嗣有陈王来袭位

出自:元代·黎崱《图志歌》

拼音:[sì][yǒu,yòu][chén][wáng,wàng][lái][xí][wèi]

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

安南版图数千里,少是居民多山水。
东邻合浦北宜邕,南抵占城西大理。
古来五岭号蛮夷,肇自陶唐有交阯。
其在成周为越裳,重译曾来供白雉。
秦名象郡汉交州,九真日南接其地。
汉初赵陀总雄据,乃命为王免诛徙。
继因高后禁关市,陀复怙强随僭伪。
即称帝与中国仵,戕害边民严武备。
汉家自是起兵戈,每战无功罢力士。
汉文修德不事武,释罪不诛封赵氏。
陀因感德称藩臣,遂使婴齐来入侍。
方物珍奇岁贡输,传袭子孙给五世。
吕嘉谋叛暗兴兵,故杀其王并汉使。
武皇一怒奋天戈,千里精兵扫凶秽。
路侯博德勇有谋,破越如同破竹势。
分为九郡置官守,南越从兹国乃废。
中华闻化遍九州,渐教远人通礼义。
光武初除新室难,未遑选擢南方使。
糜洽二女逞奸雄,娣名徵侧妹徵贰。
招呼要党据南交,威服百蛮无与比。
侵边寇灭六十城,一立为王一为帅。
堂堂汉将马伏波,苦战三年常切齿。
分军驱逐到玺溪,贼酋授首悉平治。
广开汉界极天南,铜柱高标传汉史。
命官遣将镇其民,德政清新多惠施。
至于士燮善抚绥,贵重一方人所念。
国政纷纷吴蜀在,争为壁垒陈交界。
境入汉制宋齐梁,兴诛相承如一轨。
悠悠阅世迨隋唐,始号安南今乃是。
张舟始作都护时,修筑罗城制军器。
高骈威信行在彼,此邦人人多慢易。
咸通末岁中国乱,转运遐方肆骄恣。
吴权曲颢矫与杨,篡辱相争民力匮。
宋初王氏始封王,丁绝转封黎与李。
李传九世一百年,嗣有陈王来袭位
泰平日久重儒风,礼乐衣冠略初似。
皇元一统自古无,德服万邦恩泽被。
陈王纳款三十年,后嗣不道违上旨。
甲申假道征占城,令助军器供饷馈。
居然逆命相抗衡,拒捍王师心怀异。
陈王子侄二三人,慕义来归沐恩赐。
兴师伐罪出有名,千里鹰扬耀旗帜。
进兵数道会于交,势若雷云驰万骑。
其王逃海匿山林,旁及无辜遭罪戾。
师还伏罪进表章,犀象玺珠常踵至。
圣心荡荡念斯民,罢战休兵合天意。
南陲从此悉安然,亿万生灵蒙其庇。
远人怀德自心归,天下为家当盛际。
小臣居沔拜皇恩,窃禄素餐心自愧。
乘间缀缉旧所闻,写作《安南风土志》。

查看原文

注释

【陈王】指三国魏曹植。
【袭位】封建时代,子孙承袭先代的尊位。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嗣】

嗣【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10画

〔古文〕台孠《唐韻》《集韻》《韻會》,故从口。《玉篇》嗣,續也,繼也。《書·舜典》舜讓于德,弗嗣。《大禹謨》罰弗及嗣。

《詩·鄭風》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傳》嗣,習也。《疏》學習音樂。

姓。《廣韻》風俗通云,衞嗣君後。

叶音祚。《前漢·敘傳》孝武六子,昭齊無嗣,燕刺謀逆,廣陵祝詛。《註》師古曰,嗣合韻音祚。

【有】

有【辰集上】【月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唐韻》云久切《集韻》《韻會》《正韻》云九切,音友。《說文》不宜有也。《春秋傳》曰:日月有食之。从月又聲。《九經字樣》有,从月。从冃,譌。

《玉篇》不無也。《易·大有疏》能大所有。

《繫辭》富有之謂大業。

《詩·商頌》奄有九有。《傳》九有,九州也。

《左傳·桓三年》有年。《註》五穀皆熟書有年。

《玉篇》果也,得也,取也,質也,寀也。

姓。《論語》有子。《註》孔子弟子有若。

《集韻》尤救切。與又通。《書·堯典》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詩·邶風》不日有曀。《註》有,又也。

