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傍灞陵依古驿

出自:近现代·孔凡章《秦俑行 参观秦兵马俑陈列馆,江山兴感,返京后成此》

拼音:[qiáo][bàng][bà][líng][yī][gǔ][yì]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

骊山地近终南脉,倒影华清松岫碧。
浪涌樊川北斗摇,峰回太华南箕坼。
路循周道见重峦,桥傍灞陵依古驿
堤边褐石绕垂杨,陇上青蹊长新麦。
烦停野老掌中杯,问是秦皇身后宅。
山川王气隐龙兴,史册书年感驹隙。
戎衣有国古无伦,遗迹荒邱事岂真?地下军容惊海宇,关中兵燹忆烟尘。
森严方位鱼鳞阵,环身犀甲横霜刃。
虎贲牙爪帝干城,貂锦股肱邦重镇。
鼙鼓军魂日月昏,旌旗战影风霆迅。
卒伍分行界六师,声威接壤凌三晋。
严邑方今胜迹留,游人思古诗魂震。
若使当时赦术鞅,后来何处王韩信?千古兴亡事已休,几人慷慨几人愁?生民久历盈千劫,真史常迟数十秋。
仪制变夷初用夏,苞茅不贡已无周。
终看六国销钟簴,来为三秦晋冕旒。
忆昔“春秋”争霸业,秦人处寺同蛮貊。
左衽犹堪主坫坛,边陲未许参盟歃。
先朝高瞩并西戎,献、孝英图累叶隆。
箸借应侯良策定,坐令季子辩才空。
事复穆公三舍耻,局开禹甸九州同。
旌旗电闪出函关,五国车徒进退难。
避垒已摧难死战,城池虽陷冀生还。
西秦诸将皆无敌,中原到处闻锋镝。
执梃谁堪挞胜兵,开门竞献输诚檄。
回首分封事可悲,成周枝叶尽离披。
颍川设治韩先灭,上党无依赵已危。
魏楚相纵迁列鼎,燕齐步武树降麾。
自是庙谋多失计,固知天意许潜窥。
却笑纵横空桀犬,无劳成败卜蓍龟。
咸阴謦咳主风云,年少新皇念旧勋。
相业未收文信邸,兵权曾付武安君。
十年变法人思战,六国交攻约已分。
群雄蜗角尚干戈,成败纷纷计已讹。
太息谗言诬李牧,奈何衰老弃廉颇。
百年赤县烽烟急,万里苍生涕泪多。
完璧几曾销战伐,建瓴何地限山河?登陴士气雄虓虎,破阵国容幸肃鹳鹅。
榆塞师行如捕兔,棘门儿戏等飞蛾。
谁知全胜操金券,却为倾城陷网罗。
事缘、奸侩多奇智,往来货殖邯郸市。
买得婵娟媵吕门,窃名相父污嬴氏。
世问龙种无人识,深锁宫闱闻鬼蜮。
未妨垂拱正衣裳,渐以骄盈轻社稷。
弃市方惊偶语诛,坑儒又听含冤殛。
帝业徒偿暴主心,农时不惜耕夫力。
斯民无计避征徭,汝俑何心甘羽翼。
阿房突兀起云中,亘古皇家第一宫。
覆压关河三百里,缦回楼阁几千重。
长桥拔岸生朝雾,复道横空电霁虹。
太乙作屏山影淡,渭川为沼水波溶。
东溟南服摧齐楚,府库精英方竞取。
韩魏经营辇后宫,赵燕营横成荒圃。
独夫耀武古来同,万世皇干莫予侮。
大泽防秋起义师,名园一炬成焦土。
螽斯绍衍成春梦,可怜兵俑难愚众。
地下坑时意自矜,关中破日成何用。
偶际因缘事腾游,凭栏良久望貔貅。
纵使疆场先破阵,要论门第始封侯。
长平一夜妖风劲,四十万人齐并命。
莫将刀俎怨沙虫,自是戎行遵号令。
无言转觉心情肃,对兹异事眉双蹙。
不见雄资见别离,未闻同泽闻悲哭。
三千甲士泪如丝,十二军书名在牍。
小妇深闺梦里人,双亲老泪心头肉。
当年竟海起长城,夜月燕山战鼓声。
灞水桥边垂老别,杜陵原上望乡情。
兵凶命贱忧来日,地阔天长涉去程。
可怜汗血铁衣透,知否助姬还助纣?什九捐生责孰尸,万一还家岂天佑。
拯民饥溺又何人?丰沛笳声动九垠。
华夏衣冠争戴汉,咸阳箫鼓庆驱秦。
天下由来归有德,当年解放思吾国。
噬人鲲浪扑天寒,卷地狼烟遮日黑。
长征兆见出河图,底定功成靖荧惑。
大陆今犹警宴安,中华久不闻兵革。
长安秋雨夜潇潇,流落珠崖想胜朝。
破碎金瓯龙戏曲,艰难玉帛凤衰谣。
赧王迎马忠谋拒,微子牵羊宿怨消。
奕奕人心终向顺,悠悠天命正归尧。
回首岐山呜鸑鷟,王土莫非尊正朔。
同气终须念室家,薄言底事听谣诼?他乡凝伫望沧溟,故国相思隔山岳。
合浦端应徙孟珠,楚山岂有分和璞?低徊俑阵感难禁,又见当年剑戟林。
心情每忆车前鉴,影事宁忘座右箴。
春风两岸怀人夜,明月中宵去国心。
萁豆诗成龙裔惋,荆花情重鹡鸰深。
猿声伫听多离绪,雁字行看报好音。
星球又见新奇迹,声名欲并长城席。
混一车书付往尘,大千事物留先泽。
南北东西画图,欧非美澳纷游屐。
漫颂丞民小雅章,江山非复旧炎黄。
年马首瞻三辅,一代龙旌照八方。
斗室风云诗作阵,洪炉天地酒为邻。
灯前读竟三秦史,冷月秋衾晓梦长。

