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全胜操金券

出自:近现代·孔凡章《秦俑行 参观秦兵马俑陈列馆,江山兴感,返京后成此》

拼音:[shuí][zhī,zhì][quán][shèng][cāo][jīn][quàn,xuàn]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骊山地近终南脉,倒影华清松岫碧。
浪涌樊川北斗摇,峰回太华南箕坼。
路循周道见重峦,桥傍灞陵依古驿。
堤边褐石绕垂杨,陇上青蹊长新麦。
烦停野老掌中杯,问是秦皇身后宅。
山川王气隐龙兴,史册书年感驹隙。
戎衣有国古无伦,遗迹荒邱事岂真?地下军容惊海宇,关中兵燹忆烟尘。
森严方位鱼鳞阵,环身犀甲横霜刃。
虎贲牙爪帝干城,貂锦股肱邦重镇。
鼙鼓军魂日月昏,旌旗战影风霆迅。
卒伍分行界六师,声威接壤凌三晋。
严邑方今胜迹留,游人思古诗魂震。
若使当时赦术鞅,后来何处王韩信?千古兴亡事已休,几人慷慨几人愁?生民久历盈千劫,真史常迟数十秋。
仪制变夷初用夏,苞茅不贡已无周。
终看六国销钟簴,来为三秦晋冕旒。
忆昔“春秋”争霸业,秦人处寺同蛮貊。
左衽犹堪主坫坛,边陲未许参盟歃。
先朝高瞩并西戎,献、孝英图累叶隆。
箸借应侯良策定,坐令季子辩才空。
事复穆公三舍耻,局开禹甸九州同。
旌旗电闪出函关,五国车徒进退难。
避垒已摧难死战,城池虽陷冀生还。
西秦诸将皆无敌,中原到处闻锋镝。
执梃谁堪挞胜兵,开门竞献输诚檄。
回首分封事可悲,成周枝叶尽离披。
颍川设治韩先灭,上党无依赵已危。
魏楚相纵迁列鼎,燕齐步武树降麾。
自是庙谋多失计,固知天意许潜窥。
却笑纵横空桀犬,无劳成败卜蓍龟。
咸阴謦咳主风云,年少新皇念旧勋。
相业未收文信邸,兵权曾付武安君。
十年变法人思战,六国交攻约已分。
群雄蜗角尚干戈,成败纷纷计已讹。
太息谗言诬李牧,奈何衰老弃廉颇。
百年赤县烽烟急,万里苍生涕泪多。
完璧几曾销战伐,建瓴何地限山河?登陴士气雄虓虎,破阵国容幸肃鹳鹅。
榆塞师行如捕兔,棘门儿戏等飞蛾。
谁知全胜操金券,却为倾城陷网罗。
事缘、奸侩多奇智,往来货殖邯郸市。
买得婵娟媵吕门,窃名相父污嬴氏。
世问龙种无人识,深锁宫闱闻鬼蜮。
未妨垂拱正衣裳,渐以骄盈轻社稷。
弃市方惊偶语诛,坑儒又听含冤殛。
帝业徒偿暴主心,农时不惜耕夫力。
斯民无计避征徭,汝俑何心甘羽翼。
阿房突兀起云中,亘古皇家第一宫。
覆压关河三百里,缦回楼阁几千重。
长桥拔岸生朝雾,复道横空电霁虹。
太乙作屏山影淡,渭川为沼水波溶。
东溟南服摧齐楚,府库精英方竞取。
韩魏经营辇后宫,赵燕营横成荒圃。
独夫耀武古来同,万世皇干莫予侮。
大泽防秋起义师,名园一炬成焦土。
螽斯绍衍成春梦,可怜兵俑难愚众。
地下坑时意自矜,关中破日成何用。
偶际因缘事腾游,凭栏良久望貔貅。
纵使疆场先破阵,要论门第始封侯。
长平一夜妖风劲,四十万人齐并命。
莫将刀俎怨沙虫,自是戎行遵号令。
无言转觉心情肃,对兹异事眉双蹙。
不见雄资见别离,未闻同泽闻悲哭。
三千甲士泪如丝,十二军书名在牍。
小妇深闺梦里人,双亲老泪心头肉。
当年竟海起长城,夜月燕山战鼓声。
灞水桥边垂老别,杜陵原上望乡情。
兵凶命贱忧来日,地阔天长涉去程。
可怜汗血铁衣透,知否助姬还助纣?什九捐生责孰尸,万一还家岂天佑。
拯民饥溺又何人?丰沛笳声动九垠。
华夏衣冠争戴汉,咸阳箫鼓庆驱秦。
天下由来归有德,当年解放思吾国。
噬人鲲浪扑天寒,卷地狼烟遮日黑。
长征兆见出河图,底定功成靖荧惑。
大陆今犹警宴安,中华久不闻兵革。
长安秋雨夜潇潇,流落珠崖想胜朝。
破碎金瓯龙戏曲,艰难玉帛凤衰谣。
赧王迎马忠谋拒,微子牵羊宿怨消。
奕奕人心终向顺,悠悠天命正归尧。
回首岐山呜鸑鷟,王土莫非尊正朔。
同气终须念室家,薄言底事听谣诼?他乡凝伫望沧溟,故国相思隔山岳。
合浦端应徙孟珠,楚山岂有分和璞?低徊俑阵感难禁,又见当年剑戟林。
心情每忆车前鉴,影事宁忘座右箴。
春风两岸怀人夜,明月中宵去国心。
萁豆诗成龙裔惋,荆花情重鹡鸰深。
猿声伫听多离绪,雁字行看报好音。
星球又见新奇迹,声名欲并长城席。
混一车书付往尘,大千事物留先泽。
南北东西画图,欧非美澳纷游屐。
漫颂丞民小雅章,江山非复旧炎黄。
年马首瞻三辅,一代龙旌照八方。
斗室风云诗作阵,洪炉天地酒为邻。
灯前读竟三秦史,冷月秋衾晓梦长。

