛楣 坐中六七公 饮若灌漏卮 自诧酒肠宽 栲栳坐水湄 招要入林间 行厨咄嗟移 奚奴颇解事 大抵皆阉儿 凿名字夭斜 也复明代遗 蒲牢吼如牛 刹竿矗崴巍 像设妙庄严 乘兴寻招提 攀枝蹋阁遍 转得一段奇 爱此荒寂景 不在繁艳时 我侪乐閒放 朱藤黄荼蘼 何况紫丁香 髡柳尚少稊 所惜来太早 亦有罫局畦 亦有卵石径 䆗窱连廊 邃馆与凉堂 一步神一怡 登登步高下 杂树纷间之 乱筱戛琅玕 冈垄分垂义 土山远多态 翻飞雪樆? 白鸟来何心 芦笋生未齐 萧寥洲溆外 蹙作鳞差差 东风吹绿皱 轻冰解流澌 春雪暖乍融 池水清且漪 略彴缭而曲 汪汪数顷池 入门乍空旷 水木仍清晖 庄虽数易主 妙绝渔洋诗 犹记祖家庄 纵横插笆篱 今兹盛亭榭 游人不敢窥 昔为鹅鸭所 其数敦细推 是万乃强名 或方椭如圭 或圆偃如月 洑流互逶迤 此地林壑幽 处处波潆洄 散成万千眼 悬瀑跳珠玑 西山叠嶂绕 驱车向前陂 饮马投一钱 遥和松声哀 惟余滥泉声 剥落螭与龟 回首陵谷迁 秕政日以滋 始知明中叶 乃畀黄冠师 云何列卿衔 旧隶太常司 曾闻神乐观 模糊剩铭词 亦有仆地石 长生道院基 稍南又一冢 学仙冢累累 感波柏下人 道旁见残碑 行行三四里 摇兀翻忘疲 恰如撶子船 残梦醒复迷 双轮簸复停 翠色浮须眉 今晨喜相见 数载会面稀 山水我故人 出城行长堤 峨峨右安门 渐少尘侵衣 迢迢白纸坊 破费君酒赀 撩拨我狂兴 此语良复佳 抛书笑绝倒 钻此故纸堆 何苦掷心力 苔磴可攀跻 芦塘可游钧 斗酒聊可携 城南足烟景 今日花朝期 金生来唤我 枯坐成书癖 九十春忽半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