查看原文

注释

【灞陵】古地名。本作霸陵。故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汉文帝葬于此,故称。三国魏改名霸城,北周建德二年废。
【古驿】古老的驿站。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桥】

橋【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2画

《唐韻》巨嬌切《集韻》《韻會》渠嬌切《正韻》祁堯切,音喬。《說文》水梁也。从木喬聲。喬高而曲也。橋之爲言趫也,矯然也。《史記·秦本紀》昭王五十年,初作河橋。

懸繩以度曰絚橋。《水經注》罽賔之境,絚橋相引。

器之有橫樑者曰橋。《儀禮·士昏禮》笲加于橋。《註》橋以庋笲。

桔橰上衡也。《淮南子·主術訓》橋直植立而不動,俯仰取制焉。

橋泄,嫚也。《荀子·榮辱篇》橋泄者,人之殃也。

戾也。《呂覽·離謂篇》聽言而不可知,其與橋言無擇。

木名。《尚書大傳》橋木高而仰,梓木晉而俯,以喩父子。

陽橋。《春秋》魯地。

姓。《統譜》黃帝葬橋山,子孫守塚,因爲氏。《史記·貨殖傳》橋姚致馬千匹,牛倍之。

《集韻》丘妖切,音蹺。《史記·河渠書》山行乗橋。《註》橋,一作,直轅車也。

《集韻》居勞切,音高。勁疾貌。《莊子·則陽篇》欲惡去就,於是橋起。

《韻會》渠廟切,音嶠。《禮·曲禮》奉席如橋衡。《疏》左低右昂,如橋之衡。

屈橋,壯健貌。《揚雄·河東賦》千乗霆亂,萬騎屈橋。嘻嘻旭旭,天地稠㟼。

《正韻》古弔切,音叫。義同。

《正韻》吉了切,音皎。《荀子·儒効篇》橋飾其情性。《前漢·武帝紀》陳湯橋發兵斬郅支。

《集韻》居夭切,音矯。人名。秦有盛橋。

【傍】

傍【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10画

《唐韻》步光切《集韻》《韻會》蒲光切。通旁。《說文》近也。《廣韻》側也。

姓。唐北地羌豪傍企本。

《集韻》補朗切,音縍。左右也。《賈子保傅篇》成王之生,仁者養之,孝者强之,四聖傍之。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正韻》倚也。《集韻》亦近也。或作並䧛。

《正韻》補耕切,音綳。《詩·小雅》四牡彭彭,王事傍傍。《朱傳》傍傍然不得已也。

【灞】

灞【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25画部外筆画:21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必駕切,音霸。水名。《水經注》水出藍田縣藍田谷,所謂多玉者也。通作霸。

【陵】

陵【戌集中】【阜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夌音凌。《爾雅·釋地》大阜曰陵。《釋名》陵,崇也,體崇高也。《書·堯典》蕩蕩懷山襄陵。

《爾雅·釋丘》後高陵丘。《又》如陵陵丘。

東陵,地名。《書·禹貢》過九江,至于東陵。

《玉篇》冢也。《齊語》陵爲之終。《註》以爲葬也。

《玉篇》犯也。《廣韻》侮也,侵也。《易·賁象》永貞之吉,終莫之陵也。《書·畢命》以蕩陵德。《傳》陵,邈也。《禮·學記》不陵節而施之謂孫。《註》陵,躐也。

《荀子·宥坐篇》百仞之山,任負車登焉,何則陵遲故也。《註》王肅曰:陵遲,陂阤也。《史記·平準書》選舉陵遲。《前漢·成帝紀》日以陵夷。

《玉篇》慄也。

馳也。

草名。《爾雅·釋草》苕,陵苕。《註》一名陵時。

淬也。《荀子·君道篇》兵刃不待陵而勁。

《荀子·致仕篇》凡節奏欲陵,而生民欲寬。《註》峻也。

州名。《唐書·地理志》劒南道陵州仁壽郡。

姓。《正字通》永樂中濼州同知陵茂,高郵人。

《廣韻》漢複姓六氏,吳季子之後有延陵氏,高士傳有於陵子仲,戰國策有安陵丑,呂氏春秋有鉛陵卓子,漢有高陵顯,秦高陵君之後,楚有公子,食采於鄧陵,後以爲氏。

叶力中切,音隆。《胡廣·侍中箴》國有學校,侯有泮宮。各有攸敎,德用不陵。

叶落胡切,音盧。《柳宗元·佩韋賦》雲岳岳而專强兮,果黜志而乖圖。咸觸屛以拒訓兮,肆隕越而就陵。

與鯪同。《楚辭·天問》陵魚何所。一作鯪。

與凌通。《史記·秦始皇紀》陵水經地。《註》正義曰:陵作凌,歷也。《玉篇》或作天子傳》作䧙。

【依】

依【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6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於希切,音衣。《說文》倚也。《書·無逸》知小人之依。《註》言稼穡。《詩·小雅》謀之不臧,則具是依。《又》昔我往矣,楊柳依依。