查看原文

注释

【全胜】1.完全胜利;全盘胜利。 2.远远胜过。 3.战车名。
【金券】1.铁券的美称。帝王赐大臣的信物。 2.能直接兑换黄金的票证。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谁】

誰【酉集上】【言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8画

《五音集韻》是爲切《玉篇》是推切,音垂。《說文》何也。《玉篇》不知其名也。《易·同人》出門同人。

誰咎也。《詩·召南》誰其尸之,有齊季女。《左傳·隱元年》其誰曰不然。《老子·道德經》吾不知誰之子。《莊子·天運篇》子生,五月而能言,不至乎孩而始誰。《註》未至孩童,便知人之姓名爲誰。

《爾雅·釋訓》誰昔昔也。《詩·國風》誰昔然矣。《傳》猶言疇昔也。郭璞曰:誰,發語辭。

《正韻》誰何,詰問也。《前漢·賈誼傳》利兵而誰何。《師古註》問之爲誰也。

《前漢·五行志》大誰卒。《師古註》主問非常之人,云姓名是誰也。大誰,本以誰何稱,因用名官,有大誰長。卒者,長所領士卒也。

姓。《萬姓統譜》誰龍,明正德閒九江府照磨。

《讀書通》通作孰,引《莊子·列禦》莫覺莫悟,何相孰也。

通作疇。引《書·舜典》疇若予上下草木鳥獸,卽孰若,與誰同。

《韻會》亦作譙。《史記·衞綰傳》不譙呵綰。《註》責讓也。譙,音誰,呵,音何。《漢書》作孰何。李奇曰:孰誰也。何,呵也。師古曰:不誰何者,猶言不借問耳。《集韻》或作唯。

【知】

知【午集中】【矢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智平聲。《說文》詞也。从口从矢。《徐曰》知理之速,如矢之疾也。

《玉篇》識也,覺也。《增韻》喩也。《易·繫辭》百姓日用而不知。《書·臯陶謨》知人則哲,能官人。

漢有見知法。《史記·酷吏傳》趙禹與張湯論定諸律令,作見知法。《註》吏見知不舉劾爲故縱。

相交曰知。《左傳·昭四年》公孫明知叔孫于齊。《註》相親知也。

《昭二十八年》魏子曰:昔叔向適鄭,鬷蔑一言而善,執手遂如故知。《楚辭·九歌》樂莫樂兮新相知。

《爾雅·釋詁》匹也。《詩·檜風》樂子之無知。《註》匹也。

《廣韻》欲也。《禮·樂記》好惡無節於內,知誘於外。

猶記憶也。《論語》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猶主也。《易·繫辭》乾知大始。《左傳·襄二十六年》公孫揮曰:子產其將知政矣。《魏了翁·讀書雜抄》後世官制上知字始此。