《韻補》叶羽軌切。《前漢·敘傳》文豔用寡,子虛烏有。寄言淫麗,託風終始。

叶演女切。《徐幹·齊都賦》主人盛饗,期盡所有。三酒旣醇,五齊惟醹。

【陈】

陳【戌集中】【阜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饋八簋。

《史記·李斯傳》所以飾後宮,充下。《註》下陳,猶後列也。

《廣韻》故也。《詩·小雅》我取其,食我農人。《史記·平準書》太倉之粟,陳陳相因。

久也。《書·盤庚》失于政,爲久之義。

《廣韻》張也。《禮·表記》事君欲諫,不欲謂言其過於外也。

《廣韻》衆也。

《爾雅·釋宮》堂途謂之陳。《註》堂下至門徑也。《釋名》言賔主相迎。《註》北當階,其南接門內霤。

國名。《廣韻》周武王封舜後胡公滿於州。

姓。胡公滿之後,子孫以國爲氏。

《玉篇》或作塵。

《廣韻》《集韻》直刃切。同陣。軍伍行列也。詳前陣字註。

叶都年切,音顚。《易林》秋糧未成,無從至。關音涓。

【王】

王【午集上】【玉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0画

《廣韻》《集韻》《韻會》雨方切,音徨。《廣韻》大也,君也,天下所法。《正韻》主也,天下歸往謂之王。《易·坤卦》或從王事。

《隨卦》王用享于西山。《書·洪範》無偏無黨,王道蕩蕩。《詩·小雅》宜君宜王。《註》君,諸侯也。王,天子也。◎按秦漢以下,凡諸侯皆稱王,天子伯叔兄弟分封于外者亦曰王。

諸侯世見曰王。《詩·商頌》莫敢不來王。《箋》世見曰王。

凡尊稱亦曰王。《爾雅·釋親》父之考爲王父,父之妣爲王母。

法王,象王,皆佛號。《華嚴偈》象王行處落花紅。《岑參詩》况値廬山遠,抽簪禮法王。《註》法王,佛尊號也。

姓。

《諡法》仁義所往曰王。

王屋,山名。《書·禹貢》至于王屋。《疏》正義曰:王屋在河東垣縣東北。

弓名。《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往體寡,來體多,謂之王弓之屬。

王連,遠志也。見《博雅》夫王,芏草也。見《爾雅·釋草疏》。

王鴡,鳥名。《爾雅·釋鳥》鴡鳩,王鴡。《註》鵰類,今江東呼之爲鶚。

王鮪,魚名。《周禮·天官·人》春獻王鮪。《註》王鮪,鮪之大者。

蛇名。《爾雅·釋魚》蟒,王蛇。《註》蟒,蛇最大者,故曰王蛇。

蟲名。《爾雅·釋蟲》王蛈蜴。註:卽螲蟷,似䵹鼄,在穴中,有蓋。今河北人呼蛈蜴。《博雅》虎,王蝟也。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于放切,音旺霸王也。《正韻》凡有天下者,人稱之曰王,則平聲。據其身臨天下而言曰王,則去聲。《詩·大雅》王此大邦。《箋》王,君也。《釋文》王,于况反。《前漢·高帝紀》項羽背約而王君王於南鄭。《師古註》上王字,于放反。

《廣韻》盛也。《莊子·養生主》神雖王,不善也。《註》謂心神長王。《釋文》王,于况反。

音往。《詩·大雅》昊天曰明,及爾出王。《傳》王,往也。《朱註》音往。〇按王本古文玉字。註詳部首。

【来】

來【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徠《廣韻》落哀切《集韻》《韻會》《正韻》郞才切,賴平聲。至也,還也,及也。《禮·曲禮》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