依稀,猶彷彿也。《劉禹錫詩》宋臺梁館尚依稀。

姓。

《集韻》《韻會》隱豈切,音倚。《詩·大雅》于京斯依。

斧依,與扆通。《儀禮·覲禮》天子設斧依于戸牖之閒。《註》依,如今綈素屛風也。有繡斧文,所以示威也。

纏弦也。《儀禮·卽夕禮》設依撻焉。《疏》依,以韋依纏其弦,卽今時弓是也。

《儀禮·士虞禮》佐食無事,則出戸負依南面。《註》戸牖之閒謂之依。

喻也。《禮·學記》不學博依,不能安詩。《疏》謂依倚譬喻也。

《韻補》叶烏皆切,音挨。《曹植詩》願爲西南風,長逝入君懷。君懷良不開,賤妾當何依。

《白居易詩》坐依桃葉妓。《自註》依,烏皆反。

【古】

古【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音鼓。《爾雅·釋詁》古,故也。《說文》从十,口。識前言者也。《徐鉉曰》十口所傳,是前言也。《玉篇》久也,始也。《書·堯典》曰若稽古帝堯。《詩·邶風》逝不古處。《前漢·藝文志》世歷三古。《孟康曰》伏羲上古,文王中古,孔子下古。

《禮·祭義》以祀天地、山川、社稷、先古。《註》先古,謂先祖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輪已庳,則於馬終古登阤也。《註》終古,猶言常也。