《揚子·方言》愈也。南楚病愈者,或謂之知。《黃帝素問》二刺則知。《註》上古以小便利腹中和爲知。

藥名。《日華志》預知子,取綴衣領上,遇有蠱毒,則聞其有聲。

地名。《左傳·昭二十七年》公徒敗于且知。

《集韻》《韻會》知義切。《正韻》知意切。與智同。《易·臨卦》知臨大君之宜。《荀子·修身篇》是是非非謂之知。

姓。《左傳》晉有知季,卽荀首也。別食知邑,又爲知氏。

《諡法》官人應實曰知。

【全】

全【子集下】【入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音泉。《說文》完也。《玉篇》具也。《周禮·冬官考工記》玉人之事,天子用全。《註》純用玉也。

姓。《韻會》吳有大司馬全琮。

《韻會》州名。漢零陵郡,晉置全州。

【胜】

胜【未集下】【肉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集韻》《韻會》桑經切,音星。《說文》犬膏臭也。从肉,生,意兼聲。一曰不熟也。徐引禮記,飯胜而苴熟。《禮·內則·秋宜犢麛膳膏腥釋文》腥,音星。雞膏也。說文作胜,云:犬膏臭也。

《集韻》七正切,音婧。《山海經》玉山有鳥焉,名曰胜遇。《註》音姓。

新佞切,音性。與腥同。星見食豕,令肉中生小息肉也。

《五音集韻》所庚切,音生。餼肉也。

【操】

操【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3画

《唐韻》七刀切《集韻》《韻會》《正韻》倉刀切,草平聲。《說文》把持也。《禮·曲禮》謀於長者,必操几杖以從之。《左傳·襄三十一年》猶未能操刀而使割也。《前漢·貢禹傳》勇猛能操切百姓者。《註》操,持也。切,刻也。

姓。明嘉靖給事中操守經,江西浮梁人。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七到切,音糙。所守也,持念也。《前漢·張湯傳》湯客田甲有賢操。《註》所執持之志行也。《後漢·趙熹傳》熹少有節操。

風調曰操。《南史·袁粲傳》淸整有風操。

琴曲也。《後漢·曹褒傳》樂詩曲操,以俟君子。《註》《劉向·別錄》曰:君子因雅琴以致思,其道閉塞,悲愁而作者,名其曲曰操。言遇災害,不失其操也。

【金】

金【戌集上】【金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音今。《易·繫辭註》天地之數,五五相配以成金木水火土。《疏》地四與天九相得,合爲金。《書·洪範》五行,四曰金,金曰從革。《傳》金可以攺更。《疏》可銷鑄以爲器也。《又》從革作辛。《傳》金之氣味。《疏》金之在火,別有腥氣,非苦非酸,其味近辛,故云金之氣味。

金有五色。《說文》五色金,黃爲之,長久薶,不生衣。百煉不輕,從革不違,西方之行,生於土。《爾雅·釋器》黃金謂之璗,其美者謂之鏐,白金謂之銀,其美者謂之鐐。《書·禹貢》厥貢惟金三品。《傳》金銀銅也。《前漢·食貨志》金有三等,黃金爲上,白金爲中,赤金爲下。《註》白金,銀也。赤金,丹陽銅也。師古曰:金者五色,黃金、白銀、赤銅、靑鉛、黑鐵。

《公羊傳·隱五年》百金之魚。《註》百金,猶百萬也。古者以金重一斤,若今萬錢矣。《莊子·逍遙遊》不過數金。《註》百金,金方寸,重一斤爲一金。百金,百斤也。《史記·平準書》黃金一斤。《註》索隱曰:如淳云:時以錢爲貨,黃金一斤直萬錢,非也。

臣瓚云:秦以一鎰爲一金,漢以一斤爲一金,是其義也。董彥遠曰:漢一斤金四兩,直二千五百文。《正字通》或曰古十兩爲一斤。兵法:興師一萬,日費千金。燕昭王以千金養士,皆此數也。非若今人以二十四銖爲一金也。

樂有八音,一曰金。《左傳·成十二年》金奏作于下。《疏》金奏,擊鐘以爲奏樂之節。金,謂鐘及鎛也。《周禮·春官·鍾師》掌金奏。

兵也。《禮·中庸》衽金革。《朱註》金戈兵之屬。

《韻會》軍行鉦鐸曰金。《釋名》金鼓。金,禁也,爲進退之禁也。《前漢·李陵傳》聞金聲而止。《註》金,鉦也。一名鐲。

黃色也。《前漢·宣帝紀》金芝九莖,產於函德殿銅池中。《註》金芝,色像金也。《李白·宮中行樂詞》柳色黃金嫩。

堅也。《前漢·司馬相如傳》上金隄。《註》金隄,言水之隄塘,堅如金也。《賈誼·過秦論》金城千里。

官名。《周禮·秋官》職金掌凡金、玉、錫、石、丹靑之戒令。《魏志·王修傳》行司金中郞將。《唐書·百官志》更金部曰司金。《遼史·國語解》隂山採金置冶採鍊,名山金司。《元史·世祖紀》置淮南淘金司。