《公羊傳·隱五年》公觀魚於棠,登來之也。《註》登讀爲得,齊人謂求得爲登來。

玄孫之子曰來孫。

麥名。《詩·周頌》貽我來牟。《前漢·劉向傳》作飴我釐麰。亦作䅘。

呼也。《周禮·春官》大祝來瞽令臯舞。

姓。

《集韻》洛代切,音賚。撫其至日來。《孟子》放勳曰:勞之來之。

叶鄰奚切,音離。《詩·邶風》莫往莫來,悠悠我思。《素問》恬澹虛無,眞氣從之。精神守內,病安從來。

叶郞狄切,音力。《詩·小雅》東人之子,職勞不來。叶下服。《大雅》經始勿亟,庶民子來。

叶落蓋切,音賴。《屈原·離騷》因氣變而遂會舉兮,忽神奔而鬼怪。時髣髴以遙見兮,精皎皎以往來。

叶良置切,音利。《荀子·賦篇》一往一來,結尾以爲事。

【袭】

襲【申集下】【衣部】康熙筆画:22画部外筆画:16画

〔古文〕㦻音習。《玉篇》重衣也。《禮·玉藻》裘之裼也,見美也。服之襲也,充美也。

《樂記》周還裼襲,禮之文也。

《通鑑》趙烈侯賜公仲連衣二襲。《註》上下皆具曰襲。

《說文》左袵袍也。

服也。《司馬相如·上林賦》襲朝服。

合也。《周語》朕夢協于朕卜,襲于休祥,戎商必克。

因也。《禮·曲禮》卜筮不相襲。

重也。《左傳·哀十年》卜不襲吉。

入也。《晉語》大國道小國襲焉曰服,小國敖大國襲焉曰誅。

受也。《左傳·昭二十八年》故襲天祿,子孫受之。

掩其不備也。《左傳·莊二十九年》凡師有鐘鼓曰伐,無曰侵,輕曰襲。

雜襲,雜沓也。《前漢·蒯通傳》魚鱗雜襲,飄至風起。

姓。《通志·氏族略》晉有隱士襲元之。《南史》有襲蔿。《玉篇》籀文作。

【位】

位【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5画

《廣韻》于愧切《集韻》于累切《韻會》喩累切《正韻》于位切,音壝。《說文》列中庭之左右曰位。《廣韻》正也。《易·繫辭》聖人之大寶曰位。《周禮·天官》惟王建國,辨方正位。

凡所坐立者,皆曰位。《禮·曲禮》揖人,必違其位。《註》出位而揖,禮以變爲敬也。

所也。《論語》君子思不出其位。《朱註》范氏曰:物各得其所,而天下之理得矣。

姓。明位安。

高麗人呼相似爲位。見《三國志》。本作㑀。俗作位。㑀字原刻从亻从。

相关诗句
写作《安南风土志》 乘间缀缉旧所闻 窃禄素餐心自愧 小臣居沔拜皇恩 天下为家当盛际 远人怀德自心归 亿万生灵蒙其庇 南陲从此悉安然 罢战休兵合天意 圣心荡荡念斯民 犀象玺珠常踵至 师还伏罪进表章 旁及无辜遭罪戾 其王逃海匿山林 势若雷云驰万骑 进兵数道会于交 千里鹰扬耀旗帜 兴师伐罪出有名 慕义来归沐恩赐 陈王子侄二三人 拒捍王师心怀异 居然逆命相抗衡 令助军器供饷馈 甲申假道征占城 后嗣不道违上旨 陈王纳款三十年 德服万邦恩泽被 皇元一统自古无 礼乐衣冠略初似 泰平日久重儒风 嗣有陈王来袭位 李传九世一百年 丁绝转封黎与李 宋初王氏始封王 篡辱相争民力匮 吴权曲颢矫与杨 转运遐方肆骄恣 咸通末岁中国乱 此邦人人多慢易 高骈威信行在彼 修筑罗城制军器 张舟始作都护时 始号安南今乃是 悠悠阅世迨隋唐 兴诛相承如一轨 境入汉制宋齐梁 争为壁垒陈交界 国政纷纷吴蜀在 贵重一方人所念 至于士燮善抚绥 德政清新多惠施 命官遣将镇其民 铜柱高标传汉史 广开汉界极天南 贼酋授首悉平治 分军驱逐到玺溪 苦战三年常切齿 堂堂汉将马伏波 一立为王一为帅 侵边寇灭六十城 威服百蛮无与比 招呼要党据南交 娣名徵侧妹徵贰 糜洽二女逞奸雄 未遑选擢南方使 光武初除新室难 渐教远人通礼义 中华闻化遍九州 南越从兹国乃废 分为九郡置官守 破越如同破竹势 路侯博德勇有谋 千里精兵扫凶秽 武皇一怒奋天戈 故杀其王并汉使 吕嘉谋叛暗兴兵 传袭子孙给五世 方物珍奇岁贡输 遂使婴齐来入侍 陀因感德称藩臣 释罪不诛封赵氏 汉文修德不事武 每战无功罢力士 汉家自是起兵戈 戕害边民严武备 即称帝与中国仵 陀复怙强随僭伪 继因高后禁关市 乃命为王免诛徙 汉初赵陀总雄据 九真日南接其地 秦名象郡汉交州 重译曾来供白雉 其在成周为越裳 肇自陶唐有交阯 古来五岭号蛮夷 南抵占城西大理 东邻合浦北宜邕 少是居民多山水 安南版图数千里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