賁古,縣名。《前漢·地理志》益州郡賁古縣。

姓。《廣韻》周太王從邠適岐,稱古公,其後氏焉。漢有古初,蜀志有廣漢功曹古牧,北魏有古弼。

草名。《爾雅·釋草》紅蘢古。《註》俗呼紅草爲蘢鼓,語轉耳。

《集韻》古暮切,音顧。亦作故,義同。《劉向·九歎》興離騷之微文兮,兾靈修之壹悟。還余車于南郢兮,復姓軌于初古。

《字彙補》溪姑切,音枯。古成氏,複姓。漢廣漢太守古成雲。後秦古成詵,以文章參樞密。

【驿】

驛【亥集上】【馬部】康熙筆画:23画部外筆画:13画

《唐韻》羊益切《集韻》《韻會》《正韻》夷益切,音亦。《玉篇》譯也,道也。《增韻》今之遞馬。

傳舍也。《唐書·劉晏傳》初州取富人主郵遞,謂之捉驛。

《正字通》稱頌人曰驛其聲而吟之。

往來不絕曰駱驛。《後漢·郭伋傳》駱驛不絕。

落驛。《書·洪範》乃命卜筮,曰雨,曰霽,曰蒙,曰驛,曰克。《傳》驛,氣落驛不連屬也。

《詩·周頌》驛驛其達。《註》驛驛,苗生貌。

姓。本作,俗省作驛。互詳馹字註。

相关诗句
冷月秋衾晓梦长 灯前读竟三秦史 洪炉天地酒为邻 斗室风云诗作阵 一代龙旌照八方 年马首瞻三辅 江山非复旧炎黄 漫颂丞民小雅章 欧非美澳纷游屐 南北东西画图 大千事物留先泽 混一车书付往尘 声名欲并长城席 星球又见新奇迹 雁字行看报好音 猿声伫听多离绪 荆花情重鹡鸰深 萁豆诗成龙裔惋 明月中宵去国心 春风两岸怀人夜 影事宁忘座右箴 心情每忆车前鉴 又见当年剑戟林 低徊俑阵感难禁 楚山岂有分和璞 合浦端应徙孟珠 故国相思隔山岳 他乡凝伫望沧溟 薄言底事听谣诼 同气终须念室家 王土莫非尊正朔 回首岐山呜鸑鷟 悠悠天命正归尧 奕奕人心终向顺 微子牵羊宿怨消 赧王迎马忠谋拒 艰难玉帛凤衰谣 破碎金瓯龙戏曲 流落珠崖想胜朝 长安秋雨夜潇潇 中华久不闻兵革 大陆今犹警宴安 底定功成靖荧惑 长征兆见出河图 卷地狼烟遮日黑 噬人鲲浪扑天寒 当年解放思吾国 天下由来归有德 咸阳箫鼓庆驱秦 华夏衣冠争戴汉 丰沛笳声动九垠 拯民饥溺又何人 万一还家岂天佑 什九捐生责孰尸 知否助姬还助纣 可怜汗血铁衣透 地阔天长涉去程 兵凶命贱忧来日 杜陵原上望乡情 灞水桥边垂老别 夜月燕山战鼓声 当年竟海起长城 双亲老泪心头肉 小妇深闺梦里人 十二军书名在牍 三千甲士泪如丝 未闻同泽闻悲哭 不见雄资见别离 对兹异事眉双蹙 无言转觉心情肃 自是戎行遵号令 莫将刀俎怨沙虫 四十万人齐并命 长平一夜妖风劲 