《前漢·百官公卿表》更名執金吾。《註》金吾,鳥名也,主辟不祥。天子出行,職主先導,以禦非常,故執此鳥之象,因以名官。《古今注》金吾,棒也。以銅爲之,黃金塗兩末,謂爲金吾御史大夫。司隷校尉,亦得執焉。

《論語·摘輔象》風后受金法。《註》金法,言能決理是非也。

地名。《五音集韻》金州,周爲附庸國,魏於安康縣置東梁州,後周攺爲金州。

《前漢·地理志》金城郡。《註》昭帝始元六年置。應劭曰:初築城得金,故曰金城。臣瓚曰:稱金,取其堅也。《方輿勝覽》楚威王置金陵邑,因其地有王氣,埋金鎮之,故名。

山名。《廣輿記》在鎮江府城西北江中,唐裴頭陀於此開山得金,故名。

《述異記》黃金山,生交讓樹。《又》南金山有師子獸。

臺名。《白帖》燕昭王置千金于臺上,以延天下之士,故謂黃金臺。

花名。《五代史·附錄》湯城淀池多異花。一曰旱金,大如掌。

樹名。《洞冥記》影蛾池北有生金樹。破之皮閒有屑,如金而色靑,亦名靑金樹。

草名。《周禮·春官·鬱人註》鬱金香草,宜以和鬯。

《拾遺記》祖梁國獻蔓金苔。《正字通》百兩金,藥名。

《唐本草》牡丹,亦名百兩金。

古天子號。《帝王世紀》少昊氏以金德王,故號金天氏。

國號。《金史·太祖紀》國有金水,源產金,故號大金。

姓。《五音集韻》古天子,金天氏之後。

漢複姓。金留氏,出《姓苑》。

書名。《前漢·蕭望之傳》金布令甲。《註》金布者,令篇名也。其上有府庫金錢布帛之事,因以名篇令甲者其篇甲乙之次。《唐書·藝文志》海蟾子元英還金篇一卷。《宋史·藝文志》叢金訣一卷。

神名。《前漢·郊祀志》或言益州有金馬碧雞之神。《註》金形似馬,碧形似雞。

闕門名。《前漢·公孫弘傳》待詔金馬門。《註》武帝時更名魯班門爲金馬門。

金精,珠名。見《博雅釋珠》。

鍾名。《拾遺記》帝顓頊有浮金之鍾。

星名。《酉陽雜俎》北斗第三星曰視金。《淸異錄》高麗謂星曰屑金。

金丹。《抱朴子·金丹卷》神人授之金丹仙經。

石名。《淮南子·地形訓》黃澒五百歲生黃金。《註》澒,水銀也。黃金,石名。

去聲。《字彙補》音噤。《荀子·解蔽篇》金口閉舌。

《韻補》叶居良切,音疆。《易林》剛柔相傷,火爛銷金。

【券】

券【子集下】【刀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去願切《集韻》《韻會》《正韻》區願切,音勸。《說文》契也。从刀,聲。以木牘爲要約之書,以刀剖之,屈曲犬牙。《釋名》券,綣也,相約束繾綣爲限也。《史記·田敬仲世家》蘇秦謂田軫曰:公常執左券,以責于秦韓。