要论门第始封侯 纵使疆场先破阵 凭栏良久望貔貅 偶际因缘事腾游 关中破日成何用 地下坑时意自矜 可怜兵俑难愚众 螽斯绍衍成春梦 名园一炬成焦土 大泽防秋起义师 万世皇干莫予侮 独夫耀武古来同 赵燕营横成荒圃 韩魏经营辇后宫 府库精英方竞取 东溟南服摧齐楚 渭川为沼水波溶 太乙作屏山影淡 复道横空电霁虹 长桥拔岸生朝雾 缦回楼阁几千重 覆压关河三百里 亘古皇家第一宫 阿房突兀起云中 汝俑何心甘羽翼 斯民无计避征徭 农时不惜耕夫力 帝业徒偿暴主心 坑儒又听含冤殛 弃市方惊偶语诛 渐以骄盈轻社稷 未妨垂拱正衣裳 深锁宫闱闻鬼蜮 世问龙种无人识 窃名相父污嬴氏 买得婵娟媵吕门 往来货殖邯郸市 事缘、奸侩多奇智 却为倾城陷网罗 谁知全胜操金券 棘门儿戏等飞蛾 榆塞师行如捕兔 破阵国容幸肃鹳鹅 登陴士气雄虓虎 建瓴何地限山河 完璧几曾销战伐 万里苍生涕泪多 百年赤县烽烟急 奈何衰老弃廉颇 太息谗言诬李牧 成败纷纷计已讹 群雄蜗角尚干戈 六国交攻约已分 十年变法人思战 兵权曾付武安君 相业未收文信邸 年少新皇念旧勋 咸阴謦咳主风云 无劳成败卜蓍龟 却笑纵横空桀犬 固知天意许潜窥 自是庙谋多失计 燕齐步武树降麾 魏楚相纵迁列鼎 上党无依赵已危 颍川设治韩先灭 成周枝叶尽离披 回首分封事可悲 开门竞献输诚檄 执梃谁堪挞胜兵 中原到处闻锋镝 西秦诸将皆无敌 城池虽陷冀生还 避垒已摧难死战 五国车徒进退难 旌旗电闪出函关 局开禹甸九州同 事复穆公三舍耻 坐令季子辩才空 箸借应侯良策定 献、孝英图累叶隆 先朝高瞩并西戎 边陲未许参盟歃 左衽犹堪主坫坛 秦人处寺同蛮貊 忆昔“春秋”争霸业 来为三秦晋冕旒 终看六国销钟簴 苞茅不贡已无周 仪制变夷初用夏 真史常迟数十秋 生民久历盈千劫 几人慷慨几人愁 千古兴亡事已休 后来何处王韩信 若使当时赦术鞅 游人思古诗魂震 严邑方今胜迹留 声威接壤凌三晋 卒伍分行界六师 旌旗战影风霆迅 鼙鼓军魂日月昏 貂锦股肱邦重镇 虎贲牙爪帝干城 环身犀甲横霜刃 森严方位鱼鳞阵 关中兵燹忆烟尘 地下军容惊海宇 遗迹荒邱事岂真 戎衣有国古无伦 史册书年感驹隙 山川王气隐龙兴 问是秦皇身后宅 烦停野老掌中杯 陇上青蹊长新麦 堤边褐石绕垂杨 桥傍灞陵依古驿 路循周道见重峦 峰回太华南箕坼 浪涌樊川北斗摇 倒影华清松岫碧 骊山地近终南脉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