《孟嘗君傳》馮驩收責於薛,旣還,曰:臣合券焚之,市義而反。《韻會》从刀,不从力。券,古卷字也。

相关诗句
冷月秋衾晓梦长 灯前读竟三秦史 洪炉天地酒为邻 斗室风云诗作阵 一代龙旌照八方 年马首瞻三辅 江山非复旧炎黄 漫颂丞民小雅章 欧非美澳纷游屐 南北东西画图 大千事物留先泽 混一车书付往尘 声名欲并长城席 星球又见新奇迹 雁字行看报好音 猿声伫听多离绪 荆花情重鹡鸰深 萁豆诗成龙裔惋 明月中宵去国心 春风两岸怀人夜 影事宁忘座右箴 心情每忆车前鉴 又见当年剑戟林 低徊俑阵感难禁 楚山岂有分和璞 合浦端应徙孟珠 故国相思隔山岳 他乡凝伫望沧溟 薄言底事听谣诼 同气终须念室家 王土莫非尊正朔 回首岐山呜鸑鷟 悠悠天命正归尧 奕奕人心终向顺 微子牵羊宿怨消 赧王迎马忠谋拒 艰难玉帛凤衰谣 破碎金瓯龙戏曲 流落珠崖想胜朝 长安秋雨夜潇潇 中华久不闻兵革 大陆今犹警宴安 底定功成靖荧惑 长征兆见出河图 卷地狼烟遮日黑 噬人鲲浪扑天寒 当年解放思吾国 天下由来归有德 咸阳箫鼓庆驱秦 华夏衣冠争戴汉 丰沛笳声动九垠 拯民饥溺又何人 万一还家岂天佑 什九捐生责孰尸 知否助姬还助纣 可怜汗血铁衣透 地阔天长涉去程 兵凶命贱忧来日 杜陵原上望乡情 灞水桥边垂老别 夜月燕山战鼓声 当年竟海起长城 双亲老泪心头肉 小妇深闺梦里人 十二军书名在牍 三千甲士泪如丝 未闻同泽闻悲哭 不见雄资见别离 对兹异事眉双蹙 无言转觉心情肃 自是戎行遵号令 莫将刀俎怨沙虫 四十万人齐并命 长平一夜妖风劲 要论门第始封侯 纵使疆场先破阵 凭栏良久望貔貅 偶际因缘事腾游 关中破日成何用 地下坑时意自矜 可怜兵俑难愚众 螽斯绍衍成春梦 名园一炬成焦土 大泽防秋起义师 万世皇干莫予侮 独夫耀武古来同 赵燕营横成荒圃 韩魏经营辇后宫 府库精英方竞取 东溟南服摧齐楚 渭川为沼水波溶 太乙作屏山影淡 复道横空电霁虹 长桥拔岸生朝雾 缦回楼阁几千重 覆压关河三百里 亘古皇家第一宫 阿房突兀起云中 汝俑何心甘羽翼 斯民无计避征徭 农时不惜耕夫力 帝业徒偿暴主心 坑儒又听含冤殛 弃市方惊偶语诛 渐以骄盈轻社稷 未妨垂拱正衣裳 深锁宫闱闻鬼蜮 世问龙种无人识 窃名相父污嬴氏 买得婵娟媵吕门 往来货殖邯郸市 事缘、奸侩多奇智 却为倾城陷网罗 谁知全胜操金券 棘门儿戏等飞蛾 榆塞师行如捕兔 破阵国容幸肃鹳鹅 登陴士气雄虓虎 建瓴何地限山河 完璧几曾销战伐 万里苍生涕泪多 百年赤县烽烟急 奈何衰老弃廉颇 太息谗言诬李牧 成败纷纷计已讹 群雄蜗角尚干戈 六国交攻约已分 十年变法人思战 兵权曾付武安君 相业未收文信邸 年少新皇念旧勋 咸阴謦咳主风云 无劳成败卜蓍龟 却笑纵横空桀犬 固知天意许潜窥 自是庙谋多失计 燕齐步武树降麾 魏楚相纵迁列鼎 上党无依赵已危 颍川设治韩先灭 成周枝叶尽离披 回首分封事可悲 开门竞献输诚檄 执梃谁堪挞胜兵 中原到处闻锋镝 西秦诸将皆无敌 城池虽陷冀生还 避垒已摧难死战 五国车徒进退难 旌旗电闪出函关 局开禹甸九州同 事复穆公三舍耻 坐令季子辩才空 箸借应侯良策定 献、孝英图累叶隆 先朝高瞩并西戎 边陲未许参盟歃 左衽犹堪主坫坛 秦人处寺同蛮貊 忆昔“春秋”争霸业 来为三秦晋冕旒 终看六国销钟簴 苞茅不贡已无周 仪制变夷初用夏 真史常迟数十秋 生民久历盈千劫 几人慷慨几人愁 千古兴亡事已休 后来何处王韩信 若使当时赦术鞅 游人思古诗魂震 严邑方今胜迹留 声威接壤凌三晋 卒伍分行界六师 旌旗战影风霆迅 鼙鼓军魂日月昏 貂锦股肱邦重镇 虎贲牙爪帝干城 环身犀甲横霜刃 森严方位鱼鳞阵 关中兵燹忆烟尘 地下军容惊海宇 遗迹荒邱事岂真 戎衣有国古无伦 史册书年感驹隙 山川王气隐龙兴 问是秦皇身后宅 烦停野老掌中杯 陇上青蹊长新麦 堤边褐石绕垂杨 桥傍灞陵依古驿 路循周道见重峦 峰回太华南箕坼 浪涌樊川北斗摇 倒影华清松岫碧 骊山地近终南脉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